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耳朵”这个器官,大家应该都很熟悉。耳朵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不仅是听觉器官,而且还有保持身体平衡的功能。
看似不起眼的耳朵,却与经络、脏腑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
从耳和经络的关系来说,“耳为宗脉之所聚”:人体十二正经中的六条阳脉都经行耳,六条阴脉也都通过经络连接着耳并为之输送精气。
从耳和脏腑的关系来说,最广为人知的是“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耳朵首先是和肾最密切相关的。
但是还有一句话是“耳为肾窍,五脏所结”:心寄窍于耳,脾主升清以充养耳,肝胆之气影响耳,肺主气且一身之气贯于耳。
中医上面有记载,在小小的耳朵上,分布着91个穴位,全身器官组织在这里都有特定的反射区。
当我们的身体发生病变的时候,往往会在耳朵相应的部位出现疼痛敏感,其皮肤的感应也会发生变化。
一、耳朵与五脏的关系
耳朵与心跳动着的心脏,依靠着收缩与扩张的节奏,谱写出规律的生命节奏。
如果说其他器官的聆听是静态的,那么耳朵对于心脏的聆听是动态的,心脏掌控着人体的血液供给速度和量。
《证治准绳·杂病》更明确地指出:
心在窍为舌.以舌非孔窍,因寄窍于耳,则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
所以心虚血耗,有可能导致耳聋耳鸣。
耳朵与肾肾是人体中很重要的一个器官,中医将肾脏归于藏精之处,而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灵枢·经脉篇》中说:“人始生,先成精”,精也是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素何·金匮真言论》中:“夫精者,身之本也”,而精于肾中藏身,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可见耳朵与肾脏的关系在五脏中最为密切。
耳朵与肝我们经常会说“肝开窍于目”,所以肝脏与眼睛的关系我们认识的也比较透彻。
但是耳朵与肝脏的关系也非常的密切,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经络上。
中医认为“足少阳胆经皆络于耳”,而且在第一点中我们详细介绍了耳朵与肾脏的密切关系,而肝脏与肾有“肝肾同源”的说法。如果不懂,可以参看文字《为什么说“肝肾同源”,“肝肾同源”的依据是什么?》。
所以肝脏的病变之后,耳朵也可倾听其不适的症状。
耳朵与脾脏对于脾脏,我们经常会和胃联系到一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脾胃,脾和胃共同作用于事物,使得食物被消化,转化为精华,不断地供给全身营养的需求,供给机体运转的能量。
《类经,藏象类》中记载:
脾主运化,胃司受纳,通主水谷
所以脾也有后天之本之说,耳朵的功能施展,也需要脾胃提供能量。
就如《素问.玉机其脏论》中记载:“脾为孤脏……其不及。”所以脾脏的健康,与耳朵关系也尤为密切。
耳朵与肺肺主呼吸,吸收新鲜的氧气,维持机体内的有氧反应,同时吐出体内的糟粕,《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记载:
肺者,气之本。
而鼻子与肺一样,同为呼吸之用,而我们的鼻子与耳朵也是相同的,如果鼻子塞住,耳朵的听力也会随之下降。
在《杂病深流犀烛·卷二十三》中指出:“盖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故能为听。”所以只有肺正常,一身之气贯于耳,耳朵的功能才能得到维持。
二、看耳朵辩疾病
中医中早就有通过观察耳朵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病症的方法。
人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身体出现问题时,耳朵的相关区域也会出现反应。
