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穴位养生

中医穴位归纳21个门穴(人体“门穴”盘点)

时间: 2023-02-15 13:21:13

中医穴位归纳21个门穴

在人体上,以“门”命名的穴位是神气出入的通道,当然,也同时是邪气出入之处。只要这些坏家伙进入我们人体中的门,我们统统把它们拒之门外。

1、命门穴

属督脉。别名:属累穴,精宫穴。

“命门穴”。“命”,人之根本也,以便也。“门”,出入的门户也。命门穴因其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内连脊骨,本穴外输的阴性水液有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的作用,为人体的生命之本,故名“命门穴”。

作用功效:接续督脉气血。温肾助阳、镇静止痛。

主治病症:腰痛,肾脏病症,以及下焦生殖病症。

按摩法:左手食中无名三指肚搓,会有灼热感。最好先搓尾骨,把尾骨部位搓热后(此为一阳来复),再沿尾骨搓到命门,再搓命门5分钟。

用掌擦命门穴及两肾,以感觉发热发烫为度,然后将两掌搓热捂住两肾,意念守住命门穴约10分钟即可。

督脉穴位:命门穴https://dejiankang.net/7393.html

2、哑门穴

属督脉,位于项部。别名:舌肿穴。

“哑门穴”,“哑”,发不出声也,此指阳气在此开始衰败。“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督阳气在此散热冷缩。阳气的散热收引太过则使人不能发声,故名。(病音)门名意与“哑门穴”同,(病音)为失语之意。作用功效:收引阳气,开窍醒神、散风熄风

主治病症:顽固性头痛、精神烦躁、鼻出血等

按摩法:用食指的指腹点揉哑门穴。点揉时力度要均匀、柔和,使力量直达局部深层组织,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揉3-5分钟即可。

督脉穴位:哑门穴https://dejiankang.net/7415.html

2、京门穴

属足少阳胆经。肾之募穴。别名:气府穴。

京门穴 人体穴位图京门。京,国都也,人与物的聚集、集散之所,此指穴内物质所处为地之上部。门,出入的门户。本穴如同地之上部水湿云气的聚散之所,故名京门。

作用功效:募集肾经水液。温阳益肾,健脾通淋。

主治病症:健腰,利水,消胀,肾炎,肋间神经痛。

按摩法:用大拇指进行点揉,每次3-5分钟。

按摩法:可采取点按的方式,用手指的指节按在京门穴上,这时会感到按压处有明显的酸痛感,逐渐用力深按,保持2-3秒后松开,休息3秒后再按,一按一松为一个循环,重复3-5分钟。

足少阳胆经经穴:京门穴https://dejiankang.net/6349.html

3、梁门穴

属足阳明胃经。

梁门穴 人体穴位图梁,屋顶之横木也。门,出入之通道也。本穴为腹部肉之隆起(脾土堆积)处,有约束经水向下流行的作用,经水的下行是满溢之状,如跨梁而过,故名。

作用功效:约束胃经的地部经水并使其维持一定的数量。

主治病症:胃痛,消化性溃疡病,胃下垂等。

按摩法:用大拇指进行点揉,每次3-5分钟。

按摩法:用手指的指端对腹部的梁门穴进行揉搓刺激,按摩约3-5分钟,待穴位处微微热胀就可以。

足阳明胃经经穴:梁门穴https://dejiankang.net/5946.html

4、章门穴

属足厥阴肝经,脾经募穴,八会穴之脏会。足厥阴少阳之会。别名:脾募,肘尖,季肋。

章门:章,大木材也。门,出入的门户也。强劲风气如同由此进入门户一般,故名。章门穴为脏会穴,统治五脏疾病

作用功效:降浊固土。

主治疾病:胸胁痛,痞块,消化系统疾病:

