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推荐穴位按摩,可交叉进行,每次按摩20分钟左右:
天枢:属足阳明胃经穴,又是手阳明大肠之募穴,位于神阙穴(脐中)旁开两寸处。
具有调理肠胃、行气活血之效,尤适宜气滞所致之便秘。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具有调理脾胃、疏通经络、解痉止痛之效,并有强壮作用,尤适宜气血亏虚所致之便秘。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敲带脉:也就是敲身体两侧、腰边的赘肉。
带脉有“总束诸脉”的作用,敲击带脉能提高人体的排毒能力,改善便秘。需要注意的是,敲击时用力并不是越大越好,以身体能承受为宜。每晚睡觉前躺在床上,用手来回敲打即可。
揉摸腹部:通过揉摸腹中部的大横穴位、天枢穴和下腹部的气海穴、腹结穴等,也可以达到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的作用。
按摩时将两掌重叠,扣于脐上,稍加用力,沿顺时针方向按揉,力度要渗透进腹腔,令肠道能跟随手掌在腹腔中动,以腹内有热感为佳。
按摩腰骶:身体坐直,两手五指并拢,以掌根自上而下地推擦腰骶部,直至腰骶部发热。
大肠俞:属足太阳膀胱经穴,系大肠在背之腧穴。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具有通调大肠气机的作用,可用于燥热伤津所致之便秘。
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2次。
支沟:属手少阳三焦经之经穴。位于腕背侧横纹上3寸,尺、桡骨之间。具有清三焦热、通关开窍、疏经活络之效,适用于习惯性便秘。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穴,系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之会穴。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具有健脾益气、调补肝肾之效,应用极为广泛,尤适用于女性便秘患者。
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幼儿严重便秘小妙招
幼儿严重便秘小妙招,便秘在人们眼里一直是觉得只有成人才会犯的症状,但是在生活中有不少的幼儿都会出现便秘的现象,这对宝宝来说是很难受的,下面是幼儿严重便秘小妙招。
幼儿严重便秘小妙招1 一、顺时针按摩腹部通便
中医认为顺时针按摩腹部为泻,逆时针按摩腹部为补,所以有便秘症状时,可以肚脐为中心,对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有助于腹内肠道的蠕动,缓解小儿便秘的症状。推荐每次按摩8~10分钟,每天按摩2~3次,便秘好转后可坚持1~2周巩固效果。
二、膳食调理通便
1、芝麻油
芝麻油具有很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当小儿出现便秘症状时,可以在早上起床前空腹或晚上睡前服用芝麻油,每次30毫升左右,连续服用三天,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2、蜂蜜香油水
蜂蜜具有滋阴润肠的作用,麻油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小儿有便秘症状时,可将适量蜂蜜放入碗中搅拌起泡沫,然后慢慢加入麻油,搅拌均匀后,用60度左右的'温开水倒入搅匀,即可见效。但是一岁以下的婴儿幼儿不能采用此方法。
3、煮红薯
红薯富含粗纤维,经常食用红薯能促进肠胃蠕动,有助于排便。因此小儿便秘时,可将红薯洗净去皮,切成块状放在蒸锅里蒸熟,一天吃一次就能起到缓解便秘的作用。
4、核桃芝麻糊
将黑芝麻、核桃仁捣碎,加水煮熟,然后加入适量蜂蜜拌匀,也可润肠通便。小儿有便秘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治疗,效果很好。
三、开塞露通便
如小儿便秘严重,采取上述措施仍无法缓解,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开塞露促进排便,但不能经常使用开塞露,以免影响小儿自主排便。
幼儿严重便秘小妙招2 1、顺时针按摩宝宝的腹部,宝妈搓热双手,放在宝宝的肚脐上,以脐部为圆心,顺时针转圈画圆,按摩三到五分钟;
2、推下七节骨,下七节骨位于尾椎骨至宝宝腰部的最凹陷处,家长用拇指或食指从上至下按摩这段脊椎,是治疗便秘非常有效的方法。
3、 糅鱼尾1分钟,鱼尾在宝宝尾椎骨的最低端,轻轻地搓揉鱼尾能够达到通便的效果。这是一个具有双向作用的穴位,便秘的时候搓揉可以通便,而腹泻的时候可以止泻。
如何预防宝宝便秘?
