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穴位养生

有种水会致癌很多人却天天喝不是千滚水、隔夜水太多人不知道

时间: 2023-10-30 19:16:07

三伏高温高湿,最利于细菌病毒扩散,加上室内空调狂吹,大家每天如同行走在“冰与火”的边缘。

小编办公室很多人都喉咙痛痒、鼻子干得快冒烟,害怕是新冠赶紧做了核酸,结果——

仅仅只是感冒了

我们在后台也发现,很多人夏天尤其三伏很容易生病。那作为一个科普小编,只能说:

多喝水啊
(无论什么时候,这三字“包治百病”)

不过,前提是这个“水”你得喝对。因为有种水,喝多了反而会致癌。

说到这儿,估计大家都会想到隔夜水和千滚水了。

然而事实上,真正能致癌的水并不是这两种,而是……

只能说它藏得够深!明明喝多了会致癌,却被一致认为好处多,引得很多人天天都喝。

至于到底是啥水,容小编卖个关子吧!咱先给隔夜水和千滚水伸个冤~

隔夜水,到底能不能喝?

有人说,水放一晚上后就不能喝了,因为放置时间太长里面会产生亚硝酸盐,能致癌。

这口大黑锅,隔夜水表示不背!

首先,亚硝酸盐本身是不致癌的,真正致癌的是另一种物质——亚硝胺。

亚硝酸盐进入人体,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才会形成亚硝胺。

这个亚硝胺的确是个厉害角色,可导致肝癌、消化道恶性肿瘤等。

是不是感觉怕怕的?

别急!抛开剂量谈毒性的都是耍流氓~

按照国家规定,生活饮用水的亚硝酸盐标准是 1 微克/ml。

也就是说,只要亚硝酸盐不超过这个量,就是安全的。

而一般隔夜水的亚硝酸盐含量都不会超过这个数字,致癌就无从谈起了~

其次,隔夜不是问题,放置时间过长才是问题。

如果早上烧的水,晚上能喝,那晚上烧的水,第二天早上为啥不能喝呢?

所以,隔夜水的问题不在于隔夜,而在于放置时间长短。

放置时间过长,虽不至于让亚硝酸盐含量超标,但可能出现水变质,或掉虫子和进灰尘的情况。

所以,建议开水烧好之后尽快喝完,不要久存;实在要保存,最好放在密封容器保存,尽量避免细菌过多增长。

反复烧开的水,会致癌?

说反复烧开的水致癌,跟说隔夜水致癌其实是一个套路:亚硝酸盐含量多。

但这个增多的量,远远达不到喝了能致癌的程度。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做过一项实验:

研究人员取6个烧杯,分别为原水、烧开1次到5次的水,测定其中亚硝酸盐、硝酸盐等物质。
结果显示,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反复烧开后,未检测到亚硝酸盐的存在;即使人为加入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在水烧开的过程中,其含量并没有发生变化。

可见,一般的反复加热,并不会显著增加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即使是加热次数过百,亚硝酸盐的含量也不及一根火腿肠

实验表明,把水反复加热181次后,水中亚硝酸盐离子的含量是3.53微克/升,为刚开始时的5倍。

而很多人喜欢吃的火腿肠中,亚硝酸盐含量比这个值高多了:合格的火腿肠中,亚硝酸盐的允许使用量是每千克不超过30000微克!

火腿尚且安全,水中这点亚硝酸盐又算啥呢?况且,谁家会闲着没事把水煮开180多次?

真正致癌的水其实是……

这个水,正是大家都推崇喝的热水!

准确来说,是65℃以上的热水

这可不是谁传出来的谣言,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65℃以上的热饮列入2A类致癌物

已有动物实验证实,65℃~70℃的热饮足以烫伤喉咙,可能导致食管癌。

那么,为啥这个温度要卡在65℃呢?

自然是有原因的~

我们的口腔和食管表面覆盖着娇嫩而脆弱的黏膜,它对温度很敏感:

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超过65℃便能烫伤黏膜偶尔的烫伤,黏膜还可以自我修复。但若经常如此,就会导致不正常的“异型性”细胞会越来越多。

长此以往,就算不得癌,口腔溃疡、食管溃疡等问题也是避免不了的。

所以,别再对人说“多喝热水”“趁热吃”这种话了,妥妥的好心办坏事啊~

那么,如何判断温度是否过高呢?

很简单,不烫口就行 。

平时只要将热饮热食,稍微放一放,凉一凉,用嘴唇抿一抿,试一试,感觉不烫就可以了。

至于那些吃惯了烫食,喝惯了热饮的人,劝你也早点改掉这个坏习惯。

能接受比别人更高的进食温度,并不是值得骄傲的事。

那是因为你的黏膜由于反复受到热刺激,已经增生变厚,对温度不敏感了,更加容易患食管癌。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