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活血化瘀而不伤血、疏肝解郁而不耗气,临床应用及其广泛。近年来,笔者对久治不愈之顽症,辨证应用血府逐瘀汤化裁取得满意疗效,现举典型医案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1 典型医案
1.1 反复发热
案例1:患者,男,70岁。因间断发热1年余,于2009年9月21日就诊。患者自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自感周身倦怠,肢节酸痛,体温37.3 ℃,自服感冒药,体温仍持续在37.3~38.1 ℃,昼轻夜重,情志不遂时尤甚,伴口干不欲饮,胁肋胀痛,烦躁易怒,夜间睡眠差,每夜睡眠2~3 h,大便干结,小便黄。先后在多家医院做尿常规、血常规、胸部X光片、腹部B超、颅脑CT、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均未见异常,曾应用多种抗生素及清热解毒中药治疗,均未奏效,故来诊。就诊时患者体温37.7 ℃,血压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72次/min,面色萎黄无华,皮肤干燥,形体略瘦,舌质黯红,苔薄黄,脉细涩。中医诊断:内伤发热,辨证为肝郁气滞、瘀血内阻。治以活血化瘀、疏肝解郁,以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物组成:桃仁12 g,红花12 g,生地黄12 g,当归12 g,川牛膝12 g,鸡血藤9 g,桔梗12 g,柴胡9 g,郁金9 g,甘草6 g,炒酸枣仁15 g。3剂,水煎服,每日1剂。复诊:患者情绪好转,自感疲倦减轻,夜间睡眠4 h左右,体温37.5 ℃。效不更方,上方继服5剂,诸症悉除。随访半年,未再发热。
按:长期低热属中医学“内伤发热”范畴。《灵枢·痈疽》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说明瘀血停积于体内,气血不通,营卫壅遏可引起发热。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说:“内有瘀热,血瘀之轻者,不分四段,惟日落前后烧两时,再轻者,或烧一时,后半日发热,前半日更甚,后半日轻,前半日不烧,此是血府血瘀。”该病例为内伤发热,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行气疏肝解郁、清心除烦为辅,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方中当归、桃仁、红花、鸡血藤活血祛瘀;川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并引瘀血下行,为方中主要组成部分;柴胡疏肝解郁,并达清阳;桔梗宽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生地黄凉血清热,配当归又能养血润燥,使祛瘀而不伤阴血;炒酸枣仁有养心安神之功;郁金疏肝解郁、清心除烦;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达到活血化瘀、行气疏肝、清热除烦之目的。
1.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案例2:患者,女,72岁。因右下肢疼痛3月余,于2009年3月17日来诊。自诉3月前患带状疱疹,经抗病毒、抗炎等治疗后胁肋部疱疹消退,此后右下肢呈闪电样灼痛,入夜时痛如刀割,右腿皮肤有蚁行感,衣服触之则痛,情绪烦躁,寝食不安,行走困难,曾服用消炎镇痛药、维生素类及肌肉注射甲钴胺,效果欠佳。来诊时由家人以轮椅推入诊室,查腰椎及椎旁无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双侧(-),腰及双下肢皮温、皮色正常,右下肢外侧皮肤敏感,痛不可触,触之则过电样疼痛,舌质黯、边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细涩。以血府逐瘀汤加减:黄芪15 g,桃仁12 g,红花9 g,当归12 g,川芎9 g,延胡索15 g,牛膝12 g,柴胡12 g,枳壳9 g,白芍15 g,珍珠母30 g,甘草10 g,合欢皮12 g,夜交藤12 g。3剂,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复诊:右下肢疼痛明显减轻,可下床行走,但衣服接触右腿皮肤时仍有过电样疼痛,守方继服10剂后,右下肢疼痛完全消失,行走如常人。
按: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神经痛是其主要症状和特征。疼痛的轻重和持续的时间因人而异,儿童及年轻人疼痛较轻或不痛,老年人疼痛较重且易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老年患者由于年老体弱,气血亏虚,血脉受邪而生瘀滞,痹阻经脉,故带状疱疹皮疹消退后常合并后遗神经痛。西医认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属于周围神经痛,是周围神经损害的结果。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活化导致脊髓背根神经节炎症,使感觉传入神经阻滞,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疼痛信号传递神经元的活动异常增高所致。与传统中医理论“不通则痛”相符。结合患者夜间痛甚,情绪烦躁,舌质黯、边有瘀斑,脉弦细涩等瘀血之象,故采用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止痛之血府逐瘀汤为主方治疗本病,辨证准确,处方合理,功效立见。