经多年临床研究发现:章门穴主要用于治疗脾之虚症和肝之实症效果较好。

敲打章门穴,可以增加胆汁分泌,胆汁分泌多了,消化能力就强了。还可以清肝火补脾。

按摩法:用双手手指指端按压章门穴位,并且做环状运动。每次3-5分钟。

足厥阴肝经经穴:章门穴https://dejiankang.net/5398.html

5、期门穴

属足厥阴肝经。肝之募穴。别名:肝募穴。

期门穴 人体穴位图期门:期,期望、约会之意。门,出入的门户。期门名意指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本穴为肝经的最上一穴,作为肝经募穴,尽管其穴内气血空虚,但却募集不到气血物质,唯有期望等待,故名期门。

作用功效:募集天之中部的水湿风气。

主治病症:胸胁胀满疼痛,奔豚,疟疾,伤寒热入血室,肝病等。

按摩法:先用手掌轻擦双侧胁部至微微发热,然后用拇指指面着力于期门穴之上,由轻至重,待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后,再施以按揉的方式,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左右交替,每次每穴按压3-5分钟。

足厥阴肝经经穴:期门穴https://dejiankang.net/5400.html

6、石门穴

属任脉。三焦的募穴。别名:丹田穴,命门穴。“石门穴”。“石”,肾主之水也。“门”,出入的门户也,本穴如同任脉水湿之关卡,故名“石门穴”。

作用功效:募集三焦经气血。理气止痛、通利水道。健脾益肾,清利下焦。

主治病症:小便不利、泄利、小腹绞痛、气淋、血淋、产后恶露不止等。现代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肠炎等。

按摩法:可以用手的中间三指按揉石门穴位3-5分钟,感觉酸胀适中即可。或者将手搓热后,用手的中间三指在该处旋转按摩50至60次。

任脉经穴:石门穴https://dejiankang.net/7626.html

7、风门穴

属足太阳膀胱经。别名:热府俞。又有左为风门,右为热府之说。“风门穴”。“风”,言穴内的气血物质主要为风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风门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化风上行,故名“风门穴”。

作用功效:运化膀胱经气血上达头部。

主治病症:治疗头痛发热、伤风咳嗽、胸背痛、项强等。按摩法:强力按压此穴位,能促进组织的发达,使身心—面作用旺盛,—面控制体内钙与磷的代谢。进而增加对滤过性病毒的抵抗力。首先,用食指按压风门穴,缓缓吐气。经6秒钟后,再慢慢的放手。以此要领重复做10次到30次。用这种治疗法几乎可治愈感冒。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风门穴https://dejiankang.net/6411.html

8、肓门穴

属足太阳膀胱经。“肓门穴”,“肓”,心下膈膜也,指穴内调节的物质对象为膏肓穴外传的膏脂之物也。“门”,出入的门户也。盲门穴与膏肓穴相对应,膏肓穴为膏脂之物的输出之处,而本穴则为膏脂之物的回落之处,故名“肓门穴”。

主治病症:腹痛、便秘、乳疾、痞块等。

作用功效:积脂降浊。理气和胃,清热消肿。

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痉挛、胃炎、溃疡病、习惯性便秘、乳腺炎等。按摩法:以手指中间三个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肓门穴10秒后松手,如此反复5次,并作圈状按摩。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肓门穴https://dejiankang.net/6489.html9、金门穴

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之郄穴。

作用功效:补阳益气,疏导水湿。

主治病症:头痛、眩晕、腰痛、腰膝痛、小儿惊风、下肢痿痹、外踝痛等。

按摩法:用另一侧脚的脚大拇指点压金门穴,每次3-5分钟。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金门穴https://dejiankang.net/6513.html

10、魂门穴

属足太阳膀胱经。

魂,肝之神也,阳热风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肝脏的阳热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作用功效:疏肝理气,降逆和胃。

主治病症:胸胁胀痛、背痛、呕吐、泄泻、食不化等。

现代用于治疗:肝炎,胆囊炎,胃痉挛等。按摩法:用手大拇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每次3-5分钟。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魂门穴https://dejiankang.net/6481.html