正常人耳朵红润而有光泽,这是先天肾精充足的表现;耳朵干枯没有光泽,可能是由于机体肾精不足;耳朵颜色 淡白的人,多怕冷恶风,手脚冰凉;耳朵红肿,多是“上火”的表现,常见于肝胆火旺或湿热;耳廓干枯焦黑,多发于传染病后期或糖尿病;在耳朵的某些局部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等,则有可能是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表现。如果耳朵局部有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多提示有慢性器质性疾病,如肝硬化、肿瘤等。三、5种伤耳朵习惯要少做
掏耳朵由于耳道皮肤比较娇嫩,如果掏耳朵用力不当,最易造成外耳道损伤感染而成疖肿,引起耳部疼痛,严重者可致听力减退、丧失。
擤[xǐng]鼻涕有的人甚至用力擤鼻涕到耳痛才罢休,鼻涕从气道跑到别的地方,直接使耳内压力改变,很可能会将部分鼻涕挤入咽鼓管引起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
打喷嚏打喷嚏时用手或纸巾轻遮口鼻即可,如果用力捂紧口鼻,会使鼻部压力增高,细菌、病毒就容易随气流由咽鼓管进入压力低的中耳鼓室,从而引起急性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
用耳机听音乐人体内耳有2万个纤弱的感觉神经细胞,近距离高分贝的噪声会造成这些细胞的损坏甚至死亡,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噪声性耳聋,这样的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
洗澡时水进耳朵耳朵老是进水会引起中耳炎 ,中耳炎会导致鼓膜穿孔,鼓膜穿孔就会引起听力下降了。
最好洗澡或游泳时用耳塞堵上,经常用棉签清洁一下耳道。
四、3种方法助你五脏更健康
《灵枢》上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之地”。耳是许多经脉的集合处,脏腑之精气通过经脉上充于耳,使耳能听声。
所以耳不仅是肾窍之所在,和其他脏腑亦有很深的联系。所以经常按摩耳朵会使经络通畅,气血充足、五脏更健康!
擦耳廓功法:食指弯曲置于耳廓外面凹陷内,拇指在耳背相应部位,两指向相反方向搓动,沿耳廓周边从耳轮脚、耳轮搓到耳垂为1次,共搓10次。
功效:摩擦耳廓对于全身都是有保健的效果,不仅可以舒经活络,而且可以振奋脏腑。
揉凹陷功法:耳轮外面为不规则的凹陷沟槽,可用食指腹,仔细揉搓10次,左右同时进行。
功效:因为肾开窍于耳,耳朵上布满了全身穴位,所以按摩耳轮不仅可以健肾,还能打通全身穴位。
擦耳根功法:双手拇指腹同时沿耳屏向上环绕耳根揉擦,转动1周为1次,共擦10次。
功效:搓擦耳根能够刺激耳后的肺区,从而起到很好的清肺作用。还能预防和调理呼吸系统的毛病,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如果我们需要全面提升身体健康,还需要从问题本质入手,通过疏通经络、壮大气血、对身体内在、外在的协调统一,这才是最快、最根本、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叫反应点、刺激点。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局部反应,如压痛、结节、变色、导电性能等。利用这一现象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或刺激这些反应点(耳穴)来防治疾病。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各脏腑组织在耳廓均有相应的反应区(耳穴)。
刺激耳穴,对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调治作用。
1、什么是耳穴埋豆?
用代替针的药丸、药籽、谷类等置于胶布上,贴于耳穴,用手指按压以达刺激耳穴,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又称耳穴贴压法。
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均汇聚于耳部,由于耳与经脉、经别、经筋、脏腑的生理、病理都具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按、压、捏等外力刺激,通过神经与经络的感传效应,可调整内在脏腑与气血失调。
耳穴埋豆法是在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保健方法。
2、 具体操作如何?
