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本输》:“鱼后下陷者中也”(据《黄帝内经太素》);《针灸甲乙经》:“在掌后陷者中”;《针灸资生经》:“在手中掌后横纹头陷中”。「手太阴肺经穴」
太渊
位置: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当舟骨结节外上方,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灵枢·本输》:“鱼后下陷者中也”(据《黄帝内经太素》);《针灸甲乙经》:“在掌后陷者中”;《针灸资生经》:“在手中掌后横纹头陷中”。
功效:宣肺平喘,清咽消肿,复脉。
主治:古代记述:咳嗽、气喘、咯血、肺胀、胸中满、乳胀、心痛、胃气上逆、腹胀、风痰、烦躁狂言、头痛、面肿痛、目痛、牙痛、肩背痛引臂膊、肘痛、手腕疼痛无力、缺盆肿。
近人报道:流行性感冒、咽喉肿痛、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胸痛、无脉症、脉管炎、心悸、鼻炎。
方例:呕血上气:太渊、神门。
缺盆肿:太渊、商阳、足临泣。
无脉症:曲池、内关、太渊、合谷、足三里。
刺灸法:避开血管,直刺0.3~0.5寸,不可伤及桡动、静脉。禁用直接灸,以免损伤桡动、静脉。艾条灸3~5分钟。
其它:输(土)穴;原穴;《难经》列作“脉会”。《灵枢•卫气》:“手太阴之本,在寸口之中”。马莳注:“即太渊穴”。
前臂内侧称尺;泽,指沼泽,低洼水聚之处。本穴是手太阴经之合穴,属水,位在肘窝,手太阴脉气至此,象水之归聚处,故名。 定位取穴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仰掌,微屈肘取穴。 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孔最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取法】伸臂仰掌,于尺泽与太渊的连线上,距太渊穴7寸处取穴。
【功用】清热止血,润肺理气。
【主治病症】
1.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咯血,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2.运动系统疾病:肘臂痛,手关节痛。 具体还可以参照 http://www.21nx.com/c/am/pic/
太渊:位于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太溪:在足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有胫后动、静脉分布。
太渊,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鬼心、太泉、大泉、天泉、大渊。主治咳嗽、气喘、无脉症、腕臂痛。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太溪主治肾虚证,阴虚五官病证,肺系疾患,腰脊痛及下肢厥冷、内踝肿痛,消渴,小便频数,便秘。操作方法为直刺0.5~1寸。
太渊:
太溪:
扩展资料: 按摩太渊穴位的作用:
1、缓解治疗咳嗽气喘、咽痛、胸痹、腕掌关节痛、无脉症等。
2、按摩太渊穴的功效:通调血脉、止咳化痰。
艾灸太渊穴的方法:
太渊穴艾条灸3-5分钟,太渊穴艾炷灸1-3壮。
针刺太渊穴的方法:
太渊穴直刺0.3-0.5寸,局部麻胀。(注意针刺时应避开桡动脉)
太渊穴主治病症:
1、呼吸系统疾病:扁桃体炎,肺炎;
2、循环系统疾病:心动过速,无脉症,脉管炎;
3、其它:肋间神经痛,桡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膈肌痉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太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太溪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