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久坐伤肉,长时间坐着易引起腰椎间盘、小关节、肌肉、韧带功能失衡,继之发生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各种腰痛。
如何预防腰痛?这里推荐6个动静结合的休闲护腰小招,日常不妨多做几次。
1、站起来讲话
投身紧张忘我的工作中,有时很难有片刻时间站一站,如果遇到与他人交流、接听电话之际,可顺势站起来说话,这能让绷紧的腰肌随之放松一会,也有利于血液流通,改善肌肉功能。
2、握拳揉腰眼
当靠在椅背养神时,腰部往往空虚,此刻用两手握成空拳,抵在腰眼处,使腰部有个支撑,减缓肌肉张力。
另一方面通过轻轻按揉可刺激腰眼的穴位——肾俞,它恰位于肾区即上腰部椎骨两侧旁开约拇指宽度的一指半处,其下方还有两个相邻穴位腰阳关、大肠俞,通过激发相关经脉穴位,可起到活血通络、壮腰健肾的作用。
3、多伸个懒腰
长久坐着腰背容易向前屈,从而导致腰背肌肉紧张疲劳。平时多伸几个懒腰可增加椎间隙,帮助肌肉收缩,减轻肌肉负担,起到消肿、缓解疼痛、促进淋巴回流和血液循环的作用。
4、叩几次腰脊
腰背部穴位丰富,分布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的诸多穴位,用一手或双手呈空拳状上下连续叩击腰脊十几次,可刺激穴位,通畅气血,预防腰痛。此动作不论坐着还是站立都可以做。
5、久坐转转腰
双肘靠在座椅两边扶手或双手撑住座椅,反复做十余个左右转腰动作,使腰椎小关节和椎间盘平衡运动,防止肌肉僵硬和疲劳损伤,使受力更加平衡。当然,站起来做这个动作效果更好。
6、常按摩腘窝
在膝关节后方的凹陷处称为腘窝,其中心有一个穴位叫委中,它是腰背足太阳膀胱经两分支在腘窝的汇合点。
中医有“腰背委中求”之说,轻轻俯下身子按揉委中穴15~20次,不仅能通络止痛治疗腰痛,还可调疏腰背部局部经络及经筋之气血,疏通经络,促进腰部肌肉软组织新陈代谢。
文源:中国中医药报
什么是腰肌劳损
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如日间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时轻时重,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因素较多。其日积月累,可使肌纤维变性,甚而少量撕裂,形成瘢痕、纤维索条或粘连,遗留长期慢性腰背痛。
中医怎么治疗腰肌劳损?胡蜂醋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要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要得以彻底的治疗,除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经常锻炼身体,不要过于操劳,保持正确的站姿和坐姿外,自我按摩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来看看用胡蜂醋在家自我按摩治疗腰肌劳损的具体操作。
1、揉脾俞
把胡蜂醋涂抹在后背腰部上方,用手揉搓至皮肤发热,然后找脾俞穴,脾俞在第十一根胸椎棘突下,旁开二指处,大概就是后背腰部上方二十公分左右,主要手法,两手中指按在穴位上,用力按揉30-50次,至局部有热感。
2、揉肾俞
把胡蜂醋涂抹在后背腰部上方,用手揉搓至皮肤发热,然后找肾俞穴,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两横指处取穴,两手拇指同时按第十一根肋端,双手护腰,中指用力,四指合力拿捏,20-30次。
3、揉志室
把胡蜂醋涂抹在后背腰部上方,用手揉搓至皮肤发热,然后找志室穴,志室在肾俞外两指处,手法:两手同时握拳,食指掌部突起处砥住志室,揉按20-40下,再用指掌擦揉20-40次,直至腰部发热。
为了能够尽快摆脱腰肌劳损带来的痛苦,一定要坚持每天两次自我按摩,这样不仅可以起到补益肝肾,预防腰肌劳损作用,还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
若有其他问题,可下方{评论},我会给大家解答!
在古代,人们认为腰是人之根本,调好了,人体本固而叶荣。腰就如同树一样,根深叶茂,整个人就会精神焕发,护腰强腰可以按揉腰阳关穴。
腰阳关穴
关意思是关卡、要塞的位置,也指机关、枢纽处。腰阳关穴是腰部位置阳气聚集、通行的地方,是重要的地方,所以称之为腰阳关。
腰阳关穴是督脉腧穴,可以温肾强腰。中医讲:腰是肾之府、肾是先天之本。腰中阳气是不是充盈,这和肾的强盛、虚衰都是密不可分的。肾阳不足,肾气虚,就会出现腰酸软、站不稳、俯仰不利索的情况。所以,要温养腰部的阳气,想要补肾强腰就要多按揉腰阳关穴。
取穴:站立或坐着取穴,在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凹陷位置(躯体外侧下部摸到盆骨最高位置,为髂棘,髂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焦点约平第四腰椎棘突)
点揉按摩:手微微握拳,拇指的指腹按在穴位上,用力揉,感觉到微微发热就可以了。也可以锤打,手握拳,用拇指侧捶打穴位,感觉到轻微酸胀就是达到效果了,每天按摩3分钟左右,一天按摩3次左右。
艾灸法:平时腰感觉到容易出汗、潮湿的人,可以艾灸腰部。俯卧后,把艾条点燃,放在距离穴位皮肤5厘米左右的位置,让穴位皮肤的位置感觉到温和,微微潮红为适度。一次悬灸20分钟左右,一天2次左右即可。
注意:由于人的体质不同和手法不同,效果会有差异。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