1、饮食要均衡
很多宝宝便秘都是因为饮食不均衡,喜欢偏食挑食。家长一定要监督宝宝合理饮食,不要太由着孩子的性子。平时多给孩子吃一些水果蔬菜,当然肉禽蛋白也不能少,合理搭配饮食,既可以全面补充营养,也能通肠排便。
2、增加活动量
很多宝宝便秘的原因都是家长太懒,家长有时间多带孩子外出走走,或者是多陪孩子玩玩,运动量上去了,宝宝肠胃的消化功能才能跟着上去。
3、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婴幼儿三个月以后,家长就可以着手训练宝宝定时排便的习惯。定时排便是一种反射性行为,习惯养成以后,家伙在那个不要随意更改,宝宝的身体难以适应,也会引起便秘。
4、多喝水
便秘的宝宝拉出来的大便大多干结,有很大的可能是因为缺水所致。因此,家长要给宝宝多补充水分,等到口干舌燥再让宝宝喝水,就有点晚了,体内的水分已经严重告急。
这3种按摩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减轻宝宝便秘的痛苦,但是不能从源头上根治便秘。想要彻底改善婴幼儿便秘的情况,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幼儿严重便秘小妙招3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便秘都很常见,有的是遗传基因造成,从出生就开始有便秘,有些是器质性病变,比如先天性巨结肠,还有功能性病变,比如因为饮食、排便不良习惯造成。不同病因所做处理并不一样,比如先天性巨结肠需做手术才能缓解,功能性便秘可采取功能治疗。
功能治疗需要注意,比如给儿童养成定时定点排便习惯,每天晚上8-9点时去排便,给儿童准备自己的小便盆,坐在上面,无论儿童有没有便意,都告诉他这个时间段需要排便,坚持1个月、2个月,儿童就知道这个时间需要排便。
此外,需要家长辅助儿童排便,比如定时排便前,希望家长给儿童做温水浴,让儿童坐在盆里,先用温水泡一下,这样可促进臀部血液循环。泡完再用小指帮儿童做肛门周围抚触,这样可帮助其提高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帮助排便。这些都会辅助儿童排便,但还是要从饮食结构上调节,比如要多吃蔬菜水果,不要挑食或解决厌食问题,儿童能吃下食物,且各种食物多样化,才有利于排便。
宝宝严重便秘了怎么办
常见便秘原因1食物搭配不合理如食物中含蛋白南的量较多,含碳水化合物少,大便较干燥。此外,患有某些疾病如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可使肠管功能失调,腹肌软弱或麻痹,也可出现便秘症状。
新生儿(指出生后不满28天)便秘的原因大多为:人工喂养:牛奶经消化所含的皂钙较多,易引起大便干结,从而便秘。另外,新生儿的消化道肌层发育尚不完全,这样易引起便秘,还可同时伴有吐奶。新生儿几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新生儿由于解便机制未发育成熟,所以无法定时解便,常常要大便积多,直肠壁的神经感受到膨胀压力,引发反射性的解出,这就是有些婴儿几天才解一次大便的原因,用温度计刺激,因为可引发反射,所以也可以使其解便。孩子在便后疼痛,就不愿意排便,这样会更加引起便秘,形成恶性循环。
宝宝便秘了怎么办
3开塞露通便婴儿便秘经以上方法处理仍不见效的,可以采用开塞露通便。由于食物中纤维素少,当然易便秘。人乳喂养的婴儿发生便秘较人工喂养儿少。牛乳喂养的婴儿发生便秘,可酌减牛奶总量,在牛奶内增加糖(二岁内幼儿不要添加白沙糖和蜂蜜)量至8%-10%,还可以加橙汁、梨汁、枣汁或白菜水,以刺激肠蠕动。对于这种便秘,只要增加乳量,便秘的症状随即缓解。也可用豆油替代,但须熬开冷却后再食用。
【编辑部/综合】胃痛、胃食道逆流、便秘怎么办?膝盖下方的足三里不但主治胃病、能够有效调理肠胃,还能消水肿、改善更年期不适,被誉为万能的养生穴位! 胃痛 只有乱吃、不照时间吃才会胃痛?《摆脱酸.痛.僵》一书澄清了这个观念,作者原幸夫指出当身体疲倦的时候,最好也让胃能够清空、有适当的休息;而喜爱烧肉、火锅等吃到饱的人也得多加注意,肠胃功能会随着年纪增长而衰退,可别过于勉强、招来胃痛。 胃食道逆流 常常吃完甜点就觉得「火烧心」或是咳嗽、声音沙哑、胸痛?这些都是胃食道逆流的警讯!当胃酸上逆至食道、咽喉,由于食道不像胃一样有胃黏膜保护,可以不受胃酸这种强酸的伤害,若是胃食道逆流,还有可能引起食道溃疡、喉咙发炎等情形,不可不慎。 便秘 想要甩开便秘,除了改掉现代人久坐、少运动、嗜食肉等坏习惯,《厨房里的中医师》一书也建议有 5 种食材可以帮助通便,分别是花生仁煮汤或是蒸花生、能调整肠胃机能的苹果汁、通便助消化的凤梨、能帮助肠胃蠕动的番薯、以及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的黑木耳。 足三里 古云「肚腹三里留」,《对症 *** 消除病痛》一书指出, 位于膝盖下方的「足三里」是主治各式胃病的重要穴道,对于调理肠胃十分有效。无论是上述的胃痛、胃食道逆流、便秘,还是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多 *** 「足三里」就能改善症状。 另外,由于其位于胃经,除了能健胃,改善消化功能,还能去除湿气,让久坐的下半身血液循环变好,促进疲劳物质排出,具消除水肿、改善更年期不适等作用,「足三里」也被誉为万能的养生穴位。 *** 「足三里」时建议采坐姿,从膝盖外侧下方凹陷处,向脚踝方向延伸4根手指宽的地方,就是「足三里」。像是从外侧握住小腿一样,以大拇指 *** ,可以强健肠胃。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