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穴位养生

大椎穴位准确穴位图及作用

时间: 2023-01-23 21:07:11

大椎穴位准确穴位图及作用

大椎穴归属督脉,有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等作用。大椎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详见本文图解大椎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大椎穴的准确位置图

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取穴方法

首先正坐低头(当低头的时候两个椎骨才能分开,突出的脊凸才能摸得到,颈部最高的点(第七颈椎)下方凹陷处就是大椎穴,就是两个椎骨之间,上面的是颈椎,下面的是胸椎。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大椎穴位的作用功效

1、舒缓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霍乱、呕吐、风疹、颈椎病、发热、中暑;

2、治疗面部色斑、粉刺、湿疹、过敏皮肤、黄疸;

3、治疗肩背疼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

百会,风府,风池,大椎,天柱的具体位置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
风府穴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风池穴位于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大椎穴位于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穴位于后头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

国医大师吕景山对穴:止咳平喘类 大椎—内关

【单穴功用】

大椎,又名百劳。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为督脉之经穴,又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交会穴,亦称诸阳之会穴。因其椎骨棘突最大,故名大椎。它具有宣通一身阳气之功,故可宣阳解表,祛风散寒,理气降逆,肃肺调气,清心定志,镇静安神。用于治疗伤风感冒、时行感冒、咳嗽寒热、肺胀胁痛、项背强痛、拘急、疟疾、癫痫、五劳七伤、骨蒸劳热、高血压等。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为手厥阴心包经腧穴。《灵枢·始终》云:"阴溢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按:症之内关者,即内格,亦即溢阴上犯症也。盖以阴气闭塞于内,不与外阳协调,致阴气逆行上犯,而为胸中各病,本穴可以治之,故名内关。犹内藏之关隘也。本穴为心包络经络穴,别走少阳三焦,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与阴维脉相通。具有清泄包络、疏利三焦、宽胸理气、和胃降逆、镇静止痛、宁心安神之功。用于治疗心胸憋闷、疼痛(类似冠心病心绞痛)、心悸、怔忡,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呃逆、胃脘痛、恶心呕吐、咳嗽气喘、内伤诸症、痰火积块、虚烦潮热、虚脱晕厥、妇人脏躁、癫狂、痫证、热病、肘臂疼痛。


【伍用功能】

大椎为督脉经腧穴,又是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交会穴,有宣阳解表、祛风散寒、理气降逆、肃肺调气、清心定志、镇静安神之功;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络经腧穴、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有清泄包络、疏利三焦、宽胸理气、和胃降逆、镇静止痛、宁心安神之效。

大椎调太阳之气,以助阳散寒为主;内关调心胸之气,以宽胸宽膈为要。二穴伍用,并走于上,温阳化饮,降逆止呕,宣肺平喘之功益彰。

【主治】

1.痰饮咳嗽,即是寒痰饮邪,停于肺胃,症见咳嗽多痰,色白,或如泡沫者。

2.痰饮喘急,即是痰饮上壅,气机上逆,咳喘上气,不能平卧,喉中痰鸣等症。

【操作法】

大椎:俯伏或正坐低头,于项后隆起最高者为第7颈椎,于其下凹陷处定取。直刺1 1.2寸。

内关:伸臂仰掌,于掌后第1横纹正中(大陵)直上2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处取穴。直刺0.5 1寸。

【经验】

大椎—内关伍用,为吕老之经验,是为治疗痰饮诸症而设。盖,大椎为手足三阳之会,取此为君,以调太阳之气,犹如烈日当空,阴霾之气全消,而蓄水自行;复取内关为臣,以利三焦疏通淤塞,则有青龙汤、苓桂术甘汤之功,而饮病自除矣。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