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钟穴又名太钟穴。
1、大钟:大,巨大也。钟,古指编钟,为一种乐器,其声混厚洪亮。该穴名意指肾经经水在此如瀑布从高处落下。本穴物质为太溪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的运行为从高处流落低处,如瀑布落下一般,声如洪钟,故名。
2、肾经络穴:本穴气血的运行变化是经水由高处落入低处,经水落下时散发出大量的水湿气体,水湿气体吸热后飘散于穴外,本穴有联络它经气血的作用,故为肾经络穴。
附注:肾经络穴。
穴位含义:肾经经水在此如瀑布从高处落下。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寒湿水气。运行规律:一是吸热后循肾上行,二是吸热后别走膀胱经。
大钟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内踝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大钟穴 太溪穴 水泉穴 人体穴位图
功能作用:联络表里。
主治疾病:咳血气喘,腰脊强痛,痴呆嗜卧,足跟痛,二便不利,月经不调。
穴位配伍:
大钟配孔最、尺泽、鱼际,治咯血;大钟配肾俞、关元、三阴交,主月经不调;大钟配肾俞、太溪、委中,治腰脊强痛;大钟配通里,治痴呆、嗜卧;大钟配百会、水沟,治精神失常;大钟配内关、公孙,治心悸、心烦;大钟配太溪、神门,治失眠、易惊;大钟配郄门、神门、太溪,治心阴亏虚之心悸、失眠、惊恐不安;大钟配心俞、尺泽、孔最、鱼际、然谷,治阴虚火旺之咳喘、唾血;大钟配天枢、石关、太溪,治阴虚便秘;大钟配石关、天枢、足三里,治便秘;大钟配定喘、肺俞、肾俞、太溪,治肾气亏虚、肾不纳气之虚喘;大钟配通里、三阴交、太溪,治肾气虚之懒言嗜卧;大钟配肾俞、关元、三阴交,治肾虚月经不调;大钟配水道、中极、阴陵泉,治小便不利;大钟配膀胱俞、关元、中极、委阳、三阴交,治肾虚小便不利、癃闭;大钟配肾俞、腰阳关、委中、太溪,治肾虚腰脊强痛;大钟配委中、昆仑、太溪,治经脉痹阻之足跟肿痛;大钟配昆仑、太溪、行间,治足踝肿痛;大钟配然谷、心俞、璇玑,治咳唾血;大钟配列缺、天突,治喉鸣、喘息;大钟配承浆、手三里、少泽,治口中热、舌干。临床运用:现常用于治疗尿潴留、神经衰弱、哮喘等。
艾灸法:艾条灸5-10分钟,艾炷灸3-5壮。
按摩法:
大钟穴 太溪穴 人体穴位图请看上图大钟穴的位置,它的上一个穴是太溪,而大钟则位于太溪之下,就尤如高山之颠倾泻下来的瀑布一般,在撞击到了足跟骨之后,会形成两股力量,一股继续蒸腾向上,一股继续下泻。大家想想瀑布从高处砸到地面,是不是会发出巨大的声响啊,故名。
为何太溪穴的下一个穴会掉头向下,而不是径直继续向上呢?
这是因为足弓反弹的作用力,受到了地心引力的影响,不可能持续上升,就好比大家在公园里看到的喷泉一样,到达一定的高度必会落下,而落下时必定会发出声响。
大钟穴位于肾经的下部,本穴气血的运行变化是经水由高处落入低处,经水落下时(砸在足跟骨上)散发出大量的水湿气体,水湿气体吸热后飘散于穴外,本穴有联络它经气血的作用,故为肾经络穴,因肾与膀胱相表里,所以大钟与膀胱相连络。
失音的治疗?
失音,中医称“暴喑([yīn])”。失音有暴瘖([yīn])和久瘖之别,本文讨论的是前者。
那么人在什么情况下会突然失音,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有一种是在劳累的情况下,然后心里有着急的事,导致心火飘在上,而肾水沉在下,心肾不能相交造成的,此时刺激大钟穴,有助于让沉在下面的肾水上提来浇灭心火,形成水火既济的情况。
对于大钟穴来说,它是肾经的络穴,联络膀胱,而膀胱经是人体的大阳经,主人体一身的阳气升发,暴喑也是因阳气被闭住导致的,所以,对于大钟这个络穴而言,它具有枢纽的作用,钟不敲不鸣,刺激大钟,相当于敲钟了,所以就说出话来了。
当然,造成失音的原因很多,在我们解读过的一些穴位中,也有一些来治疗失音的,比如大肠经上的天鼎穴,这个大家在治疗时,不妨可以都试试。
按摩手法:按揉大钟30~50次,也可用指腹按住此处6秒钟,然后慢慢松开,如此反复按压,不拘时做。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