1.3 脑梗死后性格改变
案例3:患者,女,67岁,2010年8月12日初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彻夜不寐,曾在某精神病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经治疗,效不佳,遂由家人陪同来诊。患者面色无华,性情焦躁,坐立不安,时而唉声叹气,时而暗自嬉笑,口气秽臭,喉中痰鸣,咯吐不尽,大便3~5日一行,质干难解,小便色黄,舌质黯、苔薄黄,脉细滑。颅脑CT示:大脑左侧额叶皮质下腔隙性脑梗死。治拟活血化瘀、泄火祛痰、宁心安神,方用血府逐瘀汤合癫狂梦醒汤加减。处方:桃仁、红花、赤芍、川芎、胆南星、郁金各12 g,益智仁20 g,黄芩、石菖蒲、远志、柴胡各6 g,牡丹皮9 g,栀子9 g,大黄(后下)3 g,芒硝(后下)3 g,枳实6 g,厚朴9 g。7剂,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400 mL,分2次温服。服后精神好转,入夜稍能安眠,大便每日1次,质软成形。上方去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继服10剂,配合盐酸吡硫醇片口服。随访半年未发,现能适应家庭生活,能与人正常交往。
按:无症状脑梗死多数患者可表现为头晕、肢体麻木、性格改变、记忆力下降、精神异常等。该例患者主要为类似精神分裂的表现,依据症状,结合舌苔脉象,认为脑络瘀阻,神明不调,进而导致气血逆乱于上,脑络瘀滞,致气滞血瘀,脑络瘀阻,神明不调而致中风。“头者,精明之府”,脑络痹阻,则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异常,进而出现类似癫狂之症状。采用血府逐瘀汤合癫狂梦醒汤加减,诸症悉除。
1.4 肺间质纤维化
案例4:患者,男,36岁。因咳嗽反复发作2年余,加重1月,门诊以“咳嗽”于2011年1月4日收住院。入院时患者精神差,面色黯滞无华,咳嗽,痰少而黏,活动后胸闷、气短,舌质黯红,苔薄黄少津,脉沉细。胸部CT提示:双肺下叶呈网状、结节状改变,蜂窝肺。西医诊断为肺间质纤维化。行抗炎药物治疗10 d,症状略有减轻,但患者口渴口苦,倦怠乏力,不能活动,活动则胸闷气短,咳嗽喘憋。中医辨证为气阴亏虚、痰瘀互结之咳嗽,治以益气养阴、化痰行瘀。以血府逐瘀汤化裁:西洋参6 g,川芎10 g,桃仁10 g,浙贝母10 g,三七粉(冲服)3 g,地龙12 g,麦冬15 g,丹参20 g,郁金15 g,炙枇杷叶10 g,天花粉15 g,焦三仙各12 g,炙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400 mL,早晚2次温服。服10剂后咳嗽减轻,但活动后仍胸闷气短、乏力,舌脉同上,上方去炙枇杷叶,加黄芪15 g、赤芍10 g,继续服用30剂后,上述症状消失。
按:清代唐容川在《血证论》一书中指出:“血瘀既久,亦能化为痰水”,“瘀血流注,亦发肿胀者,乃血变成水之证”,明确地提出瘀血、痰水相互胶结为害的病理机制,为临床治疗“痰挟瘀血,遂成窠囊”等疑难杂症提出了具体有效的方药,堪称痰瘀同治之大家。清代名医叶桂对痰瘀相关学说卓有发挥,将众多疑难、幽深、久耽之疾称为络病,首先创立了“久病入络”学说,认为久病入络,须考虑痰瘀互阻之证。对以上病例,根据医家观点,沿用医家之方,进行辨证施治,喜获浮鼓之效。
2 体会
中医有“久病入络”、“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等论述,明《普济方》载:“人之一身不离乎气血,凡病经多日治疗不痊,须为之调血。”《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谓:“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清代叶桂云:“凡久病从血治为多。”清代王清任倡导“凡前方皆不效”、“百方不效”、“治之无一效者”皆可试用活血化瘀法,说明活血化瘀法是中医治疗疑难顽症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临床上,笔者对难治之顽症、疑难病、久治不愈之慢性病,尝用活血化瘀法,屡屡奏效。一般而言,瘀血为患,当有疼痛、肿胀、出血、面色黎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紫黯或瘀点瘀斑、脉涩等表现,但许多顽症久病,血瘀征象可能并不明显,故临证不可拘泥;另外,应用活血化瘀法要注意顾护正气,并针对病程、体质、年龄等,灵活变通,随症加减,尤其对妇女、老人等体质偏弱者,更要悉心斟酌,谨慎处方。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