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穴位置】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解剖位置】
在胫骨前肌中;有胫前动、静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深层当腓深神经。
【功能主治】
肠鸣,腹痛,泄泻,便秘,肠痈,下肢痿痹,脚气。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下巨虚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位置 9 下巨虚的定位 10 下巨虚穴的取法 11 下巨虚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下巨虚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下巨虚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下巨虚穴的配伍 16 特效 *** 17 文献摘要 18 研究进展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下巨虚 1 拼音 xià jù xū
2 英文参考 xiajuxu(ST 39)Lower Huge Passage
Xiajuxu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Xiàjùxū ST39 [中国针灸学词典]
xiàjùxū [WS/T 476—2015 营养名词术语]
S39 [WS/T 476—2015 营养名词术语]
ST3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下巨虚 汉语拼音 Xiajuxu 罗马拼音 Hsiachuhsu 美国英译名 Inferior Great Void 各
国
代
号 中国 ST39 日本 39 法
国 莫兰特氏 E39 富耶氏 德国 M39 英国 S39 美国 St39
下巨虚为经穴名(Xiàjùxū ST39)[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名巨虚下廉;《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名下廉;《备急千金要方》名下巨虚;别名下林、足下廉[2]。下巨虚属足阳明胃经,小肠之下合穴[1]。下即下方,巨即巨大,虚即中空、空隙,胫、腓骨间形成较大间隙,穴在此空隙之下方,故名下巨虚[1]。下巨虚是治疗下腹部疼痛的主穴[3]。主治小腹痛,肠鸣腹痛,泄泻,痢疾,大便脓血,泄利脓血,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胃中热,胃脘痛,纳呆,小便不利,小便黄,消谷善饥,胸胁痛,腰脊痛引睾丸,下肢痿痹,下肢瘫痪,足不履地,寒湿脚气,胫肿,下肢水肿,足痿不收,乳痈,涎出,喉痹,中风偏瘫,暴惊狂言等。
4 下巨虚的别名 下廉(《黄帝内经素问·针解》),巨虚下廉(《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下林[2],足下廉[2]。
5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针解》:巨虚者,跷足胻独陷者。下廉者,陷下者也。
6 特异性 小肠的下合穴。
《黄帝内经灵枢·海论》将下巨虚列为冲脉交会穴。
7 穴名解 下即下方,巨即巨大,虚即中空、空隙,胫、腓骨间形成较大间隙,穴在此空隙之下方,故名下巨虚[1]。
下,有低下之义,对上而言。巨,有大之义。虚,有空虚之义。此穴在“条口”穴下1寸,胫骨外廉凹陷中。《黄帝内经素问·针解》:“下廉者,陷下者也。”穴当“上巨虚”穴之下,故名下巨虚。[4]
8 所属位置 小腿[5]
9 下巨虚的定位 标准定位:下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小肠的下合穴[6][7]。
