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

喉咙痛(咽喉炎)的特效穴

时间: 2023-11-01 17:03:41

1、喉咙痛按廉泉穴

廉泉穴位于颈部,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按压廉泉穴约3分钟,出现酸胀感并有唾液分泌,同时做缓慢吞咽动作。再至上而下捏拿两侧胸锁乳突肌各20次。可配合点按列缺穴(前臂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照海穴(足内侧内踝正下凹陷处),擦风池穴,颈背部刮痧或拔罐等效果更好。

喉咙痛(咽喉炎)的特效穴

喉咙痛(咽喉炎)的特效穴

喉咙痛(咽喉炎)的特效穴

2、喉咙痛按少商穴

治则:解热利咽、消肿止痛。

施治:少商,在手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处。

喉咙痛(咽喉炎)的特效穴

此穴能宣肺利咽、解热醒神、治热病、咽喉肿痛、发热、发昏等。

按摩方法:用手拇指指甲和食指偏峰相对,掐压左右手拇指指甲旁的少商穴各36~72次,指力要掌握好,不要掐伤皮肤。

3、喉咙痛按合谷穴

合谷穴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或者脸上的青春痘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

合谷穴,出《灵枢·本输》。别名虎口。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喉咙痛(咽喉炎)的特效穴

这个穴位按摩起来比较方便,没有固定的次数,有空的时候按一按就可以了。

4、喉咙痛按太冲穴

治则:泄火化湿、消肿止痛。

施治:太冲。在足背第一二趾骨底之间骨缝凹陷中,是宋代马丹阳治杂病十二穴之一。

喉咙痛(咽喉炎)的特效穴

此穴能泄火化湿、理气行瘀、解郁熄风、消肿止痛、平肝镇静。治热病、惊风、头痛、眼疾、肋痛、咽喉肿痛等。如《标幽赋》载:心胀、咽痛,取太冲必除。

按摩方法:用手拇指指端推揉左右足背处的太冲穴各36~72次,然后再用拇指肚推擦穴位部一会儿,每天1次,连续施治3~6天即可。

5、喉咙痛按鱼际穴

治则:清咽止痛。

施治:鱼际穴,在手大拇指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喉咙痛(咽喉炎)的特效穴

此穴能疏风解表、清热消肿、利咽止痛。治喘咳、咯血、咽痛、喉肿、失音、乳痈、小儿疳积、热病等。

按摩方法:用另一手大拇指肚推揉鱼际处36~72次,然后换手,用同样的手法再推揉其另外一手的鱼际处36~72次,每日1次,可连续推揉3次。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或学习参考,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使用。

照海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照海的别名5出处6穴名解7特异性8所属部位9照海穴的定位10照海穴的取法11照海穴穴位解剖 11.1层次解剖11.2穴区神经、血管 12照海穴的功效与作用13照海穴主治病证14刺灸法 14.1刺法14.2灸法 15照海穴的配伍16特效 *** :17文献摘要18研究进展 18.1对肾功能的影响18.2对肾泌尿功能的调节18.3增加输尿管蠕动18.4对运动性疲劳的影响18.5治疗咽喉肿痛18.6治疗梅核气18.7治疗梅尼埃病18.8治疗不孕症18.9治疗失眠18.10治疗肋间神经痛18.11治疗癃闭18.12治疗足内翻18.13治疗咽喉肿痛 19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照海 1拼音 zhào hǎi

2英文参考 Zhàohǎi KI6 [中国针灸学词典]

zhàohǎi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K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KI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概述

