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维脉为奇经八脉之一。
本经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合于任脉。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论》。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与本脉脉气相通。阴维脉是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诸阴之维。
阴维脉穴图
内关∶心包经穴,去掌二寸两筋间,紧握拳取之,主心胆脾胃之病,与公子小(余认为应公孙穴)主客相应,凡治必先取内关而刺之(出自金针秘传)。
阴维脉穴歌阴维之穴起筑宾,府舍大横腹哀循,期门天突连舌本,此是阴维脉维阴。
筑宾穴(足少阴经)府舍穴大横穴腹哀穴(足太阴经)期门穴(足厥阴经)天突穴廉泉穴(任脉)阴维脉分寸歌:阴维脉起足少阴,内踝之上寻筑宾,少腹之下称府舍,大横平脐是穴名,此穴去中三寸半,行至乳下腹哀明,期门直乳二肋缝,天突结喉下一寸,喉上中央舌本下,穴名廉泉通肾津。
阴维起于诸阴之交者,谓起于足少阴肾经之内踝后上分中筑宾穴,与足太阴交于少腹下去腹中行三寸半府舍穴,又平脐去中行三寸半大横穴,又行至乳下二肋端缝之下二寸腹哀穴,又与足厥阴交于乳下二肋端缝期门穴,又与任脉交于结喉下一寸宛宛中天突穴,从天突上行,在颔下结喉上,口中舌本下廉泉穴而终。此阴维脉气所发也。
阴维脉有维系全身阴脉的作用,与阳维脉共同调节溢蓄全身的气血。其病变主要表现为心痛,胃痛,胸腹痛等里症。
患阴维脉疾病者,主要病候为心痛、忧郁。
《中医大辞典》:阴维脉本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心、胸疼痛。
《中国针灸学词典》:阴维发病主要表现为心痛、胃痛等阴经里证。《难经·二十九难》:“阴维为病苦心痛。”
《杂病源流犀烛·阳维阴维脉病源流》:“按仲景法,太阴症则用理中汤,少阴症则用四逆汤,厥阴症则用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参其法,酌其剂,以治阴维之病,乃洁古所以治足少阳三阴交之意也。”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