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1.避免接触过敏原避免已经证实或可疑的刺激物或变应原,是治疗哮喘的重要措辞。2.减敏疗法对无法避免的吸入性变应原可用本法。3.急性发作应急措施(包括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应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通气功能,控制感染。
1、忌食海腥肥腻及易产气食物。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这不仅是一般人饮食原则,更是哮喘病人应遵循的原则。鱼虾、肥肉易助湿生痰;产气食物如韭菜、地瓜等,对肺气宣降不利,故均应少食或不食。
2、忌食刺激性食物。饮食过咸,水钠易潴留和刺激呼吸道,辣椒、葱、蒜、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因刺激呼吸道使咳嗽加重,均对哮喘性支气管炎康复不利,故当忌食。
3、禁止吸烟。因抽烟为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祸根之一,对哮喘性支气管炎极为不利,应绝对禁止。
β-受体激动剂分为三代:第一代β-受体激动剂:其特点是选择性低,对α、β1和β2受体均有一定兴奋作用。作用时间短,应用剂量大,心血管系统副作用大。主要有如下一些药物:①肾上腺素:可兴奋α?受体及β-受体,可产生平喘作用,使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减轻。同时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基础代谢率增加。对支气管的作用强而迅速,但较短暂,且副作用较大,临床很少应用。②异丙肾上腺素:对β-受体作用强。对α受体几乎无作用,因对心脏的兴奋性较大,且易产生耐药性,目前临床上也较少应用。③异丙喘宁:对支气管平滑肌的β2受体有一定的选择性,能显著缓解组胺、5羟色胺和乙酰胆碱诱发的支气管哮喘,产生较好的支气管舒张效应。④氯喘通:选择性激动β2受体,有较显著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对心脏的副作用较小。对组胺和乙酰胆碱诱发的支气管哮喘有良好的缓解作用。临床适宜治疗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等。⑤喘速宁:主要作用于β2受体,同时具有罂粟碱样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其对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效应的强度为异丙肾上腺素的5~10倍,对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较小。不良反应较少,主要为心悸、头重感、口干、胃肠道反应等。第二代β-受体激动剂:特点为对β2受体的选择性提高,兴奋作用增强,作用时间延长,对心血管的副作用减少。常用的药物如下:①舒喘宁:具有高选择性的强效β2受体激动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平喘药物之一,其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强而持久,对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很小,被认为是目前比较安全有效的平喘药。临床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痉挛等。对严重支气管哮喘患者或哮喘持续状态,可考虑用静滴给药。②叔丁喘宁:高选择性兴奋β2受体,对支气管的舒张作用较异丙喘宁大2倍,同时可抑制炎性生物介质的释放,减轻粘膜水肿,增加粘膜纤毛廓清能力,在应用推荐剂量时很少引起心血管不良反应。③六甲双喘定:高选择性兴奋β2受体,对支气管平滑肌兴奋性较小,但对心脏兴奋作用极弱,作用时间较长,适用于急慢性哮喘,不良反应有心悸、手指震颤、头痛等。④其他:包括双甲苯喘定、茶丙喘宁、酚丙喘宁、吡丁喘宁等,均属此类药物。第三代β-受体激动剂:其特点为对β2受体选择性更高,效应更强。不良反应减少,作用时间达8小时以上。用量一般较小,为微克水平。主要产品如下:①氨双氯喘通:为强效高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具有明显的支气管扩张作用,而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很小。可口服、雾化及直肠给药,适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及某些肺气肿等引起支气管痉挛的病症。不良反应有短暂头昏、轻度震颤等,但比其他品种为轻。②异丙喹喘宁、叔丁氯喘通、息克平、福摩特罗等药,均属此类。(2)黄嘌呤类药物该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有:①舒张支气管:通过刺激内源性儿茶酚胺的释放和抑制磷酸二酯酶而实现。②增强呼吸肌的收缩力;③兴奋呼吸中枢;④影响钙离子的转运;⑤拮抗腺苷酸作用;⑥抗炎作用。因此可用于哮喘的治疗。常用的药物有:①氨茶碱:口服0.1~0.2mg,日3次;静脉用药首次负荷剂量为5~6mg/kg体重,然后以0.5~0.7mg/kg体重·h-1的剂量维持。②二羟丙基茶碱(喘定)该药水溶液为中性,对胃刺激性小、易吸收,作用较氨茶碱弱,对心血管副作用却减少,仅为氨茶碱的1/10,尤适合于老年人。0.1~0.2mg,每日3次。③胆茶碱:与喘定相似,副作用较氨茶碱轻,但作用亦较氨茶碱弱。0.1~0.2mg,每日3次。④三丙基黄嘌呤:为新型的无腺苷拮抗作用的制剂,不经肝脏代谢,而由肾脏清除,避免了清除率大的波动,对中枢无兴奋作用,是很有前途的药物。(3)抗胆碱药抗胆碱药物通过与乙酰胆碱竞争M受体上的相同结合部位而发挥竞争性拮抗作用,从而减轻支气管的张力,缓解支气管哮喘的气道阻塞症状。