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薯的营养价值凉薯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钙、铁、锌、铜、磷等多种元素。它还有降低血压、血脂等功效。和红薯一样,凉薯也是一种高产作物,亩产可达数千斤甚至万斤以上。因此在我国南方,有些地方将凉薯作为一种主要的经济作物来栽种。
凉薯肉质块根富含淀粉、糖分和蛋白质,脆嫩多汁,皮薄而坚韧,容易剥除,可供生食、炒食、做饲料。加工制成沙葛粉,有清凉去热的功效。凉薯块根耐贮藏,可调节蔬菜周年均衡供应。种子及茎叶含鱼藤酮,对人畜有毒,不能食用,但可提取杀虫剂。
老熟块根中淀粉含量较高,可提制淀粉。种子和茎叶中含有鱼藤酮(C23H22O6),对人畜有毒,可用以制杀虫药剂。凉薯食用部分为肥大的块根,富含糖类、蛋白质,据测定,每千克块根中含水分810~880克、碳水化合物76~119克,及一些矿物质、维生素等。其肉质洁白、嫩脆、香甜多汁,可生食、熟食,并能加工制成沙葛粉,有清凉去热功效。
凉薯块根耐贮藏,可调节蔬菜供应。印度和东南亚各国也食其嫩荚。其种子和茎叶含有鱼藤酮,对人畜有毒,可提取杀虫剂。
凉薯的功效与作用1补充能量:含碳水化合物,能迅速为身体提供能量。
2提高免疫力:铜等矿物质形式与免疫机能有关的酵素。
3安神除烦:碳水化合物可以补充大脑消耗的葡萄糖,缓解脑部葡萄糖供养不足而出现的疲惫、易怒、头晕、失眠、夜间出汗、注意力涣散、健忘、极度口渴、沮丧、化紊乱,甚至出现幻觉。
4解酒:能解乙醇毒性,并能解酒后迅速排泄。可解酒后头痛脑涨,脸红等症状。缓解酒精在胃内吸收,保护胃粘膜。
5祛脂降压:使血压更易控制,并使毛细管扩张,血黏度降低,微循环改善。能软化和保护血管,有降低人体中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常食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或某些心血管病。
叶为三出复叶。总状花序,自主茎5~6节起连续着生,一花序能开花10余朵至数十朵,花为紫蓝色或白色蝶形花,一般只有花序下端的花能结荚。豆薯的块根有扁圆形和纺锤形两个类型,前者较小,质地细嫩,较早熟,产于贵州、四川、云南等地;后者较大,有的可重达10千克,较晚熟,产量较高,产于广西、广东等地
十宣穴:
即十指尖,共10个。十宣穴急救用途较多,民间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3—5滴为宜。
刮痧疗法是人们常用的民间疗法之一,对高热也有奇效。可以选用上述穴位进行刮痧,也可以选背部沿督脉和膀胱经、腋窝、肘窝较大面积处,自上而下,先轻后重,刮至局部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点即可。
发烧应该如何预防-
1、冷敷
如果高烧无法耐受,可以采用冷敷帮助降低体温。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当冷敷布达到体温时,应换一次,反复直到烧退为止。也可将冰块包在布袋里,放在额头上。
2、擦拭身体
蒸发也确降温作用。专家建议使用冷自来水来帮助皮肤驱散过多的热。虽然你可以擦拭(用海绵)全身,但应特别加强一些体温较高的部位,例如腋窝及鼠蹊部。将海绵挤出过多的水后,一次擦拭一个部位,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体温将蒸发这些水分,有助于散热。
3、热敷
假使体温不是太高,可以采用热敷来退烧。用热的湿毛巾反复擦拭病人额头、四肢,使身体散热,直到退烧为止。但是,如果体温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热敷退烧,应以冷敷处理,以免体温继续升高。
4、泡澡
有时候,泡个温水澡是最舒服不过了。它同样也可以起到缓解发热的症状。婴儿应以温水泡澡,或是以湿毛巾包住婴儿,每15分钟换一次。
5、补充液体
当你发高烧时,你的身体会流汗散热;但当你发高烧时,身体会因为流失太多水分而关闭汗腺,以阻止进一步的水分流失,这使你的身体无法散热。解决之道就是补充液体,喝大量的白开水及果菜汁,其中果菜汁含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萝卜汁。如果你想喝番茄汁,应选用低钠的产品。
发烧期间应避免固体食物,直到状况好转。如果呕吐情形不严重,还可以吃冰块退烧。在制冰盒内倒人果汁,冰成冰块,还可在冰格内放入葡萄或草莓,这尤其受到发高烧的孩子欢迎。
6、适当服用止痛药
若感到非常不舒服,可服用止痛药。成人服用2片阿司匹林或2片扑热息痛,每4小时服用一次。扑热息痛的优点是较少人对它过敏。由于阿司匹林与扑热息痛的作用方式有些不同,因此你若觉得使用任何一种皆无法有效地控制发高烧,不妨两种并用。每6小时服用2片阿司匹林及2片扑热息痛。服用这些药物时,需先经医师同意。
发烧怎么退烧偏方
发烧怎么退烧偏方,一年四季只要天气稍微热一点或者是冷一点就会有不少人感冒发烧了,尤其是小朋友最严重,当测温度发现自己发烧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退烧把自己身体的温度降下去,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发烧怎么退烧偏方。
发烧怎么退烧偏方1 1、如果孩子发烧,手脚不冷、面色发红、咽喉肿痛、舌苔黄或红、小便颜色黄、气味重、眼睛发红,说明孩子身体内热较重,应该让孩子大量喝温开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盐,冲成淡淡的盐开水,小便颜色变淡了,身体的热随着尿排出,体温就会下降,所有上火的症状也会好转。
2、如果孩子烧的小脸通红,并且咳嗽,用推拿退烧。方法:清天河水(注:高热39、5度以上,脸红,无汗才清天河水),清六腑,运八卦。1天只能推一次。这样推3天,一般孩子的感冒就好了。
3、如果喝水总是、推拿或洗澡仍继续发烧,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吃药的,其实很多小儿退烧药退烧效果都是很好的,比如护彤。可虽然效果好,但你看不到的伤害是——这些成份要宝宝的肾来排泻的,对宝宝没有育好的肾是很重的负担!
