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中医综合>偏方秘方

治疗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中医验方

时间: 2023-11-16 11:53:52

肝炎起因肝病毒,症分有无黄疸型

毒侵肝胆胆汁溢,郁于血分黄疸成。

目黄身黄小便黄,中医“黄疸”早定名。

肝脾不和病毒侵,肝郁化热脾停湿。

气郁伤肝劳伤脾,气虚气滞血瘀亏。

此类肝炎无黄疸,腹胁胀痛倦恶心。

肾虚肾亏精血损,累及肝病也是因。

注:

内伤七情,饮食不节,脾失健运、肝失条达,或肾虚肾亏,精血耗损,累及肝阴虚弱,以致肝炎病毒乘虚而入,逐成此病。

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属中医“黄疸"范围。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特征。其原因为病毒侵入肝胆,胆汁外溢,郁于血分,遂发为黄疸。

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主要是由肝脾不和而引起。与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气郁伤肝,劳倦伤脾,房劳过度,肾精亏损,气虚血少,气滞血瘀等诸多因素有关。临床以恶心、胁痛、脘腹胀满、倦怠乏力、精神抑郁为特症。属中医“胁痛”、“郁症”、“积聚等范围。

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湿热郁结胆汁溢,郁于血分溢肌肤。

目黄身黄色鲜明,舌苔黄腻脉弦数。

尿黄短少食不振,低热心烦泛恶呕。

大黄茯苓芩柏栀,重用茵陈板兰根。

湿重二苓泽术桂,滑石藿香苡茵陈。

方药:

热重于湿,茵陈蒿汤加味:

大黄8g 黄芩10g 黄柏10g 茯苓15g 栀子10g 茵陈30g 板兰根30g

注:热重于湿,治以清热解毒为主,兼以利湿。重用茵陈,清热利湿祛黄;栀子、黄芩、板兰根清热解毒利胆;大黄泄瘀热;茯苓,黄柏渗湿清热利窍退黄。

湿重于热,茵陈五苓散加减:

茯苓10g 猪苓10g 泽泻10g 桂枝6g 白术10g 滑石20g 藿香9g 苡仁20g 茵陈30g

注:

湿重于热,治以利湿,渗湿,化湿为主,兼以清热。

茵陈清热利湿除黄;白术健脾燥湿;藿香芳香化湿、和胃止呕;茯苓,猪苓,泽泻,苡仁,滑石渗湿清热利尿;桂枝通阳和血,迫湿无法滞留。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