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解析释义
1、天牖。天,天部也,阳气也。牖,窗户也。天牖名意指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一为肩髎穴吸热上行的少许水气,二为穴外天部汇入的少许水气,水湿之气吸热后循三焦经直上天部,本穴如同三焦经气血上行天部的窗户,故名天牖。
2、天听。天,天部也,阳气也。听,闻声也。天听名意指穴内上行天部的阳气为强劲的风气。如天牖名解,本穴上行天部的阳气势强速快,如风之声响,故名天听。
穴位含义:三焦经气血在此吸热后上行天部。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运行规律:循三焦经快速上传。
穴义所言:“水湿之气吸热后循三焦经直上天部,本穴如同三焦经气血上行天部的窗户,故名天牖”。吸什么热?从哪吸热,实际上就是从这个颈动脉吸热。大家注意一下,通常穴义中有“吸热”的描述时,它的附近都应该有大的动脉,或者关节、肌肉群通过运动产生热量。
为啥把天牖称为天窗呢?“天”,当然是指“天部”,对于直立的人体而言,上为天,下为地。而“牖”则为窗户之意,为啥是窗户呢?大家看一下那个解剖图就会发现,天牖穴刚好位于下颌骨下面,用手摸一下就会发现,正常的人,这块是个很明显的凹陷,存在一个较大的空间,它刚好就是为天牖这个窗户预留的,故名。
取穴
天牖穴在颈侧部,当乳突的后下方,平下颌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天牖穴 人体穴位图要想找到天牖穴,只需要扭动脖子,找到“美人筋”,然后沿着后缘往上捋,接近下颌骨角平行的地方交叉点,会有一个凹陷,这个就是天牖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补阳化湿。
主治疾病:头晕,头痛,面肿,目昏,暴聋,项强等。
穴位配伍:
天牖配人中、迎香、合谷,治面肿。天牖配廉泉、合谷、翳风,治喉痹。天牖配风池、太冲,治头痛。天牖配听宫、中渚,治耳聋。天牖配颈百劳、后溪,有活络止痛的作用,治颈肌痉挛。天牖配睛明、太冲,有清热明目的作用,治目痛。天牖配听会、四渎,有通络开窍的作用,治暴聋。
临床运用:现常有于治疗颈后神经痛、落枕、颈椎病等
养生保健
艾灸法:艾条灸5-10分钟,艾炷灸3-5壮。
按摩法:
天牖穴治疗颈源性头痛。
什么叫颈源性头痛?
关于颈源性头痛,我们在文章颈部疼痛手麻,可能是筋结惹的祸文章中就提到过,只是没有提到天牖穴。
简单地说,就是由于颈部向头部供血不良引起的头痛。具体的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慢性、反复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疼痛性质是牵涉痛。它主要是以颈椎间盘退行性变、膨出、突出,椎间盘物质的释放可直接引起无菌性炎症、水肿,引起颈椎间盘源性神经根炎,诱发疼痛。
近年来“低头族”、“手机族”、“久坐族”越来越多,颈源性头痛有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受重视。由于发病率的逐年增高,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治疗方法也成为了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目前针对颈源性头痛的治疗方法有很多,有药物治疗、中医治疗、手法治疗、经皮射频治疗、神经阻滞法等等。
之所以会有颈源性头痛,和血供不良有直接的关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人的脖子不能太粗,当胸锁乳突肌不能显现,甚至摸都摸不着时,就已经说明脖子太粗了,脖子都被脂肪填满了,这会使得头部血供出现障碍。而我们刺激天牖穴,其目的,就是要把向头部供血的这扇窗户给打开,这就好比我们早上起来打开窗户,会迎面扑来清新的空气一般,会令人神清气爽。
按摩手法:用中指指腹轻轻按摩天牖,每次3~5分钟。
注:我们平时按压天牖穴,如果感觉到有些发硬,就说明头部的血液循环不太好,这时可以以中指用力按压,直到把天牖穴压得发软,大脑才会感到轻松舒服。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