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中医综合>偏方秘方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医案

时间: 2023-11-17 23:24:55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医案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医案一

白×× 女 50岁

[主证]“高血压病”已10余年,证见头晕目眩胀痛,且有项强疼痛,夜寐多梦,口干舌燥,常有鼻衄,舌苔薄白微黄,质地较为暗红,脉沉细弦数。(血压30.7/14.7千帕)

[辨证]肝阴不足,虚阳上扰。

[治则]滋补肝阴,潜降虚阳。

[方药]大玄参30克 生白芍12克 甘菊花15克 决明子(打)30克 白茅根30克 生龙牡(先下)30克 夏枯草30克 怀牛膝15克

愈风宁心片每服3片,每日3次,白水送下。

按:方中以玄参、白芍滋阴和肝,清降浮阳;夏枯草、甘菊花平肝清热,用决明子清肝润肠,以滋肝阴;白茅根凉血清热,生龙牡重镇潜阳;怀牛膝滋肝肾且能引热(血)下行。诸药合用,滋阴于下,清热于上,釜底抽薪,故证悉减。并配以愈风宁心片(即葛根黄酮)以疗项强疼痛,因其有起阴气散郁火,生津止渴作用。

停服西药,单服上方7剂,诸证均有减轻,自觉身轻神爽,头胀项痛已消,鼻衄亦止,夜寐较和。血压降至22.9/13.3千帕,观察一周证未发作,眩晕已解,只有轻微口干,血压稳定,近期疗效甚为满意(嘱每晚用热水泡足以固疗效)。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医案二

阎×× 女 40岁

[主证〕患“高血压症”、“心肌劳损”已10余年,现证头晕时眩,间作刺痛,胸闷心悸,动则加剧,纳食不甘,饥则胃痛,腹胀肢息,经来色紫量多,舌白质淡,脉沉细稍弦的缓(血压为25.3/13.9千帕,血色素7.9克)。

[辨证]气血两虚,脾失健运,清阳不升,病久入络。

[治则]补益气血,健脾运化,通经活络。

[方药]野台参9克 生黄芪18克 全当归6克 生麦芽30克 广陈皮6克 鸡血藤30克 南红花9克 生龙牡(先下)各30克按:本方为当归补血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而成。血压增高,引起眩晕,从中医辨证多系肝肾阴虚,肝阳偏亢,部分为脾虚痰盛。本例则为气血两虚,血络瘀滞,兼有脾不健运之象,故以参芪补气,当归养血活血,用鸡血藤、南红花活血通络,生麦芽、陈皮升发胃气而理脾气,辅以生龙牡潜养心神。

药服9剂,诸证均减,眩晕刺痛,胸闷心悸大有好转,血压降至16/8千帕。在服中药期间未用西药降压,可见“辨证论治”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是中医辨证治疗的基本方法。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医案三

马×× 女 35岁

[主证]患“高血压”已有3年,最高达27.7/20千帕,虽注射硫酸镁,给予利血平等降压药品病情仍未好转。证见头重昏蒙不清,肢体沉感,日渐肥胖,体重增加,脘闷欲呕,性多急躁,多寐喜卧,精神不振,舌苔白腻,脉沉细缓。

[辨证]湿郁胆热,清阳蒙蔽。

[治则]化湿和胆,升清降浊。

[方药]广橘皮12克 青竹茹9克 生枣仁15克 荷叶蒂9克 云茯苓15克 清半夏9克 炒枳实9克 生甘草3克

按:上方系温胆汤加减,温胆汤和胃理气,清化痰湿。以橘皮、竹茹理气清热,枳实、半夏化痰降逆,茯苓、甘草安神和中,用生枣仁善治胆热多寐,辅荷叶蒂能以升清降浊。

连续服药数剂,诸证悉减,头重多寐均解,血压降至正常(未服西药降压)。

程、白2例因系阴虚阳扰(亢),皆属下虚上盛、本虚标实之证,故以玄参、生地、牡蛎、夏枯草、菊花、决明子等品获效。阎、马2例,一系气血两虚,清阳不升,是为正虚;一系湿郁胆热,清阳蒙蔽,是为邪阻。因而一用参芪升气,一用温胆降浊。同为眩晕(高血压症)由于见证有别,当然治法各异,此中医临证用药之特点,亦即“同病异治”之道理。

