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中医综合>偏方秘方

鲜药用动物图谱

时间: 2023-11-17 16:27:35

鲜药用动物图谱

内容介绍

每种鲜药用动物的文字说明设有来源、别名、生境与分布、历史文献、形态特征、性味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用量、注意、警示等项。语言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书后还附有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的相关法规和野生动物名录,以使读者依法在保护野生动物的前提下,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

《鲜药用动物图谱》力求继承与发扬传统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为中药的创新及研发者提供相应的思路和线索,为医务工作者提供鲜用动物药临床应用的依据和借鉴。

中药鉴定学的基础理论

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订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保质寻新,整理提高”
1.1 鉴定中药的品种质量
1、品种 中药中泛指物种,物种不同、成分不同、疗 效不同。一定品种的中药,是中医治病的物质基础。”虽有良医而药为伪药,则良医无济于事”,影响质量的首要因素。 以假充真 1982年陕西省对县以上药材系统523个单位调查,全省“伪品”26种,混淆品、误用品143种,35个县销售的巴载天是羊角藤,22个县的乌梅均为苦李子和山杏。
1995年元月,我们在汉西收到十九种混淆品药材标本,包括金钱白花蛇(2种)、丹皮、土茯苓、五灵脂、前胡等。
多源现象 石斛 本属10余种
大黄 同属 3种
川贝母 同属 4种
品种混淆 大黄泻热通便,治疗急腹症效好,但一段时间发现毫无疗效,延误病情。1980年对陕西种植大黄调查,30%面积是波叶大黄,有一个地区全是波叶大黄,大黄属波叶组有抗菌作用但不含泻下成分番泻叶甙。
半夏商品 有半夏和水半夏,水半夏无止呕作用。
天南星为天南星属植物的块茎,但半夏属虎掌南星治宫颈癌有效,商品称虎掌南星。
地区习惯用药 产生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
全国海风藤—————胡椒科风藤和石楠藤
湖北
胡椒科风藤和石楠藤——称作“岩香藤”
夹竹桃科络石藤————称作“石楠藤”
桑科霹雳———————称作“络石藤”
松萝科松萝——————称作“海风藤” 物种的本质具有二重性,它既存在又不存在,一方面按形态和生殖的不连续性标准划分的种在自然界有一定普遍性,另一方面至今还没有一个把所有有机体都划分成统一的生物学单位的不连续性标准;种是又间断又连续的,连续的部分发生在种和种的交叉处,变异是多元化的,中间过渡的。
在生态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品种也发生变化,优劣是量变,真伪是质变。
4、质量:地道药材品种退化、有效成分含量、杂质和有毒物含量、霉变程度。
地理变化:内蒙黄芪栽培在河北,分枝多,柴性大,甜味低。
生态变化:柴胡栽培,主根小,须根多,柴性大,显微结构改变。
不当加工:苦参水泡切制——提不出苦参碱
伪制假药:
五味子提取了浸膏;
金银花粘附杂质40%
海金砂含砂——30%
没药含树皮、砂石要求30~50% 1) 显微鉴定
针对含有中药材粉末的成方制剂,借助显微镜观察检品种是否含有各组分中药材的粉末。
2) 理化鉴定
对待检中成药中主要药物的有效成分进行光谱或色谱分析,检验是否含有其有效成分及含量的多少。 1)本草考证,理清源流
几千年来,我们积累了三千多种中药的宝贵药学史料,它是指导现代用药的基础。但古代文献浩如烟海,有些又难免出错,需要本草考证及研究。
虎掌和南星纲目上为一物,根据调查,虎掌为半夏属掌叶半夏的块茎,含多量生物碱,为治疗宫颈癌的南星品种;天南星为天南星属 天南星、东北天南星、异叶天南星的块茎。
