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穴位养生

足少阴肾经经穴涌泉穴

时间: 2023-02-15 14:21:14

足少阴肾经经穴涌泉穴

穴位解析释义

涌泉穴又名地冲穴。

1、涌泉: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该穴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它联通肾经的体内体表经脉,肾经体内经脉中的高温高压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故名。

2、地冲:地,地部也。冲,冲突也。地冲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理同涌泉名解。

3、肾经井:井,地部孔隙也。本穴气血运行是体内经水由地部孔隙外出体表,故为肾经井穴。

4、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体内外出体表的高温水液,出体表后水液大量气化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此气因其湿重不能上行天部的更高层次,而是蒸升到天部的较低层次,只表现出木的一发特征,故其属木。

穴位含义: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温热水气。运行规律:由天部横向传于然谷穴。

取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涌泉穴 取穴 人体穴位图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散热生气。

主治疾病:头顶痛,头晕眼花,咽喉痛,小便不利,大便难,足心热,妇科病、高血压、更年期障碍、肾脏病等。

穴位配伍:

涌泉配水沟、内关,治昏厥;

涌泉配然谷,治咽喉干痒肿痛;涌泉配少商、合谷,治咽喉肿痛;涌泉配中府、大杼、劳宫、肾俞,治咳嗽;涌泉配太溪、照海、鱼际,治咽喉肿痛;涌泉配鱼际、廉泉、太溪、照海,治阴虚火旺之咳嗽、咽喉肿痛、音哑、失音;涌泉配水沟、百会,治昏厥、癫痫、休克;涌泉配后溪、太冲、头维,治精神分裂症;涌泉配风池、百会、太冲,治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涌泉配百会、水沟、十宣、丰隆、太冲,治风痰阻窍之中风昏迷;涌泉配百会、足三里、血海、三阴交,治气血虚弱之头晕眼花等;涌泉配水沟、大椎、曲泽、委中、百会,治热毒蒙心之昏厥、暑厥等;涌泉配前顶、印堂、神门,治惊恐小儿惊风;涌泉配百会、行间、太冲、风池,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涌泉配大陵、合谷、中脘、丰隆,治痰火扰心之狂证;涌泉配神门、大陵、三阴交,治心肾不交之心烦、失眠;涌泉配中极、关元、三阴交、太溪,治肾气不足之遗尿、小便不利、癃闭;涌泉配脾俞、中脘、足三里,治脾肾阳虚之泄泻;涌泉配关元、太冲、公孙,治肝热奔豚气;涌泉配少府、太溪、昆仑、照海,治肾虚之足跟痛、手足心热、足趾麻木;涌泉配少府、照海、申脉,治足心热;涌泉配通里、哑门,治失语;涌泉配太冲,治颠顶痛;涌泉配归来,治阳痿;涌泉配四神聪、神门,治头晕,失眠;涌泉配少泽,治乳汁不足。临床运用:现常用于治疗休克、高血压、失眠、癫痫、神经性头痛、遗尿、尿潴留等,为急救穴之一。涌泉药物敷贴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养生保健

艾灸法:用艾灸或隔药物灸,每日一次,至涌泉穴有热感上行为度。

按摩法:

推搓涌泉穴俗称“搓脚心”,它是我国流传已久的自我养生保健按摩疗法之一。推搓涌泉穴之所以能防治各种疾病,尤其是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软、便秘等病效果较明显,这是因为:

中医的经络系统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而俞穴是人体脏腑组织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它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可以反应病症,协助诊断和接受各种刺激,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通过推搓涌泉穴,可以达到对肾、肾经及全身起到由下到上的整体性调节和整体性治疗的目的。人类的足底部含有丰富的末梢神经网,以及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等器官,它与人体各个系统、组织、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涌泉穴的推搓,可以加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有效地改善局部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通透性,和有节律的运动性,从而促进了血液、淋巴液在体内的循环,调整人体的代谢过程。推搓摩擦出现的热感,就是一种良性的刺激。加之在推搓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的形体导引运动和身心的修养过程。按摩手法:

用按摩手法推搓、拍打涌泉穴:在床上取坐位,双脚自然向上分开,或取盘腿坐位。然后用双拇指从足跟向足尖方向涌泉穴处,作前后反复的推搓;或用双手掌自然轻缓的拍打涌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热感为适宜。摩擦涌泉穴:端坐于椅子上,先将右脚架在左腿上,以右手握着脚趾,再用左手掌摩擦右脚心的涌泉穴,直至脚心发热。再将左脚架在右腿上,以左手掌摩擦右脚心的涌泉穴,也是摩擦到脚心发热为止。取自然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用自己双脚作相互交替的对搓动作,可也用脚心蹬搓床头或其他器械。

涌泉穴位位置图和作用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为肾经之井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它的位置图和作用吧!

涌泉穴位位置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按摩涌泉穴位的作用 涌泉穴主治神志、五官、胸肺、前阴等疾患:如尸厥、癫狂、病症、善恐、善忘、小儿惊风、头痛目眩、舌干、咽喉肿痛、鼻衄、瘖不能言、咳嗽短气、肺痨、泄泻、二便不利、疝气、阳痿、经闭、难产、不孕、水肿,足心热等。

中医认为涌泉穴属于肾经的第一穴位,能够把精气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具有强身健体以及固本扶正的功效。适当的对涌泉穴进行按摩能够延年益寿,同时也能够让肾精变得更加充足。

经常按摩人体的涌泉穴是能够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还能够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的速度,有效的预防人体形成感染性的疾病。

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朋友们会发现有头晕脑胀等症状,每天坚持按摩人体的涌泉穴,能够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还能够降低血压,有效的缓解头晕脑胀等症状。

肾是生命的原动力,对五脏六腑起着至关作用的作用,有很多的女性疾病和肾虚有着直接的关系。女性每天晚上睡觉前使用热水来泡脚,然后再使用拍打或者艾灸的方式来刺激涌泉穴,具有补肾养肾的功效,同时也可以去除卵巢里面的寒气。

涌泉穴养生方法 用热盐水浸泡双侧涌泉穴。热水以自己能适应为度,加少许食盐,每日临睡觉前浸泡15~30分钟。

取自然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用自己双脚作相互交替的对搓动作,可也用脚心蹬搓床头或其他器械,此方法同样可以可以按摩涌泉穴。

可以先摩擦双手,把掌心搓热然后交叉按摩,左手掌掌心擦右脚掌掌心,右手掌掌心擦左脚掌掌心,就是用劳宫穴去摩擦涌泉穴,至少50下,劳宫穴属于心经,涌泉属于肾经,正好心肾相交 。

涌泉穴的作用

涌泉穴的主要作用为散热生气。主治肺系病证,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操作方法为直刺0.5~1寸。


扩展资料: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都显示出重要作用。

其实,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因此,常按涌泉穴可以起到补肾固元的作用。中医认为,肾在人体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包含多种功能的脏器;内藏元阴元阳(肾之阴阳的别称),为水火之宅,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根。

步入中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五脏的功能也逐渐衰竭,这时候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补肾固元,使身体健康长寿。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涌泉穴

参考来源:人民网--每天按摩涌泉穴 补肾健脑又防病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