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几十年的便秘患者,中西药吃过不少,还用过一些单方,如吃蜂蜜,喝香油,以及按摩等法,均不理想。一次朋友给我推荐了一种方法,即分别将核桃仁和黑芝麻放在铁锅里炒熟,注意火侯,不老不嫩,然后将两种药压碎,越碎越好,每天服2次,早晚空腹服,用量为1中等调羹。我用了这种方法,很见效。
新疆库尔勒市文化路16号 张效让
点评: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而言,老年人及妇女尤为多见。该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热结、气滞、气虚、血虚(阴虚)、肾虚等,治此当辨证用药。
核桃味甘性温,黑芝麻味甘性平,二药均富含油脂,为补肾益精之佳品,且无毒副作用。用铁锅炒至不老不嫩,将脂油充分溢出,可增强润肠通便的作用。该方对于肾虚便秘,血(阴)虚便秘应当有效,尤其适合于老年人便秘及产后、术后引起的便秘。另外,治疗便秘,除药物治疗外,当注意生活调理,如多食蔬菜,多饮水,加强运动,定时大便等。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晋献春)
问题一:老人长期便秘吃什么中药 网上找的希望能帮到你 便秘临床上分为气秘、虚秘、冷秘和热秘。虚秘又分为气虚和血虚2种。 1、气虚便秘 特点为虽有便意,但临而努挣乏力,大便并不干硬,神疲气怯,舌嫩苔薄,脉虚。药用黄芪、茯苓、山楂、木香、佛手、香椽、 麻仁 、白蜂蜜等。 2、血虚便秘 特点为大便秘结,面色苍白,舌淡脉细。药用当归、麻仁、玉竹、生地、熟地、元参、佛手、香椽、枳壳、 生黄芪 、白蜂蜜等。 3、冷秘 特点为大便难涩,腹中或有冷痛,喜热恶冷,舌淡苔白,脉沉迟。药用当归,仙灵脾、肉苁蓉、木香、枳壳、麻仁、生黄芪等。 4、气秘 特点为大便秘结,噫气频作,腹胀痛,胸胁痞满,苔薄腻、脉弦。药用 木香 、槟榔、佛手、郁金、枳实、麻仁、柴胡、内金等。 5、热秘 特点为大便干结,口渴喜冷饮,苔黄燥,脉数。药用大黄、炙枳实、白芍、生地、元参、生芪等。 民间验方 1、每天清晨空腹时,饮用一杯冷盐开水(120毫升左右)或蜂蜜水(用60℃开水100毫升冲蜂蜜适量)。 2、晚上睡觉前饮一杯 酸牛奶 。 3、 决明子 75~100克,水煎当茶饮,每天数次。此方并治高血压病有效。 4、 红薯叶 250克左右,煮熟后,加冰糖适量进食,每天1~2次。 5、 猪大肠 一段,约15公分长,装入槐米15~20克、生地30克,再加些水,用草把大肠两端扎紧,入锅加水煎沸后,改用文火再煎20分钟至熟透,去药,饮汤吃大肠。每天1次。 6、核桃仁60克,黑芝麻30克,共捣烂,每日早晚各服一匙,温开水送服。 药粥 7、黑芝麻、核桃仁、 柏子仁 各25克,共捣烂,加适量蜂蜜调服,分早晚两次空腹服完。8、生白术50~60克,水煎服。病重者可倍量煎服,每天1剂。对于命门火衰,脾失运转,属阴结之年久便秘者,可服下方:生白术60克、肉桂3克、厚朴6克,水煎服,每天一剂。 9、肉苁蓉20克、当归15克、火麻仁10克,水煎好,待适温时加蜂糖适量服。此方对阴虚血亏大便秘结的老年患者有显著疗效。 多饮水有助于缓解便秘。为了治疗便秘,每天饮水不应少于1公斤;特别是清晨空腹饮淡盐水或凉开水一杯,效果尤佳。 2、 饮食疗法 : (1)纤维素疗法:纤维素在胃肠道中不易被消化、破坏,能吸收大量水分使大便软化,增加肠内容物,从而起到润肠的作用。因此,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如粗粮、海带、芹菜、南瓜、菠菜、黄瓜、胡萝卜等蔬菜能治疗便秘。 (2)润肠疗法:生食瓜果、苹果、香蕉、西红柿、梨子、柿子等含大量胶质的水果,能起到很好的润肠滑便作用,症状重者可于便前一小时加服适量蜂蜜,症状轻者可加开水稀释后服用。 治疗便秘粥 (3)油脂疗法: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不但能直接润肠,还能分解产生脂肪酸 *** 胃肠蠕动,因此,平时在炒蔬菜时多加一些花生油等植物油脂或适当进食适量煮沸过的脂类可治疗便秘。 (4)米汤蜜蛋花:取热米汤一碗,蜂蜜20毫升,鸡蛋1个。先将鸡蛋打入碗中,加入蜂蜜后将鸡蛋搅匀成蛋浆,然后冲入热米汤,再将碗盖上15分钟即成,每日清晨煮早饭时冲服1次。 纤维素疗法 (5)木耳鹌鹑蛋:取白木耳50克,鹌鹑蛋5个,冰糖30克。先将白木耳浸泡12小时后,加入冰糖,鹌鹑蛋去皮,共炖煮至料熟,每晨空腹时食用1次。 (6) 芝麻粥 :取黑芝麻10克,粳米250克,蜂蜜适量。先将芝麻仁放热锅内炒熟,再将粳米加入水煮到八成熟时,放入芝麻仁蜂蜜,拌匀后继续煮至成粥。每日2次,作早晚餐食用。 (7) 百合粥 :取百合250克,蜂蜜适量。将百合加适量清水煮成糊状后,加入蜂蜜拌匀,然后食用,每日1次。 (8) 红薯粥 :取红薯150克,白米适量。将红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状后,与白米加......>>
问题二:高龄老人便秘吃什么药 看民间老中医根治心脏病之后,一切都会好转!
