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穴位解决口臭问题临床上大陵穴经常与水沟穴(人中穴)配合应用效果更好。正如《玉龙歌》言: “口臭之疾最可憎, 劳心只为苦多情, 大陵穴内人中泻, 心得清凉气自平”。
临床上,大陵穴还可以治疗臂手挛急疼痛。
大陵穴由于其位于掌后两筋者陷中,其循行和掌长肌腱及前臂深浅屈肌(肌腱)位置一致。中医认为经筋以其独特的“结聚散络”分布形成,循行于四肢躯体, 构成经络体系中的筋肉体系。
经筋又有刚柔之分、阴阳之别,柔经属阴, 多分布于四肢内侧, 刚筋坚强有力, 柔筋纤软和缓。正常情况下,刚柔相济维持人体的屈伸拮抗运动。阴阳刚柔之筋失调, 则“阴急则俯不能伸”。
刺激大陵穴能疏通心气,使心阳得以温煦机体,机体阴阳气血得以充养,筋骨得养,从而恢复人体正常的运动机能,挛急疼痛得治。
取穴方法
大陵穴位于手掌和手臂交界处,当弯曲手腕时,在腕部会出现横纹,第2条完整横纹的中点,两肌腱之间便是此穴。
操作方法
首先,用左手拇指尖端按压右手大陵穴,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然后屈伸活动右手腕关节,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其强度应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持续20~30秒后,渐渐放松,再用轻揉局部,如此反复操作。
左右手交替进行,每次每侧穴按压5~10分钟,每日 1~2次。
1、喝杯薄荷柠檬水
牛奶或在开水里加入一些薄荷或鲜柠檬汁,喝一杯即可去除口臭。
2、佩兰水煎代茶饮
取佩兰叶10--50克(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才能决定),水煎服或热水浸之代茶饮。此方对因胃热引起的口臭、口苦、苔腻等症久不能除者,确有良效。
3、小米西芹配茴香
小米可以更好的减少口腔细菌生长。在吃的小米时候增加西芹和茴香,对于预防口臭非常有效果。
4、慢嚼茶叶除口臭
用浓茶漱口或口嚼茶叶可除口臭。进食大蒜、羊肉等食物后口气难闻,可用茶叶1小撮,分次置于口中,慢嚼,待唾液化解茶叶后徐徐咽下,疗效颇佳。
/iknow-pic.cdn.bcebos.com/71cf3bc79f3df8dc8589dbe4c011728b4710280a"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71cf3bc79f3df8dc8589dbe4c011728b4710280a?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71cf3bc79f3df8dc8589dbe4c011728b4710280a"/>
扩展资料:
口气是指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中如鼻、鼻窦、咽,所散发出的臭气,它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WHO已将口臭作为一种疾病来进行报道。调查显示,中国口臭患病率为27.5%。而在西方国家,则为50%。全球约有10%~65%的人曾患有口臭。
据统计,80%~90%
的口臭是来源于口腔。口腔中有未治疗的龋齿、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不正常解剖结构、牙龈炎、牙周炎及口腔粘膜病等都可以引起口臭。其中龋齿和牙周疾病又是最常见的相关疾病。深龋窝洞内、不良修复体悬突下常残存食物残渣和菌斑,细菌经过发酵分解,产生臭味。
牙髓坏死或化脓性牙髓炎,未经治疗也可发出臭味;牙周病患者常伴有大量的牙石、菌斑,牙周袋内细菌发酵产生硫化氢、吲哚和氨类,因而产生臭味。另外,牙周脓肿和牙周袋溢脓,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合并牙周致病菌感染,也会发出臭味。
唾液的质和量也起到重要作用。唾液量的减少、
蛋白质等有机成分的增多降低了唾液的冲刷作用和缓冲作用,使细菌大量繁殖,分解唾液、龈沟液及食物残渣中的有机成分,产生大量的挥发性硫化物、
吲哚等物质,引起口臭。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E5%8F%A3%E8%87%AD/375038?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口臭">百度百科--口臭
口臭别看是小毛病,但确是影响人们 社会 交往和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严重的口臭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口臭与脏腑功能的关系密切。《诸病源候论》云:口臭由五脏六腑不调,气上胸膈。蕴积生热,冲发于口,故令臭也。口臭的临床辩证有如下几种:
1.心脾积热型:治当清心泄脾,泻黄散加减。
2.脾胃积热型:方用平胃散加减。3.湿困脾胃型:藿朴夏苓汤加减。
4.食滞胃肠型:保和丸加减。
5.肾虚火旺型:六味地黄丸加减。
具体属于哪种类型,需中医师根据患者症状辩证施治。
(中医胃肠病科~马志永)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