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健健康康的没有疾病。然而身体总是对美好的愿望“作对”,时不时地惹上小毛病。传统中医认为,其实按摩穴位是很不错的保健方法,常按摩下肢的4大穴位具有很好的强体养生、防病祛病功效。那么我们就每天抽空点时间按摩以上穴位,以强体养生,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涌泉穴
动作要领:将左脚放到右膝上,右拇指按压左涌泉穴,双脚轮换各按摩5分钟以上,以搓热为好。
取穴方法:五个足趾背屈曲,足底掌心前面(足底中线前三分之一处)正中之凹陷处。
作用:清热开窍,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可治高血压、心绞痛、口腔溃疡、糖尿病、鼻炎、头痛等症,还可防病强身、降压、安眠。
足三里穴
动作要领:双手握拳,以曲骨处敲打穴位。或者以拇指肚按揉穴位,须用力,以感麻胀为度。按揉、敲打5分钟以上为好。
取穴方法:屈膝成90°,由外膝眼往下量四横指距胫骨外一横指处。
作用:调理脾胃,调补气血,疏通经络,扶正培元,是治疗胃肠疾病的重要穴位。常按此穴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还可改善心脏功能、调节心律,提高防御疾病的能力。
命门穴
动作要领:两手相互搓热,两手依次在命门穴上下来回搓热,可做2~3分钟。
取穴方法:由肚脐中做线环绕身体一周,该线与后正中线之交点就是命门穴。
作用:有培补肾阳、通利腰脊的功能,能壮肾补虚,温补脾阳。可治疗腰部虚冷疼痛、遗尿、腹泻等症。
太冲穴
动作要领:用手大拇指按揉两太冲穴3~5分钟。
取穴方法:由第一二趾间缝向足背上推,至二骨联合前缘凹陷中即是穴。
作用:清肝泻火,舒肝解郁,调经和血,疏肝理气,是治疗肝病的特效穴。
大运动量后如何放松和恢复,手段主要有下面几点:
1、运动后放松
运动后可躺在海棉垫或藤垫上休息片刻,平躺时脚放置的位置应略高于头,或是与头的高度平。切不可躺在有水汽的地上。休息片刻后可进行头手倒立或是靠墙手倒立,时间3-10秒,可进行几次,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心脏。然后再抖动四肢,先抖动、拍打大腿或是上臂,后抖动小腿或前臂。
2、运动后按摩
运动后按摩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按摩的主要手法有抖动、点穴、揉捏、叩打、推摩等。首先是抖动四肢,主要是放松肘、膝关节以及四肢肌肉群;上肢常用点按穴位有偏历、曲池、手五里、臂月需等穴,可解除手臂、肘部的酸痛和肿痛,以及肩臂痛、颈项拘挛等运动后造成的各种不适症状。下肢常用点按穴位有承扶、委阳、承山、昆仑、足三里等穴,可解除腰骶臀股部疼痛、腿足挛痛腰腿拘急疼痛、项强、腰痛、膝胫酸痛等症状。揉捏叩打时,先推摩大肌肉,后推摩小肌肉,一侧推摩后,再推摩另一侧。如是相互间进行全身推摩。背部的俞穴多位于脊椎旁开1.5寸处,推摩放松多以脊椎旁开1.5寸处和肩部的肩外俞、肩井、肩胛骨处的天宗为主,可解除背部疼痛、颈项强直。几种手法结合可起到良好的放松效果,且恢复快。对人体的五脏六腑也有保健作用。
3、营养的摄取:
要明白帮助恢复体力的食物不仅仅是针对比赛后的,平时训练完后也同等重要。经常从事长时间,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应该每天不断地补充所消耗的肝糖,水分和钾。而且,碳水化合物和水分应该尽可能快地在训练后30分钟内补充上以便迅速恢复体力。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击中后,下肢麻木、不灵。
足三里穴是胃经的主穴。胃是人体的“给养仓库”。只有及时消化、分解和吸收胃中的食物,人体其它器官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保持健康和活力。因此,胃的消化质量对人体非常重要。而足三里则能担此重任。按压足三里,不仅能健脾健胃,促进饮食消化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强身祛邪,还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使人体健康。
扩展资料:
现代医学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穴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足三里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