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稳定期哮喘雾化吸入抗胆碱药后均发挥显著的支气管舒张作用,但与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相比较,其相对疗效目前争议颇大。研究抗胆碱药与β-受体激动剂联合用治疗稳定期哮喘的疗效,绝大多数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疗效,不但强于各自单用,而且维持时间也显著延长。这两类药经不同机制发挥气道舒张作用,因而疗效互不依赖,联合用时产生相加作用。(4)糖皮质类固醇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有:①抗炎作用;②抗过敏作用;③松弛气道平滑肌的作用;④可阻止迟发性变态反应和降低支气管的高反应性。因此,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可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泼尼松龙和泼尼松常口服用,成人每日30mg,数天后产生最大功效,减量维持在5~15mg。常用疗程为7天。氢化可的松可注射用,首次剂量4mg/kg体重,每6小时1次,一般用1~3天,有效后改口服。雾化吸入的有二丙酸氯的米松、丁的去炎松等,剂量为每天≤800μg。(5)抗过敏药干扰或阻断气道变应性疾病每一环节的药物都可称为抗过敏药物,此类药物为哮喘防治的一线药物。常用的药物有:①色甘酸钠:为肥大细胞稳定剂,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抑制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的激活,具有抗气道变应性的炎症效应。长期治疗肺功能可有明显改善。此药为治疗哮喘最安全的药,副作用很小。②酮替芬酮替芬的药理作用:①抑制炎性介质的合成和释放;②拮抗炎症性介质;③提高β-受体的活性,使其向高亲和力状态转化;④对细胞内的Ca++的释放有抑制作用。临床应用有效率可高达90%,副作用较少,长期服用仅有轻度的镇静作用。③抗组胺药:该类药物可拮抗组胺、白三烯和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还可抑制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及肺泡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释放介质,该类药物常用的有:苄酞嗪、特非那定、赛替利嗪、息斯敏等药。(6)其他药物:主要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钾离子通道激活剂、肌醇磷酸降解抑制剂和维生素类药。
哮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病,该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半数以上在儿童期发病,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终身发病。近十多年来哮喘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多数病人只要经正规治疗,都可得到很好控制。
哮喘发病大多与过敏因素有关。比如室内过敏原尘螨、蟑螂、霉菌、动物毛屑、烟雾(香烟、油烟)等;室外有各种花粉,树木花草中的过敏原;食物中有牛奶、鱼虾、蛋类等;药物有阿斯匹林、消炎痛、青霉素等。的办法就是尽量避免接触。若无法避免,可进行特异过敏原免疫治疗(脱敏治疗)。其次应进行病情自我监测。定期到医院检查肺功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并指导调整用药。
哮喘的药物治疗分为急性发作期的对症(平喘)治疗和非急性发作期长期管理的阶梯式治疗。急性发作时首选吸入型β2-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叔丁喘宁气雾剂。每次100mg,一般一天不超过600~800mg。若效果欠佳可加用β2-激动剂片剂如全特宁或缓释型茶碱,对夜间发作的哮喘,首选长效β2-激动剂沙美特罗吸入,也可选用缓释茶碱口服,常用剂量6~8mg/公斤体重/天,切忌过量。
哮喘长期管理方案中,抗炎治疗作为一线用药已得到公认。常用药物有吸入型激素,如必可酮气雾剂,布地奈德气雾剂。氟地卡松。病情控制后应逐渐减量,一般需要坚持1年以上,在医生指导下才可停药。其他可选用的抗炎抗过敏药物有色甘酸钠,尼多酸钠,白三烯拮抗剂。一般认为需与吸入型激素合用。
哮喘至今虽然尚不能根治,但绝大多数病人可控制到和正常人一样的水平。所以病人应树立信心,排除顾虑,坚持长期综合治疗,定会取得很好的疗效。
【答案】:1.治疗目的控制症状,减少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2.综合防治
(1)教育。
(2)明确和减少接触危险因素。
(3)评估和监测哮喘(肺功能测定)。
(4)药物治疗治疗哮喘的药物可以分为控制剂与缓解剂。
1)控制剂是一类在长期的基础上每天使用的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得到临床控制。吸入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控制性药物。
2)缓解剂是一类按需使用的药物,能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临床症状。最常用的是吸人速效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5)控制哮喘急性发作。
(6)随访。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