下巨虚下巨虚在小腿外侧,犊鼻(ST35)下9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正坐或仰卧取穴[1]。
下巨虚位于小腿前外侧膝眼直下9寸;或于足三里下6寸取穴(《针灸甲乙经》);另说下巨虚“在上廉下二寸”(《外台秘要》);“在丰隆上三寸”(《循经考穴编》)[2]。
下巨虚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下巨虚穴的位置
下巨虚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下巨虚的位置(肌肉)
下巨虚的位置(骨骼)
10 下巨虚穴的取法 正坐屈膝位,在犊鼻下9寸,条口下约1横指,距胫骨前嵴约1横指处。当犊鼻与解溪穴的连线上取穴。
下巨虚在小腿外侧,犊鼻(ST35)下9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正坐或仰卧取穴[1]。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先取条口,其下1寸,在胫骨前肌上取穴,横平外丘、阳交[3]。
快速取穴:坐位屈膝,先找到条口(坐位屈膝,犊鼻与外踝尖之间的中点,胫骨外1横指处),向下量1横指凹陷处即是[8]。
11 下巨虚穴穴位解剖 下巨虚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腱)、(踇)长伸肌、小腿骨间膜。有胫前动、静脉。分布著腓浅神经分支及腓深神经。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和隐神经双重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在趾长伸肌的内侧进入胫骨前肌(腱)及其深面的(踇)长伸肌。两肌之间有胫骨前动、静脉及伴行的腓深神经。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7]。
布有腓浅神经分支及腓深神经;并有胫前动、静脉通过[2]。
12 下巨虚穴的功效与作用 下巨虚有调肠胃,通经络,安神志的作用。
下巨虚有理肠胃、清湿热、化积滞的作用[1]。
下巨虚穴属足阳明经穴,又为小肠下合穴,“合治内腑”。《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的功能主要是泌别清浊,如其功能失调,泌别失职,则见泄泻、痢疾、便脓血、小腹痛等症。足阳明经筋起于足,结于髀枢,属脊,并聚于阴器,而小腹痛、腰脊痛引睾丸又属小肠疝气范畴,故取下巨虚穴可治疗小肠诸疾。[3][4]
上巨虚、下巨虚、条口同在一条缝隙之中,其所治症,大同小异。上巨虚合于大肠,下巨虚合于小肠,条口居二巨虚之间,其与二肠有关,势可知也。以形势而论,三穴在腿,故其治湿痹胫酸亦有功效。[4]
13 下巨虚穴主治病证 下巨虚主治小腹痛,肠鸣腹痛,泄泻,痢疾,大便脓血,泄利脓血,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胃中热,胃脘痛,纳呆,小便不利,小便黄,消谷善饥,胸胁痛,腰脊痛引睾丸,下肢痿痹,下肢瘫痪,足不履地,寒湿脚气,胫肿,下肢水肿,足痿不收,乳痈,涎出,喉痹,中风偏瘫,暴惊狂言等。
下巨虚主治小腹痛、腰脊痛引睾丸、乳痈、下肢痿痹、泄泻、大便脓血[7]。
下巨虚主治少腹疼痛,泄泻,痢疾,胸胁痛,小便不利,脚气,乳痛,下肢痿痹,足痿不收等[2]。
下巨虚主治肠胃、下肢等疾:如肠鸣腹痛、泄利脓血、消谷善饥、腰痛控睾、涎出、喉痹、偏风不遂、寒湿脚气、胫肿、足痿、胸胁痛、乳痈、暴惊狂言、小便黄等[1]。
现代多用下巨虚治疗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下肢瘫痪等[1]。
下巨虚主治泄泻,痢疾,大便脓血,胃中热,胃脘痛,纳呆;乳痈,中风偏瘫,下肢痿痹,足不履地,下肢水肿;小腹痛,腰脊痛引睾丸[3]。
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肠炎,急慢性肝炎,胰腺炎;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精神病,肋间神经痛;
运动系统疾病:下肢瘫痪,下肢麻痹痉挛。
14 刺灸法
