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

牙痛跟经络的关系

时间: 2023-11-01 18:59:02

肠火上牙痛,胃火下牙痛。

肠火上牙痛,请掐按合谷、曲池、手三里;胃火下牙痛,请掐按双侧内庭、手三里。

牙痛跟经络的关系

我曾接待过一位牙痛病人。他对我说是上牙痛,我知道这是肠内实火在作怪。上牙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连,因此上牙痛主要是大肠实火造成,治疗时需以针灸或按摩祛除肠火的穴位为主。

检查完毕,还没等我开口,病人就急切地说:“大夫,你要给我开最好的止疼药,我只求它快点好起来。这太折磨人啦!”我说:“最好的药未必会有最好的效果。”他满脸困惑地问:“那要怎么治呢?”我说:“先在你的合谷穴上扎一针,你试下效果。”

刚刚扎上针,他就说:“好像没那么疼了。”又过了一小会儿,他说:“现在不疼了,把针拔出来吧。”于是他让我教他如何扎针,他要回家自己扎。我说:“你不用学扎针,我告诉你几个穴位,自己时不时地按按就可以了。”

我告诉他,如果牙再疼,就不定时地从上到下按揉合谷、曲池、手三里这三个穴位,每个穴位2分钟。这样即使不扎针,也会减轻牙痛和祛除牙肿。

在这里主要教大家如何找其他两处穴位。首先把你的拇指、食指并拢,肌肉最高处的穴位就是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上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另外,当你完全屈肘时,肘横纹最外端处的穴位就是曲池穴,它可使大肠经经气深入至大肠,排毒清热的功效最明显。

肠火上牙疼只需按摩三个穴位即可解除痛苦,可见人体的穴位是比消炎药还要灵验的“奇药”。但是需要大家明白一点,胃火和肠火的牙疼都是实火引起的牙疼,这种疼是比较剧烈的,伴有明显的牙龈红肿。单纯按摩穴位消除疼痛立竿见影,但对缓解牙龈红肿可能会较慢,所以建议你搭配吃一些清热下火的中药片。

如果你的牙总是长时间地隐隐作痛,牙龈红肿的症状也不明显,这时不管是上牙还是下牙,用我们介绍的方法是不会取得良好效果的,因为这是虚火引起的牙痛,需要用另外的治疗方法。

胃火下牙痛,请掐按双侧内庭、手三里。

牙痛跟经络的关系

有一次,我和几位朋友聚会吃饭,点的是川菜,非常辣,餐桌上不经辣的人,吃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可是菜很正宗,即使辣,我们也一扫而光了。第二天,其中一个朋友就喊牙疼,我问是什么样的疼,他说:“巨疼!”又问:“上牙还是下牙疼?”他说:“下牙。”我让他张嘴,观察他的牙龈。牙龈很红,稍微浮肿,我断定他是胃火太旺,建议他去我们医院,给他扎针治疗。他说:“不行!我下午还有事,买点消炎药吃吃就好了。”还没等我具体分析,他就急匆匆开车走了。第二天九点左右,我接到他的电话:“牙还是疼,消炎药吃了,止痛药也吃了,就是不管用!我疼得受不了了,现在就去你们医院。”等他到了我们科室,我早已准备好了,立即在他内庭穴和颊车穴扎了针,同时给他按揉手三里。过了一会儿,我问他还疼不疼,他说还有点疼,不过没什么影响了。

我之所以要问病人是上牙疼还是下牙疼,这是因为上牙和下牙所连接的经脉不同。上牙和手阳明大肠经相连,下牙和足阳明胃经相连。对付胃火引起的下牙痛,主要是按摩内庭、颊车、手三里三个穴位。

人身之火,唯胃火最旺。胃火牙痛是指下牙(火牙)痛,多是胃火通过足阳明胃经转入牙齿,而牙齿又非藏火之地,当牙齿上火的时候,就会使牙齿疼痛,牙龈也会变得红肿。一般来说,导致胃火出现的原因很多,往往是吃太多辣椒,喝太多白酒之类辛辣的食物。因此在治疗下牙痛的时候,一定要戒吃这些食物,不要再火上浇油。

内庭、颊车、手三里这三个穴位的具体位置。内庭在脚趾的第二和第三趾的夹缝处;颊车位于耳下,紧闭上下齿咬肌隆起的地方就是,此穴属于胃经上的穴位,向里对应着牙齿;手三里位于前臂背面桡侧,曲池下两寸处(即食指、中指、无名指并起来的宽度),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是治疗胃火下牙剧痛的主要穴位。

牙疼是什么原因?如何治好牙疼?