将表面光滑近以圆球状或椭圆状的中药王不留行籽或小绿豆等,贴于0.6 0.6厘米的小块胶布中央,然后对准耳穴贴紧并稍加压力,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贴后患者每日自行按压数次,每次1~2分钟,每次贴压后保持3~7天。
埋豆讲求贴籽的圆粒润滑,王不留行籽、绿豆、白芥子、六神丸等都可以作为耳穴压豆的介质,但是因为王不留行籽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所以最为常用。
选穴原则
耳穴压豆的关键是选准穴位,即耳廓上的敏感点,常用的选穴方法有以下几种:
直接观察法
对耳廓进行全面检查,观察有无脱屑、水泡、丘疹、充血、硬结、疣赘、色素沉着等,出现以上变形、变色点的相应脏腑器官往往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可以用耳穴贴压治疗。
压痛点探查法
当身体患病时,往往在耳廓上出现压痛点,而这些压痛点,大多是压豆刺激所应选用的穴位。
方法是用前端圆滑的金属探捧以近似相等的压力,在耳廓上探查,当探捧压迫痛点时,患者会呼痛、皱眉或出现躲闪动作。
主要遵循原则
根据中医理论选穴,如失眠选心穴;根据疾病相应部位选穴,如胃病选胃穴,肝病取肝穴;根据现代医学原理选穴,如高血压取降压沟;根据临床经验选穴,如癫狂选神门。
例如因神经衰弱引起的睡眠障碍的患者在内分泌科较为常见,针对不同证型的患者均可选用诸如神门、皮质下、心三穴等穴位,这是因为神门、皮质下为全耳安神效果最佳的穴位;
而“心主神明”,睡眠障碍多与心气不足、心血失养有关,故心穴为安神要穴;
伴有头痛者可配以枕穴;
伴有耳鸣者配以补肾聪耳的内耳、外耳、肾穴。
同理,以口渴多饮、多食易饥为主要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则可选用胰、肺、胃、内分泌等穴位,多尿者亦可配肾、膀胱。
耳穴埋豆的适应症
临床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科及内分泌代谢等疾病;
失眠、老年便秘、预防感冒、晕车、预防和处理输血、输液反应等。
耳穴埋豆的禁忌症
耳廓上有湿疹、溃疡、冻疮;年老体弱、有严重器质性疾病慎用;
孕妇40天至3个月者不宜耳压,5个月后需要治疗者,可轻刺激,不宜压贴子宫,肾、卵巢、内分泌等穴;
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预防感染。按揉穴位时应以不损伤皮肤为度。
2、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年老体弱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慎用。
3、耳郭皮肤有冻伤等皮损者,不宜使用本法。
4、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感染。
耳穴压豆的优点
安全轻痛,不良反应少,不易引起耳软骨膜炎;
适应症广,尤其适用于慢性病、老人、小儿、惧痛的患者;
不受条件限制,便于持续刺激,患者可不定时的按压贴敷处以加强刺激;
常见治疗法
胆石症
胆石耳穴方。取耳穴胰、肝、胆、脾、胃、食道、贲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神门等。间隔1 2天后撕去,贴另一耳穴,反复交替。每次饭后用手轻轻揉按各穴,共20分钟左右,以加强刺激。治疗期间每天中午食脂肪餐,可吃油煎鸡蛋两个或其它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功能疏肝利胆排石。主治胆石症。
失眠
压豆安眠方。选择耳穴神门、皮质下、枕、垂前、失眠(主穴);心、肝、脾、肾、胆、胃(配穴)。先用75%酒精局部消毒,然后取王不留行籽贴在0.6cm见方的胶布中间,对准穴位帖敷,并用手指按压,每日3 5次,每次3分钟左右,贴敷1次持续3 5天。功能清心安神,交通心肾。主治顽固性失眠。
支气管哮喘
耳穴压豆定喘方,取耳部支气管、肺、肾上腺、前列腺、内分泌等穴,将药籽置于O.3 0.5cm的胶布中央,贴双耳上述穴位,嘱患者每日压4 6次,每次每穴按压1 2分钟。功能宣肺平喘。主治各型哮喘。
腹痛