11、殷门穴

属足太阳膀胱经。“殷门穴”。“殷”,盛大、众多、富足也。“门”,出入的门户也。气血物质如充盛之状,故名“殷门”。

作用功效:舒筋通络、强膝状腰。

主治病症:腰脊疼痛、腰部扭挫伤、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等。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股部炎症等。

按摩法:用大拇指按揉或弹拨殷门穴3-5分钟。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殷门穴https://dejiankang.net/6461.html

12、箕门穴

属足太阴脾经。箕门:箕,土箕也,担物之器也。门,出入的门户也。穴内的脾土物质如被土箕担运而出,故名。

箕门穴 人体穴位图作用功效:箕门穴,沉降脾经阴浊。调下焦,利水。健脾渗湿,通利下焦。

主治病症:小便不利、阴囊湿痒、腹股沟肿痛、下肢麻痹等。

按摩手法: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箕门穴,按压时要注意力度稍重,每次按摩3-五分钟。

足太阴脾经经穴:箕门穴https://dejiankang.net/5351.html

13、冲门穴

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厥阴之会。别名:慈宫、上慈宫。

冲门穴 人体穴位图冲门。冲,冲射、冲突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脾经下部诸穴传来的经气由本穴上冲腹部,故名。

作用功效:运化脾土,健脾化湿,理气解痉。

主治病症:前列腺炎,腹痛、疝气、带下、小便淋沥、产后血崩、白带异常等。

按摩手法: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或敲打冲门穴,用力方向由内向外,每次3-5分钟。

足太阴脾经经穴:冲门穴https://dejiankang.net/5353.html

14、滑肉门穴

属足阳明胃经。别名:滑肉穴。脾土微粒在风气的运化下输布人体各部。

滑肉门穴 人体穴位图滑肉门,“滑”,滑行的意思;“肉”,脾之属,土的意思;“门”,出入的门户。“滑肉门”的意思是说胃经中的脾土微粒在风气的运化下,输布人体各部位。脾土微粒的运行如滑行之状,故名。滑肉。

作用功效:平肝逆阳、镇静安神、清心开窍

主治病症:肥胖症、慢性胃肠病、脱肛等。

按摩法:用中间三指指腹垂直下按,再向上托,用力揉按1~3分钟。

足阳明胃经经穴:滑肉门穴https://dejiankang.net/5952.html

15、幽门穴

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幽门。幽,深长、隐秘或阴暗的通道。门,出入的门户,肾经冲脉气血从此由寒湿之性转而变温热之性,故名。

幽门穴 人体穴位图作用功效:升清降浊,降逆和胃。

主治病症:腹痛、腹胀、呕消化不良等胃肠病证。

按摩法:两手四指并置于幽门穴按揉,每次3-5分钟。

足少阴肾经经穴:幽门穴https://dejiankang.net/5693.html

16、关门穴

属足阳明胃经。

关门穴 人体穴位图作用功效:固化脾土。

主治病症: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纳呆、身肿等。

现代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

按摩法:用一手食、中指指端分开对按两侧关门穴3-5分钟。

足阳明胃经经穴:关门穴https://dejiankang.net/5948.html

17、云门穴

属手太阴肺经,肺经气血由此传输四极。

云,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以云的形式而存在。门,出入的门户也,指本穴是肺及其经脉与外部物质交换的一个重要门户。此水湿气态物缩合并化为云状气态物且以云状气态物的形式向经穴外传输,故名云门。

