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饮食营养

菊花脑是不是野菊花(菊花脑是什么?菊花脑是野菊花吗)

时间: 2023-03-05 03:57:07

菊花脑是不是野菊花

在生活中的野菊花和菊花脑都是属于食用价值极高的食材,因为这两种食材在食用之后都是有着很好的去火解躁的功效,所以在平时生活对于一些经常上火或者是本身就是属于热性体质的人群来说时常的食用一些菊花脑或者是野菊花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但是在平时生活中关于菊花脑和野菊花的话可能会有很多人并不是很熟悉,所以在平时生活中购买菊花脑和野菊花的时候都是需要注意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在生活中关于菊花脑和野菊花之间的区别。

菊花脑是不是野菊花

1、菊花脑:在平时生活中经常可以购买到的野菊花虽然和菊花脑是属于同一种植物类型的食材,但是并不是属于同一物种,它们两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因为菊花脑一般都是属于一种野菊花的一种比较形似的一种植物,但是和野菊花相比菊花脑一般都是属于一种菜肴食用的,在现在生活中很多人食用菊花脑的时候都会选择将菊花脑直接清炒着食用,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降压、控血压、解毒等作用,因为菊花脑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含量极为的丰富,尤其是其中含有的一些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在被人体吸收利用之后可以很好的对人体健康起到一定的维护的功效,菊花脑中含有的一些纤维素和维生素的含量也是极为的丰富的,对于一些经常便秘或者肠胃不适的人群都是可以通过食用一些菊花脑来帮助自身身体健康的维护的。

2、野菊花:野菊花的一般都是属于一种菊科类的植物,但是菊花脑不同的是,野菊花一般都是以花的形式存在食用,不会以食材的形式食用的,而且因为野菊花的样子和菊花的样子极为的相似,都是属于一种棕黄色的小花样子,所以在平时生活中的话可以根据这一形式来区别菊花脑和野菊花之间的区别,野菊花比较常见一些,一般在一些野外都是可以看见野菊花的身影的,在平时生活中的话可以采摘一些并未完全开放的野菊花来进行晾晒之后冲泡着食用。

在生活中的野菊花和菊花脑都是属于食用价值极高的食材,但是菊花脑和野菊花的话并不是属于同一种食材,这两种食材之间还是具有一定的区别的,所以在平时生活中无论是购买菊花脑还是购买野菊花都是需要注意的。

菊花脑是什么?菊花脑是野菊花吗

菊花脑,一听名字很多人会以为就是野菊花,而实质上二者根本就不是同一种植物。那么,菊花脑是什么?菊花脑是野菊花吗?
菊花脑是什么
菊花脑茎秆纤细,半木质化,直立或半匍匐生长,分枝性极强,无毛或近上部有细毛。叶片互生,长卵型,叶面绿色,叶缘具粗大的复锯齿或二回羽状深裂,叶基稍收缩成叶柄,具窄翼,绿色或带紫色。叶腋处秋季抽生侧枝。株高30~100厘米,分枝性强,叶腋抽生侧枝。
菊花脑是民间餐桌上最常见的菜肴,尤其是菊花脑鸭蛋汤是夏日防暑清火的佳品。菊花脑不仅营养丰富,且有清热解毒,调中开胃,降血压之功效,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野生蔬菜。菊花脑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外,还含有黄酮类和挥发油,有特殊芳香味,食之凉爽清口。可以炒食、凉拌或煮汤。
菊花脑是野菊花吗
不是野菊花,药效与野菊相似。
菊花脑 或称菊花郎,是菊科栽培草本野菊花的近缘植物。江苏南京地区特产,常作菜蔬,当地居民门前屋后普遍栽植,冬季分根,春季摘其嫩苗炒作菜。
药用价值
菊花脑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外,还含有黄酮类和挥发油,有特殊芳香味,食之凉爽清口。可以炒食、凉拌或煮汤。其茎、叶性苦、辛、凉,夏季食用有清热凉血、调中开胃和降血压之功效。可治疗便秘、高血压、头痛和目赤等疾病。
菊花脑生长在位于江苏安徽等地区也叫菊花郎,当地居民门前屋后普遍栽植,冬季分根,春季摘其嫩苗做菜。一般较为家常的做法是菊花脑鸡蛋汤,这道汤是夏日防暑清火的佳品。菊花脑不仅营养丰富,且有清热解毒,调中开胃,降血压之功效,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野生蔬菜。

菊花脑就是菊花吗?

