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穴位养生

足少阴肾经经穴俞府穴

时间: 2023-02-15 14:15:55

穴位解析释义

俞府穴(shū fǔ)别名腧中穴。

俞府。俞,输也。府,体内脏腑也。该穴名意指肾经气血由此回归体内。本穴是肾经体内经脉与体表经脉在人体上部的交会点,或中穴传来的湿热水气在本穴散热冷凝归降地部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肾经的体内经脉,气血的流注方向是体内脏腑,故名。腧中者,其意与俞府同,中指内部。

穴位含义:肾经气血由此回归体内。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冷降的地部经水。运行规律:由体表注入体内脏腑。

取穴

俞府穴 人体穴位图俞府穴位于上胸部,当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人体正面中线左右三指宽,锁骨正下方)。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回收体表液体。

注意:肾经的气血物质运行变化是体内气血由涌泉穴外出体表,自涌泉穴外出体表后是经水气化而上行,自大钟穴之后则是寒湿水气吸热上行,自大赫穴开始则是受冲脉外传之热而水湿之气散热上行,自幽门穴始是受胸部外传之热而上行,在灵虚穴肾经气血达到了温度的最高点,自灵虚至俞府的经脉气血是降温吸湿而下行。

主治病症:咳嗽,气喘,胸痛,呕吐,不嗜食等。

气喘突然发作的时候,指压胸骨旁的“俞府穴”及“或中穴”可达到效果。

此穴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穴位配伍:

俞府配肺俞、膻中、丰隆,治咳喘多痰;俞府配天突,治呕吐;俞府配足三里、合谷,治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俞府配天突、肺俞、鱼际,治咳嗽、咽痛;俞府配乳根,治气喘风痰;俞府配风门、肺俞、膏肓、膻中,治肺虚咳嗽、气喘;俞府配丰隆、阴陵泉、中府、膻中、脾俞、肺俞,治痰饮内停咳喘、胸痛;俞府配合谷足三里、内关、公孙、丰隆,治痰浊壅遏之恶心、呕吐、不嗜食。临床运用:现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等。

养生保健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日一次,可改善心痛、咳嗽、气喘等疾病。

彧中穴 人体穴位图俞府穴,是肾经的最后一个穴,气血从体表转入体内了。肾经的气血物质运行变化,是体内气血由涌泉穴外出体表,自涌泉穴外出体表后是经水气化而上行,自大钟穴之后,则是寒湿水气吸热上行,自大赫穴始则是受冲脉外传之热而水湿之气散热上行,自幽门穴开始,是受胸部外传之热而上行,在灵虚穴肾经气血达到了温度的最高点,自灵虚穴至俞府穴的经脉气血是降温吸湿而下行。

俞府穴为何能治气管炎?

为什么会声音嘶哑,是因为阳有余而阴不足,是肾经的肾水没有上达口腔所致,所以,当我按揉完肚子以后,肾经通畅了,肾水上来了,声音自然而然就圆润了,唾液也变多了,并且说话多也不用紧着喝水了。

说话声音嘶哑之人,通常总觉得口干,但喝水也不解渴。

口腔中的口水分两种:一种是粘稠的,被称为唾;一种是清亮的,被称为涎

中医认为,唾为肾之液,涎为脾之液,人之所以总感觉口干口水少,是因为脾肾之液无法上达口腔的结果。

除了嗓音嘶哑,还有一种人总感觉嗓子不清亮,总感觉喉咙有痰又咳不出,这种在中医上被称为“梅咳气”,其实,这也是肾水无法上达的结果;还有人总觉得嗓子眼痒痒,有事没事咳嗽一两声,也是中焦堵了,脾肾之液无法上达的结果。

所以,除了揉肚子,疏通脾胃肾任脉的经络之外,也可以用手捋一下俞府穴,看看疼不疼,如果疼的话,可以点按,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按摩手法:用拇指的指腹按穴位上,这时会感到按压处有明显的酸痛感,逐渐用力深按,保持2-3秒后松开,休息3秒后再按,一按一松为一个循环,重复3~5分钟。还可采用按揉的方式,以穴位为中心,保持一定的力度旋转按揉,每次按揉3-5分钟,以皮肤表面发热发胀为宜。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