穴位 照海 汉语拼音 Zhaohai 罗马拼音 Chaohai 美国英译名 Shine to Sea 各


号 中国 KI6 日本 5 法
国 莫兰特氏 R3 富耶氏 R6 德国 N3 英国 K3 美国 Ki6

照海为经穴名(Zhàohǎi KI6)[1]。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别名阴蹻[2]。属足少阴肾经[1]。照海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蹻脉[1][3]。照即光照,海即海洋,此穴属肾经,气感如海,居于然骨弯,故得到燃烧之光照,意为肾中真阳,可光照周身,故名照海[1]。照海穴主治面目、咽喉、胸腹、肝肾、神志等疾患:如面目浮肿,目赤肿痛,视物模糊,咽喉肿痛,嗌干喉闭,心痛气喘,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妇人血晕,胎衣不下,恶露不止,难产,肠鸣泄泻,蛊胀,疝气,淋病,遗精白浊,癃闭,遗尿,痫病夜发,卧惊,善悲不乐,瘈疭,脚气红肿,四肢懈惰,病证,失眠,小便不利,小便频数,咽干咽痛,嗜睡,痫证,咽喉干痛,带下,阴挺,阴痒,小便不利或频数,便秘,踝关节肿痛,尿频尿闭,癫痫,现代又多用照海穴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肾炎,精神分裂症,癔病,神经衰弱,足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急性扁桃体炎,慢性咽喉炎,子宫脱垂等。

4照海的别名 阴蹻[2],漏阴(《备急千金要方》),阴阳跷四穴[4]。

5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阴阳跷四穴。

6穴名解 照即光照,海即海洋,此穴属肾经,气感如海,居于然骨弯,故得到燃烧之光照,意为肾中真阳,可光照周身,故名照海[1]。

照,明也,指光明照射。海,意为广大之四海,此指全身,海又是深洼之处。照者光明所及,海为百川之会。言肾之真阳深藏肾水之中,虽渊深如海,能光照周身也。水泉虽迂,终归于海。穴在内踝下方之凹陷中,亦可比拟为海。肾为水脏,中寓真阳,水中有火,即所谓雷龙之火。照海者,深水之中,雷龙之火,明照四海,及于周身,不遗微小也,故名照海。[4]

7特异性 照海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蹻脉。

张洁古曰:“痫症夜发灸阴跷。”本穴即阴跷之起也。

8所属部位 足部[5]

9照海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照海穴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3]。

照海穴位于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正坐垂足取穴[1]。

照海穴位于内踝尖直下1寸,或于内踝下缘正中凹陷处取穴[2]。

一说:“在内踝下四分”(《备急千金要方》)。

照海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1]

照海穴在足部的位置

照海穴在足部的位置

照海穴在足部的位置

10照海穴的取法 照海穴位于踝区,内踝尖下1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正坐垂足取穴[1]。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内踝正下缘之凹陷处取穴。

正坐位,两足跖心对合,当之凹陷处取穴,上与踝尖相直;或正坐或仰卧位,内踝尖垂线与内踝下缘平线之交点略向下方之凹陷处取穴[6]。

快速取穴:坐位垂足,由内踝尖垂直向下推,至下缘凹陷处,按压有酸痛感处即是照海穴[7]。

11照海穴穴位解剖 照海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后肌腱。皮肤由隐神经的小腿内侧支分布。在小腿深筋膜的下面,内踝的周围,由内踝前后动脉、跗内侧动脉、跟内侧支和足底内侧动脉的分支组成内踝网,营养内踝周围的结构。后下方为胫后动、静脉。分布著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胫神经本干。

11.1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后肌腱[1]。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后肌腱。

11.2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隐神经分支和大隐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足底内侧神经肌支和胫后动脉的跟内侧支分支分布[8]。

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胫神经本干;后下方有胫后动、静脉通过[2]。

12照海穴的功效与作用 照海穴有养阴液、利咽喉、清神志、调下焦的作用[1]。

照海穴具有滋阴清热,调经止痛的功效。

照海穴为足少阴肾经腧穴,八脉交会穴之一,为阴跷脉所发之处,根据“癫痫夜发者,灸阴跷脉”,取本穴可治疗癫痫病[9]。

足少阴肾经脉络于心,足少阴肾经上贯肝膈,心主神明,肝主疏泄,两脏均与神志关系密切,故取照海穴可治疗神志病[9]。

肾主生殖,司二便,肝肾同源,故照海穴主治妇科病[9]。

足少阴肾经人肺中,循喉咙,故取照海穴能治疗五官病[9]。

照海穴在内踝正下方,故取之也可治疗内踝关节的局部病[9]。

肾经经脉联络心脏,交于手厥阴心包经,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跷脉,是治疗癫痫夜发的重要腧穴之一[9]。