胃火牙痛: 胃火素盛,胃火上蒸,又嗜食辛辣,或风热邪毒外犯,引动胃火循经上蒸牙床,伤及龈肉,损及脉络而为病。《辨证录》卷三曰:人有牙齿痛甚不可忍,涕泪俱出者,此乃脏腑之火旺,上行于牙齿而作痛也。又说:人有牙疼日久,上下牙床尽腐烂者,至饮食不能用,日夜呼号,此乃胃火独盛,有升无降之故也。 足阳明胃经循行上齿,胃火炽盛,循经上蒸齿龈,"人身之火,惟胃最烈",火既升于齿牙,故牙齿痛,牙龈红肿较甚。火盛伤脉络则渗血,伤肌膜则化腐成脓。若火热结聚不散,则肿连腮颊;邪热上扰则头痛;热伤津液,故口渴引饮,大便秘结,口有臭气,舌苔黄厚,脉洪数均为胃腑热盛之象。 【诊断要点】指上牙(火牙)痛,疼痛比较剧烈,呈持续性锐痛,牙齿明显叩痛,松动浮起感,甚至一般消炎药、止痛片都控制不了。牙龈红肿或出脓血,肿连腮颊,有时咀嚼、张口困难,头痛,得冷痛减;口渴口臭,溲赤便秘,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或洪数或滑数。睡中磨牙切齿。 多见于冠周炎、化脓性根尖周炎。清胃泻火、凉血止痛。要戒烟酒和辛辣的食物,最好配合吃一点牛黄上清丸或三黄片。按摩穴位:内庭、颊车、手三里、二间。 肠火牙痛: 肠火牙痛就是下牙痛,是大肠有实火造成的,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是“儒上齿中”。症状与胃火牙痛差不多。合谷、曲池、手三里,从下到上依次进行按揉,每穴2分钟。 风热侵袭: 【诊断要点】牙痛突然发作,阵发性加重,风热为阳邪。热痛,得冷痛减,遇风、热痛加重,牙龈肿胀;形寒身热,口渴;舌红苔白或薄黄,脉浮数。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寒则热之,湿则利之,调和营卫,扶正固本”。 是一种属于身体其他部位(主要是上呼吸道疾病)病变引起的并发症性质的牙疼,是最痛的一种牙疼(急性牙龈炎同时引发的急性牙髓炎或急性根尖周炎):牙龈红肿、淋巴肿痛、牙根钻心的疼、牙齿碰不得,脸面肿胀,远远超过龋齿和牙周炎引起的牙疼,一般伴有舌苔黄厚、口苦、发烧、便秘或大便不畅等全身症状。牙痛阵作,遇风即发,受热加重,甚则齿痛连及头部面部;或伴有牙龈肿胀,患处红、肿、热、痛,得凉痛减;或伴有口渴喜凉饮,便干溲黄,舌红或舍尖红,苔薄黄或苔白少津,脉浮数或脉弦。 多见于急性牙髓炎与根尖周炎初期。 牙齿与脏腑对应关系:牙齿对应肾脏,牙龈对应胃肠。上牙龈对应胃经、下牙龈对应肠经,犬齿属肾经,臼齿属脾胃经。 牙痛与五脏六腑之火对应关系:上四门牙为心火,下四门牙为肾火,右上齿为胃、肠火、右下齿为肺火,左上齿为胆火、左下齿为肝火。 子牙疼痛一滴灵,是以细辛、胃火牙痛: 胃火素盛,胃火上蒸,又嗜食辛辣,或风热邪毒外犯,引动胃火循经上蒸牙床,伤及龈肉,损及脉络而为病。《辨证录》卷三曰:人有牙齿痛甚不可忍,涕泪俱出者,此乃脏腑之火旺,上行于牙齿而作痛也。