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浴>穴位养生

中医小知识六大疼痛的应急自救穴位

时间: 2023-01-25 20:41:10

中医小知识六大疼痛的应急自救穴位

俗话说得好:自助者天助也。这话说得真的很对,很多时候我们只能依靠自己来帮助自己。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在紧急情况下处理问题的方法,帮助自己。下面是人体六大疼痛的应急自救穴位,绝对可以解决你身体的一些“燃眉之急”。详细如下!

一、应急自救点穴腹部取穴方法

1、水平线

患者一般取仰卧位。量取穴位者将刻度尺端平,以水平线测量。如果自身进行测量,亦可站立对着镜子用刻度尺量,但可能不够精准。

2、比例寸

无论高矮胖瘦均按比例寸取穴。上腹部从中庭穴(胸剑联合中点)到神阙穴(肚脐)中心点为8寸;下腹部从神阙穴中心点到曲骨穴(耻骨联合上缘中点)为5寸;腹部一侧外缘至神阙穴中心点为6寸。可以从腹侧用一刻度尺贴腹壁外缘与床成90度角垂直伸出,用另一刻度尺与前尺的平面角90度相交向神阙处度量,所得的直线(水平线)距离为6寸。

3、中庭穴的选取

中庭穴位于任脉上,膻中穴(两乳之间前胸正中线上)之下、鸠尾穴(胸骨柄之尾)之上,双侧肋骨向胸上融会成胸骨的下缘凹陷处。用左手拇指放在大概的位置上,然后用右手中指从左右肋骨往上轻推,两手配合反复确认。因为找准中庭穴非常重要,它会直接影响上腹部所有穴位的位置。

4、任脉的选取

任脉应当位于腹白线下方,而腹白线有扭曲现象,因此简单地把腹部的正中线作为任脉来取穴,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正确的。腹白线多从汗毛聚集或色深或色浅的走向进行观察,一般来说只要仔细观察均较为容易找到。实在分辨不清就先以腹部正中线为准,点穴后若出现效果则说明位置正确,否则需要重新考量。

5、定位穴的选取

腹针定位穴一般选中脘、下脘、水分、气海、关元、双滑肉门、双外陵,其他穴位可以根据他们的位置进行定位。建议大家一定要用刻度尺进行度量,网上有一些人鼓吹不用尺子量,似乎很有“水平”,但是存在“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巨大风险。

6、点穴力量轻重

一般而言,点任脉上的穴位需要用力,以能忍受为度;点其他穴位稍加用力即可。

二、六大疼痛应急自救点穴操作要点

1、头痛(偏头痛)

处方及操作:中脘(深点)、关元(深点)、滑肉门(双侧;中点)、中脘斜上(双侧,哪边痛点哪边;浅点)。

2、颈部疼痛

处方及操作:中脘(深点)、下脘(中点)、关元(深点)、商曲(双侧,哪边痛点哪边;中点)。

3、肩部疼痛

处方及操作:中脘(深点)、下脘(深点)、滑肉门(双侧,哪边痛点哪边;中点)。

4、胃痛

处方及操作:中脘(深点)、天枢(双侧;深点)、大横(双侧;深点)。

5、痛经

处方及操作:气海(深点)、关元(深点)、外陵(双侧;中点)、阿是穴(即哪儿痛点哪儿;中点)。

6、膝关节疼痛

处方及操作:关元(深点)、外陵(双侧,哪边痛点哪边,中点)、下风湿点(双侧,哪边痛点哪边;中点)。

紧急时刻缓解疼痛,6大治痛要穴

疼痛往往令人难受,所以许多人选择吃止痛药。但你除了止痛药还有别的选项哦!其实在中医里有一些特定穴位可以有效解除疼痛。针对自己的疼痛 *** 穴道,就可以有效缓解疼痛。

有项研究发表在期刊《麻醉与镇痛(Anesthesia and Analgesia)》,证实穴位 *** 可以有相当程度的缓解疼痛的效果。其内容是维也纳大学附属医院麻醉与重症治疗科医学博士 — 贺拉夫(Klaus Hoerauf)从中医理论中,找到止痛的穴位点。他做了项实验,在救护车运送外伤患者的过程中替患者按压穴位,希望在药物介入前,可以透过 *** 穴位替伤者止痛。结果显示在抵达医院前,按压穴位的患者疼痛明显降低,而且减轻了患者的焦虑状况、心跳趋于稳定。

