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饮食营养

五加皮苗怎么吃

时间: 2023-03-07 19:14:24

五加皮苗怎么吃

目录五加皮苗怎么吃五加皮苗的功效五加皮苗的食用注意事项吃五加皮苗的副作用平时,很多人都喜欢吃一些口感好,营养又丰富、滋补的东西,比如五加皮苗。可能很多人没听过这个名字,它是一种保健效果很好,很健康的东西。对肠胃很好,很容易消化,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可以吃。跟着祝由网养生网来看看。

五加皮苗怎么吃

它的吃法有很多,可以煲汤喝,和其他东西,比如枸杞,一起煲汤喝,补血效果很好。一些贫血或身体虚弱的人吃,能缓解这种症状,变得更强壮。也可以放入开水里煮,煮开之后喝,保健效果很好。或泡水喝,和其他中药一起喝,可以排出体内更多的毒素。

也可以直接炒来吃,方法很简单,不是很难。做之前,要准备好材料,适量的五加皮、大蒜、花生油等。将所有材料洗干净,把大蒜切小剁碎。然后放油进锅里,八成热的时候,放入蒜,有香味出来时,把五加苗放进去,翻炒均匀,用大火快速地炒。熟了后,加点盐,搅拌均匀,就可以盛出来吃了,非常美味,口感很好。而且脂肪很低,经常吃,也不会那么容易长胖。

也可以和鸡蛋一起炒来吃。活血效果很好,还能补肾。做之前,要准备好材料,适量的五加皮、鸡蛋,辅料花生油、盐等。将材料洗干净,把五加皮的叶子取下来,放在一边备用。把鸡蛋打入一个干净的碗里,加点盐,搅拌均匀。然后放油进锅里,八成热的时候,把五加皮放进去,用大火快速翻炒均匀。半熟后,把鸡蛋放进去,用大火继续炒,大概两分钟,熟了后,加点盐,就可以盛出来吃了,味道很好。在做的时候,也可以把五加皮剁碎,和鸡蛋一起炒,口感很好,很容易消化。

五加皮苗的功效

它是一种中药,是温性的,味道有点甘甜。大概长5厘米,厚三厘米,外表是灰色的,体积很轻,很容易折断。它表面皱皱的,闻起来有点香,吃起来有些辣又有点甘甜。去湿效果很好,特别适合一些经常痛风或有风湿病的人吃,可以缓解这种症状。补肾效果也很好,搭配一些青菜吃,骨髓会更坚固,长得更快、更高。还能消肿,预防很多疾病,比如脚气、骨质疏松的症状。一些老年人吃,会让血液流通更顺畅。对皮肤也很好,会让人衰老的速度,更慢皱纹。一些骨折受伤或刚动完手术的人吃,会更快痊愈。它的热量很低,就算吃多了,也不容易长胖,一些肥胖或想要减肥的人吃,身材会更苗条,更快瘦下来。搭配其他东西一起吃,比如猪肉,营养更丰富,更容易被吸收。

五加皮苗的食用注意事项

虽然它营养很丰富,很滋补,对身体很好,但适量吃就可以了,不要一次吃太多,很容易上火,喉咙肿痛。一些阴虚体质的人,不要吃太多,会有反作用,还会加重这种症状,更虚弱。一些肠胃不好,宫寒、经常痛经的人,最好不要吃,容易加重病情,很难痊愈。在吃的时候,最好在早上吃,不要在晚上的时候吃,会很难入睡,还容易上火。不要和一些人参、蛇皮一起吃,它们是相克的,很容易会患上很多疾病,对肠胃也不好。一些心血管不好、有问题的人,也最好不要吃。

一些心率不稳定、失常的人,每天吃三克左右。早上或晚上各一次,坚持吃一个月,可以缓解这种症状,脾胃会更好,身体也会更好。一些血压不稳定、有低血压的人,每天适当吃一些,大概三克到5克左右,效果很好,血压会更稳定。特别是早上的时候吃,会更健康。一些神经衰弱的老年人吃,体质会更好,不会那么容易疲惫。工作的时候,会更集中,效率更高。晚上的时候吃,会更快入睡。

吃五加皮苗的副作用

一般适量吃,对身体是很好的,但不能长期频繁、每天都吃,对身体不好,会有很多副作用。吃的时候,最好根据医生的指导、建议去吃,会更健康。在吃的过程中,如果身体很难受,一定要及时停用。

上面就是关于五加皮苗的一些知识和做法。平时有空,可以自己在家做来吃,口感很好,做法也不是很难,就算是新手,只要有耐心,多做几次,很容易就能学会。如果还不会,可以自己去网上找一些视频,一边看一边跟着做,会更快学会。

农村叫做“刺五加”的野菜怎么吃?

