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饮食营养

白扁豆能治病,推荐治病的小偏方(中药美白偏方)

时间: 2023-03-22 23:58:32

白扁豆能治病,推荐治病的小偏方

白扁豆大家都吃过吗,常见的豆类的食材,它的保健的作用是很强大的呢,可以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对于提高体质来说效果不错。而且还可以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呢,你知道白扁豆能治病的小偏方吗,来看看吧。

1、治疗水肿:把适量的扁豆炒黄,磨成粉,装瓶留着备用。成年人每回9g,幼儿每回3g。在每天早中晚饭前,用灯心草煎汤送服。这样的食疗方法可以有消肿利尿的作用,对于去湿气有效果。

2、治疗腹泻:扁豆30g,绿豆50g,把两者共煮成粥,空肚子随量食用。扁豆30g,加适量的水放进锅里,煎煮成扁豆汤,当茶饮用。

3、治疗毒蛇咬伤:适量的扁豆根,白酒(清水)。在粗瓷盆或者乳钵内加入白酒(清水),用扁豆根磨汁,磨至酒色转为棕褐色。每回服用一酒杯量,每天3回。如果是被毒蛇咬伤的话选择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治疗。

4、治疗带下病:适量的扁豆水煎,当茶饮用。

5、治疗肾炎:扁豆50g,放进250ml清水中煎至100ml,每天一剂,连续服用七至十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间隔两至三日,再服第二个疗程。对于有肾炎疾病的人群来说,这样的方法是再好不过的了。

6、治疗霍乱,吐痢不止:扁豆6g,捣烂调醋服。

关于白扁豆的治疗疾病的小偏方,小编介绍了几种,这些小偏方对于提高体质,预防疾病,治疗疾病有好处,而且还可以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和效果呢,对于提高体质有帮助,而且还可以有治疗疾病的效果。

中药美白偏方

中药美白偏方

中药美白偏方,中药方法美容,是古时就有的。因为中药材用来美容的材料大多是来自于动物植物和天然矿物,还有一些常见的食物,对我们的副作用小,下面看看中药美白偏方,

中药美白偏方1 1、玉容散

玉容散在《千金要方》、《种福堂方》、《御药院方》等中医典籍中均有记载不同的版本。出自于《外科大成》卷三的玉容散具有比较好的美白嫩肤之功效,这个版本的玉容散是用白芷、白芨、白茯苓、白术、白扁豆、白蔹、白丁香、白附子、白僵蚕、白细辛等多种药材所制成,主要可以治疗黧黑斑和雀斑,从而达到美白肌肤的效果。

2、八白散

八白散出自于明代的《必用全书》,是用白芨、白蒺藜、白僵蚕、白丁香、白牵牛各150克,白芷100克,白茯苓、白附子各25克,皂角3块、绿豆少许,将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瓶装密封好,每次用时取八百散15克,用黄瓜汁调和,然后均匀地敷在脸上,每周使用三次。八白散具有去油垢、润肌肤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干燥偏黑的肤质,让肌肤润白如玉。

3、冬葵散

冬葵散出自于《普济方》,别名为冬葵子散,其组成为冬葵子、柏子仁、茯苓和瓜瓣各50克,分别研磨成粉末,瓶装密封好,每次用时取3-5克内服,每天1次。冬葵子、茯苓、柏子仁等多味药材的搭配可以有效调理气血,美白面部肌肤。

4、三白汤

三白汤目前来说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本来是用来调理脾胃虚弱、伤寒虚烦等症,后来发现可以调理气血、美白养颜,故而流传开来。出自于《医学入门》的三白汤,其组成为白术、白茯苓、白芍各5克,甘草2克,用清水煎汤服用,每日1剂。这个方子可以改善皮肤粗糙、淡化色斑,从而起到美白的效果。

5、莹肌如玉散

莹肌如玉散出自于《普济方》,其组成为白芷、白蔹、白芨、白附子、白僵蚕、天花粉各30克,山柰、甘松、香茅各1.5克,防风、零陵香、藁本各6克,绿豆粉60克,皂角100克,所有药材研磨成粉末密封好,每次用时倒入10克于洗脸水中,然后用来洗脸。莹肌如玉散可以有效润泽肌肤、去除油垢、治疗粉刺,从而使肌肤白皙光滑。

