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内科

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

时间: 阅读:5764
餐后饱胀,长达五六年,反复发作,非常痛苦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七里香

七里香

2025-02-23 13:19:48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存在消化不良导致的,会出现纳差、打嗝、肚子胀、嗳气酸腐,大便酸臭等表现的,没有见,也是不能肯定的。

指导建议:
建议到医院看一下,可以进行粪常规等检查看看,有无肠道感染的情况,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措施治疗的,如果是肠道感染的话,需要抗感染治疗的,具体的需要看看是什么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可以服用化积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的,注意避免受凉,预防积食等情况。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祝由师
    回复
    2023-06-22 07:07:53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占脾胃病科门诊量的20%~40%,是一种胃肠道动力功能紊乱的疾病。

    如果你 焦虑/压力大/抑郁 并且伴有 嗳气/打嗝/胃胀/早饱 等胃部不适的症状,那么可以考虑一下自己是否得了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见症状:

    症状一:餐后饱胀

    餐后饱胀是指进餐一段时间后由于食物仍停留在胃内而感到上腹胀满。



    症状二:早饱

    可能大家不能理解早饱的意思,就是指的就是在我们没有吃任何食物的时候,从早到晚我们都不会感觉到饥饿,并且还会觉得自己的肚子很撑,随后个人食欲开始出现减低和减弱。

    症状三:腹部胀气

    腹部胀气是指腹部膨胀的感觉,同时可伴有腹鸣、排气增多或频繁嗳气。

    症状四:胃停留现象
    这个现象说的就是患者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总是会感觉到身体上腹部存在隐隐的疼痛感觉,但是不能具体明确是在哪个地方,当我们吃完饭之后这种疼痛感觉还会出现明显加重,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甚至是腹胀的现象出现。



    症状五:精神焦虑头痛

    这是属于一种功能消化不良的并发症状,因为肠道长时间消化不良之后,身体就会变得越来越差劲,患者的身体综合素质也开始减弱,各种肠道问题、免疫力问题都开始逐渐浮现,导致患者心理出现恐慌和高强度的压力,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患者就会开始出现明显的精神焦虑,和强烈的疼痛感觉,甚至还会伴有记忆力下降、失眠的问题。

    治疗: 主要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

    一般治疗:保持心情愉悦,建立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避免发作诱因;可以适当进行心理治疗,失眠焦虑者可接受相应药物治疗。


    对症处理:抑制胃酸药,针对类溃疡型,如PPI类(奥美拉唑)等;促胃肠动力药,针对类胃肠动力型,如多潘立酮等;助消化药,如各类消食片等




  • 离亭燕
    回复
    2023-06-22 07:07:53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不良主要是说胃和十二指肠并没有任何器质性的病变,但是患者却出现上腹部的饱胀疼痛,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的症状。大多的患者去进行胃镜检查之后,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胃部消化不良的症状却是持续存在的时候,这时候就要怀疑是否是功能性的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这是西医的称呼。中医称"胃病",也就是脾胃上有病。脾胃受到风,寒,暑,虚,湿,热的侵蚀。中医诊断,得通过四诊,根据脉象,才能判断病原病因,才可对症下药。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通常伴有头昏脑涨、头昏、焦虑煎熬以及经常失眠.

    功能性消化不良起病比较缓慢,呈现反复发作或者持续发作,可以持续多年.

    该如何治疗呢,这才是大家关心的重点:

    1、面对患者,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增强患者的信心:解释功能性消化不良仅仅是因为胃十二指肠功能失调导致,本身并没有器质性病变,要保持心情愉悦、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治疗和调理是可以治好的,若果实在都劝说无效,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适当给予镇静和抗焦虑治疗。

    2、尽量避免进食或者少吃辛辣、生、冷硬、油腻、烟酒、浓茶、咖啡、阿司匹林、去痛片等对胃肠道有刺激和伤害的食物和药物.

    而对于进食少量食物就出现饱胀的患者则建议 :一顿少吃一点,一天多吃几餐

    3、辅助药物治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①对于进食后就有腹胀或者早饱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吗丁啉、莫沙必利等促进胃和肠蠕动的药物。

    ②而有上腹部疼痛的患者可以给予西咪替丁或者奥美拉唑等降低胃酸分泌的药物。

    ③根据患者的病情可以适当选用硫糖铝、果胶铋等保护胃粘膜的药物。

    ④对于恶心呕吐明显的患者必要可予以止吐治疗。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3-06-22 07:07:53

    一、西医治疗原则

    采取综合治疗,以对症为主,实行个体化原则。药物治疗应视情况而定,患者多在门诊接受治疗。需强调对患者解释病情,避免紧张和顾忌加重病情。建议忌烟酒或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多餐。精神因素明显者可给予心理和行为治疗,可利用权威医师的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暗示。也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减轻患者对自身症状的关注。

    二、药物治疗

    1.适当地使用促动力药物

    胃复安可促进胃贲门及近段小肠收缩,使胃排空加速,可减轻胃排空障碍患者的症状,也可进而减少胆汁和胰液的分泌,缓解返流性胃炎的症状。多潘利酮(吗丁啉)为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与多巴胺受体具有极强的亲和力,特异性地与消化道多巴胺受体结合,阻断多巴胺对消化道平滑肌的抑制作用,提高下食道括约肌压力,加速胃排空,促进胃窦、十二指肠协调性,恢复胃协调运动,减少胆汁反流。由于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对脑内多巴胺受体无抑制作用,无锥体外系症状。用法:10~20mg,3次/日,餐前15min口服。莫沙必利作用类似于西沙比利,用法5~10mg,3次/日,餐前15min口服。该药是否对心脏有影响较少。

