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

失眠究竟有多可怕?该怎样调理?

时间: 2023-11-01 18:13:07

《2017中国青年睡眠指数白皮书》抽取腾讯平台1.8亿用户近90天行为轨迹洞察,并结合近5万份有效睡眠调研问卷,深度剖析了中国青年的睡眠状况。

失眠

数据显示:对76%的人群来说,睡个好觉是个难事;能“一觉睡到天明”的人占比不到11.2%;33.7%的人会因为压力而半夜醒来。

概括来讲:2017年,中国失眠人群比例高达24%——这意味着每4个中国人就有1个失眠。其中,13—35岁的人群失眠比例不断上升,失眠人群正加速年轻化。

网上有句话对此做了形象的形容——3天失眠,体虚脱形;3周失眠,脱发尿频;3月失眠,气亏血损;3年失眠,百病缠身!为什么失眠的人大多面黄、体乏、无力?因为气亏血损!

中医对于睡眠还有这样的说法:精于此道者,气足而体健;暗于此道者,血亏而色衰。所以,睡眠不好的朋友,大多面色萎黄,这也是对“失眠如失血”这一观点的肯定。

治疗失眠,为什么必先调气血?

失眠会导致气亏血损,反之,气血不和,同样也会导致失眠。它们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1、“气”出了问题,会怎样?

首先,卫气不足。《灵枢·口问》曰:“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可见,古人认为,睡眠与卫气(卫气是阳气的一部分)行走有关,白天属阳,阳主动,所以人辛勤劳作,夜晚属阴,阴主静,所以人安静下来,准备休息。

人体阳气不足,卫气就会受影响,就无法“昼日行于阳,夜半行于阴”,人体阴阳二气的消长就无法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就会出现睡眠障碍。

其次,肝郁气滞。肝主疏泄,气机郁结,时间长了就会郁而化火,肝火就会旺盛,而“肝木克脾土”,就会导致肝脾不和,睡眠肯定受影响。

2、“血”出了问题,会怎样?

“血”出了问题,会直接影响两个脏腑:心和肝(心主血,肝藏血)。人体必须依赖心脏的搏动,才能将血液输送至全身,同时,肝脏作为“人体血库”也必须储存一定的血量。只有这样,人的神和魂才有归属地,因为“心藏神,肝藏魂”。所以,无论是血虚、血瘀,还是血热,但凡是血出了问题,势必导致人神魂不安,失眠、多梦、早醒,都会找上门来。

几种失眠的原因及调理方法!

“治疗失眠,必调气血”,但“必调”不是“只调”,针对失眠的不同病因,应当辨证配穴。

多数人都认为失眠就是躺在床上“煎烙饼”,翻来覆去睡不着。其实,这只是失眠的一种,具体来说,失眠可分为5种:

1、入睡难:疏肝。即,需要在床上酝酿很久才能睡着,比如,明明9点就上床了,可折腾到凌晨才睡着。这种情况多见于那些容易给自己各种思想包袱的人,他们责任心重,有点事就上心。

原因:肝郁气滞。入睡是人体阴阳气机转化的表现。阴气盛,则入眠;阳气盛,则醒来。阴阳之气的顺承转接,就是靠肝气的舒畅,若肝气失之条达,睡眠肯定受影响。

治则:疏肝解郁。

取穴:四关(合谷+太冲)、膻中、期门、阳陵泉。

四关(合谷+太冲)、膻中、期门、阳陵泉

2、容易醒:调脾。即,睡不安稳,特别容易醒来,而且醒来后再次入睡比较困难。这部分人常常感到口腻口淡,还有厌食、大便不成型等症状。

原因:脾胃不和。“胃不和,则卧不安”,胃和是昼精夜瞑(白天精神晚上休息)的基础,正因为有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通上连下,平衡阴阳,人体的生命活动才能维持。如果饮食不节或者脾胃功能不好,就会造成腹胀、胃痛,使人辗转难眠,时睡时醒。

治则:健脾和胃。

取穴:中脘穴、足三里、太白。

中脘穴、足三里、太白

3、睡不沉:补肾。即,睡得很浅,似睡非睡,对身边的动静一清二楚,所以尽管看上去睡了一夜,但起床后人仍然很累,白天精神状态很差,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健忘。

原因:肾阴虚损。心居上焦,肾居下焦,肾阴虚损,阴精就不能上承,心肾不交,就会虚火上炎,心火偏亢。

治则:滋阴补肾。

取穴:肾俞、三阴交、太溪、涌泉。

肾俞、三阴交、太溪、涌泉

4、做梦多:养心。即,特别爱做梦,所以睡眠效率很低,白天精神不振,有时还会心慌。

原因:心血亏虚。心主血,血虚则虚火内生、上扰心舍,阴不足于下,神不安于上,就会心神失养,致失眠、多梦、健忘。

治则:养心安神。

取穴:心俞、膈俞、神门、三阴交。

心俞、膈俞、神门、三阴交

5、睡不着:泻火。即,几乎整夜都睡不着,常常睁着眼睛到天亮。这部分人以更年期女性最为多见,常伴有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等症状。

原因:心肝火旺。气有余就是火,肝郁时间长了,肝火就会怫逆,冲击肝魂,扰犯心经,灼伤心脉,导致睡卧不宁,也就是中医常说的“阳浮于外,魂不入肝,心不定神,则不寐”。

治则:清热泻火。

取穴:三阴交、大陵穴、神门、太冲、行间。

三阴交、大陵穴、神门、太冲、行间

“天下补阳,灼艾第一”。失眠的朋友可以晚上艾灸(9点前完成,晚上11点后,除非是急症,否则就不能再灸),标本兼治,即针对上文提及的失眠的不同原因,针对性地予以配穴,从根论治。

失眠的原因和调理方法有哪些?