说起“刺五加”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是说起“刺拐棒”的话,我想很多人就会非常的熟悉,尤其是在东北,“刺拐棒”可是我们农村最受欢迎的一种山珍野味,不光好吃,而且营养丰富。尤其到了这个时候,嫩绿无比,味道鲜美,一斤新鲜的“刺拐棒”市场能卖到二十多一斤呢。

刺五加是一种多年生灌木植物,通常身高在1~6米左右,因为全身生满密刺,固被人们称之为刺五加,有些地方也叫它刺拐棒,一百针,老虎潦等,每年的六七月份开花,花呈紫黄色,花期一个月左右,等到花谢了,九十月份就会结果,成熟的果实就像黑色的小球球的,吃起来有一点点甜味,不是特别的好吃。

人们主要食用的是刺五加的嫩叶,因其是一种药食兼备的植物,根皮可以入药,和人参一样有强壮的作用,所以也被人们称之为“五加皮参”,刺五加不光可以凉拌,炖煮,清炒,即使洗净生吃蘸酱味道也是异常鲜美,因其富含各种营养物质,所以近几年来非常受到人们的欢迎,据说还远销国内外,属于真正的山珍野味。

五一前后正是食用刺五加的最佳时候,前期因为数量有限价格较高,随着天气的逐步回暖,刺五加的数量也慢慢的多了起来,价格就有所下滑,而再过一段时间,刺五加的叶茎就会长老不能食用了,所以喜欢刺五加的朋友可要抓紧了。下面来说一下刺五加的几个简单做法。

刺五加的吃法有很多,生吃蘸酱最为方便,而且味道也是最为鲜美的。其次就是焯水凉拌,放入蒜汁,香醋,盐,以及各种调料,清凉爽口,风味也是非常独特,凉拌刺五加入口的瞬间,你会感到有一丝清苦,但是咀嚼过后是又是甘甜的感觉。

另外,新鲜的刺五加用来炒鸡蛋也是非常的下饭,做法简单,配上凉拌蘸酱的刺五加,一顿能多吃好几碗大米饭。除此以外刺五加还可以用来炒肉,炖汤,不光味道鲜美,而且还有一定的滋补作用。所以近几年来野生刺五加的价格也是一路水涨船高。

(刺五加)可是好东西,叶子焯后凉拌菜;梗、籽和根可以熬出浆液,是一剂良药,活血化瘀…。

但是,势态总是在变化的?现在人们对“刺五加”的喜好似乎像降温了!

以前我并不认识刺五加这棵野菜,也不知道这棵野菜有什么作用,记得上高中那会,我用脑过度,使得脑神经衰弱,经常失眠睡不好觉。

父亲找来此种野菜的嫩叶尖, 切细炖鸡蛋给我吃,我才知道这种长有刺的野菜叫刺五加。

刺五加是一种我们云南农村常见的一种野生植物,生长在田旁地埂,属于多年生小灌木,全株有刺,它的嫩叶可以做野菜食用。

从春天开始,可以一直掐食其嫩叶尖到六七月份,若叶子长老了,口感上和味道可就不大好了。

这种野菜除了可以做菜吃,还可以药用,只是我们这个地方很少有人种植。这久常常看到集市上有农村老人掐来卖,也不贵,三元五元可以买一大把了。

今年我们去山上采棠梨花时,在箐沟田埂上看见一株,于是我们就采了一些回家到朋友家做饭吃。

朋友是用来凉拌,先用沸水焯一下,然后放入酱油,切细的小米辣和盐拌匀,吃时有点淡淡的苦味,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

之后又在一个小餐馆里吃是用来炒,炒出来的汤有点紫黑,看样不是不好,但味道还可以。

刺五加除了可以炒,凉拌,炖鸡蛋,炒鸡蛋,还可以用来烧汤,反正怎么做着吃都有一股味,我有点吃不习惯。

刺五加包饺子吃很好。用开水焯后醮酱吃也挺好。挂面糊油炸也可以。

农村叫做“刺五加”的野菜怎么吃?