6、化瘀消斑汤

化瘀消斑汤出自于刘奉五方,其组成为当归9克,川芎3克,红花6克,柴胡4.5克,白芷6克,益母草9克,藁本9克,制香附9克,牛膝9克,荆芥穗9克,清水煎汤服用,每日1剂。化瘀消斑汤具有活血散风的作用,可以治疗气血失和所引起的斑块。

中药美白偏方2 5大中药美白祛斑药材

一、薏仁

薏仁是五谷类中纤维质最高的,低脂、低热量,队下半身水肿的人有奇效,是减肥的最佳主食。更重要的是其富含蛋白质,可以协助消除班点,对面部粉刺及皮肤粗糙的有明显的疗效,同时还可以防止脱发,甚至有瘦脸效果,听起来很神奇吧!

不仅如此,薏仁的提炼物加入化妆品中还可达到防晒和防紫外线的效果,具有自然美白效果能提高肌肤新陈代谢与保湿的功能。用于加强肌肤的保湿屏障,预防未来色素沉淀的发生。

二、芦荟

芦荟为有毒清热泻火型中药,芦荟多糖和维生素,有不少成分对人体皮肤有良好的营养滋润作用,且刺激性少,对人体的皮肤有良好的营养、滋润、增白作用,其对消除粉刺有很好的效果。

芦荟中的胶质能使肌肤细胞收缩,保护水分,恢复弹性,消除皱纹。因此,芦荟美容霜、芦荟护肤霜等芦荟化妆品占了欧洲化妆品市场的80%。护肤品种常用芦荟等本草精华,质地清爽舒润,温和渗透。

强力吸油物质能快速分解并吸收表面过剩油脂,有效对抗脸部油光现象,减轻痘痘产生,效果持久。长期使用更可使面部肌肤皮脂分泌臻于平衡。科颜氏积雪草修护霜与茱莉蔻舒缓草本再生精华都含有芦荟成分,可以增加皮肤内的天然保湿因子,不仅可以补充肌肤水份,而且可以调节水油平衡,保持肌肤柔润、光滑、富有弹性。

三、灵芝

中国古代认为灵芝具有长生不老、起死回生的功效,视为仙草。灵芝能否让人长生不老不好说,但灵芝所含的多糖、多肽等有着明显的延缓衰老功效,不然也不会自古就有那么多达官显贵对灵芝趋之若鹜了。

研究表明,灵芝多糖有显著的拟SOD活性,可显著清除机体产生的自由基,防止脂体的过氧化,保护了细胞,因此可以有效地抗病防衰老。

灵芝还能保持和调节皮肤水分,恢复皮肤弹性,使皮肤湿润、细腻,并可抑制皮肤中的黑色素的形成和沉淀,清除色斑、使头发增加光泽等功效,因此用灵芝制成的各种美容制品成为护肤美容中的新贵。如果能和内服合用,标本兼顾,对全身肌肤都可起到滋润和保护作用,可令全身肌肤光滑细腻,并能有效防止细菌对肌肤的侵袭。或许这就是灵芝的“仙气”所在吧。

四、甘草

甘草的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可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甘草是中最有合作精神,是中药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可以调和诸药,且药性和缓,默默地发挥自己的功效。如同业界大牌一样,许多处方中都由它“压轴”,身份地位可见一斑。

现在许多洁面、护肤产品中含有甘草成分,我们常见的“草本配方”便是采用了甘草作为其灵魂成分,美白功效显著,且可以用来安抚受损、敏感的.肌肤,同时还能提升肌肤的自我修护能力,让肌肤由内而外呈现健康肌肤的纹理与肤触。

五、藏红花

据《本草纲目》记载,藏红花能“活血,主心气忧郁,又治惊悸”。藏红花具有疏经活络、通经化淤、散淤开结、消肿止痛、凉血解毒等诸多功效。特别是对那些经常“郁闷”的人,长期坚持服用可让人情绪平缓,并全面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由于藏红花可以治疗血亏体虚、月经不调等病症,所以对女性体内调理大有裨益,内里健康了,自然满面红光,所以,藏红花一直是女性保健护肤的热门。

