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中医综合>偏方秘方

中医选方用药的原则及常用中药的配伍

时间: 2023-11-17 03:45:32

为医之道,贵在辨证,辨证当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运用四诊八纲,然后得出“证”的概念。有证要有方,有方要有药,是以理、法、方、药,是中医临床之要素。其中选药尤为重要。药有四气五味,必须配合得当,药证相合,方见功效。用药要专,不可庞杂,切不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面面俱到,处处不漏,结果必然是杂乱无章,药物重叠。药的用量,亦不可过轻过重,轻重之法,当视证情轻重缓急而定。病轻药重,则药过病所;病重药轻,则药不能及,均非所宜。另一方面,药的用量,还应根据药的本身性味质地而定,如滋补药芪、地之类,轻用则无力;若细辛、麻黄、黄连等则不宜重用。古人有云“(细)辛不过钱,麻(黄)不过八”,此当不必拘泥。但这种严格控制其量,无非示人以规矩,至于剧毒药如雷公藤治肾炎、风湿痛,白花蛇、乌梢蛇等虫类药治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均有较好的疗效,当然用之宜慎,不可滥用、久服。《经》云“大毒治病,十衰其六”,即是此意。

对于药物配伍,亦有讲究,配伍得好,可以增强疗效,俗称为对子药。如牛蒡子配蝉衣清热透疹,三棱配莪术活血止痛,姜黄配海桐皮治脊痛,防己、苡仁配络石藤治腓肠肌转筋,天麻配南星化痰除眩,石膏配细辛治头痛、牙痛,细辛配川芎治头痛、心绞痛,全蝎配蜈蚣治面神经麻痹及三叉神经痛,干姜配乌梅治嘈杂吞酸,桃仁配红花通络和血,有祛瘀生新之效,人参配附子除痹止痛,桂枝配附子回阳救逆,其他古代成方,如瓜萎配薤白治胸痹,延胡配川楝子治胃痛、疝痛,蒲黄配五灵脂治瘀血痛,白芍配甘草治筋挛急及腹虚痛,桂枝配甘草解除冲逆,此种配伍方剂甚多,举不胜举,可在临床上选择运用。

相关文章: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

补药和泻药的用法用量

中医儿科用药经验,中医儿科临床浅解

黔中名医陈慈煦的用药经验

中医用药的方法,用药的剂量

中医用药心得,用药原则

临床用药参四时,终究当须合四诊

男科用药经验集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