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解析释义
扶突穴(水穴,水泉穴):
1、扶突:扶,帮助、扶持也。突,冲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气在外热的扶助下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为天鼎穴蒸发上行的水湿之气,性滞重,至本穴后无力上行于天,是在心的外散之热扶助下才得以上行,故名。
2、水穴、水泉穴:穴名之意皆指本穴上行的水湿之气为头面天部的水湿之源,故名水穴、水泉穴。
扶突穴意义:大肠经经气在此吸热上行。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性滞重。运行规律:水湿之气吸热后上行头面天部。
取穴
取穴方法: 扶突穴位于人体的颈外侧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
一手拇指弯曲,其余四指并拢,手心向内,小指位于喉结旁,食指所在位置即是。依照此方法找出另一侧穴位。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为天部层次提供水湿,清润肺气。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喑,瘰[luǒ]疬[lì](俗称老鼠疮、鼠疮),瘿[yǐng]气。
这个穴位,能治咽喉肿痛、吞咽困难、甲状腺肿大、声带小结、声音嘶哑,尤其是对于止咳平喘更具有奇效。
人体穴位配伍:
瘿[yǐng]气: 扶突配天突、水突、合谷。喉鸣:扶突配太溪、天突。痄腮、暴忤气哽扶突配合谷、颊车、外关。咽喉病:扶突配天突、天溪,有行气利咽喉作用。咳喘:扶突配天突、合谷。暴喑,咽喉肿痛:扶突配大椎、合谷,有清热利咽作用。养生保健
艾灸法: 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一次,可治疗颈部疾病。
刮痧法:
用刮痧板从上向下刮拭扶突穴3~5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颈痛、肩臂疼痛、咽痛、喉痹、呃逆。
按摩法:
用大拇按揉扶突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防止落枕、咳嗽。(以手指指腹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
食指和中指并拢,以指腹按压扶突穴,每次左右各按压3分钟,可缓解咳嗽气喘。
特别注意:因为扶突穴位接近气管,因此不可用力过度。
扶突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第十八个穴位。
它的功能与前面说的天鼎穴差不多。
扶突[fú tū]:一名水突
穴释:
《经穴解》:突者,通气之名,在任经之在喉者有天突,在胃经之在于其旁者有水突,以咽水谷而有名也。水突之旁,又在其后者,则曰扶突,及以水突、天突而得名也。
扶突与人迎、天牖、天柱、天府四穴,在《灵枢 寒热病》一并被称作“天牖五部”(《黄帝内经太素 寒热杂说》作“大俞五部”,《黄帝明堂经》作“大输”),其中“扶突”是五穴之中唯一穴名中未冠以“天”字的穴位。《灵枢 本输》记有九穴,更为详细。
部位:正坐直颈取穴,在颈侧部结喉旁三寸,胸锁乳突肌后缘。
取穴方法:正坐仰靠,在颈侧部的人迎穴( 喉节中央,向颈侧移约一寸五分,有颈动脉跳动的地方是人迎穴) 后大约二横指(不懂二横指是怎么量的看图三)的地方,当胸锁乳突肌(图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图四)),与结喉平高处取穴。
功能:理气化痰,清利咽膈
适应症:主治咽喉部病症。常用于咽喉肿痛,失音,呃逆;咳嗽,气喘;瘿瘤。甲状腺、全喉截除术等颈部手术的针麻常用穴。
1、主咳逆上气,咽中鸣,喝喝喘息。暴悟,喑,气哽与舌本出血(《黄帝明堂经》)
2、治咳多唾,上气,咽引喘息,喉中如水鸡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中)
3、主咽嗌不利,若刺瘿肿,可横针一寸五分。(《循经考穴编》上)
实例:
1、风火牙痛,针刺患侧扶突穴,得气后用泻法或补法。(武警医学,1994,5(5):294)
2、顽固性呃逆,取扶突穴水平方向刺向颈椎,有触电样针感向肩或向手放射时留针半小时。【吉林中医药,1999(5):47】
《单穴治病选萃》里还说了能够治疗肩痹,带状疱疹的功能。治疗肩痹是因为近肩,近取穴,而治疗带状疱疹是因为扶突是手阳明大肠经经穴,阳明经多气多血,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针扶突穴可以疏风散热解毒,能够治病毒性带状疱疹。