照海穴系阴跷脉之气生,八脉交会穴之一。有滋阴补肾、清热利湿之功,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小便频数,癃闭,便秘,痫证,不寐,咽喉干痛,气喘。[4]

玩此前 *** 名,阴阳交错,相与为功。涌泉为水之初出,得然谷之热以化之,太溪虚象,有待容受;大钟盈象,有待发扬;水泉幽也,阴也,得照海之阳以灼之,而能化气飞升。阴阳错综,消长互变。以见人身气化,本乎自然也。故本穴治症极为复杂,犹海江之大包含细流也。本穴为阴经之阳穴。治大风、肢懈、经逆不调、久疟、偏腹痛、嗌肿、咽干、卒疝。尤长于目疾,即银海朗照之意也。[4]

13照海穴主治病证 照海穴主治面目、咽喉、胸腹、肝肾、神志等疾患:如面目浮肿,目赤肿痛,视物模糊,咽喉肿痛,嗌干喉闭,心痛气喘,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妇人血晕,胎衣不下,恶露不止,难产,肠鸣泄泻,蛊胀,疝气,淋病,遗精白浊,癃闭,遗尿,痫病夜发,卧惊,善悲不乐,瘈疭,脚气红肿,四肢懈惰,病证,失眠,小便不利,小便频数,咽干咽痛,嗜睡,痫证,咽喉干痛,带下,阴挺,阴痒,小便不利或频数,便秘,踝关节肿痛,尿频尿闭,癫痫,现代又多用照海穴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肾炎,精神分裂症,癔病,神经衰弱,足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急性扁桃体炎,慢性咽喉炎,子宫脱垂等。

照海穴主治面目、咽喉、胸腹、肝肾、神志等疾患:如面目浮肿、目赤肿痛、视物模糊、咽喉肿痛、嗌干喉闭、心痛气喘、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妇人血晕、胎衣不下、恶露不止、难产、肠鸣泄泻、蛊胀、疝气、淋病、遗精白浊、癃闭、遗尿、痫病夜发、卧惊、善悲不乐、瘈疭、脚气红肿、四肢懈惰等[1]。

照海穴主治病证、失眠、小便不利、小便频数、咽干咽痛、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8]。

照海穴主治失眠,嗜睡,痫证;咽喉干痛,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阴痒;小便不利或频数,便秘,踝关节肿痛[6]。

照海穴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尿频尿闭,咽喉干痛,脚气红肿,失眠,癫痫等[2]。

现代又多用照海穴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肾炎、精神分裂症、癔病、神经衰弱、足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1]。

1. 五官科系统疾病:急性扁桃体炎,慢性咽喉炎;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癔病,癫痫,失眠;

3. 妇产科系统疾病: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4. 其它:便秘。

14刺灸法

14.1刺法

直刺0.3~0.5寸[2]。

直刺0.5~0.8寸[6][1],局部有酸麻感[6],可扩散至整个踝部[6]。

直刺0.5~1寸[8]。

注意:照海针刺时,针尖不宜偏向后侧,以免刺破胫后动、静脉[6]。

14.2灸法

可灸[1][6][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2]。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15照海穴的配伍 配合谷、列缺,有滋阴清热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

配中极、三阴交,有调经活血止带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

照海配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治小便频数[6]。

照海配大陵、神门、三阴交,治失眠[6]。

照海配肾俞、命门、志室、腰阳关、委中,治肾虚腰痛[6]。

照海配太冲、风池,治头痛、眩晕[6]。

照海配三阴交、听宫、听会,治耳鸣、耳聋[6]。

16特效 *** : 常用拇指指腹轻轻向下揉按照海穴,每次1~3分钟,有补肾、养肝、健脾的功效[7]。

17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疝,四肢淫泺,心闷,照海主之。卒疝,少腹痛,照海主之,病在左,取右,右取左,立已。惊,善悲不乐,如堕坠,汗不出,面尘黑,病饥不欲食,照海主之。偏枯不能行,大风默默,不知所痛,视如见星,溺黄,少腹热,咽干,照海主之。女子不下月水,照海主之。妇人阴挺出,四肢淫泺,心闷,照海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痹惊善悲不乐,如堕坠,汗不出,刺照海。

