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饮食营养

燕窝粥的一些食用禁忌要知道(燕窝的饮食禁忌 燕窝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时间: 2023-03-22 17:36:45

燕窝粥的一些食用禁忌要知道

很多人都把燕窝粥当做一种滋补身体的药膳进行食用,当然由于燕窝的确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比如丰富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糖类和一些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的矿物质。还有一点就是,燕窝粥食用口感香甜,并不会让人产生抵抗,因此适合长期食用。但是燕窝粥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食用的,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关于燕窝粥的一些饮食禁忌。

1、四个月一下的婴儿。由于小婴儿的消化系统还未发育完全,不能吃辅食,所以是不建议吃的。因此作为家长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意而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危害。

2、有些体质较为特殊的人是不适合食用燕窝粥的。比如蛋白质过敏人群。因为燕窝中含有丰富蛋白质。

3、伴有发热的严重性感冒。中医认为发烧感冒为表邪症状,如果期间食用滋补类食品,会导致“养病”,会延长感冒周期。

4、 癌症晚期。燕窝中含有细胞分裂因子,癌症晚期病人建议不要吃,虽然燕窝粥是对身体有滋补作用的,但是一定要注意这一点。虫草是适合癌症患者食用的滋补品。

5、无论是大人、老人还是小孩,感冒发烧的时候都不可以吃燕窝。感冒期大部分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自身各器官功能都受影响,特别是呼吸道和消化道最明显。

6、在服用其它药物的时候,不管是中西药,我们理论上是可以食燕窝粥的,只是要避免同时吃,一般要隔开一两个小时。

上面的文章我们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了一些关于燕窝粥的饮食禁忌,相信大家都已经清楚了燕窝粥虽然含有很丰富的营养和极为不错的口感,但是它还是有一些食用禁忌的。希望大家在之后的生活饮食上可以多加留意,避免出现一些危害身体的情况。

燕窝的饮食禁忌 燕窝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1、辛辣食物

辛辣指刺激而强烈的,这类食物一般包括葱、蒜、韭菜、生姜、酒、辣椒、花椒、胡椒、桂皮 、八角、小茴香等。

2、酸性食物

因为燕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因此吃燕窝的时候最好也不要吃酸性食物,以免破坏燕窝中的营养成分。

3、茶

因为茶中含有茶酸,会破坏燕窝的营养,阻碍身体对蛋白质的吸收。所以吃燕窝时最好不要喝茶。有饮茶习惯的人,建议在食用燕窝至少两个小时后再喝茶。

燕窝和什么不能一起吃

一、会破坏燕窝营养的食物
含蛋白酶的食物,比如木瓜,开头讲过,在此不再赘述。
酸的食物:比如柠檬、梅子、山楂等等,酸的食物会影响人体对燕窝的吸收。
二、破肺气的食物
荸荠,又称马蹄,之前在推荐给宝宝吃的食谱里有一款是马蹄炖燕窝,马蹄可以清热生津,对肺热引起的咳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同时还可以滋养胃阴,但是马蹄消积食破气,不适合肺气本来就不足的人;
薄荷:夏天来一碗带着淡淡薄荷香气的燕窝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有一定的清凉去火作用,可以帮助去肺火,但是如果有肺虚导致的咳嗽哮喘,薄荷燕窝是不可以多吃的,薄荷吃多了很容易损肺伤心,身体不好的妹子忌常吃哈~
金桔:金桔理气的效果非常好,容易消化不良的妹子们可以吃一点金桔帮助消化理气,脾胃虚弱的美女们就不要了~和上面的理由一样,金桔也不适合喝燕窝同炖,偶尔吃吃还好,但两者放在一起炖是会对燕窝补肺气的效果有影响的。
三、破血散瘀的食物
如丹参、益母草等。
燕窝与食物搭配食用的功效:
燕窝清炖加冰糖--有润肺养颜,病愈虚弱,调补身体;
燕窝加高丽参--大补元气、补血;
燕窝加花期参--清肺热、治气管炎、止咳润肺养颜;
燕窝加田七--能活血通血、降血脂和血中胆固醇,也能祛斑;
燕窝加鹿角胶--壮阳补肾、治阳痿、滑精;
燕窝加花胶--健体益精、止夜尿、滋阴;
燕窝加珍珠末--宁心、治失眠、养颜、镇惊;
燕窝加鲜奶--鲜奶含有大量维他命A、D、E、蛋白质、低脂肪,长期服用能令皮肤更滑更白;
燕窝加当归、红枣--增加冠脉血流量、抗心律失常、促进免疫功能;
燕窝加红枣、黄耳--有润肺、补血、化痰;
燕窝加川贝、雪梨--治肺久咳、痰中血、身体虚弱;
燕窝加党参、杞子--有健脾、补肝肾、补气作用,明目、防视力衰退。
不适人群:
一、脾胃虚所致脘腹冷痛、泄泻者;
脾胃虚证引起的吐泻腹痛时不益于人体对燕窝的吸收,因此不宜服用燕窝。应积极治疗待好转后再服用燕窝。
二、脘腹胀满、呕吐、苔厚腻等症者;
腹胀是患者自觉脘腹胀满不适的一种最为常见的症状,此处是指单纯以腹胀为主的肠胃功能性病症。
中医对腹胀一般分为气滞腹胀和食滞腹胀两种类型。此症发生时不益于燕窝的吸收,应先疏肝理气待胀满、呕吐等症状消失后再服用燕窝。
三、对于食用鸡蛋过敏者;
对蛋白质食品有过敏反应的过敏体质者,
可以每次1克干品燕窝、隔天一次。如无过敏症状后可调整到2-3克/天。
四、对于服用阿斯匹林灵过敏者;
五、不到四个月的婴幼儿。
不满4月的新生儿不能直接吸收燕窝营养,可由母亲服用燕窝再通过母乳输送给宝宝。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