孩子这种情况也不能排除癫痫,还可能是由于腹泻次数过多引起的惊厥,如果伴随发热也可考虑热性惊厥,应注意是否有佝偻病出现的低钙痉挛。
指导建议:
建议住院完善检查,脑电图需要做一个24小时的,看看是否有异常。
首先您需要分清楚抽搐和抖动。後者就像打冷颤那样,而前者是有节律性的一下一下的抽动,抖动是新生儿正常的表现,3到4个月自然好转。抽搐的话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抽搐时脸部有明显发紫,四肢像抽筋了一样,到医院做了全身检查(除CT外)都好的,平时也很正常,建议进行动态脑电图检查。婴儿抽搐是癫痫发作的症状之一,因为癫痫发作的时候伴随抽搐、脸色发紫、口吐白沫的症状,所以应及时送往正规医院进行检查。还有代谢紊乱低钙、低镁血症以及低血糖患儿也可能发生抽搐。
考虑热性惊厥,不是癫痫。
惊厥(convulsion)俗称抽筋、抽风、惊风,也称抽搐。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有时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发作时间多在3~5分钟之内,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尤以婴幼儿多见。6岁以下儿童期惊厥的发生率约为4%~6%,较成人高10~15倍,年龄愈小发生率愈高。惊厥的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可危及患儿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和健康。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其发生率很高,占儿童期惊厥原因的30%。是发生于颅外感染性疾病发热过程中的惊厥发作,具有以下特点:
①好发年龄为6个月至3岁,6个月以下、6岁以上极少发生。
②惊厥常在体温升高时发作,体温多在39~40℃以上,体温越高抽搐的概率越高。
③70%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初期,其余发生在呼吸道感染和出疹性疾病中。
④全身性抽搐伴有意识障碍,但惊厥止后,意识很快恢复;发作后无异常神经系统体征,脑脊液检查除压力增高外无异常发现。⑤预后多良好,少数可转变为癫痫。
有的时候,会有父母抱着高烧的宝宝,冲到病房,大声喊着:“医生,快来,我宝宝抽搐了。”一般护士熟练的让宝宝侧躺,给予氧气,量完体温之后,我们都松一口气,孩子可能是高烧惊厥。父母描述,孩子感冒,早上发烧,原本还精神不错的开心玩、忽然间就发现孩子往后躺开始抽搐。妈妈颤抖着,描述着短短几分钟,孩子遭遇高热惊厥的过程,这对父母而言,是刻骨铭心的折磨。
有些儿童来到门诊后,已经呈现昏睡状况,这时候只要让让儿童躺在床上,休息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的清醒过来。但有少部分的儿童来到诊间时,失去意识、身体强直、四肢抽动、牙关紧闭、眼睛往上翻。在侧躺给予氧气的同时,孩子体温不正常、发烧。
高热惊厥发生在发烧24小时内
儿童生病发烧,而引起的抽搐,通常是在开始发烧后数小时内突然发作,发作大多在发烧的24小时内,发作时间大多少于一分钟,但极少数的病人会长达15分钟。有时儿童前几分钟还在玩耍,突然间就发生热性痉挛,在儿童中是很普遍的疾病,但由于它发作突然,又合并抽搐,眼睛上翻、嘴唇发绀,令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处理,抱着孩子直冲医院。
高热惊厥好发在6个月至5岁的儿童
约有2~5%的儿童曾有过热痉挛,一般发生在6个月到5岁的儿童时期,高峰期约一岁半左右。若第一次发作年龄小于1岁,则复发机会增加,约有50%会有第二次发作,若第一次发作年龄大于1岁,约有30%会发作第二次,而且大部分都在一年以内复发。
高热惊厥通常是全身性、对称性的抽搐
儿童高热惊厥发生抽搐,大多数为全身性的发作,例如眼睛上翻、嘴唇发绀、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四肢一阵一阵地抽动。此时儿童完全不省人事,无论如何呼唤都没有反应,这状况持续几分钟后,才渐渐醒过来。
发烧+痉挛≠热性痉挛
并不是发烧合并痉挛就是热性痉挛,热痉挛其实是一个排除诊断,重要的是必须排除脑膜炎或脑炎的可能性,其它还包含药物中毒、电解质不平衡、头部外伤、代谢性疾病、雷氏症候群、慢性脑部疾病等,也需排除掉。所以儿童在经历了第一次的抽筋时,必须住院检查排除以上状况引起的抽搐,才可以说是儿童热痉挛。
高热惊厥会不会变成癫痫?
