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穴位养生

足少阴肾经经穴复溜穴

时间: 2023-02-15 14:20:03

足少阴肾经经穴复溜穴

穴位解析释义

复溜穴又名伏白穴、昌阳穴。

1、复溜:复,再也。溜,悄悄地散失也。复溜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再次吸热蒸发上行。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输来的寒湿水气,上行至本穴后因其此再次吸收天部之热而蒸升,气血的散失如溜走一般,故名复溜。

2、伏白:伏,隐藏、埋伏也。白,肺性之气也。伏白名意指本穴吸热溜散的水气隐伏着肺金之气的凉湿之性。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在本穴吸热后温度上升而变为肺金之性的凉湿之气,故名伏白。

3、昌阳:昌,昌盛繁荣也。阳,阳气也。昌阳名意指肾经阳气至本穴后才变为昌盛繁荣之状。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在本穴吸热后变为了天部的阳气,肾经阳气在此变得繁荣昌盛,故名昌阳。

4、肾经经穴:经,经过也,动而不居也。本穴物质为吸热上行的天部阳气,经过本穴动而不居,故为肾经经穴。

5、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肾经的天部阳气,性温热,与肺金之气同性,故其属金。

附注:肾经经穴。

穴位含义: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再次吸热蒸发上行。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性温热,与肺金之气同性。运行规律:散热后循肾经横传于交信穴。

取穴

复溜穴 人体穴位图复溜穴位于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补肾益气。

主治疾病:泄泻,肠鸣,水肿,腹胀,腿肿,足痿,盗汗,脉微细时无,身热无汗,腰脊强痛。肾炎、神经衰弱、手脚冰冷、浮肿等

穴位配伍:

复溜配肾俞、关元、天枢、足三里,治泄泻;复溜配肾俞、脾俞、太溪、足三里,治水肿;复溜配水分、阴陵泉、足三里,治水肿;复溜配丰隆、大都,治四肢水肿;复溜配合谷,治汗出不止;复溜配中府穴,治肺痨;复溜配至阴、肾俞、三阴交、神门、足三里,治更年期综合征;复溜配天枢、足三里、关元,治泄泻;复溜配中极、三阴交、水道,治癃闭;复溜配太渊,治无脉症;复溜配肾俞,治肾虚腰痛;复溜配肾俞、志室、关元、三阴交,治肾虚封藏失职之阳萎、遗精、早泄等;复溜配肾俞、水分、关元、天枢、足三里,治脾肾阳虚之肠鸣、泄泻、水肿等;复溜配大杼、肾俞、悬钟、三阴交,治肾虚筋骨失养之腰脊强痛,腰腿疼痛、软弱无力,足跟痛等。复溜配三阴交、行间,治阴虚风动之手足蠕动、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复溜配百会、风池、三阴交、太冲,治肝肾阴虚、水不涵木之眩晕、头痛;复溜配太溪、肾俞、百会,治肾精亏虛、髓海空虚之眩晕、头痛;复溜配心俞、大陵、神门、太溪,治肾阴不足、虚火扰心之失眠、五心烦热、心悸、健忘;复溜配太溪、通里、太渊,治肺肾阴虚之咽痛、音哑、失音;复溜配听宫、三阴交、太溪,治肾精亏虚之耳鸣、耳聋;复溜配肝俞、太溪、睛明,治肝肾不足之青盲、夜盲、目翳。临床运用:现常用于医治消化系统疾病,五官科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脑炎、功用性子宫出血、脊髓炎、腹膜炎、痔疮出血、糖尿病、软腭麻木、腰部肌肉损害等。

养生保健

艾灸法:用艾条温和灸复溜穴5~20分钟,可以缓解水肿、腹胀、盗汗。

拔罐法:用气罐留罐5~10分钟,隔天一次,可以改善腹胀、水肿。刮痧法:用面刮法从上向下刮拭复溜穴,力度微重,出痧为度,治疗腹泻、淋症。

按摩法:

复溜,就是让气血再一次的流动起来。照海穴是在足内踝和足跟骨的缝隙里,通过内踝关节的运动,摩擦生热,使得内踝前后的凹陷“海”吸热蒸发上行,如同太阳照在大海让水气蒸发一般,故名。

那么依靠蒸发而上升的气血,受重力的影响,总会在达到一个高点时而停滞甚至下落,而这个高点就是在复溜的位置。

看复溜的位置,它是位于小腿内侧胫骨与跟腱的缝隙里。如果我们经常的站立不动的话,跟腱就没有收缩,气血就无法被挤压上行,久而久之就会发生血瘀,比如静脉曲张的发生。此时刺激复溜穴,有助于将瘀滞在此的气血快速散开,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这里的“复”,就是再一次的意思,那第一次在哪呢?就在前一个穴照海上,它蒸腾上升到了顶点后,复溜再一次让其继续维持上升的势头,故名。