直刺1~1.5寸[2][7][3],深刺可透承山[3],局部有酸胀沉重感[3],可扩散至小腿足背[3]。
直刺0.5~0.9寸,局部酸胀,向下扩散至足背。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2]。
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15 下巨虚穴的配伍 下巨虚配曲池、太白,治泻痢脓血[3]。
下巨虚配阳陵泉、解溪,治下肢麻木[3]。
下巨虚配天枢、委中,治急性肠炎[3]。
下巨虚配中脘、关元,治消化不良的水泻[3]。
下巨虚配上廉、下廉,治小便黄[3]。
下巨虚配下廉、丘墟,治狂言非常[3]。
下巨虚配幽门、太白,有清利湿热的作用,主治泄痢脓血。
下巨虚配阳陵泉、解溪,有活血通络的作用,主治下肢麻木。
16 特效 *** 按揉下巨虚,可治腹痛、腹泻、便秘等症,将艾条对准下巨虚,距皮肤2~3厘米,灸5~10分钟,可治消化系统疾病[8]。
17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
《针灸甲乙经》:溺黄,下廉主之。乳痈,惊,痹,胫重,足跗不收,跟痛,巨虚下廉主之。
《针灸大成》:主小肠气不足,面无颜色,偏风腿痿,足不履地,热风冷痹不遂,风湿痹,喉痹,脚气不足,沉重,唇干,涎出不觉,不得汗出,毛发焦,肉脱,伤寒胃中热,不嗜食,泄脓血,胸胁小腹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小指次指间热痛,暴惊狂,言语非常,女子乳痈,足跗不收,跟痛。
《备急千金要方》:脚气初得,脚弱;腰脚不遂,不能跪起;小便难黄。
18 研究进展 促进阑尾排空:实验观察,针刺下巨虚对阑尾排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
对胃的影响:针刺胃炎、溃疡病、胃癌患者的下巨虚,可见胃电波幅增加,亦使胃癌不规则的波形变得规则。在X线下观察,针刺下巨虚,可使胃的蠕动增强。[3]
对肝血流图的影响:取双侧下巨虚注射维生素K3注射液1 mL,观察肝癌患者肝血流图的变化情况,注射前肝血流图波幅明显降低,波形呈分化差的锯齿状波,注射后波形有了明显改善,波形明显增高,由不规则的异常波形重新转变为类似正常的三峰波形,但整个波幅与无肝病史的对照组相比仍然低。[3]
治疗肩痛:后溪透劳官针入0.5~1寸,下巨虚针入1~1.5寸,同时施以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 min,并让患者活动患肩,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78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3]
针刺用泻法,留针10~15分钟,配合活动患肢,治疗92例止痛效果好。
治疗落枕:取患侧本穴,用28号2寸不锈钢毫针,针尖向上快速进针1~1.5寸,于患者吸气时大幅度提插捻转,得气后令患者做深呼吸及活动颈部,使针感向上传导,留针10 min,隔5 min施手法1次。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721例,显效178例,进步42例,总有效率为100%。[3]
目录 1 概述 2 疾病名称 3 英文名称 4 放射菌病的别名 5 分类 6 ICD号 7 流行病学 8 病因 9 发病机制 10 放线菌病的临床表现 10.1 面、颈部放线菌病 10.2 腹部放线菌病 10.3 胸部放线菌病 10.4 脑型放线菌病 10.4.1 局限型 10.4.2 弥漫型 10.5 皮肤型放线菌病 11 放线菌病的并发症 12 病原菌检查 12.1 直接镜检 12.2 培养 13 组织病理检查 14 诊断 15 鉴别诊断 16 放线菌病的治疗 16.1 系统治疗 16.2 局部治疗 16.3 中医治疗 17 预后 18 放线菌病的预防 19 相关药品 附: 1 治疗放射菌病的穴位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放线菌病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放线菌病 已经自动替换为 放射菌病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概述 放射菌病(Actinomycosis)是由放线菌属中的伊氏放线菌等引起的一种慢性化脓性和肉芽肿性损害为特征的疾病,有瘘管形成并流出带硫黄色颗粒的脓液。