一,关于刺五加

真正的“刺五加”是分布于我国东北、河北、山西等地的一种落叶灌木,

通常生长在森林中或灌丛中。刺五加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来源于《中国树木分类学》;别名在吉林叫砍拐棒子;在河北兴隆叫一百针;在河北还叫老虎潦等。它的植株多分叉,高一到六公尺,在一、二年生枝上有密刺,刺直而细长,针状,向下弯,基部不膨大;叶为掌状复叶有小叶三到五片;伞形花序,花朵紫黄色;果实圆球形,有五棱,黑色。它的嫩叶和芽人们采摘作为野菜食用。


在我们西北地区人们通常把蜀五加和糙叶五加的嫩叶和芽采摘食用,在市场上有卖的,

也叫“刺五加”或“五月典”、“五撮典”等。

以上这三种植物都是五加科五加属植物。它们的主要用途,一是根皮可以代“五加皮”药用;二是种子榨油工业用;三是嫩叶可食用。

二,“刺五加”作为野菜怎么吃

在我们这里通常是在四五月采摘它们的嫩叶和芽,回家后焯水除去苦味,再做凉拌菜或腌制咸菜食用,由于它有苦涩味道,做菜前必需焯水处理。

味道独特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我也看到在一些地方也有炒食或包饺子等食用的。
根据资料“刺五加”的根皮具有祛风湿、强筋骨等作用,至于它的嫩叶主要作为新鲜野菜食用罢了。

刺五加作为野菜中的一种,在我们山区比较常见,根据当地和个人喜好有多种吃法,我介绍我们的几种常规吃法。


记得从小时候记事起,刺五加就被老一辈当做蔬菜良药被搬上餐桌,每到春夏交替时节,山上的刺五加就陆续抽出了嫩枝嫩叶芽,妈妈就会带我们上山采摘。刺五加顾名思义,是一种有刺的灌木,稍不注意,就会被植株上的尖刺扎到手,所以在采摘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刚发出来的刺五加叶枝比较嫩,刺也比较软,不会扎手,所以我们在采摘的时候都是凭手指的感觉,掐得动就可以采摘。如何数量多的话就拿到集市上出售,量少的话就采回家自己做菜吃。

近几年来,好多人家都会以移栽或扦插的方式把野生刺五加栽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或者菜地里,这样不需要上山就随时可以采摘到鲜嫩的刺五加,我们家也栽了好几棵呢。


我们当地的刺五加有两种,主要从颜色来区分。一种是青杆刺五加,从树枝到叶片都是清脆嫩绿的,一种是绛紫色的刺五加,也就是说,从树枝到叶片都是绛紫色的,尤其是焯水后,连水都会变成紫色,有点像紫红色的习觅菜。

从口感上来说,我个人比较偏爱绛紫色的刺五加,味道更香更浓,没有苦涩味。



总体来说,无论是青杆刺五加还是绛紫色的刺五加,它的全身都可以入药,而做菜吃的话,一般就是用嫩枝叶,性味清凉甘苦。我们一般会先用清水焯一遍,然后蘸佐料或者凉拌吃,也有人喜欢洗干净后直接拌各种佐料吃,还可以煮汤、炒肉、煎鸡蛋等。

喜欢吃饺子的还可以把刺五加嫩枝叶焯水后剁碎,拌入鸡蛋或者肉末后做成馅,包在饺子里,味道也是很不错的。

刺五加除了嫩枝叶直接做菜食用以外,它的树皮可以泡酒,果子也可以用来榨油哦,你还知道刺五加其他的吃法吗?欢迎关注花腰妹,一起交流和互动!

刺五加做为东北人每年的五、六月份都会吃到它,刺五加在东北分布的比较广,辽南的庄河、丹东的岫岩也有出产。不过产量最高的应该是吉林和黑龙江地区。

农村叫做“刺五加”的野菜怎么吃 刺五加是一种药食兼用的野菜,一般主要是食用它的嫩的茎叶。刺五加的味道有些发苦,而且有些发涩的感觉,所以食用之前必须经过焯烫、浸泡,以去除它的苦涩味。

刺五加的食用方法很多,而且制作起来也非常简单,常见的吃法有这么几种:

刺五加每年上市的季节,我都会吃上个一、二次,主要就是为了尝了个新鲜,其实味道也就那么回事。不过食用刺五加要注意这几点: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刺五加是一种可以食用的野菜,但是它能食用的时间却很短,只有春天这一个季节才能吃到刺五加。是一种季节性的野菜。它不仅可以食用,还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材,具有补肾健脾、补气安神等功效。

