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概述:
居髎,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阳蹻、足少阳之会。在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旋髂浅动、静脉分支和旋股外侧动、静脉升支。
功能作用:
舒筋活络,益肾强健。
主治疾病:
1.消化系统疾病:阑尾炎,胃痛,下腹痛;
2.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睾丸炎,肾炎,膀胱炎;
3.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炎,白带多;
4.运动系统疾病:腰痛,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诸疾患等。
穴位配伍:
配环跳、委中治腿风湿痛。配腰夹脊穴L1-2、L3-5、环跳、跳跃、风市、阳陵泉穴、条口、悬钟治中风下肢瘫痪、根性坐骨神经痛、腓总神经麻痹。
俞穴操作:
直刺或斜刺1.5-2寸;可灸。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居髎穴的定位 9 居髎穴的取法 10 居髎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居髎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居髎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居髎穴的配伍 15 特效 *** 16 文献摘要 17 居髎穴研究进展 17.1 治疗肩周炎 17.2 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 18 参考资料 1 拼音 jū liáo
2 英文参考 Jūliáo GB29 [中国针灸学词典]
jūliáo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2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B2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居髎 汉语拼音 Juliao 罗马拼音 Chuliao 美国英译名 Dwelling Bon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GB29 日本 29 法
国 莫兰特氏 VB28 富耶氏 德国 G29 英国 G29 美国 GB29
居髎为经穴名(Jūliáo GB29)[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阳胆经[1]。居髎是足少阳胆经、阳蹻脉的交会穴[1]。居即居处,髎即骨隙,此穴居髋部陷处,故名居髎[1]。居髎穴主治腰腿、下肢等疾患:如腰痛引腹,肩痛引胸,臂重不举,瘫痪痿弱,疝气,脚腿诸疾,腰痛,下肢痿痹,瘫痪,现代又多用居髎穴治疗髋关节功能障碍,下肢瘫痪,膀胱炎,子宫内膜炎,腰腿痹痛,月经不调,带下,坐骨神经痛,阑尾炎,胃痛,下腹痛,睾丸炎,肾炎,白带多,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诸疾患等。
4 出处 《针灸甲乙经》:居髎,在章门下八寸三分,监骨上陷者中。
5 穴名解 居即居处,髎即骨隙,此穴居髋部陷处,故名居髎[1]。
居,处也。髎,此处指髋骨为宽大之骨,即今之盆骨。《玉篇》:“髎,髋也。”穴在髂骨上凹陷处,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高点连线之中点,当端坐时正位于凹陷中,以其居则成髎,故名居髎。[2]
6 特异性 居髎是足少阳胆经、阳蹻脉的交会穴[1]。
7 所属部位 股关节[3]
8 居髎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居髎穴在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4]。
居髎穴位于臀区,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侧卧,伸下腿,屈上腿取穴[1]。
居髎穴在髂前上棘与大转子最高联线中点[5]。
另说“在章门下同身寸之八寸三分,骼骨上”(《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从维道下行三寸,监骨上陷中”(《医宗金鉴》);“维道下二寸,后开五分,环跳前,横直环跳,相去三寸微高些”(《针灸集成》)。
居髎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居髎穴在股关节的位置
居髎穴在股关节的位置[1]
居髎穴在股关节的位置
居髎穴在股关节的位置(肌肉)
居髎穴在股关节的位置(骨骼)
9 居髎穴的取法 居髎穴位于臀区,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侧卧,伸下腿,屈上腿取穴[1]。
侧卧位,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之最高点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侧卧位,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之最高点连线的中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髂前上棘是侧腹隆起的骨性标志,股骨大转子是髋部最隆起处,二者连线中点即是居髎穴[7]。