放射菌病分布遍及世界,患病率与气候、职业、种族及年龄等无关。患者男多于女。常采用药物、手术及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措施,尤其对重症和泛发病例。在抗生素足量应用后,预后一般较好。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规则和足量疗程用药。
中医颊疡与本病颌面部放射菌病类似,《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载:“颊疡胃经积热生,初如红粟,脓出肿消,易敛愈,脓稀难敛漏因成”。宜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托里排脓。
2 疾病名称 放射菌病
3 英文名称 actinomycosis
4 放射菌病的别名 放线菌病;颊疡
5 分类 皮肤科 > 其他细菌性皮肤病
6 ICD号 A42.9
7 流行病学 放射菌病为散在发生,一般认为多属内源性疾病,无明显感染性。正常人体内也有放线菌定植,如口腔、牙垢、扁桃体及龋齿、牙周脓肿等病灶处常能发现大量放线菌。一般情况下它们对人体不致病,但当机体全身或局部(如皮肤黏膜机械屏障受损)抵抗力降低,尤其伴有其他需氧菌感染而利于厌氧性的放线菌生长时,则可引起放射菌病,吸入含放线菌的脓性分泌物可引起胸部放射菌病,放线菌沿消化管破损处或腹壁受损处感染引起腹部放射菌病。有明显免疫缺陷或放线菌致病性较强时,则可引起严重的血行播散。放射菌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10岁以下的儿童较为少见,多数病例在15~35岁之间。男性为女性的2倍。农民及野外作业者较多见。
8 病因 引起人类放射菌病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是放线菌属中的以色列放线菌、牛型放线菌和赖氏放线菌,还有蛛网膜菌属的丙酸蛛网菌和双歧杆菌属的艾氏双歧杆菌。放线菌属于原核微生物,具有发育良好的菌丝和孢子,但菌丝多无隔,呈单细胞结构;菌丝和孢子内未见到形态固定的细胞核,只有核质体分散在细胞质中;细胞质中无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与细菌类似(主要为肽聚糖类的化合物形成网状复合体)而与真菌显著不同;核质体的主要成分为DNA,而无真核生物染色体特有的成分组蛋白;对溶菌酶和抗生素如青霉素敏感,而对抗真菌药物耐受。由于放线菌可产生菌丝和孢子,很象真菌,且因为它们所引起疾病的临床表现与真菌病难以鉴别。因此,按传统的习惯和临床需要,将放射菌病放入真菌病。这些病原菌为厌氧菌或微需氧,常是人体中的一个正常菌丛,特别是口腔中常可见到。如有外伤、外科手术后即可发生感染。感染后常合并细菌感染,损害由中心逐渐通过窦道,向周围蔓延,侵犯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筋膜、骨骼及内脏等处。可通过消化道和气管传播。极少数是通过血行播散。
9 发病机制 放线菌小境在口腔微生物丛中立足,是通过对口腔表面特别是牙斑(dental plaque)的黏附,牙斑是覆盖在釉面由涎蛋白和糖蛋白构成的薄层。黏附是通过蛋白与蛋白的复杂立体化学反应以及植物血凝素(lectin)糖类相互作用而取得的,后者还能介导口腔放线菌与米氏链球菌血链族(Streptococcus milleru group S.sanguis)及其他口腔菌丛的细胞共聚(cellular coaggregation)。后者可以部分说明何以放线菌感染常为多微生物性,以及颈面、胸和中枢神经系统(CNS)脓肿中,何以常会分离到“伴随”的口腔菌丛。“伴随”菌丛在感染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因为它能保持放线菌生长所需的低氧张力环境。细菌须通过牙感染、操作或抽吸牙感染碎屑造成的黏膜破损,进入组织,才能致病。还可通过下消化道穿孔进入腹腔,妇女则可在生殖道发生上行性感染。
