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丸
出自《伤寒论》
【组成】 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各90g)
【用法】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9g)。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现代用法:上4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重9克,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以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
1. 脾胃虚寒证。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2.脾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
3.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兼见胸脘痞满,逆气上冲心胸;或病后多涎唾;或小儿慢惊等。
【方解】本方所治诸证皆由脾胃虚寒所致。中阳不足,寒从中生,阳虚失温,寒性凝滞,故畏寒肢凉,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脾主运化而升清,胃主受纳而降浊,今脾胃虚寒,纳运升降失常,故脘痞食少,呕吐,便溏。舌淡苔白润,口不渴,脉沉细或沉迟无力皆为虚寒之象。治宜温中祛寒,益气健脾。方中干姜为君,大辛大热,温脾阳,祛寒邪,扶阳抑阴。人参为臣,性味甘温,补气健脾。君臣相配,温中健脾。脾为湿土,虚则易生湿浊,故用甘温苦燥之白术为佐,健脾燥湿。甘草与诸药等量,寓意有三:一为合参、术以助益气健脾;二为缓急止痛;三为调和药性,是佐药而兼使药之用。纵观全方,温补并用,以温为主,温中阳,益脾气,助运化,故曰“理中”。
阳虚失血,无论吐、衄或便血、崩漏,但见面色 白,气短神疲,脉细或虚大无力,是阳气虚弱,脾不统血所致。亦可以本方为基础治疗。
胸痹一病,总由上焦阳气不足,阴寒之邪上乘,胸中之气痹而不通所致。若证属心中痞坚,气结在胸,见胸脘痞满,逆气上冲心胸,是中焦阳气亦虚,又有痰饮水寒之气上犯,不宜开破,可用本方温中袪寒,益气健脾,使中焦气旺,则上焦之气开发,逆气可平,胸痹可愈。
病后多生涎唾,久久不已,是脾气虚寒,不能摄津,津上溢于口所致。以本方丸剂缓治,亦可徐徐收功。
小儿慢惊,总由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或过服寒凉之品,或大病后调理不善,戕伤脾胃阳气所致。若形气羸瘦,手足不温,呕吐泄泻,神疲食少,舌淡苔白,脉细迟或沉细缓弱者,是纯属中焦虚寒,亦可用本方治疗。
综观本方,虽治多病,究其基本病机,总属中焦虚寒,故可以异病同治。本方在《金匮要略》中作汤剂,称“人参汤”。理中丸方后亦有“然不及汤”四字。盖汤剂较丸剂作用力强而迅速,临床可视病情之缓急酌定使用剂型。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中焦脾胃虚寒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脘腹绵绵作痛,呕吐便溏、畏寒肢凉,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辨证要点。湿热内蕴中焦,或脾胃阴虚者禁用。
2.加减法:若虚寒甚者,可加附子、肉桂以增强温阳祛寒之力;呕吐甚者,可加生姜、半夏降逆和胃止呕;下利甚者,可加茯苓、白扁豆健脾渗湿止泻;阳虚失血者,可将干姜易为炮姜,加艾叶、灶心土温涩止血;胸痹,可加薤白、桂枝、枳实振奋胸阳,舒畅气机。
3.现代应用:本方适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附方】
1.附子理中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附子 炮,去皮、脐 人参去芦 干姜炮 甘草炙 白术 各三两(各90g)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丸(6g),以水一盏,化开,煎至七分,稍热服之,空心食前。功用:温阳祛寒,补气健脾。主治:脾胃虚寒较甚,或脾肾阳虚证。脘腹疼痛,下利清稀,恶心呕吐,畏寒肢凉,或霍乱吐利转筋等。
2.桂枝人参汤(《伤寒论》) 桂枝四两,别切(12g) 甘草四两,炙 (9g) 白术三两(9g)人参三两(9g) 干姜三两(9g)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纳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功用:温阳健脾,解表散寒。主治:脾胃虚寒,复感风寒表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腹痛,下利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滑,脉浮虚者。
附子理中丸、桂枝人参汤均是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加味而成。其中附子理中丸是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加用大辛大热之附子,其温中散寒之力更强,且能温肾,适用于脾胃虚寒之重证,或脾肾虚寒者。桂枝人参汤即人参汤加桂枝,温阳健脾,兼解表寒,表里同治,适用于脾胃虚寒而外兼风寒表证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2:“此脾阳虚而寒邪伤内也。夫脾阳不足,则失其健运之常,因之寒凝湿聚。然必其为太阴寒湿,方可用此方法,否则自利呕痛等证,亦有火邪为患者。故医者当望闻问切四者合参,庶无差之毫厘,缪以千里之失。若表里寒热虚实既分,又当明其病之标本。如以上诸病,虽系寒凝湿聚,皆因脾阳不足而来,则阳衰为本,寒湿为标。是以方中但用参、术、甘草,大补脾元,加炮姜之温中守而不走者,以复其阳和,自然阳长阴消,正旺邪除耳。”
【临床报道】
赵联社等人用理中丸加味茯苓、丁香、小茴香、藿香、荔枝核等制成冲剂,治疗浅表性胃炎6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轻度胃痛6例,中度32例,重度22例。全部病例均口服给药,每次1包(6g),每日3次,重度胃痛可加1包,饭前服用,2周为1疗程,服1~3疗程。结果:基本治愈9例(15%),显效25例(41.6%),有效21例(35%),无效5例(8.3%),总有效率91.6%。[赵联社,等. 理中丸加味冲剂治疗浅表性胃炎60例。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2(24):18]