2)整理品种,澄清混乱(一物一名)
我国幅员辽阔,品种繁多,各地用药习惯和名称不尽相同,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严重,亟待整理。
例 贯众 来源6科 35种
东北 绵马贯众 含绵马酸类 杀虫效好
中南 紫萁贯众 含促脱皮甾酮,促进代谢
又如金钱草、连钱草、广金钱草等,分别以不同药材名入药。
3)研究调查,继承发展。参考本草,不唯本草,不以本草为唯一尺度
青蒿:菊科青蒿和黄花蒿,青蒿不含青蒿素,90典删去
茵陈:茵陈传统用苗,但花蕾期利胆有效成分6.7 –二甲氧基香豆素和茵陈色酮等含量高,现茵陈蒿与茵陈(苗)同入药。求同存异,现代与传统共存,新苗与老茎共存,共同发展。 1、《药品管理法》
首次 1984.9.20 颁布 1985.7.1实施
2001.2.28修订 2001.12.1实施
2、中药质量标准
①中药标准含义:
是国家对中药质量及其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中药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②制定原则: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③适用范围:新中药材、新中成药、老药再评价
④标准和政策
1994年 卫生部药政局 《中药新药研究指南(药学、药理学、毒理学)》
1999年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
2002年12月1日实施 SFDA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现阶段我国中药材及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 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规定的常规方法进行, 只是部分药材和制剂有1个或数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从目前情况看, 仅靠这些方法在许多情况下还不能达到较好控制中药质量的目的, 如在使用已批准生产的中药注射剂中常有产生不良反应的现象, 这与制剂质量控制方法不规范, 从而造成制剂质量不稳定有密切关系。
中药指纹图谱具有整体、宏观和模糊分析等特点, 可以通过对中药整体特性的描述, 采取适当模糊的处理方式, 达到整体质量控制的目的。
以指纹图谱作为质量控制方法已成为目前的国际共识。为实现中药质量标准现代化并与国际接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下发了中药指纹图谱研究要求, 首先要求对中药注射剂进行指纹图谱研究, 并正在抓紧进行指纹图谱库的建立工作, 以逐步实现中药材、中成药质量标准现代化。
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的必然模式: 将全成分指纹图谱和效标成分定性定量测定相结合,建立起符合中医用药特色规律的中药系列质量控制统一智能方法系统. 1.4.1 中药资源
4.1 天然资源
(1)品种丰富
据中国药材总公司历时10年(1984~1994)的调查表明,我国药用植物、动物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 146 种(约占87 %) ,药用动物1581 种(约占12 %) ,药用矿物80 种(占不足1 %)
(《中药大词典》1977,5800~6000种,植物5000)
320种大宗植物药、29种动物药,总蕴藏量850万吨,野生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
甘草、麻黄、独活、冬虫夏草来自野生植物
蟾酥、斑蝥、蜈蚣、蝉蜕来自野生动物
石膏、芝硝、朱砂、自然铜来自天然矿物
(2)发现了原来完全依靠进口的野生资源如胡黄连、马钱子、安息香、沉香、广木香、阿魏
4.2 中药生产
各地常规经销品种600种,家种大宗药材150种,可提供的种植面积480万亩,年产量30-35万吨。
(1)进口引种成功砂仁、肉桂、丁香、广木香、诃子、豆蔻。