高热惊厥的预后良好,这类儿童大部分在5岁时就不再发作。高热惊厥本身也不会造成癫痫,而是癫痫患者有一部分在早期会以发烧合并抽搐来表现,所以当病人诊断为热性痉挛伴有下列危险因子,以后是癫痫患者的机会也会增加:发作现象为复杂性热性痉挛(抽搐时间超过15分钟,在24小时内超过二次发作,或是局部发作)儿童本身发展迟滞或有其它异常的神经学征象。
热痉挛发作,正确处置很重要!首先,面对抽搐中的儿童不要慌张,请先将儿童抱到空旷的空间,例如床上或是客厅地板中,避免抽搐过程中撞到头、身体,造成额外的伤害。要送开过紧的衣服或任何围住脖子影响呼吸的衣服,远离任何坚硬或尖锐的物品。侧身,将患者头部转向左边或右边,让口中的唾液和呕吐物可以引流出来保持呼吸道畅通,不要大声呼喊或是拼命揉捏,以免弄的全身瘀青。
若是儿童正在吃饭、口中有异物,一定要清除,以免呛到导致吸入性肺炎或是呼吸道阻塞。若是患者牙关紧闭,千万不可以把自己手指伸入口中,或是用硬的汤匙将儿童的嘴巴扳开,才不会造成窒息或二度伤害。不用太担心患者咬到舌头,因为发生痉挛时,牙关紧闭,柔软的舌头不容易伸入牙缝中。一般热性痉挛只要经过几分钟就会自动停止。如发作时间过长,大于十分钟,痉挛仍未停止,便要立即送医排除其它问题。
癫痫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大脑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的慢性脑部疾病,生活中人们对癫痫的知识停留在最基础的认知,认为只要是抽搐或口吐白沫就一定是癫痫。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临床上癫痫有几十种类型上千种症状,因此,并不是只有抽搐一种表现形式,这需要我们每个人多去普及癫痫知识,减少误解。而对于孩子出现抽搐就认定一定是癫痫的做法,患者家属一定要警惕诊断过程中的嘉兴癫痫现象,以免造成误诊,造成更大的危害。
孩子出现抽搐的类型有哪些?
一、良性部分性癫痫
癫痫专家王文生介绍,在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良性部分性癫痫,常常表现为全身或局部抽搐,在成长的各个时期,许多疾病或者生理现象,都以“抽搐”的形式表现,如高热、癫痫、破伤风、狂犬病、缺钙等都可引起抽搐。但确诊病情一定要进行正规检查。
二、新生儿期周期性呼吸
新生儿期之中,约有50%的未成熟儿会出现“周期性呼吸”,发作时呼吸快慢不一,并有短暂的停止,但它与癫痫发作明显不同,没有心率、肤色等改变。同时,在分娩中有轻度窒息的新生儿,容易出现一种“过度警觉状态”发作,常常被误认为是癫痫失神小发作,事实上,在新生儿时期,根本没有失神发作的类型。
三、“颤动”式的抽搐
孩子到了几个月时,会出现这种现象,孩子的下颌或肢体有节律的抖动或抽动,这是熟睡中的新生儿对突然唤醒的刺激如换尿布等正常的过度反应。除颤抖外,其它无异常,用手轻轻按住抖动的肢体,抽搐明显减轻或停止,这一点与癫痫发作明显不同。
四、睡眠时抽搐或梦魇
专家王文生指出,许多学龄前期和学龄期的孩子在睡眠时出现肌阵挛、抽动症或晕厥癔病等,出现此类情况,家长一定不要自下结论,有睡眠障碍的梦魇、夜游,有时需要和复杂部分性癫痫做鉴别,只要采用录像脑电图监测孩子睡眠中的“发作”过程,脑电图没有异常放电,就肯定不是癫痫。
临床上表现为抽搐症状的疾病有很多种,比如癔症、抽动症等等。判断小孩抽搐是不是癫痫发作,一定要到专业正规的医院检查诊断,明确疾病病因,积极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