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小儿支气管炎属于中医中的风温病的范围,主要是因为肺部受风寒,导致小儿出现发热、咳嗽、胸痛、咯痰、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下面介绍几种按摩法,能够缓解小儿支气管炎的症状,从而治疗支气管炎。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扶抱或仰卧,家长固定患儿上肢,清肺经、推(退)六腑各300次,推三关100次。
(2)患儿俯卧位,分推肩胛骨100次,按揉肺俞、大椎各1分钟。
(3)按揉膻中、丰隆穴各2分钟。
2、随证加减
(1)风热犯肺型:发热恶寒、汗少,头痛,口微渴,咳嗽气急,痰粘色白量少,胸胁隐痛,舌边尖红,苔薄黄。常用手法:
①推太阳30次,推三关300次。
②拿风池、肩井穴各10次。
(2)痰热壅肺型:高热面赤,倾渴欲饮,咳嗽痰黄而粘,或夹血丝,或为铁锈色痰,胸闷气粗,胸痛,舌质红,苔黄腻。常用手法:
①退六腑300次,清心经100次。
②加揉丰隆50次,揉中脘3分钟。
(3)热入心营型:发热不退,夜间加重,烦躁不安,时而谵语,甚至神志不清,气急,喉中痰呜,痰中带血,手足抽动,口唇干燥,舌苔焦黄。常用手法:
①推六腑、清天河水各500次,清心经、清肝经各300次。
②按揉曲池1分钟,推涌泉300次。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按揉掌小横纹200次,清肺经300次。
(2)清肝经300次,逆运内八卦100次。
(3)点揉天突、膻中、丰隆穴各1分钟。
2、随证加减
(1)头痛、鼻塞加揉膊阳池50次。
(2)高热不退,挤捏天突至剑突及两侧和大椎至第1腰椎及两侧,至皮下轻度瘀血为止。
一. 桑拿的作用 1. 减肥,如果每天洗一次桑拿通过蒸汽使人出汗,对减肥有显著的效果。 2. 消除疲劳,高温能使人血液循环加速,促进新陈代谢,使人迅速恢复体力。 3. 防止见湿感冒、皮肤病。 二.桑拿的功效 桑拿能扩张毛孔、排出毒素及毛孔分泌物,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焕发精神、对见湿症、关节炎、腰背痛、哮喘、支气管炎、精神衰弱等,均有一定疗效。 三. 干蒸、湿蒸 1. 干蒸,汽浴:成芬兰浴它的整个沐浴过程是坐着。室内高温使人有一种身淋赤带骄阳之晒,被吸收身体水分感觉。 2. 湿蒸,汽浴:称土耳其浴,它的整个过不断再度在散热器上加水以使整个房间湿度浓厚,沐浴者仿佛置身于热带雨林之中,产生一种阴或霾、潮或湿刮风或下雨感觉。在这个又湿又热的浴室里浴者必会大汗淋漓。 四。如何蒸桑拿 蒸桑拿前一般饮用两杯冷开水,以补充排汗带走水分,一般蒸桑拿不超过20分钟,狰完一次后浸泡或冲冷水或热水,俗称过冷河,使排出的分泌物流走,在进去蒸10分钟,如此蒸三次即桑拿人士讲的三蒸三冲淋,蒸完后可用冷水或温水进行冲淋,收缩毛孔,即血管,然后可进入温泉泡池各种药物泡池进入浸泡达到按摩、美容、休息或放松的效果。 五。多长时间进行桑拿比较适宜 一般情况下每周都有规律的洗2、3次有条件者可天天洗。 六、桑拿洗浴湿度: 因人而宜没有标准尺度,但通常至干蒸80℃-85℃.湿蒸45℃-65℃为宜,大池39℃-42℃. 七。各种泡池作用 1.热水池泡池,将全身或部分肢体浸泡于药物或较热水中,使之发汗祛风散寒,化淤、活脉达到治病,泡浴含天然温泉浴和药浴,两者可治疗外散于肌肤、内腑于骨髓伤热毒、即陈旧热和各种病痛、肢体强直、拘急、背躬弯曲、肌肉干瘦、胃与肾良好的效果,在此过程中身体毛孔舒张,排除人体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即其它分泌物各种药物中药性进入人体肌表,并发挥药理作用。而达到治病防病保健的目的。 2,中药池:中药池有当归、人参、串穹等十种中药熬制加入泡池中,对人有着舒肝利胆,对防止腰腿、风湿、感冒等各种疾病有着特殊的功效。 3,芬芳池:又叫鲜花池,鲜花经过热水浸泡大量的鲜花浓汁泡入水中,人全身泡入水中对皮肤营养滋润,长期浸泡使皮肤永远美白。
导语: 没有育儿经验的妈妈,往往让孩子跟着自己的无知遭很多罪。下面我将为大家整理分享孩子生病后的感悟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孩子生病后的家长感悟 这一阵子可真是够受的,大宝发烧,小宝拉肚子,巧的很小宝拉肚子很厉害的那晚我们要带着他到医院看,大宝开始发烧38度,朋友开玩笑地说:“双胞胎啊!”
