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在痛经患者临床治疗当中,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为痛经患者临床有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痛经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复方炔诺酮片药物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情况。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痛经的疗效显著。
【关键词】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痛经;疗效;对比
为了探讨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痛经的疗效,本文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痛经患者82例作为研究参与者进行相关研究和相关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相关信息和相关资料主要来源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痛经患者8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1例,患者年龄都在17-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5±3.5)岁,患者病程均在3个月到6.5年之间;对照组患者例数也为41例,患者年龄范围都在18-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8±3.7)岁,患者病程均在3.5个月到6.7年之间。两组患者都经过了专业临床诊断,且都符合痛经诊断标准。在治疗之前,对那些细胞异常患者进行了有效排除,对那些有肝肾等相关器官疾病的患者进行了有效排除,对精神异常患者进行了有效排除,对药物过敏患者进行了有效排除。
1.2 治疗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来说,给予其适量的复方炔诺酮片,主要采取药物口服治疗方式,在患者经期第五天开始服药,每天服药一片,不间断服药三周,等到患者下次月经期第五天继续服药,重复服药四个月。针对观察组患者来说,给予其适量的当归四逆汤,主要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该汤药成分包括当归、芍药、通草、丹皮、甘草、香附、细辛、炙甘草,对应的药物成分剂量为12g、15g、10g、8g、6g、8g、3g、6g,另外还包括益母草、桂枝、大枣、艾叶、川芎、附子、干姜,对应的药物成分剂量分别是10g、10g、8g、8g、6g、2g、10g[1]。针对那些面色不善患者来说,还要增加适量的黄芪和适量的人参,针对乳房胀痛患者来说,要增加适量的炽壳和适量的柴胡。每天服药一剂,分两次服用,在患者月经开始7天前服药,不间断服药四个月。
1.3 观察项目和指标 (1)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2)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主要选择SPSS22.0软件对相关信息和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主要是由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主要选择t进行相关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 两组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上的比较 经过研究观察,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结果见下表1。
2.2两组在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的比较 经过后期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体信息见下表2。
表1 两组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上的比较
组别例数明显有效一般有效无效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41319197.56%
对照组412013880.49%
χ2 19.022
P
表2 两组在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的比较
组别例数发生未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412394.88%
对照组4193221.95%
χ2 13.468
P
3讨论
近年来,女性疾病种类越来越多,在多种女性疾病当中,痛经是比较常见的,痛经症状主要出现在患者经期前后,患者会出现腹部疼痛症状和腰部疼痛症状[2]。但针对患者的生殖系统来说,不存在器质性病变现象。但当患者出现痛经之后,会导致其生活质量大大降低[3]。因此进行痛经治疗也是十分必要的。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通过当归四逆汤临床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痛经症状,降低患者病痛困扰度[4]。
总之,在痛经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方法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还能在降低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基础上促进患者病情痊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范围内应用和推广[5]。
参考文献:
[1]芦金德,王启明.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痛经60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3):206-207.
[2]魏伟.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55例临床报告及心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1):116-117.
[3]廖红霞.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痛经44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14,116.
[4]王敬元,杨晓南.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痛经[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16.
[5]李亮,康瑾莹.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痛经32例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5,5(6):351-352.