主治病症:咳喘、气上冲心、胸痛彻背、肩关节周围炎、上肢麻木、脉代不至寸口。

作用功效:止咳平喘、清肺除烦、通利关节。

按摩法:1.双手拇指指腹按揉云门穴位并做环状运动,每次按摩3分钟。

2.用一个手的三指轻轻搭在中府、云门附近,轻轻地按揉,同时这一侧的手做一个扩胸运动就可以了。注意:此穴是不能随便拍打的,容易伤到肺。

人体手太阴肺经经穴:云门穴https://dejiankang.net/4095.html

18、耳门穴

属手少阳三焦经。

“耳门穴”。“耳”,穴内气血作用的部位为耳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耳门名意指三焦经经气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冷降后由耳孔流入体内。本穴如同三焦经气血出入耳的门户,故名“耳门穴”。

主治病症:耳门穴是治疗多种耳疾重要的穴位之一。

作用功效:开窍聪耳,泄热活络。现今常用于治疗中耳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美尼尔氏症。

按摩法:微微张口,用双手拇指相对,同时轻轻用力打按压耳门穴3-5分钟,然后自上而下推耳前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耳门穴https://dejiankang.net/4908.html

19、神门穴

属手少阴心经。原穴。

“神门穴”。“神”,与鬼相对,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本穴因有地部孔隙与心经体内经脉相通,其气性同心经气血之本性,为人之神气,故名“神门穴”。

作用功效:补益心气,安定心神。

主治病症:健忘失眠、癫狂痫、晕车,无脉症、等神志病证。

按摩法:可用掐、揉、刺激,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

手少阴心经经穴:神门穴https://dejiankang.net/4350.html

20、液门穴

属手少阳三焦经。荥(水)穴。

人体穴位图 液门穴 中渚穴“液门穴”。“液”,液体也,经水也。“门”,出入的门户。本穴物质为关冲穴传来的凉湿水气至此之后则快速散热冷却,冷却后的水湿归降地部,故名“液门穴”。

作用功效:降浊升清,疏风散邪、清热消肿。

主治病症:头痛、目赤、耳痛、耳聋、耳鸣、咽喉肿痛、发热等

按摩法:用手大拇指按揉液门穴3-5分钟。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液门穴https://dejiankang.net/4896.html

21、郄门穴

属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之郄穴。

作用功效:清热止血、宁心止痛、理气安神、活血泄热。

主治病症:心痛、心悸、呕血、胸胁痛、前臂痛、腋肿、疔疮、癫痫等。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压郄门穴,注意按压时力度要稍重,每次3-5分钟。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郄[xì]门穴https://dejiankang.net/4257.html

人体“门穴”盘点

古人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

也就是说穴位名称里就已经隐藏了很多信息。

穴位的命名上有一类大家没有太注意的“门穴”,也就是穴位名称里带有门字的穴位,

《玉篇》称“人之所出入也”为门。《博雅》云:“门,守也。”《释名》云:“门,幕障卫也。”门的另一层含义就是隐蔽深幽,掩饰内里。


中医理论认为,门既是气血物质出入的门户,也是外来病邪进出的地方。

《灵枢·小针解》:“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素问·离合真邪论》:“推阖其门,

令神气存。”《医学实在易》:“凡称之曰门,皆指出入处而言也。”

在人体经络穴位中,门穴的命名就含有深意。中医学把神气出入的门户及外来病邪进出的地方的穴位命名为门穴。纵观十四正经上的门穴,十四正经上的穴位,除了大肠经和小肠经没有“门”穴外,其它经脉上都分布有“门”穴。

人体门穴计有19个双穴,3个单穴。其分布如下:

双穴 :肺经有云门, 脾经有箕门, 冲门,心经有神门,肾经有幽门,肝经有章门, 期门,胃经有梁门,关门,滑肉门,膀胱经有风门, 魂门,肓门,殷门,金门,心包经有郄门,胆经有京门,三焦经有液门,耳门。

单穴 :督脉有命门,哑门,任脉有石门。


首先说一下门穴的作用

一、统领作用

门穴最重要的作用是具有统率、领导的作用。在人体起着统领作用的门穴当属命门和肓门二穴。

命门,归经于督脉,通于肾,元阳出入之门户,为先天之本

肓的本意为“脐”,而肓门为诸肓穴的门户,是人体气血最为集中之所。

此二穴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处所,是生命活动的原始动力,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发挥脏腑功能、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是统领全身气血之要穴。