这次小宝拉肚子还是满严重的,到医院做了化验是菌痢,打了三天液体,经常看一些书上讲小孩子过了半岁自母亲体内带来的抵抗力就要下降了,看来还真准哦,小宝到了七个月就开始生病了。
病从口入,这句话真是一点也不假,这次小宝得病就是这个原因,他很爱吃手指,时不时地就把手指放进口中吸,我想小孩子爱吃手指很正常,他在娘胎里那十个月经常都是吸着手指玩的,还有人说爱吃手指的孩子乖,这些观念都不对,一定不要让孩子养成吃手指的习惯,很不卫生,这次小宝拉肚子医生说多半就是因为吃手指而造成的,手上有太多我们看不见的细菌。其次我还失误在了一句老话上“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我总是在想不能把孩子养的太金贵了,一方面有了这句老话做“引导”,另一方面想着现如今食品已不是一个纯净的市场了,害怕孩子在家里过于干净的话接触外界或将来上幼儿园会更容易生病,所以除了早洗脸、手,晚洗澡用浴液清洁外,其它时间洗手只是过一下水,没有用任何清洁用品,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孩子在家里地上爬来爬去,觉得家里干净没关系,就不用洗手液啦;出去玩想着孩子还小也没有让他到处乱摸东西,回来就用清水洗洗算了,这些都是导致孩子拉肚的诱因,所以今后在这方面我是一定要注意呀,一定要勤给孩子洗手,要买那种有杀菌作用的洗手液给孩子用,而且大人也要常洗手,要抱孩子了,尤其是要喂吃的时是一定要把手洗干净的,否则也会传给孩子的。
小宝打针后就不拉肚了,但在二天后开始发烧,真是小可怜儿啊,说起这次发烧也是跟我托不了干系的。带孩子的保姆感冒了,大宝也是有点感冒才发烧的,要说是应该跟她们完全隔离的,但我想孩子刚打过针应该是有抵抗力的,其次我也不太好意思说保姆“你感冒啦别碰孩子,离孩子远点儿。”所以就这样让孩子又遭罪了,唉!其实想来这个时候孩子的抵抗力是很低的,不应该再接近这些病源,今后大人生病一定离孩子远些吧,孩子们的小身体没有那么坚强。
孩子生病后的感悟 我很幸运,在我的女儿刚呱呱落地之时,家里来了一个中医儿科专家朋友看望我和孩子。她教了我受用颇多的“育儿三字真经”,我回忆起来,加上个人经验总结如下:
第一、要防“火”
作为孩子的母亲,防“火 ”意识要强,发现火苗,及时熄灭,避免后患。
这里的“火 ” ,指的就是小孩子容易上的内火。老百姓常说:“小孩子就怕有火,有火才会生病。”儿童属“纯阳之体”,生命力旺,新陈代谢,生长发育迅速,容易出现阴阳失衡,阳盛火旺即“上火”的现象。而“上火”现象不仅容易发生在干燥的秋冬季,每逢换季或者炎热的夏季也是宝宝“上火”的高发期,因此这几个节骨眼儿,孩子也最能折腾家长。
要是能保证孩子体内没有火,基本上,当爹妈的也不会经常火急火燎地抱着孩子上医院了!