在中医五行中,肾主水,管疏泄水液;而肺主金,疏布气血的。因此当气血疏布遇到问题时,可以去找经穴复溜,刺激该穴,具有肾肺双调的作用。毕竟,肺气是自上而下运行的,而复溜穴的肾水,是被肌肉运动挤压生热而上行的,一上一下,构成了一个闭环。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点揉复溜穴。点揉的力度要均匀、柔和、浸透,以有酸痛感为佳。每次点揉3~5分钟,两边复溜穴替换点揉。

笔记:足少阴肾经(三)

4.大钟、水泉与照海穴

(1)大钟穴

位置:脚后跟骨头与大筋交接点的地方即是。

足少阴肾经的络穴,别走太阳经。

治症:络穴和原穴一样,虚实都可以治疗。实症如小便排不出来,虚症如腰酸痛。

络穴,做补泻时按照它的虚实来做补泻。

(2)水泉穴

位置:太溪穴下来到骨边处。

治症:后跟痛。左脚后跟痛扎右脚,右脚后跟痛扎左脚。也可治月经停经不来。

(3)照海穴

位置:内踝裸下五分的地方。

照海穴管阴跷脉。

治症:癫痫病,痫病夜发灸照海穴。

女人治疗月经上,出现 逆经 (每月固定流鼻血),就 用照海穴 。(据说目前西医是没办法治疗的)

5.复溜、交信与筑宾穴

(1)复溜穴
位置:太溪穴正直上二寸处。
复溜是肾经的母穴,也是经穴,属金,金生水,故是肾经母穴。
治症:肾家的虚症,可以在复溜上治疗。水肿、小便不出、肚子肿胀腹鼓。
灸复溜可以让脚热起来。
下针要在下五分处。
(2)交信穴
位置:复溜穴往前一寸到骨头边,就是交信穴。
阴跷脉的郄穴。
治症:女子月事不止或滴漏不止。阴挺,子宫颈下垂。
下针直下。
(3)筑宾穴
位置:太溪穴直上五寸,再往后开一寸。
阴维脉的郄穴。
筑宾穴跟曲池穴这两个穴道是呼应的。
治症:筑宾穴是肚脐以下的消炎、解毒穴,也可镇痛(肚脐以上是曲池)。
皮肤痒治疗

若病人全身皮肤痒,下针合谷,因为合谷是气脉。再下针曲池,上半身就不痒了。下半身是筑宾,三阴交是三条阴经的交会,血海有清血作用。

所以全身皮肤痒可以扎合谷、曲池、筑宾、血海、三阴交五个穴道。针下去痒就去掉了。

如果起很多皮肤癣、干癣,在委中放血。这是针灸治疗皮肤病很好的穴道。

6.阴谷穴与横骨穴
(1)阴谷穴
位置:腿内侧两个筋的中间(见图),即在委阳穴挨着的大筋内侧,与委中、委阳在一条直线上。
阴谷穴是合穴,属水,肾经是水经,故阴谷穴是肾经本穴。
治症:本穴虚、实症都治疗。水生木,当遇到肝、胆虚症时,可补肝胆,也可泻金家大肠经和肺经的实症。也是妇科大穴,可治白带。
针时无所谓补泻,引到气,水的性就出来了。

(2)横骨穴

位置:曲骨外开一寸的距离。

横骨穴是冲脉、少阴交会的地方。

治症:近取穴,男人失精梦遗。

倪海厦《人纪系列针灸篇》笔记之8.足少阴肾经

肾经的循行路线:
足少阴肾经起于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的位置,沿内踝后,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处,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
直行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沿喉咙,到舌根两旁。
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于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肾位于腰部,在脊柱的两旁左右各一个,肾脏,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肾对于精气具有闭藏的作用,肾使精气在体内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生理效应,创造良好的条件,不使精气无故流失,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
肾主水液,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
《素问.逆调论》中说:“肾者水脏,主津液”
正常生理情况下,精液的代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和输送,肺的宣散和肃降、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输送到全身,经过代谢后的津液则化为汗液,尿液和水排出体外。
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实际上是主宰整个津液代谢,肺脾等内脏对精液的气化,均依赖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
肾主纳气,纳,是固摄、受纳的意思。

是指肾有受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从而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
《难经.四难》说:“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

这个说明了肺的呼吸要保持一定的深度,有赖于肾的纳气作用。
因此,肾的纳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和调。