放线菌感染同时激起化脓性和伴有剧烈纤维化的肉芽肿性炎症反应。损害内常能见到浆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化脓中心周围则可出现大型巨噬细胞、胞质为泡沫样。感染发展穿越筋膜,最终形成引流窦道,特别是在盆腔和腹部感染时。损害由硫磺颗粒和引流窦道虽为典型表征,但非皆有。颗粒是细菌的砂粒样凝聚物,直径1~2mm,中心染色为嗜堿性,带有嗜酸放线,在表面以珠粒样“棒状”结束。所含磷酸钙,可能是宿主与细菌磷酸酶共同作用的产物。
10 放射菌病的临床表现
10.4.1 (1)局限型 局限型脑型放射菌病包括厚壁脓肿及肉芽肿等,多见于大脑,亦可累及第三脑室、颅后窝等处,引起颅压升高,脑神经受累可致头痛、恶心、呕吐、复视、视盘及出血等,脑血管造影及CT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尚可见压迫颈内动脉,大脑中、前动脉近端变窄。
10.4.2 (2)弥漫型 弥漫型脑型放射菌病呈单纯脑膜炎或脑脓肿,也可呈硬膜外脓肿、颅骨骨髓炎等。
11 放射菌病的并发症 面、颈部放射菌病, 后期可致其下方骨膜炎及骨髓炎。腹部放射菌病, 也可波及腹部其他脏器如胃、肝、肾等,或波及椎骨、卵巢及膀胱、胸腔或血行播散侵及中枢神经系统。胸部放射菌病,可伴胸膜粘连和胸腔积液,亦可波及心包致心包炎。脑型放射菌病, 局限型, 尚可见压迫颈内动脉,大脑中、前动脉近端变窄。弥漫型, 也可呈硬膜外脓肿、颅骨骨髓炎等。皮肤型放射菌病, 亦可侵入深部组织,局部因纤维化,瘢痕形成而很硬。
12 病原菌检查
13 组织病理检查 早期局部有白细胞浸润,形成小脓肿,穿破形成窦道,各窦道可互通,体内筋膜、胸膜、横膈、骨骼等均不能阻止其发展。化脓区附近可有慢性肉芽组织增生,可有淋巴样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浸润,局部组织还可呈玻璃样变性,致硬板样变硬,脓肿内可见“硫磺颗粒”,100~300µm直径,HE染色中央呈均质性,周围有栅栏状短棒样细胞。
14 诊断 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影像学特殊表现,脓液中找到硫磺颗粒,诊断不难。应注意,面、颈、胸和腹壁出现板状发硬,应疑及本病。各瘘管、窦道排出脓液找到“硫黄颗粒”应深入检查。一些不明原因的瘘管、窦道应进一步查菌。此外,还可结合病原学检查和组织病理进一步确诊。
15 鉴别诊断 放射菌病应与结核、肿瘤、肝脓肿、腰肌脓肿、骨髓炎、阑尾炎、真菌性足菌肿、葡萄状菌病、奴卡菌病等鉴别,见表1。
16 放射菌病的治疗 常采用药物、手术及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措施,尤其对重症和泛发病例。在抗生素足量应用后,预后一般较好。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规则和足量疗程用药。面、颈部放射菌病预后良好。其他类型者适当治疗后,可减少畸形等后遗症。
17 预后 抗生素的问世已使各种形式的放射菌病预后大为改观。现在治愈率很高,畸形和死亡皆不常见。
18 放射菌病的预防 注意口腔卫生,及早治疗病变牙齿、牙周和扁桃体疾病。呼吸道、消化道炎症和溃疡灶应及早处理,以免形成慢性感染病灶。
19 相关药品 氧、溶菌酶、青霉素、植物血凝素、硫磺、林可霉素、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磺胺、利福平
治疗放射菌病的穴位 扁桃体 0个隐窝,隐窝中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菌等。上皮下方及隐窝周围密集分布著淋巴小结及弥散淋...
上林 或痉挛,膝关节肿痛。配伍:上巨虚配天枢、曲池,治菌痢。上巨虚配支沟、大肠俞,治便秘。上巨虚配天枢、...
上巨虚 关节肿痛。上巨虚穴的配伍:上巨虚配天枢、曲池,治菌痢。上巨虚配支沟、大肠俞,治便秘。上巨虚配天枢、...
巨虚上廉 或痉挛,膝关节肿痛。配伍:上巨虚配天枢、曲池,治菌痢。上巨虚配支沟、大肠俞,治便秘。上巨虚配天枢、...
足上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