菊花脑 菊花脑 或称菊花郎,是菊科栽培草本野菊花的近缘植物。江苏南京地区特产,常作菜蔬,当地居民门前屋后普遍栽植,冬季分根,春季摘其嫩苗炒作菜。药效与野菊相似。 性味 甘、凉,无毒。 成分 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B1、c,黄酮,挥发油。 功用 清热凉血,调中开胃。本品亦能降血压,清热解毒。适宜于胃热心烦、便秘口苦、头痛目赤等症。 [皮肤病,化脓性炎症] 菊花脑全草或花,煮浓汁洗涤或涂布患处,一日2至3次。 [热疖,扉子,疱疹] 用全草或花煎汤内服,并将渣捣烂湿敷患处。 [脚湿气,掻养、湿烂或化脓] 用花或全草煮汤洗涤患处,2次。 [高血压,头痛、目赤、心烦、口苦] 鲜嫩苗煮食,或全草及花煮汤喝,剂量不拘。 南京居民视为宝的“三草”:菊花涝、枸杞头、马兰头 菊花菜(菊花涝) 学名Chrysanthemum nankingense Hm 科属:菊科 菊花菜ChrysanthemumnankingenseH.M.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称菊花涝,在贵州、江苏、湖南等省有野生种,现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少量栽培,以南京市人工栽培历史较久,已成为南京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蔬菜。以嫩茎叶供食用,具有特殊的浓郁菊花芳香味,风味独特,稍甜,凉爽清口,食之清凉,可炒食、做汤或作火锅料。 菊花菜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并含有黄酮类和挥发油等,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4.33克、脂肪0.34克、总酸0.09克、粗纤维1.13克、干物质10.7克、还原糖0.40克、维生素c13.0毫克、氨基酸总量3.74克、铁1.68毫克、钙113.1毫克、锌0.62毫克。菊花菜茎叶性苦、辛、凉,有清热解毒、凉血、降血压、调中开胃等功效,可治疗便秘、高血压、头痛、目赤等疾病。 形态特征:菊花菜植株直立,茎半木质化,稍被细毛,株高30~100厘米,分枝性强,叶腋抽生侧枝。单叶互生,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叶长2~6厘米,宽1~2.5厘米,叶缘具粗锯齿或二回羽状深裂,叶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先端短尖,叶脉上具稀疏的细毛,叶基稍收缩成叶柄,叶柄扁圆形,具窄翼,绿色或淡紫色。舌状花和管状花同生于一个花序,黄色,典型的菊科头状花序,着生于枝顶,花序直径0.6~1厘米,花梗长0.5厘米。总苞半球形,外层苞片较内层苞片短一半,狭椭圆形,内层苞片卵圆形,先端钝圆。主侧枝各花序聚集成圆锥形,花期为9~11月。果实为瘦果,12月成熟,种子细小,千粒重1.6克左右。 菊花菜根系发达,对土壤适应性强,耐瘠薄和干旱,忌涝,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健壮,产量高,品质好。菊花菜耐寒,忌高温,在我国北方冬季地上部分枯死,宿根可露越冬,翌年春季萌发新芽;在我国南方地区无霜期长,可露地越冬。菊花菜种子在4℃以上就能发芽,幼苗生长适温为15~20℃,在20℃时生长旺盛,嫩茎叶品质最好,成株在高温季节也能生长。菊花菜为短日照植物,强光、长日照有利于茎叶生长,在弱光下植株生长缓慢;短日照则有利于花芽的形成与开花。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