火,一般不是一下子着起来的,孩子的内火也不是一下子就积成病的,一般都有征兆可以发觉。
那个老中医教我:每天给孩子洗澡时或哄睡觉前注意观察孩子的几个关键地方---
1. 肛门:小孩子的肛门正常时是粉红色的,肠内有热时,就会呈现红色,颜色越深,说明体内火越大。
一旦发现是红色,就要给孩子吃些祛火的蔬菜或水果,比如西红柿、白菜芯、甘蔗汁、或是喝点淡竹叶水、淡藤茶什么的。
一般用梨丝、白萝卜丝、藕丝滴上蜂蜜,沁出汁来给孩子吃了、喝了就很管用了。总之,一定是孩子喜欢的,能接受的,但不要太寒性的食物。
这时,一定记住不要让孩子吃的过饱,尤其是热量高的食物,尽量不吃,快餐更是要绝对禁止。
2.眼角:如果眼角有眼屎出现,说明孩子有肝火了,这时的孩子往往容易发脾气,不听话。可以给孩子用生的嫩芹菜抹上花生酱和白糖吃,也可以榨些芹菜汁,煮粥喝。
3. 舌头:小孩子的舌头、舌边若是发红,说明有心火了。
这时的孩子通常白天爱口渴,晚上爱折腾,睡不好觉。
祛心火的食物有很多,比如:赶上夏天,可以买鲜莲子,剥了直接给孩子吃。还有茭白和茄子,最好 素炒、蒸,不要用多油。
4. 嘴角:仔细观察,有些孩子经常口角有“白茬儿”,是口干引起的,说明有了脾火。
可以寻来柿饼上的柿霜给孩子冲水,或是买来杨桃,给孩子吃。
要是口舌生疮、舌苔发黄,厚腻,那就赶紧给孩子吃点至保定之类的小中药,赶快把火灭了,否则,孩子很快就会给你颜色看看。
5.大便:每次孩子大便时,家长都应观察孩子,是否便得轻松,顺利,孩子表情如何。如果孩子很痛苦,很费力才便出来,大便又不是软黄便,同时还有口臭,那就是有胃火了。
尽量给孩子空空胃,少吃点,喝点小米粥、百合粥,荸荠煮水或榨汁,都可以除胃火。
6,手心:经常牵着孩子小手时,就摸摸孩子手心儿,如果是凉凉的,潮潮的,那就放心了。如果是干热干热的.,晚上还出汗,那就是有虚火了。这样的孩子,体质弱,还不能用寒性大的食物,伤着了,反而更难办。
给他捏捏积,搓搓脚心,是个不错的办法。一般七八岁以内的孩子,是不需要用药的,只需小儿推拿就可解决问题.
第二,防“蔫 ”
小孩子 发烧感冒或生病之前,都有先兆,一般及时处理,多喝点热水,盖上被子,平躺休息,就会转危为安,或是减轻症状。
像霜打了的花一样,耷拉了,不爱说话了,或是莫名的烦躁不安,耍赖,都是身体不适的语言。这些小孩子不会表达,可是大人得从他们的身体语言里看出来。
还有,判断孩子发烧是因为玩大发了,还是真的生病了,也可以从是否“蔫了”来判断,要是没事儿,孩子不难受,他就该玩玩,该吃吃,没个不高兴的。这个尺子,来判断幼儿急疹,最有效。
第三,防“旱”
都说孩子水灵灵的,惹人喜爱,那还真是的,因为孩子含水比成人多,大约75%都是水!而且孩子体积总量小,要是缺一点儿水,也是不小的百分比了。所以,一般孩子生病,缺水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说,孩子在该喝水的时候,没有及时喝上水。
一般早晨起来,孩子要喝些温水,喝点稀的,上午还要吃水果,白天出去玩,也要随身带着水,最多隔半个小时就要喝一次水。晚上睡前不敢多喝水,小孩子膀胱小,喝多水就睡不好觉了。但是睡前一个小时要喝水,这样可以把下焦的“毒素”在睡前大部排出去。
“不要等渴了再去喝水”,这是妈妈从孩子小时候就要教给孩子的喝水原则,会让他受用一辈子!因为身体有了足够的水,才能正常运转,不会出毛病。
我牢牢记住这老中医的“三字经”,眼尖加手勤,孩子从此也很好带,不爱生病。
这里,还要介绍我在做加拿大移民医生时,碰到的一个新疆康复科女医生传授我的经验:经常给孩子做按摩,不仅长个儿而且不爱生病。她告诉我的几个关键部位是:
十个手指的侧面、手心、脚心:经常搓搓,可以祛火。
膝关节两侧:促进血液循环,关节软骨养分供给,健脾。
从头顶正中到尾椎骨末端:这是膀胱经走行之处,促进智力发育。
后来,我按照她的方法做,很有成效,而且我自己还总结出一个经验:
每次孩子临睡,把你的手搭在孩子脑后,从大椎一直往下摸,如果发现哪一处温度比别处高,比如肺俞高,对应的是肺,那么孩子肺内有热,就要想办法把肺火祛了;看看是不是大便干了,要是干,就得泻泻,吃点百合粥,凉拌莴笋丝,或是空腹喝点香油冰糖水也行。
要是膀胱俞温度高,就要多喝水,可以适当煮点鱼腥草或是蒲公英,把湿热通过尿给排出去。
“要想让孩子少遭罪,当妈的得多受累。”想想看,是不是这个理儿?
