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中医综合>偏方秘方

凉膈散化裁治疗热毒痢

时间: 2023-11-17 21:37:16

鲁某,男,52岁,剑阁么店公社农民。初诊:1981年9月12日。自述近来收割稻谷繁忙,1日前突发腹痛,大、小便不畅。自服六一散后,小便虽获通畅,但病情加剧,下利脓血,恶寒喜温覆,虽和衣戴帽而卧并加厚被覆盖,仍寒战不止;胸腹灼热,手不可近。现症气粗似喘,呕恶时作,面红目赤,心如火焚,渴饮冷水,腹痛手不可触,下痢鲜血,里急后重。手足厥冷,躁扰不宁。脉象滑数,舌质干裂,苔黄燥生芒刺。病属疫毒深伏脏腑,上犯膻中,扰及神明。处以凉膈散化裁。

生大黄(另包,后下)10g 生栀子10g 连翘12g 黄芩12g 淡竹叶10g 牡丹皮10g 地锦草18g 薄荷(后下)6g 甘草5g 芒硝(另包,分次兑服)10g 牛黄(另包,分次兑服)3g

1剂。

二诊:便血及后重大减,气粗似喘,渴饮冷水及心烦狂躁均失。面目红赤,腹痛肢厥、寒战及胸腹灼热已除。思饮米粥,但仍呕恶时作。舌仍干裂,中部有黄燥苔。病系脏腑热毒未尽,津液伤损,仍本上方加减。

生大黄(另包,后下)6g 黄芩12g 黄连6g 北沙参18g 法夏6g 麦门冬10g 粳米30g 地锦草18g 生甘草5g

2剂。

三诊:呕恶及便血后重已止。口干欲饮,肛部微坠。脉细数,舌质微红、舌苔黄燥。再用益胃生津、清解余热之法施治。

北沙参24g 麦门冬12g 花粉18g 玉竹10g 怀山药12g 知母10g 炒谷芽12g 地锦草18g 生甘草5g

2剂。

四诊:服后诸症俱宁,惟感身疲乏力,嘱以绿豆粥调养半月而康复。

按:

本案系疫毒内伏,寒热格拒的阳盛格阴之证,内而心如火焚,渴饮冷水,手足躁扰不宁,脉滑数,舌干裂、舌苔黄燥生芒刺;外则阳气闭郁于内,不能外达,而见手足厥冷、寒战不止,虽衣帽厚被其冷不减。且上焦有无形热邪充斥,面目红赤渴饮凉水,气粗似喘;中下二焦有形积滞,阳明腑实,呕恶时作,腹痛,手不可触,下痢鲜血,里急后重。遂用釜底抽薪之法,以凉膈散清阳明积热,使疫毒从大便而出,用牛黄、栀、芩、连翘、竹叶清解心肺火热;配辛凉轻扬宣散的薄荷,使无形之热邪得去,面目红赤等症得解;地锦草凉血止血;淡竹叶引热下归膀胱,从小便而出。闭郁之阳气由内而达于外,肢厥寒战得除。

——本文摘自《宋鹭冰60年疑难杂症治验录》一书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