问题三:老年人长期严重便秘应该吃什么药 亲 这个建议您早点治疗,莫等到以后严重了去医院 *** 既花钱又受罪,其实只要您经常上网或者刷朋友圈,你会发现很多人在做酵素产品,酵素顾名思义就是调解肠道的,利于排便的,酵素产品很多,我推荐你用韦本初清畅果(淘宝就有卖),这个果果对于改善重度便秘,治疗轻度便秘非常好,一般都是今晚吃,明早排,排一排,全身都会很轻松,相信能解决您的烦恼。
问题四:老年便秘吃什么药。 老人便秘不建议吃药,使用80水苏糖吧,水苏糖是膳食纤维,对老人有很好的效果。
问题五:老年人便秘吃什么药 一般情况下,是饭后吃的,不可以空腹吃。一般像药品啊。都需要在食用一定量的食物的基础上进行的。当然,便秘仅仅靠便秘药自己不注意饮食也完全是不行的。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要食用比较辛辣 *** 的食物。不可抽烟喝酒等等!
便秘是一种症状而非疾病的名称。便秘是指便次太少,或排便不畅、费力、困难、粪便干结且量少。
中医认为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在我国古代医学中,便秘有很多名称,如“大便难”、“后不利”、“脾约”、“闭”、“阴结”、“阳结”、“大便秘”、“大便燥结”、“肠结”等。古代医家对便秘的产生原因有许多论述,认为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其中,便秘与肾、脾、胃、大肠、肺、气血津液、寒热虚实等均有关。
【方一】瓜蒌饮
【出处】《中医单方验方选》
【组成】瓜蒌30克,玄明粉10克。
【功用】宽胸行气,泻下通便。
【主治】老年体弱便秘。
【方解】方以瓜蒌行气宽胸,玄明粉润下通便,二药合用,共收行气通便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瓜蒌饮能增加肠蠕动。芒硝经加工处理使之失去水份,即为玄明粉。芒硝的药理作用为硫酸钠水解后产生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壁吸收,存留肠内形成高渗溶液,阻止肠内水分的吸收,从而软化大便。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二】单味肉苁蓉汤
【出处】《中医单方验方选》
【组成】肉苁蓉30克。
【功用】润肠通便。
【主治】年老体虚便秘。
【方解】方中重用大剂量肉苁蓉温润肠道,从而起到通便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肉苁蓉具有润肠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三】大黄麻仁饮
【出处】《中医单方验方选》
【组成】大黄6克,火麻仁15克。
【功用】通腑泄热,润肠通便。
【主治】一般便秘。
【方解】方以大黄通腑泄热,火麻仁润肠通便,二药合用,共奏泻热润肠通便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大黄麻仁饮具有消炎、抗病毒、润肠等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苏子汤
【出处】《中医单方验方选》
【组成】苏子10克,蜂蜜30克。
【功用】降气通便。
【主治】习惯性便秘。
【方解】方以苏子降气,蜂蜜润肠,二药合用,共奏降气通便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苏子汤具有润肠的作用。
【用法】苏子炒焦研碎,清晨空腹用蜂蜜送服,连服10天。
【方五】枳实汤
【出处】《江苏中医杂志》
【组成】枳实6~10克。
【功用】行气通便。
【主治】老年性便秘。
【方解】肠道气滞则大便不行,方以枳实行气消滞,推导大便下行。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枳实汤具有增加肠蠕动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六】夏黄粉
【出处】《中医单方验方选》
【组成】半夏9克,硫磺3克。
【功用】健脾和胃,解毒通便。
【主治】寒证便秘。
【方解】寒性收引,寒凝则气滞,肠道受寒则气滞大便不行。方以硫磺温阳通便,半夏散结和胃,共奏健脾和胃,解毒通便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夏黄粉具有的消炎、杀菌作用。
【用法】共研细粉,装瓶备用。每次3克,每日2次。
【方七】地参饮
【出处】《中医单方验方选》
【组成】生地黄30克,太子参30克。
【功用】益气生津,润肠通便。
【主治】虚证便秘。
【方解】津虚肠亏,则无水舟停。方以生地黄、太子参益气生津,增水行舟,共奏润肠通便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地参饮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八】草决明茶
【出处】《中医单方验方选》
【组成】草决明30克。
【功用】清热泻肝,通便。
【主治】各种便秘。
【方解】方以草决明清热泻肝,以奏通便泄热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草决明茶具有通便功能。
【用法】水煎,代茶饮。
【方九】生首乌汁
【出处】《中医单方验方选》
【组成】生首乌60克,蜂蜜60克。
【功用】养血,润肠,通便。
【主治】习惯性便秘。
【方解】津亏血虚,则肠道干涸,大便不行。方以首乌、蜂蜜养血润肠,增水行舟,以奏温润通便之功。
【药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生首乌汁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用法】生首乌水煎取汁,加蜂蜜分2次服。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