二、调配作用

门穴具有调动、配合的作用。通过门穴可以将人体精气重新调动,相互配合,促进气血配合、脏腑协调,充分开发人体内在资源,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三、沟通作用

门穴具有沟通腧穴信息的作用,包括气机传递、通道畅通、疗效回馈等。

幽门就具有这种特殊的沟通作用。“肾为胃之关,胃为肾之门”。幽门居脐上6寸,前正中

线旁开0.5寸,为隐秘或阴暗的通道,与胃相毗邻,是沟通后天与先天的桥梁。

四、约束作用

门穴具有约束、控制的作用,约束或控制脏腑、组织、器官在正常的范围内进行某些功能活动。

滑肉门通于口舌及肛门,内应腹膜油脂,外应松皮软肉,当食物进人胃中饱和时,滑肉门便发出信号停止进食。


下面盘点一下“门穴”


命门 ,位于督脉,“人之命门之气,乃是肾间动气,为五脏六府十二经脉性命根”,

命门可以认为是生命之门,神阙穴相对居脐中,是人体生命活动能量来源之地。两穴一前一后,为元阴元阳之地。


哑门

发不出声者,为哑。

口,舌为发声之器官。

主治疾病主要为聋哑,中风舌强不语,舌缓不语,暴喑,音哑,重舌,后头痛,项强等。


石门 ,任脉,是三焦之募穴,为三焦之气出入之门。

石,硬; 坚固也,用之作门,以示所藏之物贵重。石,易碎也,要打开石门,一定要有窍门,不可用蛮力。



云门 ,肺经,为肺气出入之门。

云,云雾也;天地之合气,为有形之气。“云出天气, .. 天气通于肺。”

云门,经穴名。出自《素问·水热穴论》。属手太阴肺经。位于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

常用于治疗咳嗽、胸痛、哮喘等。肺及支气管疾患时常在此处过敏压痛。


梁门 ,胃经,在胃之募穴 -- 中脘旁,胃腑之气出入之门。

梁通粱,稻谷一类,意指穴在膏粱之物出入之门户处。

房屋最高横木为梁,意指物体上居中拱起或成弧形的部分。

穴位于胃之募穴中脘旁,为胃之中部,最高点处。内应于胃。



关门 ,关,关口也。胃经,建里旁开2寸,胆腑之旁,胆腑之气出入之门。

影响中正之官胆,可致胆气不舒,胆为肝之腑,肝胆相依。



滑肉门 ,胃经,水分旁开2寸,为大肠腑气出入之门。

滑者光滑,滑利也;肉者, 肉也。

人身之中,舌头出入口中,有滑肉之象。

故主治吐舌,重舌,舌强,吐血等。

粪便,出于肛门,滑利之象。

滑肉者,粪便之雅称也。

滑肉门穴在大肠募穴天枢穴之上,同时,位于横结肠附近。故内应大肠。

故主治肠鸣,泄泻,便秘等。


箕门 ,位于脾经,为膀胱腑之气出入之门。

箕,簸箕也,扬米去糠之器具,意在祛粗存精。其临床主治主要与膀胱有疾病,如:小便不通,遗尿,五淋等。故内应膀胱。



冲门 ,位于脾经,为脾经之经气出入之门;

冲,有冲射、冲突之意。但亦有平和,冲和之性。能调和血气的升降。协同脾之统血功能。穴在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临床上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下肢厥、痿等症;亦可用于治疗腹痛,疝气,带下,崩漏等症。



