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属于心火旺的一类人群。有时候舌头上起泡溃疡,真的痛苦不堪。
情绪和压力是心血管病的一大诱因。每天杂七杂八的事就像一把又一把小小的心火,烤得人心烦意乱、紧张不安。
解心疾的关键是降心火。小腹又叫“丹田”,就像一块沃土,为营养脏腑之根、气血生发之源。练习时要呼吸徐缓,身心合一,即“引心火下行,荡平心意”。
调息与开合小腹时要配合意想,但不要动用心神,而是追求似守非守、绵绵若存的意境。研究证明,这种心理的良性变化直接影响内分泌、神经递质、交感神经等生理变化。上炎的心火得以下行,心脏紧张的状态就会得到改善,心肌功能、血压状态等随之好转。
具体做法是:
做法其实很简单:采用坐姿,两掌叠于肚脐处,眼微闭,能够看到一丝光亮即可,同时意想肚脐处温暖舒适;把呼吸放缓,吐息绵绵,深入小腹,一呼一吸间,体会小腹微微开合的感觉;
分钟后睁开双眼,两掌先顺时针摩腹数周,再做逆时针摩腹,嘴里的唾液会越来越多,然后慢慢吞咽下去。
首先说明打坐调息,不是呼吸的吸,是休息的息。
(1)首先口吐浊气。吐气的方法,开口呼气,不要粗急,令气舒缓而出。同时,观想身体中的百脉不通之处,随着呼气而通畅。
(2)然后闭口,用鼻吸入清新的空气。不要用力,轻轻地、缓缓地吸入新鲜空气。
(3)呼气、吸气重复三至五次。
(4)然后闭口,舌抵上颚,用鼻子呼吸。有的说闭口是上下牙齿相着,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注意打坐的时候,舌头轻抵上颚,上下牙齿不合拢,嘴唇轻轻闭上,很自然。
打坐的时候,如果有口水生出,自然咽下,不要吐掉。坐禅时生出的口水不是口水,是金津玉液。
用鼻子、小腹呼吸。用腹部呼吸,不要用胸部呼吸。一般男众,很容易做到腹部呼吸,女众喜欢用胸部呼吸,慢慢地要练习用腹部呼吸。
调身调息之后,要调心。
调心的方法是制心一处、正念觉知。把自己全部的精神、思想、意识,集中在一个对象上。
调心的方法,可以把意识集中在观察呼吸上,也可以用安般守意法或者是六妙门;还可以把意识集中在倾听声音上,如耳根禅或耳根圆通的反闻闻自性;或者将思想意识集中在念佛持咒上等等,这些都是调心的方法。
调心的方法很多,关键是制心一处和正念觉知。“专心致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了分明”十六字诀。再进一步简化,变成七个字“专心、清楚、明白、了!”
《正觉修持法要》讲到调心的要领:“三心不可得,安住当下修。”三心不可得,即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安住当下修,即觉知当下,修在当下。
扩展资料:
打坐前的准备
(1)打坐房间的光线不能太亮,否则光线刺激眼睛,无法入静。如果白天打坐,要拉上窗帘,光线昏暗一些比较好。
(2)打坐最好在早晚进行,空腹打坐效果最好(但是最好不要有饥饿感),如果只能白天打坐,也要尽量争取在饭后两小时后进行,因为,胃里有食物,打坐容易困,更重要的是胃里的食物阻碍了能量在体内的运行,在这种情况下打坐后,也没有神清气爽的效果。
(3)此外,打坐前要上好厕所,使肠胃和膀胱都处于很清净和舒适的状态,身上的衣服、坐垫以及周围环境要舒适,可以在座旁放一杯水随时供饮用,放手表或闹钟看时间,膝盖上盖一个毛巾或毯子,因为打坐时膝盖部位会有冷的感觉,如不保暖,容易生杂念,影响入静。
(4)要把手机和座机都关掉,如有条件,把房间从里面锁上,也可以在门上贴个条子“请勿打扰”,这样可以防止家人大声敲门、大声喊叫你的名字、或者小孩和其他家庭成员突然进来使你受到惊吓。