又说:人有牙疼日久,上下牙床尽腐烂者,至饮食不能用,日夜呼号,此乃胃火独盛,有升无降之故也。 足阳明胃经循行上齿,胃火炽盛,循经上蒸齿龈,"人身之火,惟胃最烈",火既升于齿牙,故牙齿痛,牙龈红肿较甚。火盛伤脉络则渗血,伤肌膜则化腐成脓。若火热结聚不散,则肿连腮颊;邪热上扰则头痛;热伤津液,故口渴引饮,大便秘结,口有臭气,舌苔黄厚,脉洪数均为胃腑热盛之象。 【诊断要点】指上牙(火牙)痛,疼痛比较剧烈,呈持续性锐痛,牙齿明显叩痛,松动浮起感,甚至一般消炎药、止痛片都控制不了。牙龈红肿或出脓血,肿连腮颊,有时咀嚼、张口困难,头痛,得冷痛减;口渴口臭,溲赤便秘,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或洪数或滑数。睡中磨牙切齿。 多见于冠周炎、化脓性根尖周炎。清胃泻火、凉血止痛。要戒烟酒和辛辣的食物,最好配合吃一点牛黄上清丸或三黄片。按摩穴位:内庭、颊车、手三里、二间。 肠火牙痛: 肠火牙痛就是下牙痛,是大肠有实火造成的,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是“儒上齿中”。症状与胃火牙痛差不多。合谷、曲池、手三里,从下到上依次进行按揉,每穴2分钟。 风热侵袭: 【诊断要点】牙痛突然发作,阵发性加重,风热为阳邪。热痛,得冷痛减,遇风、热痛加重,牙龈肿胀;形寒身热,口渴;舌红苔白或薄黄,脉浮数。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寒则热之,湿则利之,调和营卫,扶正固本”。 是一种属于身体其他部位(主要是上呼吸道疾病)病变引起的并发症性质的牙疼,是最痛的一种牙疼(急性牙龈炎同时引发的急性牙髓炎或急性根尖周炎):牙龈红肿、淋巴肿痛、牙根钻心的疼、牙齿碰不得,脸面肿胀,远远超过龋齿和牙周炎引起的牙疼,一般伴有舌苔黄厚、口苦、发烧、便秘或大便不畅等全身症状。牙痛阵作,遇风即发,受热加重,甚则齿痛连及头部面部;或伴有牙龈肿胀,患处红、肿、热、痛,得凉痛减;或伴有口渴喜凉饮,便干溲黄,舌红或舍尖红,苔薄黄或苔白少津,脉浮数或脉弦。 多见于急性牙髓炎与根尖周炎初期。 牙齿与脏腑对应关系:牙齿对应肾脏,牙龈对应胃肠。上牙龈对应胃经、下牙龈对应肠经,犬齿属肾经,臼齿属脾胃经。 牙痛与五脏六腑之火对应关系:上四门牙为心火,下四门牙为肾火,右上齿为胃、肠火、右下齿为肺火,左上齿为胆火、左下齿为肝火。 子牙疼痛一滴灵,是以细辛、牙痛草、骨碎补等九种纯中药配伍的外用酊剂!针对牙疼的病因,行气活血、温通经络、系统调理脏腑功能,平五脏六腑之火、营养牙齿,系统消除牙疼的脏腑根源,达到气血、脏腑、经络通畅,通则不疼。 牙痛草、骨碎补等九种纯中药配伍的外用酊剂!针对牙疼的病因,行气活血、温通经络、系统调理脏腑功能,平五脏六腑之火、营养牙齿,系统消除牙疼的脏腑根源,达到气血、脏腑、经络通畅,通则不疼。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