眩晕一症,临床颇为常见,(并非单指高血压一症)眩是眼花,晕是头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之中(如晕船、晕车)旋转不定,以致不能站立,严重者可伴见呕逆汗出等证。发病原因很多,如谋虑太过,或忧郁恼怒,或肾水素亏,或思虑烦劳,或饮食不节聚湿生痰,或先天不足,肾阴不充等,均可出现肝阳上扰,肾精不足,气血亏虚,痰浊中阻等不同病机。一般可先辨其标本虚实,本虚以肝肾不足,心脾亏损为主;标实以肝风、火痰为主。其间属于肝阳上扰(亢)者,兼见手指麻木,更宜留意是否中风之先兆,因此,同为眩晕,当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本文摘自《临证治验录》

相关文章:

建瓴汤加减治疗高血压头痛

中医治疗高血压偏方

按中医观点高血压的各类证型

按照中医的证型,比较好掌握、好理解的,可以分成为虚实两大类,“实”这一类又可以分为肝阳肝火、上亢上炎这种类型,还有一种痰湿内阻的类型。“虚”也可以分阴虚阳亢型,还有阴阳两虚型。
  比较好理解的情况,比如肝脏亢奋型,症状有头晕头胀、面红耳赤、心烦易怒、舌红、脉弦有力。痰湿内阻型,虽然是头晕、头痛,但是这个头晕头痛的特点显得头沉重,像一个布裹的感觉,头疼、头晕沉重感,然后胸闷、腹胀、吃饭不好、肢体麻木、身重倦怠、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搏弦滑。

  虚症,阴虚阳亢的症状表现中,头晕头痛的情况往往是一种空痛的感觉,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心悸失眠、咽干舌燥、双目干涩、舌红、脉搏沉细弦。

  虚症还有一种阴阳两虚型,患者可能有头晕、目花、腰膝酸软无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神脾乏力、大便溏薄,男性则有阳萎遗精、四肢怕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中医认识高血压大致分为这样四个常见的类型,这是临床上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一个辩证,为了好掌握就分虚实的类型,虚实各两个。

  不同的证型治疗原则和方法都不一样。比如肝阳上亢型的,应该清肝、泻火;如果痰湿内阻的话,应该化痰祛湿。

  先说肝阳上亢型,这种类型中药的治疗原则应该清肝泻火,类似这样的制剂也有很多。 比如用天麻钩藤饮、夏枯草。西药治疗,可以适当选择一些β阻滞剂,饮食上吃一些清淡泻火泻热的,比如平常讲的芹菜、荭蒿、苦瓜、小青菜。

  再有痰湿内阻型治疗原则是化痰祛湿,选择处方可以选半夏天麻白术汤。西药选择选择一些有利湿利尿作用的。饮食方面吃点儿能够健脾化湿食疗的东西,比如薏仁、赤小豆。

  阴虚阳亢以滋阴降火为原则,选择像知柏地黄丸。西药选择比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像依那普利、卡托普利。阴虚阳亢患者宜吃养阴清热类的食物,养阴的比如说胡椒、红枣、甲鱼。

  阴阳两虚型的患者,治疗的时候应兼顾阴阳,要两益阴阳,我们用比如桂附八味丸。饮食上除了刚才讲到的养阴可以吃百合,冬季的时候还可以用点洋参、虫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类型是中医讲的四个证型,但是这四个证型往往是相互间夹的,有时候有一些交叉或者转换。

  除了这四个证型以外,往往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兼有比如瘀血、肝风内动,发展到这个阶段是引起中风的前兆,不同的阶段可能夹有瘀血、夹有风动,要注意这些。

中医脉诊-论高血压的辨治

高血压单从字面理解是血压高,血管压力大,脉象应该是洪大有力,实际在临床上脉象表现多样,下面就从脉诊探讨一下中医的辨证论治。

1、洪大脉:脉体宽大,来盛去衰,如波涛汹涌,按之满之。多为体内水湿较重,多见于平素贪食肥厚,治疗以健脾利水除饮,方用五苓散加茺蔚子、葶苈子、车前子、冬瓜皮等。

2、脉弦数:如按琴弦,一息六至以上,多为肝火,治疗以清肝平肝,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夏枯草。

3、脉细弦数:脉体弦细如线,一息六至以上,多为见与老年人,是为肾亏肝旺,治疗以滋阴潜阳,镇肝熄风,方用镇肝熄风汤+珍珠母、杜仲、桑寄生等。

4、脉沉缓滑:轻取不得,重按始得,搏动较慢,多为痰浊内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清阳不升,治疗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5、脉弦紧:如按琴弦,紧张有力,绷急弹指,多为寒凝筋脉,外周血流不畅,治疗以温经散寒,舒筋通络,葛根汤加独活、怀牛膝、鸡血藤、天麻等。

单纯的中药降压,在上述方中加钩藤、黄芩、夏枯草。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