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穴位养生

足少阴肾经经穴中注穴

时间: 2023-02-15 14:18:10

穴位解析释义

1、中注。中,与外相对,指里部。注,注入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的冷降经水由此注入体内。本穴物质为四满穴传来水津湿气,至本穴后则散热冷降为地部经水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体内,故名。

2、冲脉足少阴之会。本穴物质既有肾经气血又有冲脉气血,故为冲脉足少阴之会。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穴位含义:肾经冲脉经水由此注入体内。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运行规律:由地之表部注入地之地部。

取穴

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当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取穴方法:仰卧位,在横骨上4寸,阴交(任脉)旁开0.5寸处取穴。

中注穴 人体穴位图快速取穴:取仰卧位,在腹白线与肚脐水平线的交点处,旁开0.5寸处(半横指),再向下量l横指(拇指)处,按压有酸胀感。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利湿健脾。

主治疾病:月经不调,腰腹疼痛,大便燥结,泄泻,痢疾。

穴位配伍:

中注配三阴交、次髎,治月经不调;中注配肾俞、委中、气海、俞穴,治腰背痛;中注配次髎、三阴交、膈俞、期门、地机,治瘀血阻滞之月经不调、痛经;中注配血海、肾俞、太冲、三阴交、阴交、中极,治妇科病、月经不调、卵巢炎、睾丸炎、附件炎;中注配合谷、曲池、腹结、上巨虚、支沟,治热结便秘;中注配中脘、天枢、脾俞、足三里,治脾虚泄泻;中注配合谷、天枢、上巨虚、关元,治湿热痢疾;中注配下脘、梁门、天枢、曲池,治食滞腹痛。临床运用:现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附件炎、睾丸炎等。

养生保健

中注穴,非常接近肚脐,而在人体中,肚脐相对居于正中的位置,同时,肚脐又是婴儿与母亲进行气血交换的重要通道,因此其作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四满穴,是四处的气血注满于此,而到了中注穴的时候,因为它的气血物质来自于四满穴,所以,四满丰沛的气血自然还是要疏布开来的,它就疏注于中注穴了,可以说中注穴是四满穴的一个气血疏布通道,或者是收纳点,就这么理解就行了。

中注和腹结,虽然各自归属于肾经和脾经,但是,二穴均在腹部,水平位置也差不多,因此在功效上也相近。因为肾主二便,所以肾经上的中注穴对调理便秘作用应该更直接有效。

大便燥结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症状,俗称便秘。大便燥结是由于大肠吸收水分的功能正常,但肠蠕动能力减弱所致的,肠蠕动的越慢,水分吸收的越多,大便就越干燥,反过来大便越干燥,肠蠕动的也越慢,形成了恶性循环。刺激中注穴可以很好的治疗大便燥结。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点按此穴,约3-5分钟,直到感觉酸胀为止,左右手交替进行。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