《针灸聚英》:痫病夜发,灸阴跷,照海穴也。

《针灸资生经》:照海、水泉、曲骨,治妇人阴挺出。

《针灸大成》:洁古曰:痫病夜发灸阴蹻,照海穴也。

《通玄指要赋》:四肢之懈惰,凭照海以消除。

《灵光赋》:阴阳两蹻和三里,诸穴一般治脚气。

《标幽赋》:阴蹻、阳维而下胎衣。

18研究进展

18.1对肾功能的影响

如给健康人饮水1500 mL后,针刺照海可促进肾脏的泌尿功能,空腹饮水后3h内,平均排尿量,对照组1480 mL,而针刺组为1780 mL,较对照组增加19%。针刺肾炎患者的照海、列缺、太溪,可使肾泌尿功能明显增强,酚红排出量也较针前增多,尿蛋白减少,血压也下降。[6]

针刺照海、太溪,可使动脉压降低,尿量的减少,酚红排出量增加。

针剌“照海”有明显的促肾脏水利尿作用,排尿量增加,水利尿排泄加快[1]。

对肾炎病人,针刺照海、太溪等穴,可使高血压降低,尿蛋白减少,以及酚红排出量增加。[1]

18.2对肾泌尿功能的调节

据报道观察健康人,空腹饮水后3小时内,针刺组与对照组平均排尿量、针刺组较对照组增加19%。

18.3增加输尿管蠕动

针刺“照海~三阴交”等穴,可引起输尿管蠕动增加[1]。

18.4对运动性疲劳的影响

点按照海、肾俞可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减轻运动性疲劳[6]。

18.5治疗咽喉肿痛

患者220例,取一侧照海,实证用泻法,留针40 min;虚证用补法,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一次,每日1次,2次为一疗程,间隔1d。每次照海进针后,行针至咽部有蚁行感或疼痛减轻时停针。结果:痊愈195例,占53.8%,显效3例。[6]

18.6治疗梅核气

患者65例,用1.5寸毫针直刺照海,当有沉胀感时,右手拇指向后、示指向前捻转,同时将针缓缓向上提,使针感传导过膝,极少数患者可传至咽喉。结果:治愈54例,明显好转5例,好转4例,无效2例。[6]

18.7治疗梅尼埃病

患者230例,照海向内踝下直刺0.5~1寸,至内踝出现放射样疼痛或酸麻胀重感为止,取单侧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两侧交替治疗。结果:近期治愈207例,占90%,好转19例,占8.3%,无效4例,占1.7%,总有效率为98.3%。[6]

18.8治疗不孕症

针刺照海治疗子宫位置异常的不孕症12例,主穴取照海。肝郁气滞者加太冲;经行有血块、色黑者加三阴交。照海针刺0.5寸,留针30 min,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共治3个疗程。结果:受孕5例,6个疗程后受孕4例,9个疗程后受孕1例,无效2例。[6]