刺五加制作方法多种多样,以鲜嫩叶茎食用为主。它可以素炒、可以搭配鸡蛋制作鸡蛋饼还可以用来凉拌和制作饺子馅。味道都非常不错。刺五加虽然可以焯水后放入冰箱冷冻,能保存一段时间,但是营养成分会流失很多,所以尽量食用新鲜的刺五加。

刺五加虽然制作方法多样,但我个人觉得用它来凉拌最好吃,不仅营养流失最少,也最能品尝出食材自身的原味。

鸡蛋凉拌刺五加 特点:营养丰富 颜色清爽 味道鲜美 适合下饭 需要食材 :刺五加250克、鸡蛋1个

配料:食盐适量、植物油适量

调料:生抽1勺、蒸鱼豉油半勺

制作方法 :

1、刺五加去除老茎,清洗干净。放入盐水中浸泡5分钟。捞出备用。

2、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加入食盐、少许植物油,大火烧开后放入刺五加焯至断生,捞出用清水冲洗降温,沥干水份后放入盘中。

3、鸡蛋打入碗中,放入适量盐用筷子打散备用。锅中加入适量植物油,大火加热后,倒入蛋液翻炒至全熟,用锅铲切成小块状铲出。

4、把鸡蛋铲入刺五加盘中,加入生抽、蒸鱼豉油拌匀即可食用。

一道美味营养的 美食 就制作完成了。口味偏重的可以加入青椒或小米辣在里边。辣爽开胃非常美味。


刺五加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不仅食用起来非常营养,并且还是一味非常出名的中药。

刺五加子也叫做五加参,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改善心脑血液循环、调节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治疗失眠、重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症。

在东北地区林区野外分布着大量的野生刺五加,当地人都给这种野菜叫“老虎潦”。每年的5月初野生刺五加便开始大量上市了。但当地人购买它却不是为了入药而是为了食用。那具体如何食用呢?

凉拌:

这是最简单的食用方法。将新鲜的刺五加嫩芽用开水焯烫过凉水,凉拌时可根据个人不同的口味加入适量的精盐、糖、味精、醋、香油、蒜末等调味品。

炒食:

做法与日常炒菜相同。可与肉、蛋同炒,则应采用分开炒的方法,即先用旺火、热油炒配料炒熟盛出,起锅后再用急火炒野菜,倒进炒熟的配料回锅同炒一下,立即出锅装盘。

煲汤:

锅中倒进适量食用油烧热,放进葱花或蒜末,待溢出香味,加水和少量虾皮,烧开以后,倒入野菜,盖上锅盖,2~3分钟以后就可出锅。若野菜作为其它汤菜的配料,野菜可在其它汤菜烧好前2~3分钟加入,这样可以做出野菜肉片汤、野菜豆腐汤之类的菜汤。

做馅:

将野菜做馅,加上其它几种配料,可以制成各种面点,如水饺、包子、馅饼等。做馅过程与普通蔬菜做法一样。在东北地区人们多喜欢吃饺子,所以一般常喜欢用刺五加嫩芽来包饺子吃,新鲜的嫩芽洗净焯水后,将刺五加切成细末,搅拌进肉馅里,包出来的饺子特别鲜美。

刺五加嫩芽也可以用水焯一下,直接蘸酱生吃,或是与鸡蛋相配合做成刺五加蛋饼。也可以加入面粉和鸡蛋炸成丸子或小饼。为了方便储存也可以直接用盐腌制当做咸菜来吃,都是比较好的吃法。

什么才是真正的刺五加?农村叫作“剌五加”的野菜是什么植物?有哪些吃法?因别名叫刺五加的植物有多种,为防混淆,现详细解说如下。

(剌五加)

什么是真正的剌五加? 真正的刺五加为五加科刺五加植物,虽与红毛五加皮,南五加皮同属五加科,但却是不同的植物。由于这三种五加科植物的植株都疏生一些细剌,所以,很多地方习惯把这三种五加科植物,都称为“剌五加”。

那么, 如何辨识真正的剌五加呢? 首先,从产地分辨, 真正的刺五加分布区域较小,主分布于东北,河北,山西,其它南方省份却无分布。 其次是用药部位和功效不同, 剌五加的用药部位是根,根茎以及茎叶,这三个部位的药用功效相同,都有益气,安神,补肾,活血的作用。