缓解疼痛6穴位

1. 合谷穴 位置:位于虎口并拢,肌肉凸起最高处。 是中医临床常用来治痛的要穴。它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道,可治疗脸部五官的痛症:头痛、眼睛痛、牙痛、喉咙肿痛等。

2. 内关穴 位置:位于手腕横纹中央往上约3指宽处。 内关穴是联络三焦经的络穴,所以它能调节三焦气机、活血止痛。能够防治心血管疾病,舒缓心绞痛、心律不整。

3. 阳陵泉穴 位置:位于膝盖外侧摸到胫骨与腓骨凸起,两骨中间往下移动的凹陷处。 阳陵泉穴在足少阳胆经上,按了可以缓解一般外伤或筋骨方面如拉伤、关节炎、五十肩、肩颈酸痛、运动伤害、扭挫伤、落枕造成的疼痛。

4. 足三里穴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膝下四横指,胫骨外缘处。 能缓解膝腿疼痛,也可以缓解走路后下肢疲劳。因为它位于足阳明胃经,是调理肠胃功能的保健要穴,所以肠胃问题,胃痛、消化不良、肚子痛等症状,也可以按足三里穴。

5. 三阴交穴 位置:小腿内侧,脚踝骨最高点往上3寸处(自己的手横著放,约4根手指横著的宽度)。 主要调理肚脐以下的疼痛,如经痛、产痛、更年期综合症等。但要注意该穴有 *** 子宫收缩的效果,怀孕期间最好避免按压。

6. 委中穴 位置:膝盖正后方,膝窝内两条肌肉的正中央位置。 可治疗腰、脊、背、坐骨神经痛等疼痛。

中医养生法 学会中医六大救命穴位

【导读】:三阴交穴位于足内踝上方3寸处。肾绞痛是泌尿系结石引起的肾区急性剧痛。疼痛突然发作时,患者可用大拇指点压、揉按三阴交穴位。反复按压揉3分钟至5分钟,肾绞痛即可缓解。

点压合谷穴:治晕厥

合谷穴治晕厥合谷穴位于左右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稍靠近第二掌骨处。当病人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原因导致晕厥、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时,可用拇指掐捏患者的合谷穴。持续按揉2分钟至3分钟后,晕厥等症状可消失。

点压劳宫穴:治疗血压骤升症

劳宫穴治疗血压骤升症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劳宫穴。高血压患者可因生气、暴怒或激动使血压急剧上升,此时,可按压劳宫穴,用大拇指从另一只手的劳宫穴开始按压,逐个按到每个指尖,左右手交替按压。按压时要保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按压后突然升高的血压可得到缓解。

点压足后跟:止鼻衄

足后跟止鼻衄当发生鼻出血时,可以迅速掐捏足后跟(踝关节与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左鼻出血掐捏右足跟,右鼻出血掐捏左足跟,可立即止血。

点压阳陵泉穴:治胆绞痛

阳陵泉穴治胆绞痛患者胆囊炎、胆结石症发作时可出现右上腹部剧烈绞痛,则可用点穴法止痛。方法为:在右小腿外侧腓骨小头下寻找压痛点,即阳陵泉穴。用两手大拇指分别按压两小腿的阳陵泉穴。持续 *** 两分钟,即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点压三阴交穴:治肾绞痛

三阴交穴治肾绞痛三阴交穴位于足内踝上方3寸处。肾绞痛是泌尿系结石引起的肾区急性剧痛。疼痛突然发作时,患者可用大拇指点压、揉按三阴交穴位。反复按压揉3分钟至5分钟,肾绞痛即可缓解。

点压至阳穴:缓解心绞痛

至阳穴缓解心绞痛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即取卧位、垂臂时,两侧肩胛角下缘经脊背连线的正中点处。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常伴有胸部压迫感和窒息感。此时,病人可手持一枚5分硬币,用硬币边缘按压至阳穴。按压3分钟至6分钟,心绞痛即可缓解,若每日定时按压3次~4次至阳穴,即可预防心绞痛的发生。

Tips:以上各种穴位的准确定位以及点穴方法,请广大朋友务必请教专科医生,切勿自行盲目操作,以避免引起不良后果!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