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解析释义
合谷穴(虎口,容谷,合骨,含口):
1、合谷: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合谷名意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本穴物质为三间穴天部层次横向传来的水湿云气,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处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肌肉间间隙较大,因而三间穴传来的气血在本穴处汇聚,汇聚之气形成强大的水湿云气场,故名合谷。
2、虎口:虎,八卦中的寅木也,风也。口,出入之所也。虎口名意指穴内的气血物质运动形式为风木的横向运动。
3、容谷:容,容纳、包容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容谷名意指三间穴传来的气血物质在本穴被包容、聚集。
4、合骨:合,汇也,聚也。骨,水也。本穴物质为三间穴的水湿之气汇合而成,所处为天部,其状为云,富含水湿,故名合骨。
5、含口:含,包含、容纳也。口,脾胃之属也。含口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有脾土的长养特性。本穴物质为三间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由本穴外传时也是以风木的形式横向外传,但由于其水湿云气有温热之性,因而还有部分水湿之气气化上行于天,表现出脾土的长养特性,故名含口。
6、大肠经原穴。本穴物质由三间穴的水湿云气而汇聚,性温、量大、所处范围广,可担当起充补大肠经整条经脉气血的作用,故为大肠经原穴。
附注:手阳明经所过为“原”。《神应经》:孕妇不宜针。别名:虎口。
合谷穴意义:大肠经经气在此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层次大范围内的水湿云气。运行规律:穴内的天部水湿云气一方面横行向阳溪穴传输,另一方面不断气化向更高的天部层次扩散。
取穴
取穴方法: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人体穴位图 合谷穴取穴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功能主治
功能作用:推动天部层次的气血运动,向天部层次输送水湿云气。
主治疾病:
1、止痛大穴:合谷经气旺盛,止痛效果好,是我们身体上的“止痛片”,几乎一切痛症都可以找合谷穴来解决,艾灸或者用大拇指掐按这个穴位来止痛。
2、五官科圣药:中医针灸《四总穴歌》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所谓“面口合谷收”,即是说凡是头部、面部的疾病,像头痛、牙痛、发热、口干、流鼻血、颈痛、咽喉痛,以及其他五官科疾病。
3、肠、胃神药: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交接,又因为它们是同名经,二者“同气相求”,因此刺激合谷穴能调经气,对于治疗胃腑和胃肠道方面的疾病有显著疗效。
4、退烧强肺圣药:艾灸合谷穴,能贯通气血,促使阳气升发,扶正祛邪,增强人体免疫力。同时我们知道,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属卫,外和皮毛,艾灸或者点按合谷穴能开发腠理,宣通毛窍,清泻气、分之热,从而加强解表发汗的清热作用,故可在感冒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5、预防中风、高血压:中风的发生与肝的关系十分密切,从五行的角度看,肺和大肠属金,金克木,而肝属木,当肺和大肠的功能失调的时候,肝失去约束,进而产生与肝相关的病症,如中风、抽搐、口眼歪斜、头晕、眩晕等。如果经常用艾灸或者按摩合谷穴,使肺和大肠的气机保持顺畅,一旦因情志或饮食等原因产生肝火,顺畅的肺和大肠的气机就会使肝火平复下来。
6、急救大穴:合谷穴还是一个急救穴。如果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导致晕厥时,可用拇指掐捏患者的合谷穴,持续二三分钟,晕厥一般可缓解。如果同时用指尖掐按人中穴,醒脑回苏的效果更好。
功效机制:
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长于清泻阳明之郁热,疏解面齿之风邪,通调头面之经络,是治疗热病发热及头面五官各种疾患之要穴,《四总穴歌》中将这一功效主治特点归纳为“面口合谷收”。
由于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肺主皮毛,大肠经是肺经的表经,而且合谷与肺经的络脉直接相通,故此穴可以宣肺理气,疏风解表,调汗泻热,是治疗表证的要穴。对于汗证,此穴有双向调理作用,无汗可发汗,汗多可止汗。
另外合谷的泻热作用还可用于疟疾发热。此穴为大肠经原穴,为大肠经原气所输注之处,大肠经络肺过胃属大肠,故可调节胃肠功能,具有和胃降气,调中止痛,通腑泻热之功,治疗各种胃肠道疾患。此穴居于虎口,为人身气血之大关,又善熄风镇痉,醒脑开窍,故常用于治疗惊风、抽搐、癫狂、癫痢诸疾。阳明经多气多血,
合谷穴是阳明经之原穴,又位关口,是调理人体气机之大穴,通过调气,以达理血活血,通经止痛之效,故可用于治疗妇产科各种气血不和之疾患。肺主皮毛,与大肠相表里,所以热毒郁滞皮肤之疾患可通过泻合谷,以调肺气、解热毒,驱邪毒外出。此穴为大关,通经活络、舒筋利节之力甚强,可治疗大肠经循经部位的疼痛、麻木、冰冷、发热、瘫痪等。
人体穴位配伍:
腹痛:合谷、陷谷(《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便秘:合谷、照海、大敦(《针灸学概要》)。痢疾:合谷、足三里、大肠俞、小肠俞(《新针灸手册》)。齿痛:合谷、外关、人中、太溪(《针灸大全》)。目赤肿痛:合谷、睛明、四白、临泣(《针灸大成》)。目翳:合谷、光明、太阳、睛明(《针灸易学》)。失音:合谷、鱼际、间使、神门、然谷、肺俞、肾俞(《针灸集成》)。热病汗不出:合谷、商阳、阳谷、侠溪、厉兑、劳宫、腕骨(《针灸聚英》)。瘾疹:合谷、肩髃、曲池、手三里、环跳(《针灸逢源》)。中暑:合谷、人中、内关、足三里(《针灸学手册》)。养生保健
艾灸法: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坚持可治疗面部疾患。如头痛、头晕等。
刮痧法:用角刮法即倾斜45°从上向下刮拭合谷穴,出痧为度,可改善头晕、头痛等。
按摩法:
用大拇指指尖用力按揉合谷穴100~200次,可治疗急性腹痛、头痛。(以拇指向下用力按压4一5次,并作圈状按摩。)。
指压的小窍门:
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此穴道的疗效。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颜面上的病,像牙痛、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痛、咽喉痛以及其它五官疾病等都有疗效。但要注意的是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孕妇一般都不要按摩合谷穴。
因手阳明大肠经经过下牙龈,因此下牙疼痛时按合谷5分钟,疼痛会减轻。如果患牙龈炎,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反复发作,经常按压合谷也有效果。合谷还是一个急救穴。如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导致晕厥时,可用拇指掐捏患者合谷,持续2~3分钟,晕厥一般可缓解。如果同时用指尖掐按人中,醒脑回苏的效果更好。痔疮发作、便血时,可以按摩或搓揉合谷,也可用指尖、笔芯刺激,以有酸胀感为佳。
此外,它还可以治疗湿疹,在合谷周围刮痧5分钟。一般痧一出,湿疹就会减轻,再连续刮2次,不太严重的湿疹就会基本痊愈。合谷为全身反应的最大刺激点,可 以降低血压、镇静神经,常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每次1~3分钟,还有健脾胃的作用,对头痛、耳聋、视力模糊、失眠、神经衰弱等症都有很好的调理保健功能。合谷穴指压的小窍门: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此穴位的疗效。
位置:合谷(穴)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用你的右手拇指内侧横纹对应左手虎口,拇指向下压,所按之处即是。作用: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主治身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小儿惊风、痛经等疾病;平时按摩合谷可以舒压缓解疲劳。
合谷 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准确位置:合谷(穴)别名虎口,位于手背的第一、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拇和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即是。
合谷穴的主要作用是:清热解表、通经活络、镇静止痛。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等不适症状。
日常按摩合谷穴的好处
1、舒缓压力
日常按摩合谷穴可以有效舒缓压力,缓解疲劳,提神醒脑,对眼部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能消除黑眼圈,给眼部减压。
2、缓解疼痛
揉按合谷可以缓解身体某些地方疼痛,比如下牙疼痛时可以按合谷5分钟,疼痛会减轻很多,此方法可以应对日常牙龈疼、痛经所引起的疼痛。
3、急救
合谷还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急救穴,当有人出现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导致的晕厥情况时,可用拇指掐捏患者合谷穴持续2~3分钟,便可以让晕厥的人苏醒。
#头号周刊#
合谷穴,出自《灵枢·本输》,别名虎口、合骨,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太平圣惠方》有言:“手大指两骨罅间宛宛中。”其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拇指和食指相交的虎口,和两山之间相合处的山谷相似,因此得名。有一句话特别契合,合谷穴,合谷,开则如谷,合则如山也。
《针灸甲乙经》言:合谷在于大指次指间。而《备急千金要方》有言:在手大指虎口两骨间陷者中是。《千金翼方》则言:在虎门后纵纹头,立指取之宛宛中。总而言之,其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又有简易取穴法,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一、二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即是。
合谷穴,又被人称为“万能穴”,其主治病症非常之多,从小儿疾病到老年相关疾病多有涉及。古籍《针灸大成》言:伤寒大渴,脉浮在表发热恶寒,头痛脊强,无汗,寒热疟,鼻衄不止热病汗不出,目视不明,生白翳,下齿龋耳聋,面肿,唇口不收,瘖不能言,口噤不开,偏风,风疹,痂疥,偏正头痛,腰脊内引痛,小儿单乳蛾,合谷主之。《普济方》则言:腰脊内引痛不得屈伸,近上痛者。引《全婴方》云:卒中风毒,如口眼歪斜,语言不得,合谷主之。老一辈传下来的,腹痛按压合谷也确有疗效,自小,腹痛的时候 ,自行按压双侧合谷穴,一般腹痛2-3分钟可自行缓解,牙痛也同样有效。还有一种说法,合谷还是一个急救穴,常配合人中穴一起使用,如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导致晕厥时,可用拇指掐捏患者合谷及人中穴,持续2~3分钟,晕厥一般可缓解。不信者,可自行尝试。现代研究表明,合谷穴,对头痛、身体发热、头晕、目赤肿痛、咽喉肿痛、耳聋、小儿惊风、抽搐、癫痫、皮肤瘙痒、疔疮、丹毒、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肩膀手臂疼痛等相关病症均有不错的疗效。《四总穴歌》也有言: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可以说合谷治疗头面部疾病是很有效果的。曾几何时,合谷穴还是针刺麻醉的要穴,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下针刺麻醉。
本穴保健方法:
第一、针刺法直刺0.5~1.0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肘、肩、面部;或深刺2.0~3.0寸,透劳宫或后溪时,出现手掌酸麻并向指端放散。切记,孕妇禁针。如《医学入门》所言:妇人通经下胎。
第二、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艾柱灸可选用回旋灸,艾灸至局部皮肤发红,有温热感,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