神门 ,位于心经,为心之神气出入之门。

神,广义之神指人的生命力,生生不息之气。狭义之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活动。



风门

风门者,风所出入之门也,为风邪出入之门户,穴位于肺兪穴旁;风邪犯人,首先犯肺,则肺气不宣。肺气通于鼻。《针灸甲乙经》:“风眩头痛,鼻不利, 时嚏,清涕自出,风门主之。”



魂门 ,位于膀胱经,为肝之神气出入之门;

魂,阳气也。为人之阳神。肝为将军之官,体阴而用阳。穴与肝腧平,肝藏魂。故魂门内应于肝。

通眼,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侯,故魂门外应于目。

失魂落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肓门 ,膀胱经,源之于肾,为肾气和三焦之气出入之门。

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第一腰动、静脉后支。

肓,肓膜也;“肓”字在《内经》中,其义有三:

(1)心下鬲上的空隙之处,即心脏与胸隔膜之间;

(2)指脐下腹腔内空隙之处,指肠外之脂膜。而肓之原,即脖眏,亦名气海。

(3)脏腑之间的空隙之处,而膜,即胸、腹之膜。

此穴犹肓穴之门户,通过三焦之气化功能,使元气通达上下,前后,输布全身。



殷门 ,位于膀胱经,为膀胱经之经气出入之门;

殷,大也,盛也,红也。

穴在承扶与委中之间,其处肌肉丰盈,主要用于治疗外伤,血瘀所致之急性腰扭伤,腰腿痛。

很多患者在敲打殷门穴的同时发现前列腺炎尿路不畅尿滴沥等症状也消失了。

殷门,又通肛门,用于治疗便秘。



金门 ,位于膀胱经,为膀胱经之经气出入之门;

金,肺性之气也。医经理解:“金者水所从出,是寒水所生之门”

金门,通肺金气之门。足太阳膀胱经为寒水,多血少气之经。

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风性开泄,升发,向上向外。风邪侵入,必先犯肺,肺与膀胱通,膀胱经所过,必受其累。寒、湿、等邪多依附于风邪而犯人。主治:风寒湿所致膀胱经之病患。



幽门

幽,隐也,深也;幽静也。

肾经,居心之募穴 – 巨阙旁,为心气出入之门。

心为五脏之主,居于胸廓之深处。心藏神,主神明。神为无形体之物,喜居清虚境界。

位于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幽门位于肾经,心肾相交,有助心之功能。


郄门 – 位于心包经,心包经的郄穴,为心包之气出入之门。

郄, 同隙。空隙,间隙。心包为心之外围,与心脏之间之空隙,间隙也。

郄门穴是心包经的郄穴。治疗以心胸部和经脉所过疾病为主。故内应于心包。



液门 ,位于三焦经,为三焦经之经气出入之门;

液门,顾名思义:液体之门。人身的血液,津液,关节液,精液,小便,包括痰液,唾液都是液体。《灵枢·本输》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所以,三焦具有运行水液,为人体水液运行的主要通道。



耳门

耳门,顾名思义,耳朵之门。为三焦经穴位,三焦经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治耳朵疾病为主。



京门 ,胆经,肾之募穴,肾气出入之门。

京,大也;如京城,一国之重要城市。

肾先天之脏,人身至关重要器官。京,通惊,肾在志为恐。



期门 ,肝经,肝募穴,为肝气出入之门。

期,指周期;同时又有期望,期待之意;卧则血归肝, 肝藏血,十二经有期。



章门 ,肝经,脾募穴,脏会穴,脾脏之气出入之门。

章 :章法,法规; 规章。 通“ 障”。

当脾统血,肝藏血,肝脾调节血的功能正常,各个脏器以及脏器之间的功能就有章可寻,相互协调。反之失调,则从有章法变成障碍。


人体穴位大全(2)