(2)蛤蚧、金钱白花蛇,梅花鹿、全蝎、珍珠养殖成功。
(3)产量超万吨的有当归、茯苓、地黄、山药等。
(4)合成中药:冰片、人工牛黄、人工培育牛黄。
4.3 地道药材 天时、地利、人力(家种+野生)
内蒙:黄芪、甘草
吉林:人参、鹿茸
甘肃:当归
广西:蛤蚧 枳壳
青海:大黄
江苏:薄荷
宁夏:枸杞
安徽:丹皮、芍药
云南:三七 、黄连
广东:砂仁、槟榔、益智、巴戟天
河南:山药、牛膝、红花、地黄、菊花
浙江:玄参、浙贝、麦冬、杭菊、郁金、延胡索、白芍、白术
四川:黄连、附子、川贝、川芎、川乌、川黄柏 被海内誉为“新三珍”的12种药用动物十分走俏。
在香港:“新三鸡”(乌骨鸡、珍珠鸡、七彩山鸡)每只160港元。
新三鸟(鹧鸪、鹌鹑、肉鸽)每只40港元。
新三龟(草龟、金钱龟、金头龟)每公斤300、950、650元。
珍珠属于传统养殖业。
我国出口的药用营养型动物有乳鸽、甲鱼、黄鳝、泥鳅、鳜鱼、墨鱼、草鱼等近百种,尤其活甲鱼、金钱龟、桂花鱼、活黄鳝、活泥鳅等。原因:一是动物类药材需求急剧增长,二是野生药用动物资源日趋枯竭,标志养殖药用动物的黄金时期到来。
据行家预测,今后较长时期营养型药用动物价挺货紧,大力发展药用动物前景广阔。 1、以亲缘关系为线索,根据生物科属亲缘相近,一般含有近似成分的规律,寻找类似疗效的中药
进口阿魏、马钱子、沉香——国内
东北满山红(兴安杜鹃)治气管炎,西北小叶枇杷(烈香杜鹃)广东紫花杜鹃,疗效类似;
贝母属,新疆贝母、伊黎贝母、平贝母、湖北贝母均润肺平喘。
人参、三七、西洋渗、珠子参含人参皂甙;(还有非人参属的胶股兰)
湖北麦冬,短葶山麦冬多糖和皂苷含量与麦冬相近,但抗缺氧和免疫功能与麦冬相同或更优一筹,“山麦冬”进入95以后的药典。
2、以有效成分为线索
薯蓣皂甙元——薯蓣属穿龙蓣薯、黄姜、粉萆薢(粉背薯蓣)尚有绵萆薢和福州薯蓣。
芸香科黄柏属、毛茛科唐松草属、小檗科小檗属均可作小檗碱的资源植物。
岩白菜素为紫金牛科紫金牛中所含有的镇咳成分,该成分首次发现于虎耳草科岩白菜中,后从虎耳草科筛选,发现落新妇属含量较多。
青黛——菘蓝、蓼蓝、马蓝 叶制成
3、以药理和临床疗效为线索
五味子、垂盘草等
4、扩大药用部位
乌龟腹甲(龟板)——背甲+腹甲(龟甲)
5、老药新用
丹参、川芎、葛根、山楂、三七、银杏叶——心血管疾病
6、人工栽培、养殖
野转家 射干、金钱白花蛇、鹿、麝、蜈蚣、蝎、土鳖虫。
7、人工合成,代用品研究
人工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天然牛黄
新阿胶——驴皮胶
8、组织培养、生物工程(生物技术): 紫杉醇 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品种繁多
数量减少迅速,种群繁殖困难,濒危品种增加。
全球性原因:热带森林破坏严重(马达加斯加,90%森林被毁),20年前地球上每天消失一个物种,今天每小时消失一个物种。
地区性原因:
1)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口↑耕地↓沙化↑水土↓
57~86年,790万亩/年↓,937万亩/1993年↓(一个青海省耕地)
人口/1600万/年,澳大利亚1480万,3.5倍青海省人口
2)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差,法制不健全。
海洋动物(鲸、海豹等)限捕,陆地野生动物一般禁捕。
我国野生药用动物大量捕杀,熊↓、虎↓、蛇类↓、麝↓
一级珍稀动物鼋当鳖卖(晴川饭店94.8购鼋80公斤,置冰库内)
3)不科学的滥采滥伐
野生珍稀植物在未大量栽培前,不得进入制药工业应用(保护企业、保护植物)。
相关课程:中药资源学,药用植物学,中药拉丁语,中药商品学......
中药鉴定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各类考试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中药学专业的本科阶段,中药鉴定学占6学分,分两个学期;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卫生专业资格考试的考试科目中都有中药鉴定学。因此,学好中药鉴定是必要