4、10岁以上的孩子,还可以在后背大椎,肺俞,胃俞,头后风池拔罐,风池穴因为有头发,不好拔罐,就把小罐吸在上面,反复吸几下,出了紫红痧就行了。
5、退烧食谱:青天葵10克猪展肉300克蜜枣两粒用小火煲两个钟9
最后总结:发烧时孩子有精神,而且不上39、5摄氏度,多喝水→如果还烧就推拿→如果还烧就看情况能否洗澡→如果还烧就吃银翘片,正常情况下都能退烧→如果还不行就赶紧送医院。
发烧怎么退烧偏方2 1、最快的偏方可以使用热敷的方法,将毛巾放在热水当中,水温不要太烫手,将毛巾打湿之后不断的擦拭病人的额头,胸口,背部和四肢,擦完之后再把湿毛巾,敷在患者的胸口,一定要注意,经常的换水保持水温。
如果水温太凉,会造成病人发冷,这样的方法可以使病人的皮肤血管扩张,利用体温蒸发把身体大量的热带走而起到降温的作用,达到退烧的效果。
2、还可以用酒精擦拭全身,温好的酒精,可以很好的刺激皮肤的血管扩张,有利于身体的散热,让体温下降也是退烧的'方法之一。
3、玉米芯的汁,有很好的清热利尿退热的作用,在高烧不退的时候,可以作为食疗的方法进行饮用,用新鲜的玉米芯150克,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进行,煎煮三次之后过滤取药汁每天三次,每次服用50毫升,一般情况下服用两天到三天就可以看到效果。
4、在发烧期间一定要病人注意多喝水,要比平时喝水更多,因为人们在发烧的时候,身体里面会出现缺水的现象,多喝水也能够帮助身体降温,补充身体的水分也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千万要喝温水,不要喝凉水。
5、有发烧的病人也可以按摩大椎穴,也是非常简单快速的退烧方法,但是在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穴位的准确以及手法的控制。
6、在发烧期间一定要注意,不要吃太多的冷饮,如果是不卫生的食物引起的拉肚子,胃肠道的功能会下降,多喝冷饮会使病情严重。
7、还要注意不要多吃鸡蛋,里面含有的营养是非常多的,但是在这个期间是不适合多吃的,因为里面含有的蛋白成分在体内吸收之后是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发烧的症状会重,所以会使病人的痛苦。
平时一定要注意,衣服的穿着一定要适当,在天气变冷或者变热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加减衣服,及时进行治疗。
很多家长都为了当孩子出现发现的情况没有东西可以治理,他们都会选择在家里放置一些退热贴以备不时之需,但是很多新手父母却不知道退热贴应该贴在宝宝的哪一个部位。那么你知道退热贴可以贴哪些部位吗?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跟着我一起来看看问题的正确答案吧。
退热贴可以贴哪些部位 使用退热贴进行退烧,可以将退热贴贴在额头或者颈部两侧以及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这些部位皮下血管丰富,血流比较丰富,将退热贴贴在这些部位比较容易降低血管中血流的温度,而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一般退热贴不建议贴在皮下脂肪比较厚、血管比较少的地方,起不到比较好的退烧的作用。一片退热贴可以使用大概2-3个小时左右,一旦退热贴没有冰凉的感觉,就要及时更换新的退热贴。退热贴是一种物理退烧的方式,非常安全,各种人群出现的各种原因导致的发烧都可以使用退热贴帮助退烧。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家长或者医生常常会给孩子采用退热贴。退热贴属于物理降温的一种方式,具有安全性比较好,副作用比较小,孩子容易接受等优点。一般儿童退热贴可以贴以下几个部位:首先,贴孩子的额头。这个部位是最常选用的,因为家长常常在孩子发热的时候会非常焦虑,担心发热烧坏脑子,从而常常贴到额头部位。贴到额头部,具有明显的改善发热、焦虑状态,并且具有一定的保护大脑的作用,对体温也有明显的下降作用。其次,可以贴孩子后背的大椎穴。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属于退热的常用穴位,对发热的消退,也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正确的退烧方法 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脱掉过多的衣物: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温水拭浴: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睡冰枕: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