农村叫做“剌五加”的野菜,是什么植物? 其实在农村叫做“刺五加”的野菜,并非是真正的剌五加,而是五加皮的春季嫩茎叶。五加皮又称南五加皮,别名也称为剌五加。 五加皮同剌五加一样,同属五加科植物,是细柱五加和无梗五加两种植物的统称。

五加皮的分布区域广,在中南,西南,以及山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陕西等地均有野生分布,由于植株带有细剌,大部分地区都称之为“剌五加”。

(细柱五加)

五加皮的用药部位为根皮, 功能主治是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 是治疗风湿骨痛的良药。其嫩茎叶也是一味中药,中药名称为五加叶, 有散风除湿,活血止痛,清热解毒的作用。 其嫩茎叶作蔬菜食用的 历史 较长,在《日华子》中,就有“ 五加叶,治皮肤风,可作蔬菜食 ”的描述。所以说,农村所食的“剌五加”应是 五加皮的嫩茎叶。

(无梗五加)

“剌五加”野菜怎么吃? 五加皮的嫩茎叶一般在五月份即可采摘,在我们这里,吃法最普遍的是五加皮叶炒鸡蛋,其次是将五加皮茎叶焯水后,炒腊肉吃。

我们这里可食用的野菜多,以前很少吃五加皮嫩茎叶,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 养生 保健的重视。现在我们这里五加皮嫩叶,基本都晒干制成了五加皮叶茶,用来泡水喝。

谢谢阅读!

北五加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北五加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北五加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北五加皮,也就是香加皮,属于利水渗湿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对可谓是人体多多益善,接下来我带大家了解北五加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北五加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1 五加,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细柱五加的根皮,又名五加豺漆、文章草、五花、豺节、木骨、追风使、刺通、白刺、茨五甲、白劣树、五叶路刺、刺五加、南五加皮,以五叶交加者为最好的五加,因用其根皮,故名五加皮。

五加,有南五加和北五加之分。南五加为五加科药用五加,它包括五加属植物五加、刺五加、无梗五加、糙叶五加,轮叶五加的根皮,无毒。北五加皮是萝摩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杠柳的根皮,属于近代的一种民间草药,清代以前的医书中均无论述。南五加主产于湖南、湖北、河南、四川、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云南、贵州、陕西、甘肃等省。

生物成分

据测定,南五加皮主含挥发油及树脂,油中主要成分为4-甲基水杨醛及维生素A、B类物质及鞣酸、脂肪油等,北五加皮含杠柳毒甙等为强心甙,南五加的叶嫩时可作蔬菜食用。

作用功效

1、性味归经

五加皮,味甘、辛,性温;归肝、肾经。

2、医学经典

《神农本草经》:“祛风湿、疗痹痛、强筋骨、起痿弱。”

3、中医辨证

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对于风湿痹症、筋骨痿软、体虚乏力、小儿行迟、水肿、脚气有较好的辅助疗效。

4、现代研究

南五加皮的功用

(1)能抑制动物踝关节肿胀,有抗关节炎的作用并有镇痛作用。

(2)能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对放射性损伤有保护作用。

(3)有抗利尿作用,对性腺、肾上腺、内分泌有兴奋作用。

(4)有降血糖作用,可治疗轻、中型糖尿病。

(5)有减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6)体外试验,有杀死寄生虫幼虫的作用。

北五加皮:

(1)所含强心甙有类似毒毛旋花子甙的作用,如过量服用,有紊乱心血管的作用,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2)可使动物自发活动减少,呼吸徐缓、唾液分泌增加,并有轻度痉挛,对实验性关节炎有抗炎作用,并有缩短脊髓反射潜伏期的作用。

食用注意与禁忌人群

使用前必须严格辨明是南五加与北五加,不可大意。

传说故事

一、李白与南五加皮

五加皮也是道家服食之品,煮根茎酿酒饮用,最为益人,且补精强志。相传“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饮用的就是五加皮煮的酒。还留下了煮酒之法:用五加皮、地榆各一斤,袋盛,入无灰好酒二斗中,大坛封固,置大锅内,文火煮之,冷却。以渣晒干为丸,每日服五十丸,药酒送下,临卧再服,添精补髓,功难尽述。民间赞云:“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古代人们把能善诗文作为学识才华的标志,因此,人们就用五加皮等补益的方法作为增加智力的手段,故五加皮又称为“文章草”。

