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老穴
我们不仅希望爸妈长寿,还希望他们能够活得有质量,年老也能够耳聪目明。我们身体上就有这样一个穴位,叫做养老穴,经常按揉就能起到聪耳明目、养颜美容的效果。 养老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的郄穴,刺激养老穴则能够调节小肠的腑气和疏通小肠经经气,使水谷精微上升至头面五官,濡养眼、耳、鼻等五官,使耳聪目明;通过小肠经的输布,温养面部肌腠,润泽面部皮肤皮毛,起到养颜美容的作用。养老穴除了适于按揉外,也可以艾灸。
取穴方法1:屈肘,掌心向胸,在尺骨小头的桡侧缘上,与尺骨小头近端平齐的骨缝中是养老穴。
取穴方法2: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指按在尺骨小头的最高点上;然后掌心转向胸部,当手指滑入的骨缝中是养老穴。每天坚持按摩3到5分钟,早晚各一次。
2.关元穴
冬季,很多中老年人有身体怕冷的症状,这是阳气不足的典型表现。阳气不足,体内产生的热量不够,阳气不够了,自然就会出现怕冷的状态。按摩关元穴有良好的延年保健作用。此外,关元穴可调整肝脾肾三条阴经,有健脾补虚、养肝疏泄、补肾益精的作用,并能通调三焦,以调经通下焦为先,可主治泌尿、消化、肝胆等方面的疾病,如脾肾虚寒引起的泄泻,均可按摩关元穴。还可以用艾灸关元穴,他可补肾固元防寒。
取穴方法:脐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关元在脐下3寸,即脐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上五分之三与下五分之二交点处。
3.足三里
历代医家把足三里作为治疗久病体虚,强身保健的第一要穴。民间有“艾灸足三里,胜吃老鸡”、“身体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等说法。 如果你的消化系统不好,刺激足三里能使胃肠吸收功能增强,按摩足三里穴可迅速缓解胃脘痛等胃腹部症状。还可以艾灸足三里,他可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中风等作用,对体质虚弱者,尤其是肠胃功能差、抵抗力减弱患者宜用此法增强体质。
取穴方法1:在小腿前外侧,当外侧膝眼下3寸(食、中、环、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横度为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取穴方法2: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4.人迎穴
冬季是心脑血管意外高发的季节,我们不妨经常按揉人迎穴,可起到行气活血、防治高血压和中风的作用。中医认为,人有“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和水谷之海,是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四海”都有其相应转输的部位和穴位。人迎穴是人体“气海”输注的穴位,是调气、补气的主要穴位之一。气对血有温煦、推动、统摄等作用,气虚则推动、温煦血液的功能减弱,血液运行不畅而出现血淤。因此,高血压、中风之类的血脉病变的根源在于气,调气、补气为治疗根本。
取穴方法:取穴时,人呈正坐或仰靠的姿势,人迎穴位于颈部,前颈喉结外侧大约3厘米,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面着力于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按摩同时让被按摩者屈伸活动,来加强酸、麻、胀、痛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日一两次。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台精密仪器,那“心、肝、脾、肺、肾”这五脏就是必不可少的零件,任何一环出现差错,身体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般垮掉。养五脏其实很简单,记住一套五脏养生“组合拳”,一种食物配合一个穴位,吃吃喝喝、揉揉按按,轻轻松松养五脏。以下为您分享穴位里的五脏养生哲学。
哪些穴位养生
晚间睡前 *** 神门穴,助眠效果更好。就寝时以右手大拇指按左手神门穴5~10次,再用同样的方法 *** 右手,有利入睡。
推荐搭配食物:龙眼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中医认为高血压与肝阳上亢、肝火旺有关,因此 *** 太冲穴可有效降压。此外,感冒初期 *** 太冲穴,还可减轻感冒引起的双目流泪或干涩等不适。
推荐搭配食物:枸杞
足三里穴属胃经合穴,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气虚体质的人免疫力低,容易疲劳和生病。时常 *** 足三里穴,可以健脾补气。
推荐搭配食物:大枣
用左手拇指尖端按压右手太渊穴,垂直向下按压,按而揉之,然后缓慢屈伸右手腕,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持续20~30秒后,渐渐放松,再轻揉局部,如此反复操作。
左右交替进行,每穴按压5~10分钟,每日1~2次。
推荐搭配食物:白果
补肾的穴位有很多,不得不提的就是涌泉穴。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顾名思义,这个穴位对于滋肾阴、补肾水意义重大,尤其适合肾虚型腰痛者。
推荐搭配食物:黑豆
经常按摩以下五个部位,更是可以延年益寿。
按摩部位一:腋窝
从中医来说,腋窝处的顶点上有个穴位叫极泉穴,经常按摩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从现代医学上讲,腋窝处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按摩方法如下: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约3分钟;然后,左手上举,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复操作5遍。
按摩部位二:腘窝
腘窝是膝后区的菱形凹槽,里面的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经常拍打有行气活血、缓解痉挛的功效。腘窝处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经常按摩,对常见的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脖子酸痛、臀部疼痛等疼痛性疾病都有治疗作用。
按摩方法如下:取坐位或俯卧位,自己或请家人用两手虚掌着力,连续拍打两侧腘窝。
按摩部位三:肚脐
肚脐是人体中唯一可以用手触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名为神阙。它内联十二经脉,因而历来被医家视为治病要穴。经常拍打肚脐可起到安神宁心、舒肝利胆、调和气血、通利三焦的作用。
方法为: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左右手虚掌着力,以前臂发力,连续不断地轻微拍打肚脐100次。或用热敷、按揉等方法刺激肚脐也可。
按摩部位四:腰骶窝
腰骶窝,俗称“腰眼”,是人体腰骶部的一个凹陷。腰骶部承受着整个上身的重量,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容易会因腰骶部的劳损而出现腰疼等症状。
常按摩腰骶窝有疏松筋骨、消除疲劳的效果。坐位上身略前俯,用左右手虚掌着力,连续拍打腰骶部5—10次。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骨质疏松的老人,不建议使用拍打法。
按摩部位五:肘窝
肘窝是肘关节前方的一个三角形的凹陷,它是经络非常密集的地方,经常按揉可起到行气活血、散淤祛毒的作用。
取坐位或仰卧位,一侧上肢伸直,肘窝向上,用另外一只手虚掌着力,两侧交替拍打各100次。如果是家人帮助拍打,可两侧同时进行。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