【实验研究】
研究发现理中汤能够抑制正常小鼠的小肠推进运动,使推进百分率明显下降。但对大黄脾虚模型小鼠的小肠推进运动亢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使阿托品负荷下的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受抑加强;对新斯的明负荷下的小鼠小肠推进运动有抑制作用, 可拮抗肾上腺素对肠管的抑制作用,其拮抗百分率在10%左右。此外,本方可使家兔离体十二指肠的自发活动受到抑制,其抑制程度随剂量而加强;还可缓解乙酰胆碱、氯化钡所引起的肠管强直性收缩,表现为肠管紧张性下降,收缩幅度减小。[卞慧敏,等.理中汤对实验动物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93;9(4):33]
附子理中丸(同仁堂)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下面是我整理的附子理中丸说明书,欢迎阅读。
附子理中丸商品介绍 通用名:附子理中丸
生产厂家: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44273
药品规格:30g
药品价格:¥7.9元
附子理中丸说明书 【通用名称】附子理中丸
【商品名称】附子理中丸
【拼音全码】FuZiLiZhongWan
【主要成份】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辅料为蜂蜜。
【性状】附子理中丸为棕褐色至棕黑色的水蜜丸;气微,味微甜而辛辣。
【适应症/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规格型号】30g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0粒(6克),一日2-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物。2.不适用于肠结核腹泻,主要表现为午后低烧、盗汗、晨时腹泻。3.不适用于急性肠炎腹泻,主要表现腹痛、水样大便频繁,或发烧。4.哺乳期妇女慎用。5.服附子理中丸时不宜同时服含有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6.小儿用法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7.服药三天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其他症状时,应立即停用并到医院诊治。8.对附子理中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9.附子理中丸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1.请将附子理中丸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附子理中丸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13.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附子理中丸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包装】塑料瓶装,每瓶装30克。
【有效期】48月
【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44273
【生产企业】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
附子理中丸(同仁堂)的功效与作用附子理中丸(同仁堂)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附子理中丸服用常见问题 附子理中丸为丸剂,有效成分含有干姜,甘草。其各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附子理中丸的适用范围广,存在一些脾虚便秘的患者对用附子理中丸产生疑问,那么,附子理中丸能治疗脾虚便秘吗?
附子理中丸对于治疗脾虚便秘的作用并不大,而且脾虚便秘的治疗应该需要具有宜补中升阳益气的功效药物治疗,而附子理中丸的功效只是温中健脾。总而言之,因为脾虚便秘的治疗宜补中升阳益气,而附子理中丸的功效只是温中健脾,因此附子理中丸对治疗脾虚便秘的作用不大。脾虚便秘指脾虚所致之便秘。《医学原理》卷五?脾病不能克化水谷,是以不思饮食。水谷外入既少,则内便溺亦无,况又胃气不生,脾血不濡,大肠枯燥,是以大便或二三日只一见,或涩而不行......?脉多弦缓,宜补中升阳益气。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具有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及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脾的含血量丰富,能够紧急向其他器官补充血液,所以有?人体血库?之称。中医养脾养生已有悠久的历史。
而附子理中丸适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腹泻、腹胀肠鸣、不欲饮食、手足发凉等症及脾肾两虚,寒凝不化所致之精神倦怠,形寒肢冷,不思饮食,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带下清稀等症。 附子理中丸,处方来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理中丸加附子。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微甜而辛辣。
以上对附子理中丸能治疗脾虚便秘吗的相关内容做了简单的介绍,建议患者除了用药治疗外,日常应该要合理安排膳食,培养良好的心态配合医生治疗,祝你生活愉快。
附子理中丸是一个很常见的中成药,很多想要调理脾胃的朋友经常问,到底能不吃附子理中丸呢?对于这个药物,吃不吃还是建议大家要慎重,如果对症,当然可以吃,但并不是有脾胃问题的都可以吃,另外,也不建议长期的吃。今天就来和大家简单的探讨一下附子理中丸这个药。
附子理中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组方包含制附子,人参(或用党参),干姜,白术,炙甘草,是一个温阳祛寒,补气健脾的药物。