中药美白偏方3 七白膏-美白补水良方

古代宫廷和民间均流传着许多美容养颜的中药配方。经过现代中医的传承改进,研制出很多天然又高效的中药护肤品。这位“奶奶”是老中医,行医有60年了,因兴趣所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一直致力于中药美容的研究,近几年更是在孙女的帮助下创立了自己的中药美容品牌——奶奶的百草堂。逐渐被人们口碑传承,发展壮大。

古方“七白膏”,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在元代《御药院方》也有收录。此方的得名是由于其方组成的七味中药名称中均带有“白”字。久用此方可起到调理肌肤,遮掩瑕疵等功效,为古代妇女美容佳品。

奶奶的这套七白膏套装较之古方有了很大的改进,配伍的药材也多达几十种了。

七白膏面膜

成分:楮食,连皮沙仁,三奈子,白芨,甘松,绿豆,人参,金银花.老公根.珍珠粉.甘草.灵芝等70多种名贵中药配制而成.

功效:美白.祛斑.收毛孔,补水,祛皱,排铅,排汞,排毒素.超自然美白等神奇功效.

面膜呈黑褐色,中药味很浓,敷脸时非常紧致,洗掉后皮肤白皙细腻,久敷去黑黄,淡色斑,除皱纹,还有排除面部毒素之功效。

美白保湿精华液

成分:人参.金银花.珍珠粉,当归等

功效:美白.补水.祛斑.去印.细腻肌肤.收缩毛孔

补水保湿效果极佳,使用后皮肤透亮嫩白,触感柔软,若晚上使用,第二天气色都会很好,久用可以美白淡斑嫩肤。

结语:以上就是中医美白养颜配方的介绍了,如果有皮肤问题的人不妨请专业的中医为自己配方。需要注意的是,皮肤问题很多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更多地反应了脏腑失调的情况,因此要美容养颜,必须先调理好脏腑功能,让气血充盈,才能让皮肤恢复年轻。

我的体质很差,脾胃虚弱,怎么办?