如若肾的纳气功能减退,摄纳无权,呼吸就表浅,可出现动则气喘,呼多吸少等病理现象。
肾在志为恐。

恐是人对事物惧怕的一种精神状态,恐与惊相似,惊为不自知,事出突然而受惊,恐为自知,俗称胆怯。
在液为唾,唾为口津,唾液中较稠厚的称为唾,唾为肾精所化,咽而不吐,有滋养肾中精气的作用。

我们在站桩时就需要舌抵上腭,口中有唾液时就咽下。
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肾主骨生髓的生理功能,肾中的精气充盈则髓海得养脑的发育也就健全,骨的生长发育有赖于骨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的营养。
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以及老年人的骨质脆弱,容易骨折等,都与肾脏精气不足,骨髓空虚有关。
牙齿的生长与脱落,以肾中精气的盛衰,也密切相关。
其华在发,头发的生长全赖精和血,青壮年时,由于精血充盈则发长而光泽,老年人的精血多虚衰,毛发枯变白而脱落。
这是一个正常的规律,临床上一些人未老先衰,头发枯萎,脱发白发与肾中精气不足和血虚有关。
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耳朵是听觉器官,听觉灵敏度与分辨率的高低,与肾中精气的盈亏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阴,指前阴和后阴,前阴指外生殖器和排尿,后阴指肛门排泄粪便。
尿液的排泄虽然在膀胱,但也依赖于肾的气化才能完成。
粪便的排泄本在大肠,如肾阴不足,可至肠液枯涸而便秘,肾阳虚时则气化无权而致阳虚便秘或者阳虚泄泻。
咸味入肾,多吃伤肾。
肾经的气血流注时间下午5--7点,一共27个穴。
第一个穴涌泉穴:肾经的井穴,属性木,肾是水,水生木,所以涌泉也是肾经的子穴,头顶痛,失眠都可以用涌泉穴。
然谷穴:肾经荥穴,滋阴补肾,清热利湿,舒筋通络。

脑部受到撞击以及脑震荡后然谷穴处会崩起一块青筋,此病人会出现头晕,恶心的现象,可以拿针在软骨上凤血血喷出来之后,病人就会苏醒,如果还有恶心,可以再用冲脉的公孙穴。
太溪穴:肾经的俞穴,属性土,太溪这有个太溪脉,太溪脉能摸到说明这人的肾气还在。
大钟穴:肾经的络穴,虚症实症都可以用

肾经的实症小便排不出来,虚证腰酸背痛。

脚后跟痛,月经不来,配合太溪可调理水肿。
水泉穴:突发足跟痛,用水泉,左(右)病右(左)治法。还可以治疗月经不来。

太溪,大钟,水泉都可以用来治疗足跟痛,肾气不足是引起足跟痛的原因,所以小金油按揉这一块水三角的位置。
照海:八脉交会穴,列缺+照海治疗喉咙问题。
女人固定的每个月都流鼻血(逆经)也用照海。
复溜穴:肾经的经穴,属金,金生水,所以也是肾经的母穴,虚症可以用。

治疗水肿小便不利肚子肿胀腹鼓。
脚冷的可以用关元穴跟复溜穴。
交信穴:阴跷脉的郄穴。治月经,滴漏不止,阴挺。
筑宾穴:阴维脉郄穴,肚脐以下的消炎解毒镇痛用筑宾穴,肚脐以上用曲池穴。
如果一个人说全身上下痒,那就用合谷曲池筑宾三阴交,需要清血就加上血海穴。
阴谷穴:肾经的合穴,属性水,所以是本穴,可泻肺与大肠(金经)之实症,补肝胆(木经)之虚症。

阴谷还是妇科的大穴治疗如:白带异常。
横骨穴: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的交会处,从这里开始肾经与冲脉重叠在一起。

近取穴治疝气,五淋,小便不通,小腹满等。
接下来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这些穴位都是任脉旁开1寸
从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到俞府是任脉旁开2寸
这些很少用,大家知道它们属于肾经,大概位置就可以了,不用全部记。
挑几个了解下。

大赫穴:中极穴(任脉会讲到)外开一寸,小腹痛,阴部痛,月经,带下病阴缩睾丸缩到腹部。
四满穴:在大成附近治疗泻痢,腹泻,肠鸣。
中注:在靠近大肠的位置可治疗大肠的问题
肓俞穴:作用:调补肝肾,疏理肠腑。
石关穴:治疗胃的问题
腹通谷穴:治消化不良,一般的胃病。
幽门穴:巨阙穴外开一寸辅助巨阙穴来治心脏闷疼,用了巨阙还会闷疼,就用幽门穴来加强疗效。
神封穴:与步廊穴隔一根肋骨,很多人乳房硬块累积在神封这里,就在肾经上治疗,一开始发现就在天应上灸。

此穴可以治咳逆,乳痈。
灵墟穴:治咳嗽胸满。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