九转丹诀
第一转
舌下四窍,两窍通心两窍通液。
一转之功似宝珠,山河宇宙透灵躯。
红莲叶下藏丹穴,赤水流通九候珠。
解曰:内丹之功,起于一、而成于九。一者,万物之所生也。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五行之序起于一。故内丹之功亦起于一,转而成于九者,九为阳数之极。数至于九、则道果成矣。似宝珠者,言天一真水藏于胆,阴阳和合,降而成丹。初降之状如露一颗明珠。珠者、珍敬其丹也。且人之有身,父精母血交媾而成,此形交也。丹之所降,心火肾水交媾而成,此气交也。故曰:形交则生人,气交则成丹。言其丹降之后,神游方外,阴阳太和;坐忘其形,天地山河;六合万物,皆在我身之内。我身在天地万物之外,只觉心中一点光明。乃是丹降也。故曰:山河宇宙透灵躯,躯者、身也。山河包藏我身之内也。所谓红莲者,舌是也。自两窍通心,两窍通液。人有病者,则舌下津液干而其真气耗。一转之首以舌闭其两窍,使真气不泄于外,以通其神水也。所谓赤水者,心之液是也。九转之首,每遇九日纳息九次。每一次纳息九口。自然津液通流自舌下,而生以灌五脏,故曰九候珠也。
望江南 闭舌下巧,通胆气
黄中宝,须向胆中求。春风令人生万物,乾坤膝下与吾俦,百脉自通流。
施造化,左右火双抽。浩浩腾腾光宇宙,苦烟烟上霭环楼,夫妇渐相谋。
解曰:天一生气,名曰中黄。其气藏之于胆,以为性命之根,其味苦。故人之胆气味亦苦。如草木之根华其味亦苦,乃知万物非生气不能生也。内丹之药先闭舌下之窍,内通胆中生气至喉舌之间,微觉味苦,是丹气流通。然后汞水凝结而成丹也。天地生气萌之于春,万物得生气,然后能生人之得生气,藏之于胆。人能通胆之气,然后内丹成就一转之功,如四时之春也。生气上行其中觉苦,阴阳太和,神居天外则天地四海亦在吾膝下。浩然之气塞乎天地,百脉通流万窍施张。内丹降也。造化言者,其下手之初也。先闭舌下两窍,不令气泄于外。其左边之气贯于左太阳而入脑,右边之气贯于右太阴而入脑,左右俱过脑。而入顶泥丸宫合成一处,下重楼十二环,入心经、传入丹冲开胆窍。使胆中生气,上行随心胆之脉,贯于舌窍、觉舌有苦味,乃是生气注将欲降丹也。然后闭定舌窍左右之气上行,故有腾腾之状也。胆窍即闭,则生气袅袅,上重楼十二环,自舌下之窍而升,满口觉苦乃是生气流通也。夫妇者阴阳也,夫者阳也,妇者阴也,生气流通则阴阳太和,心肾交媾故曰渐相谋也。
口诀:
行持下手之初,先须饮食以和五脏,不可饥不可饱,心田安静无忧无虑,乃可入道。凡于二更尽、三更初当洗漱,定神入室,烧香盘膝而坐,闭目存神,候息出入调匀,以舌先倒卷定舌根两窍闭息。渐觉左右太阳经有两道气大牙根冲上,贯二太阳,次入顶门,觉二气交合结为一次。却闭眼良久,亦闭目依前卷舌,候至泥丸宫止,如此每夜行三次即止。行至数夜或数日之间,渐觉泥丸宫次流入脑,下重楼十二环,透夹脊串尾闾,复次前冲心贯胆,脐胸中温温,微觉意思和畅,乃真降也。如此后则数夜渐觉气到心,次微觉温温或心头气渐动,却有温气从心而上,过重楼口觉微苦。是中黄气自胆而出阴阳大和,将有降丹之象。如此之后,每夜行持之初,令一人在门外,拦人进入及猫狗等,恐忽然相惊。至每夜行三两次时,于坐前横一几,忽然气冲,觉身体渐大,精神腾腾,渐见屋舍、人物、山河、皆在我身之内。手足皆不知所在,次急以手按几,闭目大觉,心头微一块光明,团圆如日,忽然坠下丹田,此乃降丹也,丹降之后,未得便开眼,且渐渐收拾精神归定。四体复旧,或手足觉麻痹,次候定醒,然后开眼,次吃人参汤睡。至来早吃粥食将养一二日,如丹降也。丹降之后百病消除,更无疾苦之厄也。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