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饮食营养

西施舌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营养(关于日照特产的说明文)

时间: 2023-03-22 18:37:02

西施舌的功效与作用以及营养

西施舌的肉质鲜美,很多人都爱吃,还有人不知道什么是西施舌的,吃海鲜比较少的话就对海鲜不那么了解。比如说西施舌,它的口感好,鲜味大,而且还可以有补充氨基酸的作用,经常吃的话可以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哦。来看看关于西施舌的功效作用吧。

西施舌鲜肉含水量为82.31%,粗蛋白11.18%(占干基质量的63.19%),粗脂肪0.54%,灰分2.36%;西施舌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含人体所需的全部8种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为20.93%(干基),占氨基酸总量的36.28%,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和甘氨酸(Gly)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占干基的7.80%、5.57%和6.70%;高度不饱和脂肪酸C20:4(EPA)和C22:6(DHA)分别占脂肪酸总数的20.41%和10.20%;

西施舌的功效与作用

能滋阴生津,凉肝明目,清热息风。用于胃热烦渴,肝热目赤及热邪伤阴,虚风内动等。

1、生津止渴:润喉去燥,使人清爽舒适。适宜口干、眼干、思虑过度、睡眠不足、讲话过多的人群。西施舌可以有去燥的作用,对于生津止渴有好处,适合经常用嗓子的人群食用哦。

2、清热除火:味苦,能清心泻火,清热除烦,能够消除血液中的热毒。适宜于容易上火的人士食用。西施舌可以有去火的作用,对于清热泻火有好处,还可以缓解烦躁的哦。

3、养肝:可以促进肝气循环,舒缓肝郁。

4、明目:提高眼睛的抗病能力和预防夜盲。

5、养阴补虚:补虚损,益精气,润肺补肾,用于肺肾阴虚。适宜与久病体虚或是虚劳的补益。吃西施舌可以有滋阴不虚的作用,对于缓解疲劳和体质虚弱有帮助。

西施舌的功效以及作用,小编已经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内容了,没想到吧,原来西施舌还有那么多的好处,爱吃的你是不是已经大吃一惊了呢,可以有缓解疲劳的作用,对于清热除烦有好处,还可以有养肝明目的效果,是不错的一种海鲜食材。

关于日照特产的说明文

 日照茶树越冬期比南方长1-2个月,昼夜温差大,利于内含物的积累,经专家鉴定,儿茶素、氨基酸的含量分别高于南方茶同类产品13.7%和5.3%。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使日照生产的绿茶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享有“江北第一茶”之美誉。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所专家对日照绿茶的评价是:叶片厚、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常饮日照绿茶能达到预防脑、心血管疾病,提神健胃,降压利尿、消食醒酒、防癌抗癌、减肥美容、延年益寿等功效。日照绿茶著名品牌有:山东省著名商标“雪青”牌、“河山青”牌、“浮来青”牌、“逢春”牌等。其中,日照绿茶公司生产的“河山青”牌碧绿茶在第29届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银奖,被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国家级名牌产品,与历史名茶碧螺春齐名! 日照市近几年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冬季采用茶叶反季节栽培方法,建起冬暖式塑料大棚生产茶叶,所产大棚绿茶每年在春节前上市,大大提升了日照茶的知名度。日照市在茶树栽培、管理、科研、试验、示范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尤其在茶树无公害栽培方面,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措施,杜绝使用农药,重施有机肥,全区5万亩茶园己发展成为生态茶园,所产绿茶获绿色食品认证。
 有一种名叫“西施舌”的菜式,是一种叫“沙蛤”的海产壳类做成的。这种非蚬非蚌的贝壳类,呈厚实的三角扇形,小小巧巧的,外壳是淡黄褐色的,顶端有点紫,打开外壳,就有一小截白肉吐出来。因那贝壳被打开时,吐出的白肉象是一条小舌头,不免令人联想多多,故名“西施舌”。
西施舌是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帘蛤目(Veneroida)、蛤蜊科(Mactridae)海洋贝类。
壳体略呈三角形,壳长通常有7~9厘米,壳顶在中央稍偏前方,腹缘圆形,体高为体长的4/5,体宽为体长的1/2。壳厚,壳表光洁,生长轮脉明显,壳顶呈淡紫色,其余部分呈米黄色或灰白色。
“西施舌”是岚山海域所产珍稀贝类产品,外壳形态俊秀,壳内软体丰满,形扁似舌,尖部色泽红艳,根部清白如玉,肉质细嫩,口感润滑,味道鲜美,清淡别致,故以古代越国著名美女西施之舌誉之。蛤肉含有多种氨基酸,营养甚为丰富,有润肺、益精补阴之功效,为其它贝类所不及。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日照县岚山公社官草汪村党支部-柴历清,进京以“西施舌”赠毛泽东。“西施舌”深受毛泽东的喜爱。事后,毛泽东写亲笔信致谢。“西施舌”由此而闻名。
西施舌壳大薄脆,外形似扇。壳面光洁,花纹细致,颜色随个体大小而异。壳长7厘米以下者,呈紫色或紫褐色;壳长7-9厘米者,壳面大部紫色,腹缘淡黄色;壳长10厘米以上者,壳顶部紫色,其余为白色或淡褐色。壳内面为淡紫色或白色。
西施舌主要生活在潮间带下区至稍深的沙质海底;适应性强,对盐度和湿度要求不严;以摄取海水中的单细胞藻类和有机物碎屑为主食。
1977年,日照县水产研究所开始西施舌的工人育苗,次年获得成功。首次育出的西施舌苗,在室内饲养达一年之久。从1991年起,日照市进行潮间带滩涂增养殖开发,西施舌资源量恢复较快,产量有了很大提高,已大量供应日照居民的餐桌。