但是,话说回来,就是我上面说的这点累,应该还是比伺候发烧生病的孩子要轻松多了,至少你在做我教你的这几点时,心情是愉悦的,不仅防病,还能与孩子增进亲子之情。而且,哪个当妈的即使能吃苦受累,也不愿意遭那个看着孩子受苦,自己心灵倍受煎熬与折磨的罪啊!
宝宝"火"来谁挡? 妈妈学做私人按摩师
一旦发现孩子有上火现象,家长要及时给孩子“灭火”。刘纳推荐了一套按摩去火的方法,“对8岁以前的小孩,用推拿按摩的方法是最好的。我记得一个中医说过一句话,他说小孩子是纯阳之体,能治他的病的药就在他身上,‘身上自有大药’。我的女儿是剖腹产,我是医生,知道剖腹产的孩子特别容易得先天感到失调症,因为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孩子一生下来,我就经常给她做抚触按摩”。
1、捏脊
具体做法是:把手搭在孩子脊柱上面,觉得哪个地方有热,这个地方就要多多地从下往上搓,可以去火。不管爱不爱生病的孩子,每天捏脊两次,可以增加免疫力。
2、按摩天柱穴
有的孩子体质比较弱,家长怎样让体质弱的孩子强健起来?有一个特别好的穴位,就是天柱穴。脖子后面有两条筋,天柱穴就在后面凸起的地方。经常按一按,擦一擦,让这个地方受一些刺激。经常做,孩子的火就会下去。
3、刮大椎穴
孩子经常咳嗽,是有肺热。可以拿刮痧板刮大椎穴附近,这个地方会出现红色的痧。
4、按摩天突穴
有的孩子特别容易得支气管炎,爱咳嗽,可以按摩两个穴位。一个是孩子第二个锁骨跟肩关节交界的地方,可以经常按一按,对预防咳嗽特别有好处。另外一个是天突穴,在锁骨中间。
5、搓檀中穴
孩子免疫力比较差的,每天晚上睡觉前,拿柔软的干毛巾,给他搓一搓檀中穴。14岁以前小孩的胸腺还在发挥功能,经常按摩,可以让胸腺细胞比较活跃,使免疫系统比较坚固。
6、搓手指
建议早上家长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或者是散步溜弯的时候,可以经常搓一搓孩子几个手指的侧面。这对应的是孩子的消化道,对于去火、消除食积,还有增加免疫力都非常有好处。十指连心,母亲跟孩子之间的交流也可以通过手来传递。
7、搓脚心
晚上可以给孩子搓一搓脚心。在脚掌上有两块肉,中间有一个坑儿,这个地方是涌泉穴,是肾的反射区,人体的能量都是从这个地方涌出来的。经常给孩子搓一搓涌泉穴,体内的火、毒就都排出来了,身体机能会比较健康。
提醒:按摩时要闭门关窗小心穿堂风
刘纳提醒,家长给孩子按摩或刮痧时,一定要注意不能有穿堂风,不能让孩子着凉。因为给孩子做按摩或者刮痧,等于是促进了血液循环,毛孔是张开的,这个时候有风邪进来,反而会加重病情。房间的窗户和门一定要关上,然后再进行治疗。比如说孩子肺有热了,在肺这两个地方,给他多按一按。孩子的元气是藏在这个地方,家长经常给他搓一搓,孩子会感觉非常舒服。对于身上这些穴位,能够经常刺激它,让经络更通一些,免疫系统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