10 居髎穴穴位解剖 居髎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阔筋膜张肌、臀中肌。有旋髂浅动、静脉分支及旋股外侧动、静脉升支。当股外侧皮神经分布处。皮肤由股外侧皮神经分布。阔筋膜张肌以短腱起于髂前上棘,约在股骨中上三分之一处移行于髂胫束,束的下端止于胫骨外髁,该被阔筋膜包裹。阔筋膜张肌和臀中肌均由臀上神经和血管支配与供应。
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阔筋膜张肌[8]。
布有股外侧皮神经;并有旋髂浅动、静脉分支及旋股外侧动、静脉升支通过[5]。
11 居髎穴的功效与作用 居髎穴具有舒筋活络,益肾强健的功效。
居髎穴有舒筋络、强腰膝、利膀胱的作用[1]。
居髎穴系胆经和阳跷脉之会穴,有清利湿热、舒筋利节作用[2]。
12 居髎穴主治病证 居髎穴主治腰腿、下肢等疾患:如腰痛引腹,肩痛引胸,臂重不举,瘫痪痿弱,疝气,脚腿诸疾,腰痛,下肢痿痹,瘫痪,现代又多用居髎穴治疗髋关节功能障碍,下肢瘫痪,膀胱炎,子宫内膜炎,腰腿痹痛,月经不调,带下,坐骨神经痛,阑尾炎,胃痛,下腹痛,睾丸炎,肾炎,白带多,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诸疾患等。
居髎穴主治腰腿、下肢等疾患:如腰痛引腹、肩痛引胸、臂重不举、瘫痪痿弱、疝气、脚腿诸疾等[1]。
居髎穴主治腰痛,下肢痿痹;疝气[6]。
居髎穴主治腰痛、下肢痿痹、瘫痪、疝气[8]。
现代又多用居髎穴治疗髋关节功能障碍、下肢瘫痪、膀胱炎、子宫内膜炎等[1]。
居髎穴主治腰腿痹痛,月经不调,带下,疝气;以及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5]。
1.消化系统疾病:阑尾炎,胃痛,下腹痛;
2.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睾丸炎,肾炎,膀胱炎;
3.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炎,白带多;
4.运动系统疾病:腰痛,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诸疾患等。
13 刺灸法
直刺1~1.5寸[6][8][5],局部有胀重感[6]。
注意:结核病、溃疡病患者及孕妇禁用。
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5]。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14 居髎穴的配伍 居髎配环跳、肾俞、委中,有舒筋活络,宣痹止痛的作用,主治腰腿痹痛。
居髎配环跳、阳陵泉、委中、悬钟、昆仑,治腰腿痹痛、下肢瘫痪[6]。
居髎配大敦,中极,有疏肝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疝气。
居髎配大敦、太冲、五枢、中极,治疝气[6]。
15 特效 *** 两手拇指自上向下摩动居醪穴,每次左右各 *** 1~3分钟,可治腰腿痹痛、瘫痪等症[7]。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阳蹻、足少阳之会。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腰引少腹痛,肩引胸臂挛急,手臂不得举而至肩。
《类经图翼》:主治肩引胸臂挛急不得举,腰引小腹痛。
《玉龙赋》:腿风湿痛,居髎兼环跳与委中。
17 居髎穴研究进展
日常生活中有些朋友:频繁出现手脚麻木的感觉,很多朋友因为症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因此也并没有引起多大重视。但正是因为这种不重视,后期才会出现很多严重的症状。手脚麻木是生活中比较常出现的症状,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有可能因为疾病出现麻木的症状。那么手脚麻木是重大疾病的先兆吗?
手脚麻木是身体报警信号很多重大疾病发作前都会出现手脚麻木的症状,而也有一些其它原因会导致手脚出现麻木,不管是什么原因,都需要及时就医检查出病因。
手脚麻木的患者大多是颈椎病、风湿、类风湿等所导致的,而此类患者在治疗的时候采取一般的保守治疗方法,没有真正的将病根拔出,忽略了手脚麻木是致残的信号。
手脚麻木实际在病症范畴称为痹症,是由风、寒、湿、邪毒气侵入体内的一种重要信号,当邪毒气侵入五脏六腑之前,专业感觉是手脚麻木,四肢酸胀、沉、痛、有针刺感,这就是经络受阻发出的信号,也是人体防御的较后防线,如不及时疏通,经络受损,从而破坏了人体神经传导功能系统,造成神经坏死,较终发生中风、偏瘫、心梗、脑梗、糖尿病坏疽,抱憾终生。
中医认为,此病属于“痹症”范畴,是由气血不足、寒气阻滞、血脉不通、气血不能濡养经络所导致的。主要症状为手脚麻木困胀、屈伸不利、运动不灵活,有“蚂蚁爬”般的感觉或“针刺样”感觉,部分患者自觉皮肤变厚,感觉迟钝。病症轻者指(趾)端麻木,重者可延伸至整个手掌及足部。
第一种情况-暂时性的全身麻木
这种一般是气血虚,或者局部瘀滞,需要着重补气,中医中含有黄芪的补气方法都可以酌情服用,比如如果有中气下陷,出现气短、子宫下垂、胃下垂等情况,可以服用补中益气汤;如果嘴唇白,失眠,脾胃虚弱则可以服用归脾丸;如果出现气短,自汗等情况,出现了寸脉涩,尺脉弦,则可以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第二种情况-病情严重,出现气血极虚
出现气血极虚,或者经脉不通,这种情况就比较严重了,所以一般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治疗。
第三种情况-手指或者足趾出现麻木
这种情况就需要注意了,有时出现大拇指麻木的情况之后,三到五年间可能出现中风,如果不预防很快就发展成为现在所谓的脑溢血或者脑梗阻。这种疾病该如何预防?如果不严重,可以考虑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如果有全身其余不适,则要找医生专门调治,不可轻易忽视了。
哪些疾病会导致手脚麻木?