古代女性怎样保护健康的

一般来说在古代那样生产力如此不发达的时代,保养是有钱人家做的事。像慈禧太后,后宫娘娘们的才会有自己的保养秘籍。
秘籍一:玉容散。
传说中能让皮肤变得如婴儿般娇嫩白皙,慈禧获得宠幸的秘密武器、《千金药方》《医宗金銮》等多部古代药典中重点提及的玉容散,它的配方即将大白于天下。不同于西方美容管用的涂涂抹抹,老祖宗崇尚的是从内而外,中药的调理和保养,能让女女们获得更自然与长久的青春。
秘籍二:珍珠。
所有人都知道珍珠具有滋润美白的功效,所有人都听说过甚至使用过“珍珠粉”。但小P老师带来的秘方,却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特点,不单让你滋润美白,还给你的肌肤补充维生素。
秘籍三:玉器。
古代美女的保养可是全方位的,就像大侠一样,不但需要修炼内功,还要精通“武器”。然而娘娘们从不舞刀弄枪,他们的武器居然是:玉!“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辈子!”玉石是蓄“气”最充沛的物质,蕴含阴阳二气。可见玉在于古代是多么的“贴心”。
食疗也是从古延传至今的,古代女人保养肌肤的食物。
1、八珍膏——诸虚百损无不神效
原料:党参60g,茯苓60g,白术30g,薏苡仁、芡实、扁豆、莲子、山药各90g,白糖240g。
制法:共研细末,同白米粉蒸糕。每服不拘多少,日进二三次,白开水送下。
功效:此方不寒不热,平和温补,扶养脾胃,男女小儿诸虚百损,服此糕,无不神效。
说明:此为食疗补虚佳方,乾隆皇帝自40岁起,便经常服用此糕。此后清代历朝皇帝妃子,包括慈禧太后,亦竞相服食。方中党参大补元气,薏米、扁豆健脾而利湿,诸药配伍药性平和,对于脾胃虚弱,心肾不足之证更为相宜。
2、清宫茯苓糕——健脾益肾宁心安神
原料:茯苓,莲子,芡实,山药,粳米,糯米。
制法:茯苓等药各等分共为细粉,粳米、糯米另磨粉。取药粉3份,粳米粉5份,糯米粉2粉,用水和成糕,放入笼内蒸熟,做成小饼。每日早、晚各食1^2个。
功效:健脾益肾,宁心安神,延年益寿。
说明:此为清宫食疗秘方。茯苓,《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说它“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是古代医家常用的益寿药。现代研究证明,茯苓主含茯苓聚糖、茯苓酸、卵磷脂、组胺酸、麦角甾醇等,具有镇静和降血糖作用。
茯苓聚糖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并有较强的抗癌作用。莲子,《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说它“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芡实,《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说它主治“湿痹,腰背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人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
