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女 76岁
[主证]素有高血压病史,性多急躁,突由前日,左半身逐渐无力,口眼歪斜,不时太息,口干饮少,大便干燥,3日未行,舌暗红有瘀点,脉左弦劲,右弦细,间有涩结之象(血压正常)。
[辨证]肝热中风,经络瘀滞。
[治则]平肝化瘀,通经活络。
[方药]夏枯草15克 茜草根30克 嫩桑枝30克 南红花9克 桃仁泥15克 川芎片3克 当归须9克
按:上方服药4剂,病即好转,14剂后病情大有进步,患手已有拉力,且能上举后背,动作较为灵敏,口眼歪斜亦瘥,纳可便畅,舌略暗红,脉来沉弦,左仍有力,右脉结涩之象已消。后以上方加赤白芍各9克,又连服10余剂,已能自由走动,舌质亦如常人,右脉弦劲已缓,嘱勿断药,每隔日1剂以巩固疗效。
上方未变,一直连服数十剂,证显大效,只是左脉失柔,右脉显示涩结,后才加入赤白二芍育阴柔肝,散瘀活血。
方中以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重用入肝经之茜草根、嫩桑枝通经络以活血脉,茜草更有去瘀生新之能。辅以红花、桃仁、川芎、当归须等活血化瘀行络之品,集中药力,抓住舌暗瘀点、脉弦劲、有结涩之肝经瘀血主证,在平肝柔脉化瘀的基础上通经活络,故虽年迈,亦使病有转机之势。
茜草,异名血见愁,为茜草科,茜草属,多年生蔓草,根供药用。性味苦凉,入肝经,有凉血止血,去瘀生新的功用。李时珍:“通经脉……活血行血”,曾有人专以新鲜茜草一味酒浸少饮,治中风偏瘫,效果良好,此种用法可能系风中经络(脑血栓)尚未入于腑脏者方可斟酌,也就是经络瘀滞,须以此活血行血者,用之当有效验。
——本文摘自《临证治验录》
由于各种原因使脑血管闭塞或堵塞后,该血管供血区血液灌注不足则脑组织出现缺血性软化或坏死,成为脑梗塞。脑梗塞是缺血性中风的总称,其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塞、血管性痴呆等。在急性脑血管病中,脑梗塞占半数以上。
综其以上症状,那么治疗脑梗塞,就要从改善血液循环,疏通血管开始。因此,中医专家研究出多维核磁三通三补疗法。三通即通血管、通经络、通脑窍。通血管就是中医所说的通行气,若是人体进行血液传输的血管受到阻塞,就是脑的供血不足造成进行性的脑萎缩;通经络就是指疏通神经系统,若是经脉受阻就会造成风邪困阻经络、湿阻经络、毒邪阻经络、淤阻经络等,脑神经受到阻塞则出现脑萎缩、痴呆等病症;通脑窍就是人体的七窍的总称,可分为先天和后天,后天就会脾肾不足,精气不升以致窍络闭塞。三补即补脾、补肾、补脑。补脾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主统血,为根、为本,固有治脑先治脾的说法;补肾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若肾精不足生髓无源,精枯液竭,致髓海空虚,脑失所养,所以治则补肾生精、生髓;通脑窍脑窍及七窍的总窍,同样也是人类的总窍,若脑窍不开,即不开窍的意思,古人称傻子的意思。脑窍不开的原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为遗传等因素所致,后天多为脾肾不足,精气不升,以及窍络(窍道)闭塞所致,治则补气升阳通脑窍。
脑血栓可以临床治愈,急性期,需要溶栓治疗。中医认为脑血栓是由于血液中的杂物堵塞血管所造成的病症,可服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该药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改善循环的作用,在保护血管和内皮细胞、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以及改善循环、抗血小板等多个环节中都能起到作用。服用时,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日常纠正肥胖、加强锻炼,减少偏肥腻、高脂、高蛋白和高糖饮食的摄入。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