    2.抑酸剂

    主要适合上腹痛为主要症状者。可选用口服药物如西咪替丁(cimetidine,,泰胃美)、雷尼替丁(ranitidine)、法莫替丁(famotidine,高舒达)等。疗效差者可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Omeprazole,洛赛克)、兰索拉唑(Lansoprazole,达克普隆)、雷贝拉唑(Rabeprazole,波立特),详见“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3.安定药物

    FD患者常有明显的精神心理因素影响,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用抗抑郁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精神和躯体症状。对患者解释病情,消除顾虑与紧张情绪。若病人焦虑、抑郁明显者,可给予药物治疗。常用药物为盐酸氟西汀(百忧解)和帕乐西汀(赛乐特),两者均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副作用较少,一般以20mg/次,1次/d。伴睡眠障碍者可加用苯二氮卓类如安定。由于抗抑郁药起效缓慢,服药10~15d才起作用,故可在用药初期酌情联合使用起效快的胃肠动力药和镇静药,以暂时缓解症状,增加患者治疗信心。

    4.胃黏膜保护剂

    也为临床治疗常用药物之一,以铝碳酸镁效果较为明显。该药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碳酸盐和水的化合物,其作用是使胃液达到pH3~5的最适范围,而不是单纯的碱化胃液,还可与胆酸、胃蛋白酶可逆地结合。故除有迅速有效的止痛外,具能治疗胆汁反流、保护胃黏膜,可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

    5.杀灭H.pylori药物

    对小部分FD伴有H.pylori感染的患者应加用杀灭H.pylori药物,一般采用二联或三联药物疗法。

  • 空青
    回复
    2023-06-22 06:06:43

    问题一:功能性消化不良怎么治疗比较有效??可能是脾气虚引起来的表现,脾虚胃弱,消化不良,肠道失约,就会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表现,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健脾益气的措施进行调理,建议到中医科根据舌脉的表现做一个确诊,确定后可以服用一段时间健脾丸与乳酸菌素片来进行调理。由于不能面见患者给予检查,建议先到正规的医院诊断,再根据临床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严禁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问题二:请问什么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肠胃的问题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注意饮食很重要,
    养好脾胃是 “治未病”的关键,晚上喝百颐年山药芡实紫薯粉,不失为调脾胃治未病最好的选择 。
    早上喝牛奶,多锻炼身体

    问题三: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大量研究提示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一般认为,上胃肠动力障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证据是在过半数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胃固体排空延缓,近端胃及胃窦运动异常,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失常,消化间期3相胃肠运动异常等胃肠动力障碍的表现,近年研究还发现胃肠动力障碍常与胃电活动异常 并存,促胃肠动力学药治疗可使大部分分患者的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近年来,内脏感觉受到重视,早期研究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的感觉容量明显低于正常人,表明患者存在胃感觉过敏。
    近年研究提示,这种感觉过敏与感觉传入通道异常有关,即正常的内脏传入信号在脊髓,脑的水平被放大,产生过强反应。这就可以解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在有胃排空延迟者是通过机械感受器产生,而在胃排空正常者,则由于中枢信号放大同样可以产生,精神困素和应激因素一直被认为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调查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个性异常,焦虑,抑郁积分显著于高于正常人和十二指肠溃疡组,有调查报道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辞海中,特别是童年期应激事件的发生频率高于正常人和十二指肠溃疡组,但精神因素的确切致病机制尚示阐明。
    再者胃镜检查结果提示约半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由此而引直的慢性胃炎,但研究至今未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慢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有明确的相关性,且长期随访证明,经治疗幽门螺杆菌被根除并伴慢性胃炎病理组织学改善之后,大多数患者症状并未得到改善,因此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慢性胃炎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中不起主要作用。

    问题四: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饮食,食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吃什么好不要暴饮暴食。每餐以七分饱为宜。忌食易致胀气的食物。如干豆类、洋葱、土豆、红薯以及甜食,以免影响胃的运化,而加重症状。少吃难以消化的食物。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需要较长时间的消化,令胃部蠕动缓慢,增加胃的负担。避免进食 *** 性食物,如辛辣及油腻食物。摄入含蛋白质或钙质较多的食物,如乳类、乳制品、瘦肉类、鱼虾、鸡蛋黄、咸鸡蛋、松花蛋、豆类等,量过多,会使大便呈碱性,干燥量少,难以排出。

    问题五:什么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核心提示:功能性消化不良通常首先需要使患者稳定情绪,给予对症治疗并定期观察。对反流症状或中上腹部不适可短期试用制酸剂,H2 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若被诊断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试用胶体次枸橼酸铋加用抗生素的疗法。

    问题六:胃肠功能絮乱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区别是什么病情分析:消化不良是指一组常见的症状包括上腹疼痛或不适(包括上腹饱胀、早饱、烧灼感、嗳气、恶心呕吐以及难以描述的上腹部不适感等)。根据消化不良症状的病因,将消化不良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未经调查的消化不良是指有消化不良症状的主诉,但未经过内镜等检查的患者。已调查的消化不良指已经接受过内镜检查。如排除了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上消化道肿瘤等器质性疾病,称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也就是被认为没有器质性疾病可以解释其消化不良症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意见建议:胃肠道功能紊乱,又称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精神因素为本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如情绪紧张、焦虑、生活与工作上的困难、烦恼、意外不幸等,均可干扰高级神经的正常活动,进而引起胃肠道的功能障碍。

胃痛想吐请问是什么原因

近2年多开始频繁肠鸣(偶感有硬块),大便频繁(稀)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