附子是一个中药方剂中最重要的一味药物之一,也是属于温里药物的“首席”,很多人说附子有毒,的确是的,附子是草本植物乌头块根上的附生的子根,因此被称为“附子”。而乌头的母根即为中药川乌,川乌和附子都含有一种成分——乌头碱,这种物质对周围神经,循环系统都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一般中药用附子时,都是比较慎重的,一是用量,而是一般如果煎服汤药,会先煎附子1小时以上,然后再加入其他的药物煎制,而中成药则一般采用熟附子,经过处理的熟附子毒性会大大减低。
附子味辛、甘,性大热,运用得当,有回阳救逆之功效,属于性热纯阳之药物,不但能够补助脾阳虚,对肾阳虚,心阳虚,附子都有补益之功效。
方中人参,自古就是“补虚第一要药”,气血亏虚者,均可用人参补之。在附子理中丸中,人参主要功效还是补气,健脾,脾虚所致的乏力,少食,便溏等,人参皆有补益之效。查询了一些文献,对于此方中的“参”,个人理解还应该是“党参”,而其功效与人参类似,补脾健胃之功效更专。
干姜又是一味散寒解表的要药,干姜性味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之功效,对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干姜都有良好的功效。干姜与附子的组合,更是中药方剂中常见的组合,在阳虚症的治疗中,这两个药物组合颇为多见,如“四逆汤”,“姜附汤”都是两个药物功用的经典方剂,中医有一种说法“附子走而不守,干姜能走能守”,附子配伍干姜,即可增强回阳之力,使效力持久,又可主张散寒之功,显效更快。
《本草新编》中说,白术,味甘辛,气温,可升可降,阳中阴也,无毒。白术作为健脾祛湿之良药,白术的主要功效是补气健脾,促进消化。四句药性歌诀这样说白术:白术甘苦温无毒,固表止汗消五谷,胎动不安治痰湿,脾虚泄泻皆能服。
甘草也是一味 历史 悠久的中药材,不但在中医药 历史 上应用悠久,西方人同样也对其有所应用,1820年,甘草就被列入了《美国药典》。附子理中丸中用的甘草是炙甘草,其主要功效是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对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都有疗效。而现代研究发现,附子,干姜和甘草组方,有一定的协同作用,除了补益脾阳,还具有强心之功效。
通过上述介绍大家可以看到,附子理中丸药性较强,属于温热散寒的药物,对于补益脾肾阳虚的情况,是非常对症的药物。如果是确实有较严重的脾肾阳虚症状,经常有脘腹冷痛,手足不温,食欲不振,五谷不化,消化不良,五更泄泻等症状的朋友,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补益脾肾阳虚,一般都会有较好的疗效。
但现代人真的那么容易“阳虚”吗?真的不一定。通常造成“阳虚”,要么是先天不足,要么是后天久病不愈,或者是身体衰老到一定的程度。现在人生活条件好,大鱼大肉吃着,通常是不会缺乏营养的,对于中青年人,出现“阳虚”的几率真的不大,因此,在应用这个药物之前,除了自身对照上述症状以外,最好也要好好的确诊一下,是否真的有“脾肾阳虚”问题,而且是严重的脾肾阳虚,这种情况下,再用这个药物,效果才会好。有的朋友,症状时阳虚,但实际上还隐藏着胃火,一吃这个药物,阳虚没补上,却把胃火催动起来了,反而更不舒服,这就是用药不对症。
另外,对于有阴虚内热的朋友,有高血压特别是血压控制不好的朋友,有心脏病的朋友,都不适合服用附子理中丸,应当格外注意,如果在服药过程中,出现血压升高,头痛,心悸等症状,也应该及时停药。制附子虽然毒性减低,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毒性,因此,对于这个药物,一般不建议久服,可以服用多久呢,推荐2周即可,如果有效但是觉得效果还不够,那么可以在服用两周的理中丸。
今天给各位分享理中丸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参苓白术散的功效与作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附子理中丸的功效与作用_附子理中丸服用注意事项2、理中丸的功效与作用是怎样的?3、附子理中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4、附子理中丸功效5、理中丸的作用与功效附子理中丸的功效与作用_附子理中丸服用注意事项附子理中丸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味微甜而辛辣。
那么大家知道附子理中丸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吗?服用附子理中丸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下面我为你解答。
附子理中丸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理中丸具有温阳散寒,健脾益气,恢复脾胃升降功能的功效。
临床主要用于寒邪伤到脾胃或脾胃虚寒所导致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发冷的病症。
现代研究表明,附子理中丸可明显增强胃张力及胃蠕动,加快胃排空,还有增强机体抗寒能力及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此外还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等属中医脾胃虚寒证的都可以用此药治疗。
附子理中丸是由制附子、党参、炒白术、干姜、炙甘草组成的传统中成药方剂,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
方中制附子是大辛,大热之品,有大补阳气,散寒的功效,再加入干姜与附子同用,温阳散寒之力大增,中医素有“附子无姜不热”的说法就是这个意思;党参,甘温入脾,有补脾益气的功能,白术甘苦温燥,不仅可以健脾益气,还可以燥湿,甘草蜜炙后补脾益气的功能增强,还有调和诸药的作用。
附子理中丸服用注意事项
1.忌不易消化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吐泻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6.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7.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附子理中丸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很多人都知道附子理中丸有温和健脾的功能,但是,如果不能掌握附子理中丸的用药用法,治疗效果就会差很多,那么,附子理中丸怎么吃?饭前还是饭后吃?
