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麻黄汤证,而小便不利,加术。——《金匮》
【麻黄加术汤组成】 麻黄、杏仁各9克,桂枝6克,甘草3克,白术12克。煎法、用法同麻黄汤。
【症状表现】原文: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补充:有无汗,发热,恶寒,或浮肿,小便不利之证(引叶橘泉氏说。)
【立方意义】上方证由水湿停滞,外不达于肌表,内不通于水道,故加白术,以健运脾胃,脾胃健运,则水湿通行矣,况术得麻黄可以行表里之湿,麻黄得又可不至多汗(引喻嘉言说)。且有桂枝宣达血气;杏仁下气散结;甘草缓咳祛痰,于是湿之肌表者,可从汗而出,在脾胃等处者,可从小便而出,凝结在胸上已成为痰者,可从痰而出,然大抵可以而解矣。
【治疗范围】叶橘泉氏,以身体烦疼,无汗,恶寒,发热,或浮肿,小便不利为主。
【诸家经验谈】《类聚方广义》:山行冒瘴雾或入窟穴中,或于麦曲室,浴堂诸湿气郁闷处,晕倒气绝者,可连服大剂麻黄加术汤即苏。
叶橘泉:当治浮肿型脚气,恶寒,发轻热,无汗而喘,小便不利,脉沉实者,以本方合鸡鸣散(槟榔、橘子汁、木瓜、吴萸、苏叶、桔梗、生姜),每服辙效。
《汤本求真医谈》痛风病状,急激变化,有一种不堪名状之疼痛而影响于起居动作者,以麻黄汤为良。
【诸家绪论】《三因方》:麻黄白术汤(即本方),治寒湿,身体烦疼,无汗,恶寒,发热者。
东洞氏:治麻黄汤证之小便不利者。
《类聚方》:治麻黄汤证,一身浮肿,小便不利者,随证加附子。
【凭证使用】古方临床运用:急性关节偻麻质斯,妊娠肾炎浮肿,流感性急性肾炎,喘咳浮肿,浮肿脚气(《古方临床之运用》〉。
——本文摘自《经方随证应用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