3、玉肌散——润肌肤,悦颜色
原料:白芷、滑石、白附子各6g,绿豆粉120g。
制法:共研极细末,每次少量洗面,或兑人人乳用之,其效甚速。
功效:此散专治面部粗涩不润,黑暗无光,雀斑污子。常洗能润肌肤,悦颜色,光洁如玉,面如凝脂。
说明:方出《太医院秘藏膏丸散方剂》。白芷气味芳香,能滋润肌肤,使它变得白嫩,面色红润,可用来做化妆品,所以宫中常作为美容药使用。现代科学证实白芷含有芳香性挥发油,外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皮肤色素吸收并滋润皮肤。
《本草纲目》载:“白附子主面上百病,治面黑干黑曾瘢疵。”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对皮肤有刺激作用,能使表皮剥脱,从而剥蚀黑干黑曾瘢疵。另外本品外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从而使色素得以吸收。
具体详细:
( 一)武则天:益母草泽面方 常敷面脂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而且是一个活了81岁的长寿女皇,武则天是非常讲究保养的人,御医们也为她的皮肤护理开出了很多美容秘方,其中最有名的有两个。一个是“益母草泽面方”(又名“神仙玉女粉”)。
益母草是妇科良药益,既可内服,也可外用。外用敷面可以美白肤色、祛斑、皱纹;内服有调经、止痛经的功效。益母草膏及益母草软胶囊都是今天常用的益生保健品,服用起来很方便,使用之前请先咨询中医师。
武则天另一个美容方,是御医张文仲给武则天开的,叫常敷面脂。面脂作为养颜美容用品,在唐代很为流行,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面膜,有别于今天的是,那时候的面膜都是用天然的药材制成的。这个方子的主要成分是用细辛、葳蕤、黄芪、白附子、山药、辛夷、川芎、白芷、瓜蒌、木蓝皮,加猪油炼成的。制作方法也很复杂,药要切碎,然后用酒浸泡一晚,再煎制,慢慢形成凝固,才能成为面脂。
 (二) 吕后:喜食银耳
有传在楚汉时期,吕后的日子虽然并不好过,但尽管如此,吕后噎非常爱吃银耳(又名白木耳)。刘邦一统天下后,虽然有更多名贵的滋补品可供吕后享用,但吕后却依然喜欢食用银耳,她每天起床都必吃银耳羹作为早膳。
 解析  
银耳性味甘,平,质优品称为“雪耳”,银耳富有天然特性胶质,加上它的滋阴作用,长期服用可以润肤,并有祛除脸部黄褐斑、雀斑的功效。银耳是和种含膳食纤维的减肥食品,它的膳食纤维可助胃肠蠕动,减少脂肪吸收。很多爱美的女仕对“银耳”呢称为“平民燕窝”。
银耳的价格经济,吃用方便,吃用前用水泡开,和冰糖、莲子或木瓜等慢火炖至银耳酥烂起胶,汤汁变浓稠即可。
此外,据《本草纲目》记载,银耳对女性月经不调也有很好的调理效果。此外,需要提醒的是,银耳能清肺热,所以外感风寒者要谨慎食用。
(三)永和公主:古代的“美容大王”
  她一心研究美容养颜,并给后世留下了两个护肤的秘方:
第一个是洗面的,第二个是洗澡的。收在宋代的《太平圣惠方》里。
洗面的是用鸡骨香90克,白芷、川芎、瓜萎仁各150克,皂荚300克,大豆、赤小豆各250克,研磨筛尽,去筋去皮,制成药粉。洗脸时当洁面粉用,早晚各用一次。