动脉硬化
麻木特点:多为一侧上肢或下肢或半身麻木,一般持续几小时至数天,如不及时治疗,会发展成半身不遂而瘫痪。
腕管综合征
麻木特点:屈腕时手指麻木加重。
颈椎病
手麻是最常见的原因,中老年人,久坐不动、颈椎姿势异常的白领等等都是高发人群。颈椎病致使颈椎间盘突出或增生,使相关的关节突压迫邻近的颈椎根,便会手指发麻的症状。
一过性脑缺血
引起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的原因很多,但一般公认,脑内及脑外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好发于老年人,尤其一侧肢体发麻要引起重视。
糖尿病
双侧对称性出现手指发麻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见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
痛风
临床显示,手麻的患者中约有1%是痛风所致,可能因尿酸沉淀在正中神经处,压迫到正中神经,而出现手麻疼痛问题。
手脚麻木,指的是四肢肌肤的感觉减退或消失。麻者,非痛非痒,肌肉内如有虫行,按之不止,搔之愈甚;木则痛痒不止,真气不能运及,如木厚之感。疼痛与麻木不同,前者以痛为主,一般无麻木感觉,后者为肉内如虫行,甚者不知痛痒,二者迥然有别。从中医角度来讲,虽有“麻多虚痛多实”的说法,具体可分以下几个类型:
风邪入络
素有手足或半侧颜面麻木不仁,可突然发生口眼歪邪,语言不利,甚则流涎,或伴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治疗以解表通络为主,方以牵正散加减,药用:全蝎(研末冲服),僵蚕(研末冲服),白附子,羌活、防风、独活各,苍耳子,天麻,甘草。水煎服。
血虚麻木
肢体掣强麻木,伸缩不利,肩背或腰腿麻木,面部、口唇和指甲淡白,眩晕眼花,舌淡,脉细。治宜补血生精,方以四物汤为主,药用:熟地,白芍,赤芍,当归,川芎,独活、桑寄生,牛膝1。水煎服。
气虚麻木
手足渐至麻木,倦怠少食,少气懒言,语声低微,便溏尿清,舌质淡,脉弱。治宜补气养血,方以四君子汤加味,药用:人参(另炖服),炒白术,茯苓,炙甘草10克,防风、黄芪,桂枝,桑枝。水煎服。
气滞麻木
肢体酸麻沉重,活动或按摩后则舒,或伴有胸胁满闷,善太息等气滞之症,舌苔薄白,脉弦,多见于女性病人。治宜疏肝解郁,通络养筋,方以逍遥散为主,药用:柴胡,白芍 ,人参(另炖服),当归5克,白术,茯苓,甘草,通草,桑寄生。水煎服。
湿痰阻络
麻木不仁,或痛觉消失,四肢困重,首如裹,恶心呕吐,舌胖苔白腻,脉滑缓,多见于肥胖者。治宜化痰利湿,通络养血,方用导痰汤加减,药用:半夏,制南星,枳实,茯苓,陈皮,天麻,薏苡仁,水煎服。
瘀血阻络
麻木不仁,痛觉消失,口唇青紫,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治宜活血化瘀为主,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后下),当归,赤芍 ,川芎,生地 ,络石藤,鸡血藤。水煎服。
以上方剂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中医治疗,辩证施治很重要!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