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饮食营养

李子的食疗方与相关宜忌介绍

时间: 2023-02-21 21:35:50

李子的食疗方与相关宜忌介绍

李子是一种味美的水果,不仅可以直接鲜食,而且还可以将它做成一些治病的治疗方,能够治疗很多的病症,受到了很多患者的认可。今天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讲解关于李子的食疗方与相关宜忌,希望通过介绍后,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正确的参考和帮助。

1、治肝硬化腹水:准备一些新鲜的李子清洗干净后食用,每次吃五个,一天吃两次,可以缓解肝硬化腹水的病症。

2、治胃阴虚、口渴咽干:准备适量的新鲜李子,清洗干净后食用或作果脯含咽,本方能够用于治疗胃阴虚口渴咽干的病症。

3、治肺经燥热、咳嗽无痰:选用适量的李子生食,或加蜂蜜煎膏服。每次服用十五毫升,天服用两次,本方可以润肺止咳,可用于治疗肺经燥热、咳嗽无痰。

4、治虚劳骨蒸、消渴:准备适量的鲜李子(去核),清洗干净后捣烂绞汁冷服,每次服用二十毫升,每天服用三次,可以用于治疗虚劳骨蒸、消渴。

5、痢疾:准备李树皮一把,水煎服,本方能够清热解毒,对于痢疾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患有痢疾的病人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辅助治疗。

李子食用注意事项

一般人群都是可以放心食用李子的,尤其是对于发热、口渴、虚痨骨蒸、肝病腹水者,教师、演员音哑或失音者,慢性肝炎、肝硬化者来说,食用李子可以带来很多好处。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李子含高量的果酸,如果过量的食用会伤脾胃,还会导致出现胃痛,有溃疡病及急、慢性胃肠炎患者忌食李子,此外,多食易生痰湿、伤脾胃,又损齿。故脾虚痰湿及小儿不多吃。气虚体质、痰湿体质应忌食或少食李子;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李子不可以错误的搭配一些食物,李子同蜜及雀肉、鸡肉、鸡蛋、鸭肉、鸭蛋食,会损五脏,也不可以与麋、鹿肉同食。

李子是值得推荐食用的一种水果,将它做成上述这些食疗方的话,是可以缓解很多病症的,并且都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吃李子是有很多注意事项,需要自己注意的。这种水果虽然营养,但是不宜过量食用,而且特殊体质人群要慎食,食用方法也要正确合理。

李子的食疗作用 李子不能与哪些食物同吃

李子性平、味甘、酸;入肝、肾经。
具有生津止渴、清肝除热、利水的功效;
主治阴虚内热,骨蒸痨热,消渴引饮,肝胆湿热,腹水,小便不利等病症。
李子食物相克
李子同蜜及雀肉、鸡肉、鸡蛋、鸭肉、鸭蛋食,损五脏;勿同麋鹿肉食。
李子的营养价值,李子的吃法,李子的作用与功效, 菜谱之家专业提供各种李子菜肴的制作方法。
发热、口渴、虚痨骨蒸、肝病腹水者,教师、演员音哑或失音者,慢性肝炎、肝硬化者尤益食用。
李子宜与冰糖炖食,可以润喉开音。
注意事项含高量的果酸,多食伤脾胃,过量食用易引起胃痛,溃疡病及急、慢性胃肠炎患者忌服。
多食易生痰湿、伤脾胃,又损齿。故脾虚痰湿及小儿不宜多吃。
吃太多李子的坏处
李子对肝病虽有较好的保养作用,但应食之有度,才能对健康有百利而无一害。李子性寒,所以肠胃消化不良者应少吃,否则食用过量会引起轻微的腹泻。李苦涩者不能食用,不沉水者有毒,亦不能食。《本草纲目》还称李不能与雀肉、蜂蜜同食。俗话说“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抬死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多食李子会使人生痰,助湿,甚至令人发虚热,帮脾胃虚弱者宜少吃。

李子做的食疗方有哪些?

李子

【性味】性平,味甘酸.

【归经】入肝、肾经。

【功效】清热生津,泻肝利水。

【主治】主治阴虚内热,骨蒸痨热,消渴引饮,肝胆湿热,腹水,小便不利等病症。

【食疗方】

(1)李子米仁汤

[配方]李子6枚,米仁3O克。

[操作]上二物共煮食,分2次一日服完。

[疗效]此汤具有养肝泻肝,破瘀利水的功效。适用于肝硬化腹水。

(2)鲜李肉汁

[配方]鲜李子适量。

[操作]将李子洗净后去核捣烂,绞取其汁。每服25毫升,每日3次,此汁具有清热生津的功效。

[疗效]适用于糖尿病及阴虚内热,咽干唇燥之病症。

(3)李子蜜酒

[配方]李子干400克,蜂蜜100毫升,酒1800毫升。

[操作]将李子干及蜂蜜共加入酒中,浸泡2~3个月,然后过滤备用,每次服10毫升,一日2次。

[疗效]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用治肠燥便秘有良效。

(4)李蜜饮

[配方]李子5枚,蜂蜜25毫升,牛奶100毫升。

[操作]李子洗净切半,去核,再加蜂蜜、牛奶同入锅,煮沸后饮用。

[疗效]具有清肝益胃,生津润燥的功效。适用于虚劳损伤,消渴,虚劳久咳,便秘等病症。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