附子理中丸浓缩丸由附子、党参、干姜、灸甘草组成,有温中祛寒的功效,是温补的常见药品。
附子理中丸属于治疗中下焦虚寒病证的药,所以在饭前服、空腹服是符合病证需要的。
附子理中丸大蜜丸一次1丸,水蜜丸一次6g,一日2~3次,由于附子理中丸是治疗慢性虚寒性疾病为主的,所以服药疗程相对较长。
附子理中丸的服药时间有空腹服、饭前服和饭后服的不同,其中多数文献主张空腹服。
传统理论认为,治疗下焦病的药宜在饭前服、空腹服,使药物直达下焦;治疗上焦病的药宜在饭后服,利于药物达于病所。
猜你感兴趣:
1.中药丸剂的分类有哪些
2.附子理中丸的服用注意事项
3.附子理中丸的功效与作用
4.附子的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
5.附子理中丸的毒副作用有什么
6.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7.人参健脾丸的功效与作用
理中丸的功效与作用是怎样的?你好!理中丸是中成药是治疗中焦虚寒症的。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附子理中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一、附子理中丸的功效与作用
1、《鸡峰普济方》:养胃气;
2、《北京市中成药规范》:温脾散寒,止泻止痛。
3、主治
(1)脾胃虚寒,食少满闷,腹痛吐利,脉微肢厥,霍乱转筋,或感寒头痛,及一切沉寒痼冷。
(2)脾胃冷弱,心腹绞痛,呕吐泄利,霍乱转筋,体冷微汗,手足厥寒,心下逆满,腹中雷鸣,呕哕不止,饮食不进,及一切沉寒痼冷;
(3)水气有余,致寒气大实于胃中,关脉弦:腰脚重,厚衣重覆也嫌单,尺脉迟,脾胃伏寒,吐利霍乱,烦闷,身体疼痛,发热嗜卧,手足厥逆;
(4)中焦有寒腹痛,或恶寒头痛,发热恶寒,腹痛,不饮水,
附子理中丸功效病情分析:您好,附子理中丸的功效:,
温中健脾。
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
1、
适用于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腹泻、腹胀肠鸣、不欲饮食、手足发凉等症及脾肾两虚,寒凝不化所致之精神倦怠,形寒肢冷,不思饮食,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带下清稀等症。
,
2、
胃、十二指肠溃疡:用附子理中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取得较好的疗效。
,3、
腹泻:有报导分别用附子理中丸(汤)治疗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取得满意疗效。
用人参健脾丸合用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腹泻,用参苓白术散合用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腹泻均可获得一定疗效。
,4.、其他:附子理中丸还可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过敏性紫癜,复发性口腔溃疡等。
,附子理中丸的作用:,
1、调节胃肠道运动:据报道附子理中丸可明显增强胃张力及胃蠕动,加快胃排空;该药还可抵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回肠痉挛及肾上腺素引起的回肠运动抑制。
,
2、增强体力和抗寒能力:动物实验发现,脾虚动物经附子理中丸治疗后,在4℃冷水中游泳时间明显延长,表明该药能显著增强脾虚动物的体力和抗寒能力。
,
3、附子理中丸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还能显著提高脾虚动物的免疫功能。
,意见建议:可以参考一下
理中丸的作用与功效附子理中丸的功效与作用:1、调节胃肠道运动:据报道附子理中丸可明显增强胃张力及胃蠕动,加快胃排空;该药还可抵抗乙酰胆碱引起的回肠痉挛及肾上腺素引起的回肠运动抑制。
2、增强体力和抗寒能力:动物实验发现,脾虚动物经附子理中丸治疗后,在4℃冷水中游泳时间明显延长,表明该药能显著增强脾虚动物的体力和抗寒能力。
3、附子理中丸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还能显著提高脾虚动物的免疫功能。
附子理中丸可温中健脾。
主要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关于理中丸的功效与作用和参苓白术散的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