二、五加皮酒的传说

五加皮酒,历史上流传一段佳话:在很久以前,浙江西部严州府东关镇(含建德境内)的新安江畔,住着一个叫郅中和的青年,他为人忠厚,并有一手祖传造酒手艺。有一天,东海龙王的五公主佳婢来到人间,爱上了淳朴勤劳的邮中和,后结为伉俪,仍以营酒为生。五公主见当地老百姓多患有风湿病,她建议郅中和酿造一种既能健身又能治病的酒来。经五公主指点,在造酒时加入五加皮、甘松、木瓜、玉竹等名贵中药,并把酿出的酒取名为“致中和五加皮酒”。此酒问世后,黎民百姓、达官贵人纷至沓来,捧碗品尝,酒香扑鼻,人人赞不绝口,于是生意越做越兴隆。由于该地区属严州府东关镇,后又称之为“严东关五加皮酒”。

北五加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2 五加皮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鲜品加倍;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为末敷。

本品入药有“南五加皮”和“北五加皮”二品。前者无毒,更长于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临床治疗风湿痹病的通用正品;后者又名“香加皮”有毒,更偏于祛风湿,利水,兼能强心,我国有些地区以之作“五加皮”入药。通常,南五加皮入复方汤剂的剂量为5~10g,鲜品可倍量;可入丸、散剂或浸酒;外用可视情况酌定。“北五加皮”的入药剂童应严格控制,一般为3~6g。

五加皮的炮制:

拣净杂质,用水洗净,稍润后切片,干燥。炒制:取原药材,用微火炒至变色。酒制:将五加皮片与黄酒拌匀,闷润至酒尽时,取出,晾干,每五加皮500g,用黄酒60g,亦可用酒洗。《本草述钩元》:五加皮,剥去骨,阴干酒洗,或用姜汁制。

五加皮的食用方法:

第一方:五加皮200克,牛膝100克,当归120克,白酒2500毫升。

用法:将药浸泡于酒中,半个月后,每次服15~20毫升,日服2次。

主治:鹤膝风。

第二方:五加皮100克,猪蹄1只。

用法:黄酒500毫升同煮至熟烂服食。

主治:风湿痹痛。

第三方:五加皮100克,松节50克,豨莶草60克,白酒2500毫升。

用法:同浸泡7日后,每次饮用30~50毫升。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第四方:五加皮30克,络石藤15克,牛膝10克,猪脚1只。

用法:用上药炖猪脚,吃猪脚,喝汤。

主治:风湿性膝、踝关节痛。

第五方:五加皮12克,黄芪3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气虚浮肿。

第六方:五加皮30克,土牛膝10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五加皮酒

原料配方: 党参0、6克、 陈皮0、7克 、木香0、8克、 五加皮2克、 茯苓1克、 川芎0、7克、 豆蔻仁0、5克、 红花1克、 当归1克、 玉竹2克、 白术1克、 栀子22克、 红曲22克、 青皮0、7克、 焦糖4克、 白砂糖500克、 肉桂35克、 熟地0、5克、 脱臭酒精5000克。

步骤

1、将党参、陈皮、木香、五加皮、茯苓、川芎、豆蔻仁、红花、当归、玉竹、白术、栀子、红曲、青皮、肉桂、熟地放入石磨内,用小石臼将其捣碎或碾成粉状,待用。

2、取干净容器,将糖、焦糖(色素)放入,加适量沸水,使其充分溶解,然后将党参等混合物料放入,搅拌均匀,浸泡4小时后,再将脱臭酒精放入,搅拌至混合均匀,继续浸泡4小时。

3、将容器盖盖紧,放在阴凉处储存1个月,然后启封进行过滤,去渣取酒液,即可饮用。

产品功能 祛风湿,壮筋骨,聪耳明目,祛虚补脾肺,虚劳衰弱者饮之最宜。

北五加皮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3 栽培技术

刺五加(五加皮)是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干燥茎和根,别名刺拐棒、刺老牙。叶也可作药用,皮可加工成五加皮。刺五加性温,味辛、微苦,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扶正固本的功效。主治胃腹胀痛、黄疽、尿血、月经不调等症。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省。