文章来源: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痛经是女性常见的一种症状(特别是未婚的处女),而不是一种具体疾病。引起痛经的原因很多,除自身体质和精神因素外,还跟子宫内膜内分泌的前列腺素过高有关(继发性痛经较为复杂,故不赘述)。
治疗上往往以对症用药,并兼合抑制前列腺素药物:如镇痛药“布洛芬”(具有镇痛作用外,还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尼福地平”(松解子宫平滑肌收缩)、“维生素B6”等。
劳逸结合、注意保暖、保持乐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对降低痛经有很好效果;条件许可时适当做爱或增加做爱次数、做爱时要完全投入,这对缓解痛经很有帮助(结婚后的特别是生育过的女性极少有痛经)。
中医认为与“不通则痛”有关。因证候不同可分为:有肝郁气滞、胞宫血瘀、寒湿凝滞、湿热温结、气血两虚、冲任虚寒、肝肾阴虚等。故要结合具体证候辩证施治,效果会较为立竿见影。
常见的痛经往往与虚寒、血滞有关,治疗上可选用“当归建中汤”、“三才大补丸”、“四物汤”、“归芍地黄汤”、“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等加减。
中成药有“化瘀舒经胶囊”、“痛经丸”、“八珍益母丸”、“得生丸”、“十珍香附丸”、“四物益母丸”、“妇珍片”、“妇科通经丸”等按说明服用。
中医针灸对治疗痛经也有一套好办法,按摩“肾俞”(后腰两侧)、“关元”(肚脐到阴毛中间)、“血海”(膝盖上方内侧肉突处)、“三阴交”(小腿内侧下1/4处)、“子宫”(腹股沟中间)等穴位,对缓解痛经效果很好。
民间偏方用于痛经的不少,较为常见的是“红糖姜水”。
以上方法,对治疗痛经都有一定效果。
1、材料:当归(12克)、桂枝(9克)、芍药(9克)、细辛(3克)、通草(6克)、大枣(8枚、擘[bo])、炙甘草(6克)。
2、做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3、当归四逆汤的禁忌:现代常用于治疗雷诺氏病、冻疮、肩周炎、妇女痛经、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风湿性关节炎等属血虚寒凝经脉者。
4、本方是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常用方。以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绝为证治要点。对于少阴阳虚寒厥者,本方不宜使用。
5、若腰、股、腿、足、臂疼痛者,可加麻黄、牛膝、鸡血藤、木瓜等活血祛瘀之品,甚者可加川乌、草乌以祛寒止痛。手足冻疮,不论未溃已溃者,亦可用以本方加减治疗。若冻疮已溃者,可减少桂枝、细辛用量。内有久寒,兼有水饮呕逆者,加吴茱萸、生姜或干姜。妇女血虚寒凝之痛经及男子寒疝可加乌药、茴香、香附等理气止痛。
一、一般治疗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重视精神心理治疗,消除年青人对月经的恐惧和紧张情绪。月经期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受寒受湿。
二、西医治疗
可选用下列一种或几种药物。
1、止痛剂 经前5 -7天服用,连服7天。复方阿司匹林0、5g,每日3次。 消炎痛25mg,每日2次。
2、解痉剂 阿托品0、5mg疼痛时皮下或肌肉注射。
3、镇静剂 适用于精神性因素造成的痛经。 鲁米那0、03g,每日1-3次。安定 2、5-15mg,每日3次。
4、雌激素治疗 适用于子宫发育不良者,可促使子宫发育,肌层变厚,血运增加。
乙烯雌酚 0、25-0、5mg,每日1次。于月经第5天开始连服22天,可连用3-6周期。
5、孕激素 可抑制子宫收缩,任选一种。
黄体酮20mg,肌注,每日1次,经前 1周开始,连用5-7天。
安宫黄体酮 4 -8mg,每日1次,经前 1周服用,连用5-7天。
炔诺酮(妇康片)2、5-5mg,每日1次,经前 1周服用,连用5-7天。
6、雌孕激素联合应用 可抑制排卵、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从而止痛。
三、 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行经不畅,经血紫暗有块,块下痛减,经净后疼痛自消,伴胸肋、乳房作胀,舌质暗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理气化瘀止痛。代表方:膈下逐瘀汤。
2、寒湿凝滞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拒按,经量少,色暗有块;畏寒身痛,恶心呕吐,舌淡暗,苔白腻,脉沉紧。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代表方:少腹逐瘀汤,或当归四逆汤。
3、湿热壅阻证:经期小腹疼痛拒按,经色深红,质稠有块,腰骶胀痛,或有低热,或平时带下黄稠,少腹疼痛,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清热利湿,化瘀止痛。代表方:清热调经汤合芍药汤。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