22、人中穴:即鼻沟正中。

23、驾梁穴:即鼻梁。

24、咽空穴:即两个鼻孔。

25、牙关穴:即唇口。

26、咽喉穴:即喉管。

27、将台穴:即咽喉左右。

28、舌咽穴:舌上咽腔。

29、童骨穴:位于风膊下处。

30、精灵穴:即两手虎口。

31、曲池穴:屈肘时肘桡侧横纹尽头处。

32、中脘穴:脐上四寸。

33、六宫穴(又名脐中、神阙):即肚脐。

34、气关穴(又名气门):左乳下二横指处。

35、血瘦穴(又名血关):右乳下二横指处。

36、挂膀穴:血瘦穴下一分处。

37、肚角穴:位于小腹盆弦之外。

38、命宫穴:位于血关穴之下,气海穴之右。

39、背心穴:即背部的中心点。

40、腰眼穴: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八分。

41、粪门穴:即肛门口。

42、冲阳穴:足背的最高点,动脉旁。

43、血囊穴:右侧十二肋骨下缘。

44、气囊穴:即小腹左边。

45、净瓶穴:即脐左肚角血腕下。

46、脊中穴: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骨的中点。

47、山根穴:即鼻梁之上。

48、对口穴:项后的风府与哑门之间。

49、气隔穴:脐下三分稍偏左。

50、血海门穴:右侧十二肋下三横指。

51、膈门穴:左侧十二肋骨下缘。

52、气舍穴:锁骨内侧端上缘。

53、开气穴:即气舍穴偏右。

54、转喉穴:即气舍穴偏左。

55、血仓期门穴:右侧锁骨下八分处。

56、气血囊合穴:左傍肋骨下。

57、督脉穴:枕骨正中。

58、正额穴:头额前正中。

59、后海底穴:肾俞穴下一寸八分。

60、攒竹穴:眉内端陷中。

61、正气穴:左侧乳上一寸三分。

62、上血海乳穴:右侧乳上一寸三分。

63、气血二海穴:左右乳下一寸三分。

64、下血海穴:右乳上一寸四分。

65、藿肺穴:中脘与建里之中点向下一寸三分。

66、翻肚穴:藿肺穴向左一寸三分处。

67、泰山穴:离梭子骨四寸处。

68、天突穴:胸骨柄的上缘凹陷中。

69、劳宫穴:第二、三掌骨之间。

70、神门穴:尺侧腕关节横纹头。

71、手三里穴:曲池穴下二寸。

72、颊车穴:下颔骨前咬肌中。

73、支正穴:尺侧腕上五寸。

74、下关穴:颧弓下与下颔关节切迹间凹陷处。

75、足三里穴:犊鼻穴下三寸,胫骨粗隆外侧陷中。

76、犊鼻穴:屈膝,膑韧带外侧陷中。

77、肩井穴:肩头高处,当大椎与肩峰之间。

78、日月穴:第九肋端下缘。

79、风市穴:大腿外侧膝上七寸。

80、阳陵泉穴:腓骨小头前下方。

81、委中穴(又名血郄):膝腘窝中动脉外。

82、承山穴:委中与跟腱之间。

83、昆仑穴:外踝与跟腱连线的中点。

84、血海穴:屈膝,膑骨内上缘上二寸。

85、大陵穴(又名腕心穴):掌后骨下,两筋间陷中。

86、尾宫上穴:即尾宫上一分许。

87、鹤顶穴:位于膝盖骨上缘上一寸正中。

88、外踝尖穴:即足外踝最高点。

89、内踝尖穴:即足内踝最高点。

90、膀胱穴:即膀胱。

91、泪孔穴:(又名睛明):目内眦头外一分。

92、所闻穴(又名听宫):即耳珠,大如赤小豆。

93、中府:第一肋间隙外侧近噱突处。

94、绝骨穴(又名悬钟):外踝上三寸。

95、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6、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97、太渊:腕关节横纹上,桡动脉外侧。