大肠经的循行路线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沿食指桡侧上行,经过合谷穴,上入两筋之间,从前臂桡侧上行,走向肩关节前缘,过肩后,与督脉的大椎穴交会,再向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与肺脏联络,通过膈肌下行,入属大肠。
它的分支,从锁骨窝向上到颈部,过面颊,入下牙床,再回转来夹着嘴唇,经过足阳明胃经的地仓穴,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的迎香穴。
上张图,看着就容易理解了
意思就是大肠接受小肠传送的食物残渣,吸收水分,形成糟粕,经肛门排泄粪便的功能。
如果大肠传导糟粕功能失常,则会出现排便异常,常见大便秘结或者泄泻。
如果湿热蕴结大肠,大肠传导失常,会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
里急:就是拉的急,没等裤子脱下来就等不及了,但是拉完仍然觉得痛。
胃气通降,肺气肃降都对于大肠糟粕的排泄有很大作用,另外脾气的运化,有助于大肠对食物残渣中津液的吸收,肾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则主司二便的排泄。
所以说人体系统的相互协调的,我们不能单一的只看到便秘是大肠的问题
大肠主津,刚才说了大肠接受小肠的食物残渣,并吸收水分
如果大肠主津功能失常,津液不能吸收,会与糟粕具下出现肠鸣,腹痛,泄泻。
大肠实热,则会津亏失润大便秘结不通。
大肠与面痛唇肿面瘫下牙痛都有关系。
经常用小金油揉腹,就可以改善便秘。
肺与大肠相表里
脏为阴、腑为阳,大肠为腑是阳金,肺为脏是阴金。
肺经的最后一个穴:少商
肺经的气血从少商穴进入大肠经的第一个穴商阳穴
大肠经的气血流注时间是早上5——7点。
大肠经一共二十个穴
穴位歌诀:
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
阳溪偏历温溜长,下廉上廉手三里,
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
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1、商阳:大肠经的井穴,属性是金,所以商阳也是大肠经是本穴。一般呢,我们就是退烧所用,就是点刺放血。发高烧的时候采取少商,商阳,大椎放血。
2、二间:大肠经荥穴,属水,金生水,所以二间穴就是大肠经的子穴,实证的时候泻其子。
3、三间:大肠经俞穴,属性木
4、合谷:大肠经原穴面口合谷收,也就是面子问题,口部问题都可以找合谷,而且合谷在针灸中有麻醉作用。像青春痘可以在合谷做隔姜灸。
学习倪师的也说下牙是胃经,上牙是大肠经。
结合经络循行来看上牙是胃经。
倪师说,合谷越大,气越足,久病的人一般合谷肉都没了的。合谷呢是气脉之所在,直通子宫,所以孕妇禁用。
合谷治疗下牙疼,用左病右治法,中间的牙齿痛就用双侧合谷。
有个小知识点分享给大家,生宝宝时可以掐合谷来加快宫缩,使生产快一点。
5、阳溪:大肠经经穴,属火。
最善于缓解头痛以及眼痛酸胀,按揉时要闭目,掐按一分钟有效。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病变于音者,取之经。”
6、偏历:大肠经络穴,与列缺是通的着,大肠经的虚症实症都可以用偏历。
比如牙齿痛,耳鸣,虚则齿寒,怕冰冷,怕风吹。
7、温溜:大肠经郄穴,郄穴可消炎。
温溜可以驱寒,经常手凉,手心爱流冷汗的人要多揉温溜穴,还可以刮痧从肘臂往下刮,刮过温溜手就会热乎。
8、下廉
9、上廉
这两个不常用我们不详细分析,知道定位可作为诊断用。
10、手三里,又名扭伤穴。腰扭伤落枕或者脖子突然不能转动都可以用。
上廉下廉可以辅助手三里
11、曲池:大肠经的合穴,属土,土生金,所以也是大肠经的母穴,虚症的时候记得找曲池。
曲池也是上半身的消炎穴,治疗皮肤病,一般上半身皮肤痒的时候我们用合谷和曲池。
还可治疗高血压,不过得注意:高血压病人不用灸,用点按。
12、肘髎
13、手五里
14、臂臑:手阳明络手足太阳,阳维之会。
李氏砭法经验穴: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甲状腺四穴。
因为甲状腺增生是痰湿互结所致的结节产物,从大肠经这四个穴位是全息对应点,可祛湿散结
甲状腺四穴:曲池、肘髎、手五、臂臑
15、肩髃:手阳明大肠经与阳跷脉之会。
中风八大穴之一。肩膀问题用它,效果非常好!
16、巨骨:手阳明大肠经与阳跷脉的交会穴。
17、天鼎:基本上用不到。
18、扶突:甲状腺问题也可用扶突穴。
19、口禾髎:辅助迎香穴
20、迎香:鼻炎、鼻塞、鼻衄、口、鼻息肉等。
鼻子不闻香臭的时候可以用迎香穴。
治鼻病及嗅觉不敏,极效。
晚上睡觉喜欢打呼噜的人,可以多按摩迎香,搭配攒竹以补肺气,缓解打呼症状。
刺激迎香穴可以祛风寒,通鼻窍,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鼻塞,流涕等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