谁给推荐本关于养殖和农业方面的书?要书名就行。

《怎样办好一个养猪场——怎样办好农家养殖场》 作  者:洪玮 主编出 版 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大全——新编农业实用科技全书》作  者:李忠宽 主编出 版 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简明科学养兔手册》作  者:陈成功 主编,王艳丽 等编著出 版 社:金盾出版社 《家禽生产技术》作  者:丁国志,张绍秋 主编出 版 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养鸭致富综合配套新技术》《养鸡致富综合配套新技术》作  者:陈宽维 著出 版 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以下为金盾出版社图书:农民创业投资指南
作者:韩士元
果树高效栽培10项关键技术
作者:王金政 王少敏
寿光菜农种菜疑难问题解答
作者:胡永军
生态放养柴鸡关键技术问答
作者:李英 谷子林
毛皮兽养殖技术问答(修订版)
作者:佟煜人 籍玉林主编池塘养鱼实用技术
作者:刘婉莹主编
药用动物原色图谱及养殖技术
作者:陈德牛 等编著

海洋动物知多少?带你解密一本清代奇书

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一组奇特的皇家画谱: 《海错图 》。

这组图谱是康熙年间的民间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

聂璜苦于当时社会上没有海洋生物的图谱流传,于是自己游历考察,记录了300多种海洋生物。整本画谱图文并茂错杂缭乱,被称为紫禁城里的“海底总动员”。

历代皇帝都对这画谱爱不释手,乾隆更是非常看重这套书,他让人把这套画册重新修补、装裱,放在自己的居室里。每天睡觉前都要翻一翻:“朕戎马半生,这部书满足了朕对于大海的想象!”最终把它收进了自己编纂的清代皇室书画珍品的大全《石渠宝笈》续篇中。

那么,《海错图》到底是怎么样的一本书,书中的生物现实中真的都存在吗?还是像山海经一样是志怪谈?

博物君张辰亮跟我们有一样的困惑。

作为《博物》杂志编辑,他从小就对生物有强烈的兴趣。

2014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将古书《海错图》整理出版成一本《清宫海错图》。他立马跑到故宫神武门旁的售卖点购买此书,翻阅研读。

他用今天生物学的角度,对《海错图》中的生物进行分析,并且去广东、福建、日本等地考证,最终集成了30篇读书笔记——《海错图笔记》。

海错图笔记

《海错图笔记》采用了中国传统本草书的分类法,将书中生物分为“介部、鳞部、虫部、禽部”4类。

在这30篇文章中,有海洋生物的科普,也有故纸堆里的考据、还有中国人和大海之间的逸事。

《海错图笔记》的每一个生物章节的开头,都会附上聂璜《海错图》书中的内容: 手绘画+文字描述+小诗一首。 然后再根据这些推理现今是否还有这种生物,又或者纯粹是聂璜道听途说的。

有些生物聂璜画的非常细致,一看就是照着实物写生的,比如石首鱼和马鲛。

石首鱼就是现在的大黄鱼,因其头部有两块“矢耳石”得名。

聂璜还在他的画里特别画出来并注明:头中二石。可以说是非常细致了。

《海错图》中还记载了大黄鱼的别名“春来”,因为它的渔汛在春天,并说大黄鱼多在南海出现,春天时在近海处产卵,渔人就在那儿等着捕鱼。

张辰亮指出了其中的不准确之处: 大黄鱼不止在南海有,东海、黄海都有。它们产卵不是在一般的近海,几乎都到岸边了。 所以有句俗话:“这人是属黄花鱼的——溜边儿。”

《海错图》中的大黄鱼

跟石首鱼一样细致的还有马鲛图,聂璜画的马鲛图几乎跟实物一模一样,让人不得不怀疑他就是对着马鲛画的。

聂璜说:马鲛尾巴像燕子的翅膀,身后上面八个小翅,下面六个小翅,尾巴上又有三个小翅。

张辰亮解释道: “上八下六”的小翅数量并不是固定的,有的是“七上八下”,有的是“七下八上”,它们统称为“离鳍”,至于尾巴上的三个凸起并不是真正的鱼鳍,而是隆起的肉脊。

《海错图》中的马鲛

然而,《海错图》里的生物并非全部都是聂璜亲眼所见,有些就是道听途说,添加着自己的想象画的。

张辰亮说:“他自己观察过的画得比较像,没有观察过的画得就比较天马行空”。

比如人鱼…… 这可能是我们见到过最丑的人鱼了。

现代人对于人鱼的概念都不陌生,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流传着人鱼的传说。

《山海经》里多次出现赤鱬和人鱼,说它们长着人脸,声音与婴儿;