98、然谷穴:舟骨粗隆下方凹陷处。

99、曲骨穴:脐下五寸处。

100、大都穴:足拇趾内侧本节后。

101、魄户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

102、天窗穴:颈侧、胸销乳突肌后缘。

103、箕门穴:大腿内侧,血海穴上六寸。

致命36穴 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两眉之间。

头额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太阳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与眼外眦之间后的一寸陷凹中。

枕骨穴(又名脑户):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厥阴穴(又名头窍阴):位于脑后两边,乳突后当浮白与完骨之间。

华盖穴:胸骨柄与胸骨体联合的中点,即天突穴下二寸。

黑虎掏心穴(又名建里):位于脐上三寸正中。

巨阙穴:脐上六寸,即鸠尾穴下一寸。

气海穴(又名丹田穴):脐下一寸五分。

关元穴:脐下三寸。

水分穴:位于脐上一寸。

中极穴:脐下四寸。

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当于第五肋间。

左期门穴:左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右期门穴:右乳下二肋,相当于七、八肋间。

左幽门穴:巨阙穴左开五分。

右幽门穴:巨阙穴右开五分。

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脐中左旁五分。

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脐中右旁五分。

左章门穴:左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右章门穴:右腋中线第十一肋端下际。

左腹结穴(又名左七劳):脐左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右腹结穴(又名右七劳):脐右侧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左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侧一寸五分。

右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侧一寸五分

命门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于命门穴左旁三寸。

气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

鹤口穴(又名尾宫穴):位于尾骨宫下两腿骨尽处。

海底穴(又名会阴穴):前阴与肛门之间。

涌泉穴:位于第二、三趾跖关节后方,蜷足时所现的凹陷处。

右志室穴:位于命门穴右旁三寸。

藏血穴:位于脑后右玉枕穴下五分。

穴道位于“经络”——能量的通路上。而人体中,五脏六腑“正经”的经络有12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24条)。另外,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这14条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全部共有365处。

仅仅如此,便是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更何况其他的地方也有穴道。经络以外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后来又陆续发现了“新穴”,这些穴道若全包括,人体穴道的总数远超过1000个。

大致穴位列表 头部穴位(正面):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沟穴、瞳子髎穴。

头部穴位(背面):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哑门穴、完骨穴、风池穴、天柱穴。

头部穴位(侧面):太阳穴、下关穴、客主穴、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膻中穴、鸠尾穴、巨阙穴、中脘穴、水分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气舍穴、俞府穴、或中穴、期门穴、日月穴、天枢穴、气穴、大巨穴、大赫穴。

人体背部穴位: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至阳穴、脊中穴、治喘穴、肩井穴、曲垣穴、天宗穴、命门穴、腰俞穴、腰阳关穴、上仙点穴、六华灸穴、风门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膏肓穴、志室穴、肩外俞穴、厥阴俞穴、三焦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

人体上肢穴位:内关穴、外关穴、曲池穴、尺泽穴、治痒穴、孔最穴、列缺穴、阳池穴、神门穴、合谷穴、中渚穴、少冲穴、落枕穴、指间穴、太渊穴、口内穴、胃肠穴、手三里穴。

人体下肢穴位:膝眼穴、梁丘穴、复溜穴、阴谷穴、血海穴、承山穴、解溪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百里穴。

人体足部穴位:涌泉穴、大敦穴、太冲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脉穴、丘墟穴、昆仑穴、足临穴、行间穴、里内庭穴、下痢穴、高血压点穴、第二厉兑穴、第三厉兑穴、阿基里斯腱穴。

人体穴位与暗杀相关:

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十二经络走向 手三阴经:从胸沿臂内侧走向手。

手三阳经:从手沿臂外侧走向头。

足三阴经:从足沿腿内侧走向腹。

足三阳经:从腹沿腿外侧走向足。

而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奇经八脉 其实,奇经八脉只是人体经络走向的一个类别。

所谓经,是指神经纵运行的在的干脉。所谓络,是指神经横运行的网络系统的小支脉。经络如环无端、内外衔接,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分十二经脉,络无法计数。

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