18.9治疗失眠

针照海、申脉,调理阴阳蹻脉,治疗52例失眠症,有良好效果。

18.10治疗肋间神经痛

针照海1~1.5寸,用泻法,有较好效果。

18.11治疗癃闭

照海配曲骨,先针照海,后针曲骨,以患者有尿意为佳,虚寒者配肾俞、膀胱俞,出针后令患者排尿。亦有以照海、肾俞、三阴交,中极透关元治疗尿闭。

18.12治疗足内翻

照海配交信、公孙、蠡沟、阳陵泉,治疗中风偏瘫足内翻30例,有较好疗效。

18.13治疗咽喉肿痛

咽喉炎按摩哪里比较好

咽喉炎分急性咽喉炎和慢性咽喉炎。急性咽喉炎一般是在伤风感冒之后发生。急性的咽喉疼痛类似于像扁桃体炎,它的症状喉头水肿有炎症、咽喉红、肿、热、痛,口腔异味严重、舌头红、舌苔黄;口干、喜喝冷水。慢性咽喉炎的症状是以咽干喉燥,是急性咽喉炎演变过来的。慢性咽喉炎的症状并不像急性咽喉炎的症状那样红肿热痛,它是咽喉干、发痒;声音嘶哑;咽喉无红肿。
咽喉与肺关系最密切,肺是系于咽喉,开窍于鼻、呼吸系统;另外跟肾的关系也很密切,肾的经脉能到达咽喉。肾是水脏,专门给我们人体各个地方提供阴液、水分的,如果阴液比较亏,就不能滋养咽喉。
所以,治疗咽喉炎的穴位主要位于肺经上(如少商、鱼际、列缺)、肾经上(如照海);此外,大肠经上的合谷穴,任脉上的廉泉、天突穴也是治疗咽喉炎的重要穴位。
穴位按摩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按在穴位上,用手指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揉动按压。每个穴位按揉100—200下,按揉时手指要有一定力度。

怎么才能快速缓解嗓子疼痛?

快速缓解嗓子疼痛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节和激素治疗。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最快最有效的缓解嗓子疼痛,大部分嗓子疼痛是因扁桃体炎、咽炎所致,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大环类抗生素或头孢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头孢克肟等。

2、饮食调节:饮食上多食用清淡和新鲜的蔬果,补充维生素可以更加有效的缓解嗓子疼痛。

3、激素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雾化的方式吸入激素类药物,如普米克令舒等。

缓解嗓子疼痛还是需要明确具体引起嗓子疼痛的病因,予以针对性的治疗。同时应注意日常清淡饮食,忌食生冷辛辣的食物刺激嗓子。

治喉咙痛最简单的方法 五种方法让你告别喉咙痛

1 特效穴位按摩治疗喉咙痛

按摩合谷

合谷穴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按摩着一手握住患者手腕,用另一只手拇指按压合谷3分钟,可缓和扁桃体发炎症状。

按摩天突穴

天突穴位置: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按摩方法:用试纸指腹端按揉穴位。力度要轻。

按摩手部反射区

反射区位置:手部反射区按摩位置在大拇指横纹处。

按摩手部扁桃体、喉、气管等翻身去各一分钟,能够有效缓解喉咙痛。

2 偏方治疗喉咙痛

薄荷汁

配方:1小撮薄荷叶、约1.2cm长的小段生姜、1个橘子、一杯水

做法:将薄荷、生姜、橘子混合榨汁,加入开水后立即饮用。

功效:薄荷可以清热解毒;橘子富含维生素c。此方对于治疗喉咙痛有很好的疗效。

3 简单食疗方治喉咙痛

鲜姜萝卜汁

材料:白萝卜100克,生姜50克。

做法:将白萝卜、生姜分别洗净,切碎。将材料一起放入榨汁机中打成汁,用滤网滤掉粗渣,汤汁倒入杯中即可饮用。

用法:每日2~3次,频频含咽。

功效:解毒利咽,适用于急性喉炎、失音、喉痛等。

荸荠粥

材料:荸荠200克,糯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

1.先将荸荠洗净,去皮,切成片;糯米淘洗干净。

2.锅中放入糯米,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后调中小火煮15分钟,放入荸荠和白糖,续煮

至粥稠即成。

用法:早、晚餐各喝1碗。

功效:清热化痰、利咽消肿,适用于阴虚肺燥、咽喉肿痛等。

橄榄露

材料:橄榄果数个。

做法:橄榄果去核,放嘴里咀嚼5分钟,将口中汁液徐徐咽下。

用法:每日数次。

功效:清肺,利咽,润燥,适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痰中带血。

4 咽喉痛对症治疗简单方法

急性喉咙痛

1.鲜青果7枚,萝卜250克,煎汤,加冰糖适量,饮汤食青果、萝卜。

2.青果4枚,芦根30克.水煎,滤汁代茶饮。或将鲜青果生嚼咽汁,每日1次,每次2枚。

慢性喉咙痛

1.甘蔗250克,捣碎取汁,加红枣10个,粳米100克,水适量煮粥食用,每日1~2次。

2.绿茶蜂蜜饮:绿茶15克,沸水浸泡,晾凉后加蜂蜜适量,搅匀,每20~30分钟漱口1次,然后慢慢咽下。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