如果你想把肠胃调理好的话最好的还是用食疗的方法!这样可以持之以恒!
] 脾胃是人体纳运食物及化生气血最重要的脏腑,对脾胃病患者来说,食疗亦不可缺少,但必须根据病人平素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来选择饮食,即所谓“辨证施食”。
若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应多食性味辛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
若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
若胃热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
若气机阻滞的病人,宜多食萝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调料,兹将与脾胃病有关者,择要叙述。
药点�药饭
名词解释:药点、药饭是将谷物与某些食物和药物一起制作成饭、糕、饼、包子、馒头等主食或点心,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方1、橘红糕:鲜橘皮10克,打碎成细粒后用糖浸渍,再和入面粉制成糕点。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痰多。
●方2、豆蔻馒头:白豆蔻粉6克,撒入适量的面粉内,再蒸煮成馒头,适用于腹胀、食欲不振。
●方3、红枣益脾糕:红枣30克、白术10克,干姜1克,鸡内金10克。先煮熬取汁,再将汁与面粉500克及适量的糖制成糕,适用于胃呆纳减,大便溏薄。
●方4、山药饭:山药、莲肉、米仁、扁豆各30克,洗净切碎,莲肉去皮,芯后煮烂,再与粳米一起煮饭,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方5、八仙糕:黄芪、白术、山药、山楂、茯苓、陈皮、湘莲末、党参各5克。先将上述药物煎煮取汁,再与适当粳米粉、糯米粉、白糖一起蒸成糕。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方6、砂仁藕粉:砂仁5克,三七2克,藕粉30克,白糖适量,将砂仁、三七研为细末,拌匀即成。适用于胃胀痛、呕吐纳呆。
●方7、麻仁玉米糕:火麻仁、芝麻各30克,玉米粉、红糖适量,将火麻仁研末、芝麻洗净,放入玉米粉拌匀,再加入红糖用水和面做成糕。适用于脾虚名血亏损引起的便秘。
●方8、姜糖山芋:山芋500克,生姜2片,蜂蜜适量同煮。适用于肠燥便秘。
药茶
名词解释:药茶是指应用某些重要或具有药性的食物,经加工制成茶剂或汤、饮、乳、露、汁、浆等饮料,用于防治相关疾病的一种疗法。
●方1、酸梅汤:乌梅20克,陈皮5克,煎煮后加糖适量饮用。
适用于伤食腹胀,胃纳减少。>>酸梅当零食可抗衰老
●方2、山楂露:新鲜山楂200克或山楂干20克,用水煎煮后去渣,加糖适量饮用,适用于进食油腻过多,食欲不振。
●方3、大麦茶:焦大麦50克,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适用于食欲不振,夏季暑热,口渴等。
●方4、葱椒饮:葱10克,生姜3片,胡椒粉少许,用开水泡后趁热饮服,适用于腔腹胀冷痛、恶心呕吐。
●方5、姜韭牛乳饮:鲜韭菜200克,生姜10克,鲜牛奶250克,先将韭菜、生姜榨汁加入牛奶内。隔水炖热后服用,适用于胃寒疼痛,噎嗝反胃,恶心呕吐。
●方6、番泻叶茶:番泻叶5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适用于实热证的便秘。
●方7、蜂蜜决明子饮:决明子15克,用开水冲泡去渣,加入适量的蜂蜜后代茶饮用,适用于内热便秘,目赤肿痛。
●方8、首乌玉竹饮:生首乌30克,玉竹15克。煎煮后代茶饮用。适用于老年体弱者的便秘。
药菜
名词解释:药菜是指应用具有药性的食物及药物,经过烹调成菜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方1、豆蔻猪肚:豆蔻仁5克,猪肚一只(去杂洗净),将豆蔻放入猪肚内,用文火炖煨,待熟后调味食用,适宜于胃寒冷痛。
●方2、丁香鸭:丁香5克,肉桂10克,白鸭1只(去毛杂、洗净),将丁香、肉桂放入鸭腹内后加酒、盐、姜、葱,用文火煨煮至酥即可。适宜于胃寒疼痛,腹胀痛。
●方3、陈皮鸡:陈皮25克,母鸡1只(去毛杂、洗净),将陈皮纳入母鸡腹内,再加姜、盐、酒等调料后,用文火煨煮即成。适宜于胃胀痛、食欲不振。
●方4、糖醋萝卜:小萝卜250克,将萝卜洗净,切片压碎,用适量的糖、醋、盐、麻油等浸渍即成。适用于脘腹作胀,食欲不振。>>教你几招 养生萝卜菜
●方5、萝卜豆腐汤:萝卜250克,豆腐300克,先将萝卜切丝,与豆腐同煮汤,再加入味精、盐等调料,适用于腹胀、食欲不振。>>萝卜治病的小偏方
●方6、炒扁豆:扁豆500克,摘去筋洗净,再起油锅炒煸,并加酱油、糖等调料,适用于脾虚所致的腹胀、泄泻。
●方7、山药鱼汤:怀山药500克,河鱼一条(约250克,去杂洗净),加适量的盐、酒、姜、葱等调料一起煮汤。适用于脾虚所致的腹胀、泄泻。
●方8、芝麻菠菜:菠菜250克,捡洗干净,芝麻25克,先将菠菜在沸水中烫透后切碎,再撒上炒熟的芝麻、盐、味精、麻油等调料即成。适用于阴虚内热所致的便秘。
●方9、木耳黄瓜:黄瓜250克(洗净、切片),水发木耳50克,先将切成的黄瓜切成条状,用盐腌一下,挤去水分,再将木耳及酱油、味精、麻油等一起挑勾,适用于阴虚内热所致的便秘。
●方10、荠菜香菇:鲜荠菜300克(捡洗干净),水发香菇50克,起油锅煸炒,并加盐等调料即成,适用于便血。
药粥
名词解释:将中药和米同煮为粥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方1、佛手粥:新鲜佛手1只,切片或以中药佛手柑15克煎汤去渣,再入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同熬为粥。适用于恶心呕吐、腹胀、纳呆。
●方2、生姜粥:鲜生姜10克,切成薄片,粳米100克,葱5克,同熬为粥,适用于呕吐、感冒。
●方3、砂仁粥:粳米100克熬粥,粥成后加入砂仁细末3克,再煮1-2沸即可。适用于胃痛、嗳气、腹胀等。
●方4、山药粥:新鲜山药100克(或干山药片50克),洗净切片,同粳米150克煮粥,适用于慢性泄泻。
●方5、白扁豆粥:白扁豆60克或鲜白扁豆120克(粳米100克,同熬为粥,适用于脾虚腹胀,泄泻)
●方6、荠菜粥:新鲜荠菜250克,洗净切碎,同粳米150克熬粥。适用于老年体弱的便血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