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穴位养生

足阳明胃经经穴气舍穴

时间: 2023-02-15 14:13:56

穴位解析释义

气舍。气,指穴内物质为天部之气。舍,来源之意。气舍名意指本穴为胃经经气的重要来源。

本穴物质为水突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位处颈之下部,由于其更近心室火炎之区,故其水液气化更多,所生气亦更大,为胃经之气和重要来源,故名气舍。

气舍穴意义:胃经经水在此大量气化并充补胃经。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和经水气化的天部之气。运行规律:地部经水循胃经下行,天部之气循胃经上行。

取穴

取穴方法:气舍穴位于颈部,当锁骨内侧端的上缘,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锁骨根部稍中之处)。

气舍穴 人体穴位图快速取穴:先找到人迎(正坐,头微侧,从喉结往外侧量约2横指,可感胸锁乳突肌前缘颈部动脉搏动即是),直下,锁骨上缘处即是。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冷却循颈项上炎的火热之气并为天部提供水湿阳气。

主治病症:咽喉肿痛,气喘,呃逆,瘿瘤,瘰疬,颈项强等。

穴位配伍:

气舍配中府、膻中,治咳喘。气舍配魄户,治咳逆上气。气舍配颊车、大椎、脑空,治金像奖,不得顾。气舍配水突,治咽肿。气舍配天突、曲池、阳陵泉、中封,治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气舍配扶突、人迎、合谷,软坚散结,活血祛瘀,治瘿瘤。临床运用:支气管炎、哮喘、百日咳、扁桃腺炎、喉头炎、膈肌痉挛、消化不良、甲状腺肿大等。

养生保健

艾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按摩法:

气舍穴,属足阳明胃经。气指呼吸之气,舍即舍宅,穴在气管旁、有如气之外舍,故名气舍。

气,《说文》:“云气也。”《论语·乡党》:“屏气似不息者。”舍,有宅舍之义。《鬼谷子·本经阴符》:“神归其舍。”此穴在“天突”穴之旁,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陷凹中,为治气结、留聚之病的要穴。

气舍穴的物质来源于水突穴,在中医中,水,即指阴血,代表着血,所以水突穴主要是调控胃经的经水的,因而它对对咽喉部的血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很多人因“胃火上炎”导致咽喉痛,通常点水突穴,可以呼叫阴血过来灭火;如果说水突穴调节的是阴血,那气舍穴则因是胃气聚集的府舍,因而其主要的功能是调节胃气上下升降。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云:“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诸病源候论》:“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喉痹、瘿瘤皆为本穴所主。

按摩手法:

止嗝之要穴。

很多人都有打嗝的毛病,最常见的是因为吃饱了饭,又突然喝了不少凉风所致,本该下降的胃气遇冷气造成肠胃痉挛,胃气降不下来,因而反复打嗝。

《灵枢·口问篇》云:“岐伯曰: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补手太阴,泻足少阴”。

这里的“哕”([yuě]),指的就是打嗝。解决方案就是补手太阴肺,而泻足少阴肾。换言之,加强肺气,以便利其下行,而泻肾气,也是打通下行的通道。

气舍穴是胃“气”的聚集之府舍,它是调节胃“气”的枢纽,所以,当感觉胃气不降,打嗝不断时,说明胃气顶在了上焦,点按气舍这个枢纽,有助于帮助胃气下降。胃气顺利下降了,打嗝自然也就停止了。

用中指指腹按揉气舍,每次1~3分钟,力度适中。

按揉时手法要轻揉,切忌暴力用力,不拘治疗时间,反复治疗至肌肉疼痛缓解即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