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内科

抽动症用健脑止动汤效果挺好的

时间: 阅读:8683
抽动症好几年了现在再喝健脑止动汤效果挺好的给你们推荐一下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樱子

金樱子

2025-02-01 22:09:37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山亭柳
    回复
    2023-07-17 04:04:37

  • 木槿
    回复
    2023-07-17 04:04:37

    抽动症在学龄儿童中很普遍,最近的研究显示,患病率至少21%。大多数抽动症是短暂的,而小部分儿童则有持续抽动和行为问题。抽动症到成人期趋于稳定,一些患者甚至可完全缓解。抽动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包含遗传因素,但遗传方式不清楚。抽动秽语综合征和行为障碍如注意缺损多动症(ADHD)及强迫症(OCD)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证实,与ADHD共病,大大影响了患者的学习和他们的社会心理功能。

    本病经过积极、适当的治疗,大部分患儿的抽动症状可在1-6个月内减轻并逐渐被控制,一般不影响学习和正常生活,但是仍有少数延续到成年,直至终身。实践中看到,男孩发病率高,女孩子比男孩子症状缓解慢;症状越复杂治疗难度越大;如伴有秽语,强迫症状,重复语言等,治疗更需较长疗程。疗程越长,疗效越明显。

    若不予以治疗,自愈的机会极低。特别是有行为异常的孩子由于自控能力差,可能做出一些危害生命安全的事情来。由于注意力的不集中及无目的的活动太多,造成学习困难,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学业及日后的工作与生活。尤其是因行为的异常可能会受到周围人们太多的批评或讥笑,使孩子幼小天真的心灵受到伤害,产生自卑心理,或继发精神异常、强迫症、恐怖、行凶、自残、自杀等精神、行为的改变,对成年后进入社会十分不利。

    所以,当孩子患有本病后,家长应积极主动地找有经验的医生及早、合理用药,坚持治疗,虽然在短期内给家长和孩子带来一些麻烦,但对孩子的学习及未来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

      在选择抽动症治疗的时候,家长一般都会先去当地医院,而当地医院一般都采用西医治疗,也有一部分家长会选择看似高端的“生物治疗”,那么这些治疗方法效果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西医疗法治疗抽动症:传统的西医是使用兴奋剂类、抗精神失常类处方对小孩抽动症进行医治。众所周知这种方法见效虽快,却不能根治,副作用明显,且必须长期服用,一旦停止病情会变得更加严重。长期使用,除了可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影响骨骼生长和成长 发育,还会把本来可能自愈的抽动症演变成延续一生的精神恶疾。
      2、生物方法治疗抽动症:通过训练选择性地强化某一或某几个频段的生理波以达到预期目的,有可能使病灶扩大,加重病情发展,且没有临床验证、安全系数低。
      3.中药治疗:我国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取中药进行滋阴补肾为主,但是中药易造成儿童脏器发育不均,甚至出现性早熟。而且疗效不确切,见效慢,疗程长,易损伤肝肾;所以这种方法只能暂时缓解却无法 铲除病根。
     
     4.行为治疗:行为治疗儿童抽动症,主要是训练孩子采用合适的认知活动,改善抽动症患儿焕散的注意力,克服分心。通过特定训练程序,减少抽动症儿童过多
    活动并纠正不良行为。但是该种方法在治疗期间能取得较好的治疗,但是一旦停止,患儿的病情又会恢复原状,因此行为治疗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的方式,并不能
    彻底根治孩子的抽动症。
      5.整合平衡疗法:爱儿专注贴融合祖国传统经络学原理及现代物理学理论,应用先进的远红外技术及镀磁疗技术,通过远红
    外线及磁力线,双重作用于人体特定穴位,产生生物磁疗效应,温通经络调节人体系统经络网,平衡阴阳;同时,连续不断刺激神经末梢,调节神经系统机能,平衡
    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与摄取,平衡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从而抑制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不自主运动及冲动任性等症。

  • 紫苏
    回复
    2023-07-17 03:03:27

    抽动症的治疗上,中药的优势往往是大于西药的。
    因为治疗抽动症的西药主要以盐酸硫必利、氟哌啶醇这类精神药物为主,这类药物主要是强行去镇定患儿的神经系统,经常出现吃药时就好转,停药后就复发,治标不治本,并且长期服用,容易让患儿产生对药物的戒断反应,甚至对患儿的肝肾功能造成或多或少的损害。
    而中药的话,主要是通过药物去调节患儿体内的脏腑功能,让心、肝、脾、肾处于一个协调的状态,从而达到目的。
    同时,针对抽动症患儿的治疗,中药药方的选取运用等较为灵活,要根据每位患儿的不同情况,结合饮食、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以及体质来进行辩证论治的。

2019.6患感冒,发热38.5,呕吐,打寒战

并阐述大、小叶和间叶性肺炎之间的异同之处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