解析
皂荚、豆粉、瓜萎仁可以清洁皮肤,除角质;川芎、白芷都有活血功用,也有美白效果;鸡骨香也是植物,又叫木沉香,也是祛风活络的,还可以除湿,消除脸上的水肿。
  (四)杨贵妃:首屈一指的天然面膜达人
明清前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犹以唐代为盛。在美容、养生方面更是一枝奇葩,独秀于春,也难怪出产了像杨玉环一样的绝世美女。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她的肌肤。她健康嫩白、吹弹欲破的肌肤令后宫三千佳丽都相形失色,更令唐玄宗臣服于她的石榴裙下。洗温泉浴、敷面膜、吃荔枝与人参都是她的保养妙招。据说,当时在全天下根本找不到第二个女子,拥有像杨贵妃一样娇嫩的肌肤。
她的美容秘笈一:蜂蜜面膜
杨贵妃为保持肌肤的清洁,自创了多种美容秘法,尤以蜂蜜美肤最为驰名。每次洗完温泉浴后,她都会命侍女将蜂蜜涂满她全身,光是用蜂蜜做成的护肤膜就多达数十种。
解析
蜂蜜是一种水溶性的保湿剂,能紧紧锁住皮肤水分,令肌肤润泽柔软。对于干燥缺水的肌肤,蜂蜜能在短时间内供给营养和水分。此外,蜂蜜缓解肌肤压力的卓越效果也在近年来被放大,用于舒缓肌肤、回复肌肤活力的护肤品中。相比食用,直接把蜂蜜外用在肌肤上更加有效。由于蜂蜜的性质温和,即使敏感肌肤也能无须顾虑地安心使用。
推荐:DIY轻松搞定蜂蜜面膜
将蜂蜜、面粉、蛋黄混合后充分搅拌均匀,用面膜刷均匀涂在清洁后的肌肤上。等待15分钟后用温水清洗干净,再用冷水拍打脸部,肌肤就会变得润泽而充满弹性。
她的美容秘笈二:神秘谷物
相传,杨贵妃将绿豆、糙米、大麦、赤豆、燕麦、绿茶和杏仁7种食物磨碎混合后用来洗脸,“上能利毛腠之窍,下能利清溺之窍”,不仅去除了污垢和老废角质,同时为肌肤补水,可谓一箭双雕。
解析
谷物具有去除残留在皮肤中的杂质的功效。如今的不少洁面乳和去角质产品中添加了红豆、白米等谷物粉末,成为物理去除角质的最佳选择。对于敏感型肌肤,可以用谷物粉泡水洗脸;毛孔粗大的话,将谷物磨砂颗粒和洁肤泡沫混合后使用效果更佳。
 (五)慈禧太后:“吃”尽美丽
秘笈一:“吃”花成癖
据清宫医案载,慈禧喜欢菊花,常常随采随吃。有一种叫“雪球”的白菊花,花瓣细密,洁白如雪,采下后用温水清洗,然后再放入稀矾温水里漂洗,捞出沥净后就可以吃了。不过不是直接入口,而是要蘸了鸡汤后吃,鸡汤锅里还有切好的生鱼片或生鸡片,外加少许酱油和调料。
慈禧乳名兰儿,玉兰花也是她大快朵颐的美味。清明前后,宫苑里玉兰树盛开之际,那一片片肥硕的花瓣都会被采下来送入御膳房。御厨剥下完整的花瓣,浸在用鸡汤调和的面粉里,分为甜咸两种,投入油锅中炸透,做成香喷喷的玉兰片。荷花盛开时,用同样方法做成的荷花片也是慈禧随时享用的小食品。据说,慈禧还发明了一种用玫瑰花和糖制作而成的甜酱,其香味和滋味都十分美妙。
除了吃花,慈禧还爱喝花茶。她常把玫瑰花、茉莉花、野冬花晒干,混在茶叶内一起饮用。在感到精力不济时,常常以上等杭菊花代茶频饮来缓解症状。慈禧喝花茶很讲究,泡茶用的水是当天从玉泉山运来的泉水,饮茶的器具是白玉茶杯,两名太监双手托着茶托,中间是茶,两边是花,然后齐呼“老佛爷品茗了!”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