腹痛耳穴压豆方(经验方) 王不留行籽或白芥子。取耳穴腹点、腹痛点、脾俞点,将药籽置于O.3 0.5cm的胶布上,贴于双侧上述部位,嘱患者半小时按压1次,每次按压5分钟。功能理气止痛。主治各种原因所致的腹痛。
颈椎病
颈椎病耳穴压豆方(《耳穴诊疗法》) 王不留行籽。选择颈椎耳穴相应部位对称贴压,3天换贴1次,治疗间酌情进行耳穴局部按摩。双耳贴压10次为1疗程。主治各型颈椎病。
每天揉耳朵有什么好处?耳朵上面有很多的穴位,经常按捏能刺激神经,改善气血循环。关于每天揉耳朵有什么好处?揉耳朵的正确方法是什么?一起来和我了解看看吧。
每天揉耳朵有什么好处 提拉耳垂-改善气血循环
建议大家平日可用「提拉耳垂法」改善气血循环。首先,双手食指放耳屏内侧後,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限,每次3至5分钟。此法可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若能坚持每天揉耳朵10分钟,绝对有利於五脏六腑及全身的气血循环。
同时,可用「手摩耳轮法」补肾气养生。首先,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2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慢性病症。
按摩耳穴-对应五脏六腑
中医师沙政平强调,人的耳朵上分布着93个穴位,不同位置分别对应着人体的不同部位,尤其耳朵上有五脏六腑的反射区,按摩耳朵就相当於给五脏六腑做按摩,治病、养生、延寿,只要这一招,全部搞定,是养生健体的捷径。不过,提醒大家,一般按摩上半部耳穴主要诉求安定神经,可治疗失眠或戒菸,也有爱漂亮的年轻人按摩耳穴抑制食欲来减肥;但建议按摩耳穴前要清洁或消毒耳朵,避免按摩过程破皮造成感染,养生不成反伤身。
保护耳朵方法-避免噪音
保护耳朵的方法很简单,原则只有一个,就是「避免噪音」。国外甚至有专家建议,使用家里的电器用品,如磨豆机、吹风机、吸尘器、果汁机、抽油烟机时,以及去看球赛、烟火等热闹的户外活动时,都要配戴耳塞,阻绝噪音。
对於耳朵的保健,中医师提到,有些观念要注意,平日若不小心有异物侵入耳朵,最好就医,不要自己试图取出,因为不当挖耳伤到耳膜。另耳朵进水时应使用棉花棒吸乾,但使用棉花棒要小心,不要用力摩擦耳道,以免造成伤口感染,引起并发症。
揉耳朵的正确方法
1.失眠要按上下耳窝:失眠,中医称“不寐”,大都由心、脾虚弱及肝气不畅造成,可按揉下耳窝中的“心”及其上耳窝中的“脾”“肝”穴位。
2.牙龈肿痛按耳垂:耳垂相当于面部,当因“上火”导致牙龈肿痛,或脸上长小疙瘩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常按捏耳垂还能美容养颜。1.失眠要按上下耳窝:失眠,中医称“不寐”,大都由心、脾虚弱及肝气不畅造成,可按揉下耳窝中的“心”及其上耳窝中的“脾”“肝”穴位。
3.心绞痛按下耳窝:经常刺激耳甲腔部位,俗称下耳窝,对循环系统有保健作用。下耳窝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心绞痛时首先要保持镇定,不要惊慌,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最好抬高上身,然后可对下耳窝进行按压。
4.打嗝按上耳窝:上耳窝,即耳甲腔上方的耳甲艇,相当于人的腹腔,按摩此处有助于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打嗝,中医称为“呃逆”,多是由于脾胃虚弱,以及暴饮暴食引起胃气上逆所致。
5.四肢疼痛揉耳轮:耳廓的外周耳轮相当于躯干四肢,颈肩腰腿痛等躯体疼痛患者宜多按压耳轮。
捏耳朵会不会把耳朵捏大
不会的,常捏耳朵可清心明目,容光满面,常搓耳朵能美化容颜,常搓耳朵能治疗高血压、低血压,还可以通过对具体部位的按摩,有针对性地预防某些疾病。
大家可以以拇指、食指揉捏耳屏,使它有胀痛感,可防头痛、头晕、失眠等脑血管、脑神经病症;以食指指腹按摩耳前根部,可防治感冒、鼻炎、咽炎、心慌、头痛、头昏等。以食指指腹摩擦耳背沟使之生热,可降血压、清脑、明目。以中指插入耳孔,指腹向前按压摩擦生热,可防治咽炎、鼻炎、感冒等。
多捏新生儿耳朵有什么好处
建议不要按捏新生儿的耳朵,这种情况应该是没有什么帮助的,相反应该是有坏处才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