晋代《博物志》记载了鲛人会纺织,身体还是鱼形;

宋代《徂异记》的人鱼描述更加像人:红色衣服两个乳房,头发纷乱。

在国外,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深入人心,每个人在小时候都相信人鱼必定是“美”人鱼。

然而,《海错图》中的这个人鱼,真是史上最丑了。

一个广东人跟聂璜讲这个生物时,他是不信的,太奇怪太丑陋了。

但是看到《职方外纪》和《正字通》都记载了这种“长得像人,四肢五官都有,肉黑发黄,背后有红色翅膀和短尾巴”的生物,于是才把它画进了书里—— 一个后背长鳍的秃顶中年男子。果真是清朝的“灵魂画手”啊。

史上最丑人鱼

《海错图》里说,有人在广东抓到过人鱼,养在池中,“不能言,唯笑而已”,不禁让人想起儒艮。

儒艮是海洋生物中最像人的,一般现在也都认为它就是人们口中的人鱼。

只是儒艮和聂璜画的人鱼,差别也太大了,果真是天马行空!

在考证的过程里, 张辰亮还发现有一些生物只属于神话传说。

比如《海错图》里龙鱼、炎龙等,而“鲨鱼变成老虎”“瓦雀化花蛤”等奇闻,也都是无稽之谈。

妙趣横生,是阅读《海错图笔记》的感受。

张辰亮说:幽默只是科普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让人们既能从中感受到乐趣,又能收获知识。

而这,跟聂璜的想法也不谋而合。

如“勿”如“易”的龟脚

龟脚又称仙人掌、龟足、佛手贝,是一种甲壳动物。

幼虫状态的龟脚是会游会爬的,一旦找到合适的礁石,就会把自己固定住,慢慢变成龟脚的样子。

底部要固定身体,抵抗海浪冲击,所以特别坚硬。

它的头部向“指头”一样的壳板会伸出“细爪”,抓食水中的浮游生物。

《海错图》中有件关于龟脚的逸事:

因为龟脚外形诡异,中原人都不认识它。

有个中原人在福建霞浦一带做官,看到市场上有龟足便想买来尝尝,但是又想问别人它的名字,于是写下“给我买那种长的像勿字或者易字的东西”,手下猜了半天,经人指点才买来了龟足,中原人一看,就是这个!

如“勿”如“易”的龟脚

看来聂璜的笑点和我一样低啊。

海豚:希腊灵兽,中国懒妇

顾名思义,海豚就是“海里的猪”,因其是哺乳动物,内脏和猪更像,所以得名“海豚”。

巧合的是,欧洲人在命名海豚时也是同样的思路,“dolphin”源于希腊语“子宫”一词,即有子宫的鱼。

海豚是智慧、可爱的动物,这基本是现代人的共识,但在古代,东西方人对它的评价却不尽相同。

《海错图》里画的其实江豚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海豚的形象并不好。

渔民认为海豚不吉,捕鱼的时候如果捕到它就会很生气。相传,海豚是由懒惰的妇人变化而来,用海豚的脂肪点灯,放到玩乐之地,灯就明亮,放到织布机前,灯就变暗。

可见古人是有多讨厌海豚了。

相比之下,欧洲人对海豚的态度就非常好。

相传,古希腊音乐家阿里翁在船上遇到歹徒要杀他,他请求唱完一首歌然后跳入海中,一只海豚被他的歌声打动,救起了他,后来这只海豚便成为了夜空中的“海豚座”。

欧洲人把海豚视为有灵性的动物,在古希腊,杀死海豚甚至会被处死。

吃是《海错图》原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人认识生物最常见的一个切入点。

张辰亮的《海错图笔记》也挺像本菜谱,在不少生物下面,他都细细讲了其烹饪及食用方法,还配上美食图片。

「不能光把动物作为资源来看。我在书里写得很清楚,若某种动物可以合法捕捞,我就写可以怎么吃;若是某种动物现在比较少或是濒危,我就写明它的现状,介绍古人是怎么吃、怎么用的。」