一、形态特征

刺五加是多年生落叶灌木,株高1-3米。根茎发达,呈不规则圆柱形,表面黄褐色或黑褐色。茎及根都具有特异香气。茎枝通常密生细长倒刺,有时少刺或无刺。叶为掌状复叶,互生,叶柄有细刺或疏毛;小叶5枚,椭圆状倒卵形至长圆形,叶背面沿叶脉有淡褐色刺,边缘有锐尖重锯齿,小叶柄被褐色毛。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或2-4个聚生、花多而密;花萼无毛,有不明显5齿或几无齿;花瓣5,黄白色,卵形。核果浆果状,近球形或卵形,紫黑色,干后具明显5棱。种子4-5个,薄而扁,新月形。花期6-7月,果期7-10月,种子在9-10月成熟。

二、生长习性

刺五加适宜生长在土壤较为湿润、腐殖质层深厚、微酸性的杂木林下及林缘,种植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夹沙土壤中最好。其对气候要求不严,喜温暖,也能耐寒;喜阳光,又能耐轻微荫蔽,但以夏季温暖湿润多雨、冬季严寒的大陆兼海洋性气候最佳。刺五加生存能力很强,不需太多的管理且病虫害发生也少,容易栽培成活。

刺五加果实于9-10月成熟,但种子的种胚没有发育成熟,不论是当年秋播,还是第二年进行春播,都需要经过一个夏季在温度、湿度适合的条件下完成形态后熟和经过一个冬季的低温完成生理后熟后才能萌发。刺五加种子寿命为3年,在生产上适用年限为2年。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在山林地区,应选取被砍伐后的山坡地,坡度在20度以下,或山地缓坡撂荒地;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土为好。选好地后,在秋季进行耕翻,经过一个冬天的充分风化后,在第二年春季进行耙压、作畦、打垄。一般育苗田作成宽1、2米、高20厘米的高畦;大田作成60厘米的大垄,以待播种。

2、繁殖方式 采用种子和扦插繁殖均可。

(1)种子繁殖 采摘成熟变黑的刺五加果实,趁鲜时揉搓、水洗,漂出种子,用2倍量的湿沙混拌均匀,放在花盆或木箱中,在20℃左右温度下催芽。每隔7-10天翻动1次,约3个月左右,待种子有50%左右裂口时,放在3℃以下低温贮藏,到第二年4月中旬便可进行播种,5月份便可出苗。也可采用与刺五加天然种子繁殖相似的'方法,即把收取的种子立即播种或第二年六七月播种,等到第三年5月才能出苗。作成宽约1米、长5-10米的育苗床,床上要深翻,耙细,浇透底水,按株行距8厘米X8厘米穴播,每穴2-3粒种子,播后覆土2厘米左右,上盖3-5厘米厚树叶等物遮荫。出苗后及时去掉覆盖物,适当浇水

保持床土湿润,幼苗期要设遮荫帘并保持床面无杂草,生长2年后移栽。刺五加种子有胚后熟休眠特性,且种子空瘪的较多,故种子繁殖有一定难度,也可用扦插繁殖。

(2)扦插繁殖 选取当年发的幼茎或尚未开花、生长健壮的带叶枝条,剪成长度约20厘米的插条。插条带回片复叶,摘去两侧小叶,只留中部3片小叶;如中央小叶过大,可剪去l/2。扦插于苗床内,并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插床上要覆盖薄膜,为避免强光直射,可在苗床上再搭帘以遮荫,每天浇1-2次水,并适当通风,扦插后30-40天生根,去掉薄膜,到50-60天便可进行移栽;移栽应选阴天或傍晚工作,以带土移植好。8月以后气温降低,易生长不良,故移栽不宜过晚。移植成活的幼株当年不宜定植不方便管理的山地;最好精心培育1年,到第三年再移植于大田。

3、田间管理 种植刺五加不需太多的特殊管理。在移植后进行遮荫,适当加以管理,成活后便不需特别管理了。必要时略加中耕除草并视土壤的干旱程度、肥力情况适当进行浇水施肥便可。

4、病虫害防治 刺五加病虫害少发生,偶有蚜虫危害。防治方法:用40%乐果(2000)倍液喷洒,连续2-3次即可。

四、采收与加工

人工栽培的分蘖株要3-4年后采收,实生苗则需更长时间方可采收。刺五加的根、根茎、茎、叶均可药用,用根皮的五加皮,在夏秋二季挖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后即成;药用根、根茎和茎的,在春末出叶前或秋季叶落后采挖、收取,去掉泥土,切成30-40厘米长,晒干后捆成小捆即可,也可采收后切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晒干装袋保存;叶可在8月份,叶片展平而又鲜嫩时采摘,及时风干。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