失眠的原因

1、害怕心理

人的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怕失眠,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怕失眠,想入睡的思想本身是脑细胞的兴奋过程,因此,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脑细胞就越兴奋,故而就更加失眠。

2、自责心理

有些人因为一次过失后,感到内疚自责,在脑子里重演过失事件,并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妥善处理。白天由于事情多,自责懊悔情绪稍轻,夜晚在自责、懊悔的幻想与兴奋中,久久难眠。

3、期待心理

是指期待某人或做某事而担心睡过头误事,因而常出现早醒。早上要赶火车、飞机,往往容易早醒。也有的人在晋升、职称评定、分房结果快要公布前,往往也处于期待兴奋状态,难以入睡。

4、冲突心理

有的人受到突发事件刺激后,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以致晚上睡觉时也瞻前顾后,左思右想,始终处于进退维谷、举旗不定的焦急兴奋状态。

5、“梦有害心理

不少自称失眠的人,不能正确看待梦,认为梦是睡眠不佳的表现,对人体有害,甚至有人误认为多梦就是失眠。这些错误观念往往使人焦虑,担心入睡后会再做梦,这种“警戒心理往往影响睡眠质量。

6、多虑心理

一些人由于童年时受到丧失父母、恐吓、重罚等创伤刺激而感到害怕,出现了怕黑不能入睡的现象,虽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好转,但成年后,他们往往多思多虑,一旦受到某种类似儿童时期的创伤性刺激,就会使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童年创伤性心理反应再现,重演童年时期的失眠现象。

失眠怎么调理

一、梳头松弛神经

睡前梳头有利于血脉通畅,可增强脑细胞营养供应,延缓大脑衰老。而睡前梳头,则可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在一天的紧张工作之后,梳一梳头部,可使神经松弛,消除疲劳,使大脑得到很好的休息。

梳头的梳子应尽量采用牛角梳、玉梳、木梳,梳齿不要过尖和过密;梳理用力要适度,不宜太轻也不可过重;梳理速度,不能过快也不可过慢。每次梳理时都要做到快慢适中,用力适度,梳到意到。要全头梳,最好每天早、中、晚3次,每次10分钟。

二、按摩涌泉穴

当你躺在被窝里难以入睡时,可以自己按摩涌泉穴:将一只脚的脚心放在另一只脚的`大拇趾上,做来回摩擦的动作,直到脚心发热,再换另一只脚。这样交替进行,你的大脑注意力就集中在脚部,时间久了,人也累了,有了困意,就想入睡。如长期坚持,还能起到保健作用。

三、睡前热水足浴

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促进足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足部穴位较多,热水的刺激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尤其是患有失眠和足部静脉曲张者。

建议睡前泡脚15-30分钟,水温宜30℃-40℃。如果有条件,每晚睡前30分钟洗个热水浴。

足浴疗法: 磁石、菊花、黄芩、夜交藤,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热浸洗双足15-30分钟,每晚1次。

四、适度有氧运动

适当的运动是指运动后感到愉快而不疲劳的运动。睡前6小时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要注意不要在临睡前运动。最好快步走30分钟,然后慢步回家,再用热水泡脚(浸过足背部),能够帮助睡眠。体质较差的人,适合太极、气功、散步等缓和的运动。体质较好的人则可以进行慢跑、自行车慢速骑行等低运动量的有氧运动,给身体增加活力。

另外还有:

1、睡觉前先洗个澡,使身体放松,因为洗澡可以提高体温,使人困倦。睡前洗澡要养成习惯。

2、上床睡觉前要保持情绪稳定,不要胡思乱想,有事情可以留到明天讨论。

3、可以饮一杯温热的牛奶。饮温热饮料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可以使身体放松。

4、睡前1小时要远离电视,因为电视屏幕闪烁的光线会使人神经兴奋而影响睡眠。

5、请把忧虑暂时放在一边,不要去想它,闭上眼睛静静入睡。

结语: 失眠时件很痛苦的事情,看了上面的文章,相信失眠的朋友对于自己失眠的原因也有了清楚的了解,那么,行动起来吧,从现在开始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力量与朝气。

失眠怎么调理

失眠怎么调理
失眠已经成为现代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了,偶尔一两次的失眠也许并不可怕,但是长时间的失眠就是非常可怕的,而且长期失眠带来的影响非常多,不仅是身体上,就连精神上都会备受折磨,甚至带来很多可怕的疾病。失眠是需要治疗的,但是药物治疗治标不治本,重要的是调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失眠怎么调理。
失眠怎么调理
1、限制睡眠的时间
很多人喜欢白天贪睡,这样一来晚上失眠就很正常了。对于有这种情况的朋友,小编建议你们学会规划自己睡眠的时间,白天尽量不要睡,坚持到晚上再睡,一段时间后就能把睡眠时间调整好。
2、睡觉时放松自己。
很多人晚上上床后精神都是紧绷的,比如想着白天的工作,让大脑完全无法休息。如果不想失眠,睡觉的时候就要学会放松自己,不要去想太多事情。
3、坚持锻炼
不得不说运动对促进睡眠是有效果的,运动不仅能强健我们的身躯,对失眠也是有一定的调理作用的。
4、食疗
食疗也是可取的,如果想要改善失眠的情况,我们还可以试一试在睡前喝一杯热牛奶。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