海中名产黄鱼鲞

大黄鱼一直都是中国人爱吃的鱼,一身蒜瓣肉,刺少味美。

享有盛名的有 鲁菜干烧黄鱼和宁波的雪菜大黄鱼 ,鱼鳔还可以做成黄鱼花胶,有滋补和药用的价值。

价比黄金的野生大黄鱼

把鱼做成鱼干,古人叫鱼鲞。

《海错图》中记载:

「他鱼之鲞,久则不美……惟石首之鲞,到处珍重,愈久愈妙。」

于是,大黄鱼鲞就成了鲞中之首, 把鲞蒸熟下酒或者炖肉 ,都是非常美味的吃法。

冬天跳鱼赛河鳗

跳鱼就是弹涂,作为一条鱼,它却喜欢在陆地上呆着。

这是因为它们对氧气要求比较高,索性待在地面上跳来跳去。

中国有好几种弹涂鱼,人们的口味独爱大弹涂鱼,口感最好。

浙江宁波有句话“冬天跳鱼赛河鳗”,他们认为冬天的弹涂鱼肥而不腥。

跳来跳去的弹涂

弹涂鱼要用鲜鱼做才不浪费它的细腻口感,可以用面糊裹上炸着吃,就是 椒盐跳跳鱼 ;

也可以用咸菜加上酱油一起 炒着吃 ;

最好的做法,还是把它煎一下之后跟豆腐一起煮,就是一锅乳白色的 跳鱼豆腐汤 ,极其鲜美。

《海错图》中还有一些曾经存在,现在几乎灭绝的生物。

比如湾鄂。

《海错图》记录了康熙年间占城国(今越南南部)进贡给安南国(今越南北部)一种湾鄂。长达六米,金黄色身有甲。

湾鄂喜暖。唐朝时期气候温暖,湾鄂从东南亚扩散到华南,伤及人畜,在潮州做官的韩愈还为此写了一篇《祭鳄鱼文》。

到了明清气候变冷、人口变多侵占了鳄鱼的生存地,已经基本见不到湾鄂了。

聂璜也仅是听别人讲述了鳄鱼的样子就把它画了下来,并且很为此高兴,认为自己终于知道鳄鱼长什么样子了,赶紧为它写了一首赞:

「鳄以文传,其状难见。远访安南,披图足验。」

还有大黄鱼。

清代时大黄鱼数量非常多。

后来由于推广一种断子绝孙的捕鱼方法“敲罟”,并且在产卵场和越冬场都大肆捕捞。

野生的大黄鱼现在非常少,并且被炒到天价。

最近网传的一张天价菜单引起热议,8个人一顿居然吃了四十多万,菜单里不乏一些名贵食材,其中就有野生大黄鱼。

现在再看聂璜《海错图》里的《石首鱼赞》:

「海鱼石首,流传不朽。驰名中原,到处皆有。」

真是满眼的讽刺。

张辰亮说:

「在保护濒危海洋生物的问题上,其实人人都可以做出一些努力。比如陆地寄居蟹的生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沙滩上的壳,如果沙滩上的贝壳都被游客捡走了,它们就没有“家”了,所以你可以选择不捡贝壳。」

三百年前,民间画家聂璜因为对海洋世界充满好奇,便在清朝那个以花鸟文物为主流审美的年代,自己另辟蹊径探索光怪陆离的海洋生物世界。

三百年后,生物爱好者张辰亮追随聂璜的脚步,进一步把书中提到的生物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科普,对不靠谱的地方,也进行了纠正和解释,整理成《海错图笔记》一书,使之更贴近现实,以当代的博物学复活了清代奇书。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所有生命的祖先都诞生在海洋之中。占地球表面70%的海洋,从海面到几千米深的海底,生活着并不为我们所熟悉的各种生物,亟待我们去探索。

参考文献:

《海错图笔记》

《海错图笔记》:一场海洋生物科普的跨时空“对谈”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